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高三历史试题命题人:张厚利 2013年10月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答案】B【KS5U解析】考点: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
2、产。”小农经济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经济兼并,政治动乱,水旱灾荒),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项正确。2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答案】A【KS5U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城市的发展。宋代以前,城市的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市、坊分离,按时开市、闭市,所以东汉的长安“九市”属于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故A项正确。草市和夜市在这个时期还没出现,城市也多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故B、C、D三项说法错误。3史书记载:
3、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答案】D【KS5U解析】考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唐朝时,坊为住宅区,市为商业区。崇仁坊作为住宅区,其商业繁华超过长安城中东西二市,但材料中并不能体现出崇仁坊是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故选D。4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
4、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B【KS5U解析】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经济是指农耕经济模式,“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出现雇佣劳动关系,故选B。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A B
5、C D【答案】B【KS5U解析】考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内容为唐代手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可知工匠不能脱籍改业, “四年、三年”可知“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不能“频繁更换工种”,排除;根据材料“教作者传家技”说明“职业是世袭的”,不是“是临时工人” ,排除,选 B。6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答案】D【KS5U解析】考点:重农抑商政策。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商人不得购买土地
6、,是为了防止商人兼并土地,保护小农经济;违反禁令者,没收田地与财物。A 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材料体现对商人购买土地进行处罚,并不是加强商人的户籍管理,排除 C;B 项也与材料含义无关。7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C【KS5U解析】考点:海禁政策。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竹枝词描写了妇女装满蚕丝让丈夫出去卖,而购买蚕丝的是“洋船”。乾隆、嘉庆年间清政府实行
7、“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材料反映了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C项正确。8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答案】A【KS5U解析】考点:重农抑商、海禁政策。“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指大量流入的白银没有转换为资本,未
8、能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原因是工商业受到“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C、D项都发生在清朝中期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9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含义是A. 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B. 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C. 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D. 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答案】C【KS5U解析】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9 世纪上半期”可知,此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因此“成功的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可见作者是在肯定英
9、国的工业革命,C项正确。10 “从1500至l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与19世纪的欧洲统治世界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这一阶段A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趋加强 B代议制度普遍建立C马克思主义产生 D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答案】A【KS5U解析】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1500至l763年”即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日趋加强,A项正确;代议制度普遍建立是在19世纪中期,故B错误;马克思主义产生是在1848年,故C错误;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是在20世纪60年代,D项也可排除。11史学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
10、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答案】B【KS5U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大动荡、历史性变革,指的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而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方面)是工业革命的扩展。故选B。12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论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A.马克思阶级斗
11、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的建立【答案】D【KS5U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对题干材料的分析,可知描述的是工业革命的内容。由于机器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工厂大批兴建,新型工厂制度产生,使得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到城市,引起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故A项符合题意。13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 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答案】A【K
12、S5U解析】考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5-16世纪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公元1000年左右欧洲还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基础并不存在,故选A。14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答案】D【KS5U解析】考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历了一
13、个“短暂的春天”,发展的内因主要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A、C项不是主要原因;B项属于外因,均可排除。15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日常生活中,国民仍然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之“洋布”,雨伞叫做“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国人仰慕欧美的心理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 D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答案】B【KS5U解析】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工业落后,市场上很多商品都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即舶来品,所以都带“洋”字。16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
14、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答案】D【KS5U解析】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本上反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辫子”已经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辫子的“剪”与“戴”实质上反映了民主与专制的斗争。17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
15、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答案】C【KS5U解析】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0年冬苏俄正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已经遭到农民的反对,故选C。18下面是苏联(俄)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 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
16、发展 B. 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C.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答案】C【KS5U解析】考点:新经济政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取代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21-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都持续增长,说明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俄农业的发展,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8年,排除A项;B项中的工业发展材料无法体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终止,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19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时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退却时代”是指A.
17、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卫国战争时期【答案】B【KS5U解析】考点:新经济政策。凯歌时代是指俄国十月革命时期;退却时代是指新经济政策时期,“退却”是指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发展商品经济,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剥夺年代是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战争年代是指卫国战争时期;战后时代是指二战之后。B项正确。20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
18、行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答案】B【KS5U解析】考点:2933年经济危机。1930年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材料中美国采取的措施是增加美国进口别国商品的税率,遏制美国的进口产品,保护国内市场。这种做法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A、C 、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21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纪念林肯做出的伟
19、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答案】D【KS5U解析】考点:新政的内容和影响。1933年美国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独裁者”、“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可以判断这位议员是在批评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干预私营企业的行为,故选D。22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评论: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作用。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是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B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答案】D【KS5U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的
20、特点。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论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23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ABCD【答案】B【KS5U解析】考点:南方谈话。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故可以排除错误选项、,本题选B
21、。24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答案】D【KS5U解析】考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题中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能获
22、得成功,关键在于措施符合本国国情和当时实际情况,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髓。故选D。25 “战后的欧洲正需要这样的计划,并以此履行其维持和平的责任。这一点写在法国宪法的前言中:政府保证为人民提供适当的发展条件,并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为此A西欧普遍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 B西欧各国接受了马歇尔计划C法德两国倡导建立欧洲共同体 D各国间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答案】A【KS5U解析】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信息“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得以建
23、立并不断完善,A项正确。第II卷(非选择题)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二】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三】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
24、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四】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 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两
25、段引文所体现的不同经济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4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答案】(1)经济思想:前者主张重农抑商,后者主张工商皆本(2分)。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分)(2)异:郑观应主张以商立国;张謇主张以工立国,重点发展棉、铁工业(2分)。同:都主张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2分)(3)变化:由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展为贸易自由
26、主义政策。(2分)原因: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分享国家政权;工人群众的支持。(3分)(4)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具体的国情制定本国的经济政策。(2分)【KS5U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近代西方的对外扩张政策。(1)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为保护农业生产,商鞅把农业称为“本业”,工商业称为“末业”,主张重农抑商;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黄宗羲认为“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主张工商皆本。(2)分析材料,郑观应认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主张以商立国;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
27、,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主张以工立国,重点发展棉、铁。两人都主张创办实业以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3)材料三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进出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运输,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材料四英国“废除谷物法,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第二小问可以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人民群众的斗争等方面分析原因。(4)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经济政策的制定需依据国情、与时俱进等等。27(17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由被动到主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畀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
28、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材料二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29、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2分)二者有何内在联系?(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创立的市场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2分)两国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产生的共同历史原因是什么?(2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丁哪些有利条件?(5分)并分析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答案】(1)含义:中国实行海禁;西方新航路开辟。(2分)联系: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者实行不管锁国政策
30、。(2分)(2)模式创新:英国实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或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市场经济模式。(2分)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统治和民主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与推动。(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世界市场发展创造条件。(分)积极影响: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分);中国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
31、到进一步发展。(2分)【KS5U解析】考点:海禁政策、两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第一小问“15世纪早期”中国处于明朝时期,对外交往方面“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指的是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与此同时西欧开辟了新航路;第二小问,结合在15世纪中国受到西方的侵略回答。(2)材料二“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 20 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说明英美两国采用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模式出现的时代背景。(3)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
32、发展、推动了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革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最终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8(16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
33、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4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6分)【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2分);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分);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
34、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2分,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2分,举一例说明即可)(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1分)。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2分)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1分)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2分)【KS5U解析】考点:斯大林体制与罗斯福
35、新政。(1)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体制多角度对比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包括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式由迂回过渡到直接过渡;经济体制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弊端,属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必然会损害部分资本家的利益,因此招致他们的抨击。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内容,主要从限制资本家的“自由”和损害资本家的“短期利益”等角度答题。例如在工业方面限制资本家的无序生产,增加工人待遇,缓和社会矛盾等。(3)采用邓小平的经典话语“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认识到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调节的消极影响,肯定罗斯福新政加强计划干预的积极作用。说明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经济模式的调整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