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 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C. 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 均田制从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土地属于周王私有,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2.宋代“交子”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
2、且便也。这说明“交子”的推广A. 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B. 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C. 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D. 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虽一夫可以将之,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可以看出“交子”的推广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故D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商业管理的信息,故A项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赋税的征收,故B项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详解】3.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 C. D. 【答
3、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60年代以后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故表述正确,C项符合题意;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存在,表述错误,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4.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 传统手工业的迅速发展C. 自
4、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鸦片战争后”松江府大量种植棉花导致粮食短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大量种植的棉花主要以出口为主,说明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A项;材料没有反应当时中国传统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内容,排除B项;当时自然经济是逐渐瓦解,其统治地位尚未丧失,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5.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大致经历了人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机器力三个阶段。中国最早进入第三阶段的地区是A. 中原地区B. 东南沿海地区C. 环渤海地区D. 长江中上游地
5、区【答案】B【解析】“机器力”即机器生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最早使用机器生产,创办近代企业的地区是东南沿海地区,故B项正确;中原地区、环渤海地区出现较晚,故AC错误;长江中上游地区出现最晚,故D项错误。6.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反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清政府前期坚守维护主权的立场B. 清政府后期逐渐与列强勾结出卖主权C.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D.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答案】D【解析】【详解
6、】本题考查清政府的外交。根据材料清政府从“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到“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体现了清政府对签订条约态度的变化,表面看似乎只有清政府卖国,实际上清政府强调自身在守约的同时也是对列强侵略要求有潜在的制约,说明清政府开始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故D符合题意;清政府并非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而是在后来与列强的交往中逐渐学会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故AC项不符合题意;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7.1937年9月到1944年7月,国民政府共发行法币和外币公债18种,总计法币151亿元,关金1亿元,美金2.1亿元,英金2千万镑,此外还
7、发行了4次粮食库券,共计粮食7580多万市担此举表明A. 中国抗战得到了欧美国家的大力援助B. 抗战期间中国财政困难得到有效解决C. 中国的金融秩序因日本入侵陷入紊乱D. 日本的侵略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的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由于日本侵略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破坏而通过各种方式筹措物资、资金,金融秩序在当时确实因日本入侵陷入紊乱,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筹措物资、资金,并未提到欧美援助,也并未反映财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故A、B项不符合题意。8.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
8、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最有可能是A. 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参考数据B. 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 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 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数据【答案】B【解析】【详解】1953年人口普查,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二者有内在的和时间逻辑联系,故B符合题意。1952年底,我国尚未开始水准仪改造,A不符合题意。1949年共同纲领已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C不符合题意。 与制定经济计划相比,选举人民代表更需要准确数据,D不符合题意。9.据人民网报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
9、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的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就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A. 坚持和认同“一个中国”原则B. 希望与共产党结成反侵略统一战线C. 放弃了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斗争D. 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决策【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1974年国民党海军对东海舰队驰援南海放行以及2008年国民党当局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说明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在民族利益上是一致的,说明国民党当局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项符合题意;实际上,中共希望与国民党结合统一战 线,
10、 B项不符合题意;中共和国民党是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 ,C说法不符合题意。“ 一国两制”只是大陆所拥护的,D不符合题意;10.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统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他们不是相互矛盾的”表现在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C. 反对参加世界大战D. 努力实现政治民主【答案】D【解析】【详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推进了和平民主的进程,故D符合题意;着力推翻沙星专制是二月革命的成果,而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A不符
11、合题意;二月革命没有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B不符合题意;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坚持帝国主义战争,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反对参加世界大战,故C不符合题意。11.1998年,中、美、俄、日、欧等多边间有史以来首次全面达成建立“伙伴关系”的共识,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将不仅体现在双边关系上,而且更多地反映在多边关系上,使大国间伙伴关系纵横交错,网状交织。这种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A. 是世界政治力量深刻调整的结果B. 说明了各国间意识形态冲突消失C. 使各国传统联盟关系得以延续D. 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所学相关内容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
12、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根据不同的综合国力的对比和国家利益的考虑逐渐形成新型的伙伴关系,因此这种新型伙伴关系是世界政治力量深刻调整的结果,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当前各国间的意识形态冲突并未消失;C选项错误,题干中强调的是新型的伙伴关系,并非传统联盟关系,同时中美、俄美之间并没有传统的联盟关系;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发展,多极化格局并未正式形成。12.据1985年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对429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1984年这些企业的平均自销率(自销产量占占全部销售产量的比率)为30.08%,而1985年1月6月升到了43.8%。这一变化说
13、明A.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B. 工业企业的自主权日益扩大C.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废除D.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得到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国有企业的平均自销率在1984到1985年间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自销产量在全部销售产量中所占比率的上升表明企业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故B符合题意。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被废止是在90年代之后,故AC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信息无关对外开放,故D不符合题意。13.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A. 确
14、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B. 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C. 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D. 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中罗斯福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价值在于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D项正确;B项中的“长期推行”不符合史实,排除;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是1787年宪法,故A项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1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
15、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 引起了商业革命B. 引起了价格革命C. 开始了殖民扩张D. 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故选A项。考点:走向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5.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
16、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 农村经营方式变化B.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C.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 大伙儿对他的背叛【答案】A【解析】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改变了农业合作化时代集体经营的方式,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二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伙对他的背叛”是表面的信息,与题目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7、问题材料一 “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但缺乏忠君精神即使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日本间谍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材料二 清廷在洋务运动时期共建立了四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摘自甲午战争,你可能不知道的七个事实材料三 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命运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经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在军事方面的区别,并指出形成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2)概括梁
18、启超论述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论证其观点。【答案】(1)区别:日本军队属于国家军队;清朝军队属于地方势力日本军队有武士道精神,清朝军队缺乏忠勇精神根本原因: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清朝为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家。(2)主题:甲午战争唤醒了中华民族。论据:反割台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缺乏忠君精神即使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材料二中“四支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可分析得出区别是日本军队有武士道精神,清朝军队缺乏忠勇精神;日本军队属于国家军队,清朝军队属于地方
19、势力 。 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二者不同的政治制度造成的,即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清朝为落后的封建主义国家。(2)根据材料三“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可知,这一观点应为甲午战争唤醒了中华民族,论据可结合甲午战后具体的救亡图存运动展开,言之有理即可。17.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
20、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二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2)材料二中导致私营企
21、业“集体消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分析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答案】(1)特点: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民生领域);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中小企业为主;工业增长快。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政府采取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放宽对华经济侵略。(2)事件:三大改造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道路。(3)解决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
22、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1)“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可从行业特点、产品内容增长速度、等方面概括为: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集中在民生领域(以轻工业为主),中小企业成为主流,工业增长快(出现“黄金时期”、快速发展)。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期间为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春天,内部条件主要是
2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民国初年政府采取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提倡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注意不要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一外部条件也写上。(2)第一小问,“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根据时间可以判断回答:三大改造运动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小问,注意考查该事件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等角度进行分析。(3)中国“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指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必然会借鉴市场经济中的积极的因素,而美国“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指的则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必然会借鉴计划经济中的积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