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考点梳理 第2讲 考点梳理 考点1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隋唐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宰相 第2讲 考点梳理“中书门下”三司 中书省 中书省 三省 枢密院 选官制度 军功 察举制 征辟制 隋炀帝 社会基础 隋文帝 第2讲 考点梳理 谏院 门下省 六科给事中 监察御史 御史大夫 第2讲 考点梳理 第2讲 考点梳理 考点2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推恩令 大一统 七国之乱与汉武帝集权措施 第2讲 考点梳理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安史之乱 节度使 藩镇割据 五代 藩镇割据 十国 宋
2、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藩镇割据 文臣 通判 枢密院 三衙 陈桥兵变 第2讲 考点梳理 第2讲 考点梳理 考点3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批红 票拟 内阁 殿阁大学士 第2讲 考点梳理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2讲 要点探究 汉 中朝:决策机构 郡、国并行州、郡、县三级制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 北朝 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 隋 尚书省 内史省 门下省 州、县两级制 唐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决策机构)(审议机构)(执行机构)道、州、县三级制,藩镇制度 宋 二府制:中书门下 枢密院(决策机构)(军政机构)路、州、县 三级制 分割相权:参知政事(副相,分割行政权)三司使(
3、副相,分割财权)元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行省制下设 路府或州县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第2讲 要点探究 第2讲 要点探究 例12010山东卷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从“中书”、“枢密院”、“三司”各不相知,可知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削弱相权。点评 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要注意把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突出的特征是分化事权,包括分解地方和丞相的权力。第2讲 要
4、点探究 2010皖南模拟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各项中,能直接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太尉 B宋朝设立三司使 C元朝设立中书省 D清朝设立军机处 B 解析 秦朝的太尉掌管军事,谈不上削弱宰相的权力。元朝设立中书省,出现宰相权力反弹现象。清朝设军机处时宰相已废除。探究点二 汉、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唐朝、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 (1)汉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相同点:在中央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在地方上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不同点: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在地方上汉武
5、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精兵、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2)唐朝和宋朝措施的比较: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唐朝三省长官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政权力,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不同点:唐朝加强了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中书门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第2讲 要点探究 第2讲 要点探究 例2 2010广东卷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
6、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点评 题干中带有“说明”等字眼,提示我们解答问题的突破口是寻找问题的实质。唐代和宋代谏官的变化说明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第2讲 要点探究 B 解析 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A项是指秦始皇。C项符合唐太宗。D项也应指唐太宗;秦始皇确立了中央集权,汉武帝利用中朝制度、唐太宗利用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利用三司这些举措,削弱了相权
7、,加强了皇权。2010惠州模拟“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 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 第2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宰相制内阁制相同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同地位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对皇权的作用制约皇权不能制约 例2010南通模拟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
8、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第2讲 要点探究 A 解析 材料叙述了明朝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和张居正的遭遇进行判断。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的权力取决于皇帝的旨意,它本身只是一个内侍机构。点评 明代内阁的设立是为了加强皇权,故它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解答涉及明代“内阁”这一知识点的题目时,一定要认清内阁制度设立的本质目的是加强皇权。第2讲 要点探究 2011福州模拟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
9、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第2讲 要点探究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偃然汉、唐宰辅”,但明朝内阁无决策权,不同于宰相。探究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影响第2讲 要点探究 (1)积极作用: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消极影响:明清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权绝对不受任
10、何约束和监督,使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官员唯命是从、官场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导致社会矛盾丛生。这严重束缚了社会经济发展、扼制了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与解放,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时代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是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源。例2010汕头模拟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第2讲 要点探究 D 解析 中国在秦朝时期确立中央集权,影响深远,统一成为历史的主流,使得中华文明延续不断。其他国家也存在君主专
11、制但是一些国家(如印度)文明中断过;分封制实行的后期会出现诸侯割据地方的局面,跟“统一”相违背。三省六部制是处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点评 分析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时,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中央集权制度虽然有其弊端,但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2讲 要点探究 第2讲 备用习题 1.2010苏州模拟 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 B A项,按军功授爵始于战国时
12、期秦国商鞅变法。B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C项,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魏曹丕时建立起来。D项,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朝时建立。2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解析 D 君主专制制度不等于王位世袭制,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于秦朝,而王位世袭制则确立于夏朝时期。第2讲 备用习题 3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
13、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解析 C 内阁设立于明朝,宋太祖的台词有违史实,其余三项均和史实一致。第2讲 备用习题 42010广州模拟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
14、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相权的不断增强 A B C D 解析 A 从材料我们可看出是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的变化,不涉及中央官制的变化,故排除。第2讲 备用习题 5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A隋朝中书省 B唐朝门下省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 B 从“封驳”和“谏议”可知为唐朝门下省。唐朝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执行政令、门下审核封驳政令、中书草拟、颁发政令。A项隋朝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C项中的明内阁以及D项中的清军机处均无“封驳”权力,仅为皇帝顾问。第2讲 备用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