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343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38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大业.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与统一 大业 高频考点突破 一、现代中国的新型民主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奠定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2政协制度(1)发展历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宪法宣布了这一制度的正式确立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指导思想)“文革”时遭到破坏,“文革”后恢复

2、(2)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3)主要形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4)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制度建构:共同纲领明文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更明确的规定。(3)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4)自治区的建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先后成立民族自治区。(5)意

3、义: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归纳总结 近代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1)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2)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1912 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1931 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明确了新生红色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4)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该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5)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和

4、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文革”时期及其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发展。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2)主要表现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公民的基本权利被严重践踏(如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刘少奇冤案)。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3)影响: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4)教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5改革开放以来民主

5、与法制建设成就(1)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3)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行政复议法,用法律规范了政府的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4)1999 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5)基层民主选举法律保障: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意义: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二、“一国两制”

6、与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理论(1)背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2)含义: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并存。2“一国两制”实践(1)香港回归:条件: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益完善。回归时间:1997 年 7 月 1 日。意义: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推动了澳门的回归;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2)澳门回归: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

7、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新发展: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79 年元旦,两岸实现真正停火。80 年代以来,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1992 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重申坚持“九二共识”。2005 年 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民间交流日益扩大,经贸联系不断加强。(2)不利因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国际上反华势力的干涉。三、新中国的外交1外交政

8、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的一贯政策。2建国初期(1)国际环境:战后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是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2)外交方针:中国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权利益和世界和平,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方针。(3)外交成就: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年就同苏联等 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 年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进与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4 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

9、的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35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1)国际环境: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大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台湾海峡加紧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70 年代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呈现出苏攻美守的局面,美国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而苏联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故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构想,改善了同美、日的关系,并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2)外交方针:为捍卫国家安全与世界和

10、平,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中国实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70 年代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3)外交成就:70 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关键原因是中美关系的缓和。1971 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 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 1 月,中美正式建交;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双方正式建交。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表现: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实行不结盟政策;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

11、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3)国际地位:90 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热点考向预测命题思想一 主干知识时考时新 建国初的一个新政权、三大制度、两部法律、统一大业及外交政策、成就历年来都是命题重点关注区。命题设计 1(民族政策)建国 60 年来,内蒙 GDP 增长 196 倍,连续 8 年增速全国第一。内蒙 60 年发展最成功的基本经验应是()A中央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实行改革开放C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D内蒙人民的勤劳A 命题设计 2(中国外交)照片是直

12、观生动的历史,下图分别是 2011 年 8 月 20 日美副总统拜登、2007 年12 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的场景,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 C一边倒D求同存异D 命题设计 3(统一大业)2011 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决策在两岸同步举行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体现了“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的共性思维。邓小平在统一大业问题上最能体现这一思维的是()A实现两岸“三通”B以最高领导人身份出访美国C提出“一国两制”政策D推行改革开放解析 同时符合“创新性思维”“统一大业”要求的选项只有“一国两制”,故选 C。C 命题思想二 向概念错误说道别 “国体”“政体”“左倾”“一边倒”“九

13、二共识”“求同存异”“不结盟”等重要概念是本讲的易错考点。命题设计 4 到 2011 年 9 月初,持续 100 多天的利比亚战争深陷僵局,国际上以和平谈判解决冲突的呼声高涨。这种呼声与我国哪一外交政策理念一致()A改革开放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不结盟D求同存异D 命题思想三 一样的历史不同的史观 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国的政治、经济、外交行为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是本讲知识常见的命题切入方式。命题设计 5 2011 年 8 月 20 日,美国国会批准美国政府上调国家债务上限,美国主权国家的诚信度下降,引发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受美国拖累,我国外汇机制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从史

14、观研究的视角看,作者是站在()A革命史观的立场B全球史观的立场C现代化史观的立场D文明史观的立场B 命题思想四 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2011 年有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重返联合国、中美邦交缓和 40 周年、入世成功及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 周年纪念等,2012 年有中日邦交 40 周年,中韩建交 20 周年,中俄互办旅游年等热点,应关注其命题价值。命题设计 6“21 世纪十大新闻”2011 年 6 月揭晓,“中国崛起”高居榜首。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崛起的事件不包括()A提出“求同存异”原则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日邦交正常化D尼克松成功访华解析“求同存异”原则提出于 50 年代,与“70

15、年代”的要求不一致,故选 A。A 解题能力提升选择题易错分析 例 1 1971 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答案 A变式 1 张晓明同学在观看共和国外交风云文献纪录片后,制作了一个外交年代尺(如图)。他忘记写上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发展的特征,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选项,帮助他完成这项工作()A斗智斗勇B跨洋握手 C分道扬镳D再次较量解析 实际上,本题要求回答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的特征。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三大成

16、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逐步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扬眉吐气”反映的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冰释雪融”体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的标志是尼克松访华,可以说成是“跨洋握手”,B 正确;A、C、D 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答案 B例 2 美国三位国务卿关于中国的话题不能说明()杜勒斯(19531959年)基辛格(19691973年)希拉里(2009至今)A美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C中国正在崛起D中美在发展中需要相互合作答案 A题型突破漫画类试题审题的“三判”准确判定主题喻义,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对这类题目的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

17、项是否符合所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变式 2 为迎接 2012 年中日邦交 40 周年,加强互信,妥善处理敏感问题,2011 年中日海军进行了互访交流。与下图信息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的雾”指军国主义残留B领土争端是“未来的雾”的内涵之一C中日关系应放眼未来D中日关系前途暗淡解析 全球化的今天,合作才能共赢是各国共识,也是中日两国共识,故 D 项说法有误。答案 D非选择题审题突破 例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情况表届次时间

18、届次时间第三届全国人大1965.2 第三届全国政协1959.4第四届全国人大1975.1 第四届全国政协 1964.12第五届全国人大1978.2 第五届全国政协1978.2第六届全国人大1983.6 第六届全国政协1983.6第七届全国人大1988.3 第七届全国政协1988.3第八届全国人大1993.3 第八届全国政协1993.3材料二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 1982 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 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 7 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600 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

19、条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材料三 198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撤社并乡具有合法地位,宣告了人民公社历史的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制定和试行,使 1982 年宪法关于村民自治规定具体化;1998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人民日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2)据材料三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基层行政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答案(1)成就: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20、;修订完善了宪法;发展完善了立法体制。趋势: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健全,逐步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进。(2)变化:由人民公社体制转向村民自治委员会。成就: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基本确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形式不断丰富。这一成就能够说明:新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实例点批考生甲考生乙点批 综合比较可看出,尽管两份答卷语言表述、答案要点不尽相同,但都应是高得分卷。以下几点值得借鉴:(1)审题:较细较准,设问层次、考题题眼、关键词语把握准确。(2)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较强;答题不是拘泥于教材,而是立足于材料信息,逐条概括。(3)学科语言表述较到位;知道准确运用学科术语表达,而不是凭空想当然。(4)卷面书写较规范:做到了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提示化。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