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容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西汉翻地图( 上部分上层是20个粮仓,下层坐两人;下部分是人们春天翻地的场景,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封建土地制下地主的奢侈生活 B. 租佃制经济下农民生活的艰辛C. 田庄经济下农民精耕细作场景 D. 地主庄园里农民集体劳动情形【答案】D【解析】材料只反映了庄园主不劳而获,不能说明地主的奢侈生活,故A错误。据材料图片可知,下部分反映的是东汉田庄经济下四个农民分成两组举锄头集体劳作的场景,上部分反映了庄园主不事劳作,生
2、活富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徙附是依附于大庄园主的农民,故D正确;租佃制是地主以土地出租给农民,从而剥削、奴役农民的制度,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比徙附低,材料无法体现租佃制经济下农民生活的艰辛,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农民精耕细作场景,故C项错误。故选D。2.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A. 政府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B. 苏维埃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C. 苏联正处于卫国战争时期 D. 国家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
3、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故B正确;新经济政策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A不符合材料,排除;C时间不符合“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排除;农业集体化运动促进了苏联工业发展,D不符合“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苏俄的物资极度困乏,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3.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
4、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A. 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 中国古代制瓷业非常的兴盛C.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答案】A【解析】据材料“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磁法选矿的作用,不是古代制瓷业非常的兴盛,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故C选项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材料信息
5、,千万不要擅自扩大材料信息的外延和范围,不要变换概念,如BC选项,就是典型的扩大材料信息的外延和范围、偷换概念,学生容易在解题时不自觉地犯以上错误,因此,对相关学科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4. “万历年间,浙江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 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劳作,佣值二铢。”该材料明确反映出该时期( )A. 商业十分发达 B. 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 工商业市镇兴起 D.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答案】B【解析】“佣”体现的是雇佣关系,而雇佣关系表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手工作坊而非商业,选项A不符
6、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非工商业市镇兴起,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万历年间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佣”即雇佣关系。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把多个国家拖入“国家破产”的边缘。其中,北欧小国冰岛首当其冲,总理哈尔德已向国民发表“冰岛面临全国破产风险”之警报。此时,如果想在短期内获得资金,哈尔德应该A. 向欧盟其他盟友寻求援助 B. 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C. 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 D.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消除妨碍世
7、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时产生的外汇资金需求,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欧盟的宗旨是促进欧洲的团结和推动欧洲统一的进程;协调成员国在防务、武装力量和军工生产方面的政策,以增强成员国集体防御能力;促进成员国间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合作,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资助发展项目的长期贷款,促使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符合题意,排除B;D不能实现“在短期内获得资金”解决金融危机,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短期内获得资金”,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解答即可。6. 1947 年 3
8、 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这一演说( )A. 意味着两级格局最终形成 B. 有利于维护地区之间的和平C. 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D. 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国会援助”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所以答案选D。两级格局最终形成是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排除A;冷战并不利于维护地区之间的和平,排除B;拉开美苏“冷战”的序幕是1
9、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说法有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7. 1923 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 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 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A. 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 B. 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C. 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 D. 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正确认知,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共产国际指示中共”、“孙中
10、山,认同党内合作”、“中共遵照组织原则”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内容国共第一次合作。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具有片面性,排除;CD两项的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B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及其背景8.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竟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A. 日在抵制列张资本输出 B. 推动了工业化的起步C. 体
11、现了人力扶植民营企业 D. 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答案】D9. 手工业生产:宋代诗人艾可叔在其作品木棉中有这样的描述“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 宋代棉纺织技术高度发达 B. 棉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 最迟在宋代棉纺织使用了纺车 D. 人们的衣食结构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由“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分析可知是棉纺织业方面,说明最迟在宋代棉纺织使用了纺车,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宋代棉纺织技术高度发达”“人们的衣食结构发生变化”,排除A、D;资本主义萌
12、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排除B。10. 1926 年 12 月,湖南省农民协会议决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 年 1 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 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这说明( )A. 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成果C. 中共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注意时间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因此选A
13、。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民革命11. 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A. 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B. 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答案】A【解析】宋金对抗的时代要求,借助民间信仰,融合了理学对人格的塑造,使关羽信仰在官方、民间地位迅速提升,故A项正确。小说的繁荣在明清时期,与材料宋金时期不符,排除B项;理学为民间信仰注入了新的内容,而非理学是社会价值
14、观念的整合,排除C项;“宋朝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是官方行为,排除D项。12. 年到年,国家财政连年出现大量赤字。与之相伴随,出现了货币发行过多,市场不稳定的现象。为了消灭财政赤字,并稳定市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的有:一是努力增产日用工业品,扭转企业亏损,以增加商品供应,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以及其他各项事业费和国防费用,以减少财政支出。三是在保持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的同时,对针织品、自行车、钟表、茶叶、酒类及某些糖果、糕点等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以回笼货币。这种作法A. 实质是中央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B. 说明中共停止了大跃进运动C. 表明
15、政府利用市场调节作用恢复经济 D. 中共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 第II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 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 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 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 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 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
16、的分析框架。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观点一:外因论政治: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如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等,直至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造成近代中国局势动荡,缺乏稳定的环境。经济:利用种种特权,对中国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中国的民族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遭到排挤和打击,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
17、界市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如在中国办工厂、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以掠夺资源、市场和劳动力,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掠取高额利润,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观点二:内因论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少科技人才;传统的政治体制没有受到根本的冲击,守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工商业发展受到阻碍;传统观念的束缚,重农抑商思想的阻碍等;太多的政治运动、社会动荡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此题为开放型题,只要求学生选取一种观点作答即可,要求考生论述观点明确,坚持史论结合,语言条理清晰,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观点进行分析。如果选择外
18、因论,主要是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外国的侵略是中国的社会遭到巨大的破坏,中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受到严重的阻碍;如果选择内因说的话,主要是从中国的内部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从中国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欠缺等角度进行分析。要求考生论述观点明确,坚持史论结合,语言条理清晰,言之成理即可。考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点评: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的文明,在向近代化的过渡中逐渐的衰落了下来,被西方超过。中国为什么没有把握好古代文明发展的机遇最早的进入到近代社会呢?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应该都是其中的原因。中国的近
19、代化内无相适应的传统文化,外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被耽误”。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汉语中外来词引入情况的特点。 (2)根据表1、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汉语中外来词引入的变化。并指出外来词引入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特点: 引入地区从国内少数民族到周边国家,甚至远达欧洲;外来词涉及的领域有新物种和佛教词汇等;涉及的阶段从秦汉一直到明清时期;传播者多为商人、旅行家和宗教人士,传播媒介多以口头或书面交流为主;反映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2)变化: 鸦片战争后,外来词引入不再是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而是欧美国家和日本;
20、外来词引入,从学习中原文化变为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海陆丝路、朝贡贸易让位于西方海外贸易与市场的拓展;古代引进新物种和佛教词汇,近代则为政治、科技文化、日常生活等;文化传播交流、思想解放、社会转型的影响;同质文明间的交流,在工业革命后被近代异质文明间融合锁取代;商人、旅行家和宗教人士,以口头或书面交流为主,近代则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主,面对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以近代大众传媒为主,主动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启示:树立文明多样性意识。放宽全球视野。树立开放多元意识。立足于传统与现实的需要。【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表格中的外来语传入时间、来源地、波及领域、传播者等信息,归类后,结合相关历史时期分析说明。此类题的做法是首先提出观点,如本题要求“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这是做题的前提,最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其次要对该观点论证,如本题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这是做题的主题部分,所选史实要能论证自己的观点,表述有理有据;最后还需要在结尾处做一个总结,紧扣自己的观点。具体答案的组织只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