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绝密启用前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然在提供人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在磨炼人的意志,给予人重重压力。人类只有不断克服这些压力
2、,才能繁衍生存和继续发展。因此,在人类产生之初,认识自然、改造环境便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一要义,并成为终身使命。下列没有反映题干主旨的是A.早期人类先后以打制和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B.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可以种植谷物,饲养家禽C.母系氏族时期开始出现私有制度和阶级分化D.河姆渡文化的居民能种植水稻并且建造房屋2国语周语上云:“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又云:“今(厉)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这说明A.西周衰落的原因之一是政策性变革失当 B.堵塞性排斥民众批评导致了西周的灭亡C.周厉王时期已经开始尝试君主专制制度 D.西
3、周历史进人转折期已经开始名存实亡3.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商鞅在商君书更法中则说:“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这表明A.两者都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利益 B.两者都在规劝统治者要积极地创新变革C.商鞅明显比孔子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更深 D.时代差异使两者对变革社会的要求不同4.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郑国渠南引支斗,溉田近4万顷,遂使关中泾阳、三原、富平、蒲城数县之舄卤,顿成天府沃野,岁收亩均一钟,而数倍于中原。”“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
4、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这些记载表明秦国A.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秦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 B.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C.经济建设成效得益于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 D.交通运输网络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优势5.人口迁移在中国古代经常发生,不仅对我国古代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大大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下表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原因和措施对应正确的一项是6.汉在经济上继承了秦的依靠个体小农的传统,秦在统一前奖励耕战,汉在统一后奖励孝悌力田。但秦统一后不知爱惜民力,残民以逞,因而早亡;而汉统一后则与民休息,乃有文景之治。
5、这表明秦汉时期A.都未从根本上阻碍小农分化和土地兼并的进行B.都采用重农和与民休息政策而推动盛世的出现C.汉比秦措施更加注重民意避免了阶级矛盾激化D.汉吸取秦亡教训变革了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7.“由汉高祖刘邦奠基而发展起来的汉朝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对中国、对世界都曾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朝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所形成的影响则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汉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B.西汉时已经发明了纸,但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才
6、逐渐成为主要书写材料C.汉书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D.书法在东汉末成为一种艺术,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书体均已完备8.“东汉以来各地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导致了政治分裂倾向日益加剧,促成了三分天下格局初步形成,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这种局部统一和之前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相比,仍是又前进了一步”。材料中“又前进了一步”是指局部地区统一为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各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局部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人口的迁移直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A. B. C. D.9.“此制用意,在用一
7、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材料中“此制”的积极作用在于A.形成了公开、公平的合理性竞争机制 B.消除了社会阶层差异,加速社会流动C.阻止了特权阶层世袭做官的传统模式 D.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下的需要10.“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交往。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
8、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材料反映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A.文明高于其他地区,是文明的输出者 B.交流范围宽泛,全面接受外来文化C.交流领域广泛,开放包容异彩纷呈 D.中外交通发达,中外交流的形式多样11.时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此观点认为宋初A.地方官员之间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B.有效地防范了内部动乱,强化了中央集权C.铲除了封建割据的根源,维护
9、了社会稳定 D.地方行政体系严密,地方官权力基本丧失1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据此可知,行省的设立A.继承了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B.出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考量C.说明选官用官制度对明清两代影响大 D.使元朝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有效加强13.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另一位史学家柳诒徵也说:“有宋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特昌,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靡所不备。”下列属于宋朝文化成就的是儒学发展成更为
10、完整的儒家理论体系 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能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新诗体出现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代基本成熟总结整个古代农业成就的农业著述出现绘画中山水画突出,更加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A. B. C. D.14.明初沿用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率百官,总理政务。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重,是导致小人专权乱政的重要因素,洪武十三年以擅权枉法罪名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罢丞相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A.使中央政府权力强化,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B.使皇权的独断性加强,极大地避免了决
11、策失误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强化了皇权D.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15.押租制就是佃客在开始承佃田地之时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押金的制度。佃农向田主交纳高于一年地租额的货币量作抵押,退佃时归还押金,不计利息。租佃关系存续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福建的个别地区已有实行押租的记载。清初,押租制渐次流行,至乾、嘉年间(1736-1820年),已遍及十八个行省。这表明押租制的实行和发展A.加重了地主对佃农的剥削程度 B.已经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广C.使土地市场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D.有利于保护佃农的生产经营权16.清统治者继承中国古代特别是明代以
12、来祭祀先代圣帝明王的传统,入关之初即在京城建造历代帝王庙,并多次对入祀的历代帝王和配飨名臣进行调整和增补,最终建构了一个包括少数民族王朝在内的历代帝王一脉相承、绵延不绝的完整统绪。清廷此举反映了A.清朝政权的合法统治得到其他民族认可 B.对中华统绪的认同和对中华文明的归属C.清朝主动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制度文化 D.清朝消弭了满汉之间的民族差异和矛盾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皇城正南门(宣德门)南去的大道叫做御街,两边称御廊,准许商人买卖交易。御街南去过州桥,直至朱雀门,
13、两边酒楼、饭店、香药铺、茶馆、商店夜市直到三更。自州桥东转为东大街,经相国寺前门至宋门,有鱼市、肉市、金银漆器铺等。自州桥西转为西大街,有珠玉铺、鲜果行等等。皇城外东南方向的十字街一带,铺席热闹,附近的潘楼街是大商人云集的场所。珍珠、匹帛、香药等铺席,“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严,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其中莲花棚、牡丹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些瓦子中除做戏演出外,还有卖茶、卖画、卖故衣、卖饭以及算卦、赌博等等。摘编自简明宋史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
14、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籽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出现哪些“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朝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
15、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蕴含的政治智慧。(8分)(2)根据材料二,
16、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正月十九日(丁卯),议政王大臣会议:“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吴世璠首级交与刑部悬挂示众。逆党夏国相应凌迟处死。”上曰:“此中尚有可议者否?”大学士勒德洪、明珠奏曰:“此辈罪犯已极,应正国法,似无可议。又逆贼耿精忠等十人应凌迟处死,其逆党黄国瑞等十九人应立斩。”上又曰:“贼党官员内,尚有可矜者否?”明珠奏曰:“此内有四人犯罪固应处死,然尚有可宥之处。”上曰:“耿精忠等事关重大,著议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会同详议。”明珠奏曰:“春正虽不用刑,
17、但此辈罪恶甚大,与寻常不同;应于两、三日完结。”摘编自清圣祖实录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清朝前期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树料 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种、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从材料中任意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观点作为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史实(至少两个)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