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4033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7页
2012届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安徽用):必修3第6单元考点12毛泽东思想与新时期的理论探索.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一、毛泽东思想 1发端(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211927年):重要活动:(1)1921年7月参加中共 一大。(2)大革命时期发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2初步形成(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1)1927年领导 湘赣边秋收 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 根据地。(2)发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提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3形成体系(抗日战争19371945年):(1)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2)对中国革

2、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细论述,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即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 理论体系。(3)1945年中共 七大,确立 毛泽东思想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疑点1】为什么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点 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因此中共七大正式确定其为党的指导思想。4发展(解放战争19461949年):(1)1949年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工作重心必须由 乡村 转移到 城市,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及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 新民主主义 转变为 社会主义 的总任务。(2)发表 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5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发展:先后发表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 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7毛泽东思想的影响:(1)指导了 中国革命 的胜利和 社会主义 的建立与发展。(2)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

4、 一 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思想根源。(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 承上启下 的作用。【疑点2】归纳毛泽东思想的特点。【点 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二、邓小平理论 1酝酿与准备阶段:(1)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开创建设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3)伟大转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作出实行 改革开放 的决策。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1)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2)中共十三大: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作了系统阐述。(3)1992年“南方谈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4)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 体制的目标。(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主要内容:(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2)外交思想: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3)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并成功实施。4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历史地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 二 次历史性飞跃,继承和发展了 毛泽东 思想,是引导中国

7、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创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 江泽民 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内涵:(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3评价:(1)历史地位: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2)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8、。【疑点3】如何看待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点 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典型体现,他抓住了当时争论的核心问题姓资姓社的问题,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对于当时来说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能继续向前进。因此说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阶段、表现、内容和影响。历程阶段表现(文章)内容影响萌芽中共成立到国民革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开始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

9、思想指导开辟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景(中共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历程阶段表现(文章)内容影响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总任务为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例题1】(2010山东文综)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

10、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解析】A项是胡适的观点,提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这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的观点,不可能是毛泽东的观点;C项所理解的“具体”是不对的,这地方毛泽东指的“具体”应指中国具体的国情,也就是他认为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而应该与中国实践相结合。D项没有提到。故答案选B。【变式训练】(2010四川高考)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

11、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 B C D B 【解析】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来看选项与当时实际情况是不符合的,因为就是共产国际的指导让中国革命遭受了许多的挫折与困难。故答案选B。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地位和作用 (1)形成过程:酝酿:粉碎“四人帮”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产生: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逐步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三大提出初级阶段的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的“南方谈话”

12、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地位和作用: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广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 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使这一理论具有鲜明

13、的时代精神;它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例题2】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向前推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外部环境的看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形势的总体特点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认识到,我们应抓住有利外部环境的时机,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C项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14、是在2001年;B项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在当时并没有明显发生;现在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还没有建立。答案为A。【变式训练】下列叙述与邓小平“南方谈话”无关的是()A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 B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D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转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南方谈话主要解决了思想理论上争论的焦点问题,即姓“资”和姓“社”的问题,并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都只是手段,并非制度差别。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比较。理论 成果解决的问题思想精髓重要作用毛泽东 思想民主主

15、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 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三个 代表”重要 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例题3】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 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都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A B C D 【解析】本题属于比较组合选择题,采用肯定法与排除法结合的解答方法。三大理论成果都是在科学认识中国国情,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理论成果。而只符合邓小平理论,故排除。答案选D。【变式训练】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许多问题 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A B C D C 【变式训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指的是邓小平理论。故答

17、案选C。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问题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民族复兴模式走欧美式的道路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实践辛亥革命,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思想精髓爱国主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地位资产

18、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夺取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作用推翻了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人民醒过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马克

19、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标志性成就可概括为: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三个

20、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社会主义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前两个转变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后一个转变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开始的。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高举邓小 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道路和根本保证。3中国共产党树立起的五面理论旗帜。(1)党的一大,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

2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就没有中国共产党。(2)党的七大,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3)党的十五大,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4)党的十六大,树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

22、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党为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5)党的十七大,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运用历史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不同的思想

23、理论成果必定对现今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以史为镜,反省现实。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认识与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例如邓小平理论中改革开放的思想对中国走向国际社会,融入国际市场产生的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对台湾问题、对西藏问题的不同原则指导。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是我们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2由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有鲜明的阶段特征,由于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相关的史实较多,以及相应的理论专著较多,识记较困难,需分时期分别记忆。从党的创立到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十年对峙时期: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