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96.50KB ,
资源ID:33961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3961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东教育》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岳麓版必修2 第1课《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的形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岳麓版必修2 第1课《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的形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知识探讨学习目标学习提示1.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农作物的分布格局,了解中国农业的特色,认识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2.了解我国古代农具的发展历程,能够说出代表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式农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和影响。3.了解我国历代水利工程的修建和作用,能够说出都江堰等重要水利工程,知道有关水利的农学著作,认识水利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4.知道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自耕农经济。5.概括我国农业起源和发展的概况,认识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 原始农

2、业从采集经济发展而来,最早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生产组织的小型化,农耕文明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很高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农具、水利和耕作技术的发展变化是本课的重点;对小农经济的认识和评价是本课的难点。合作与讨论讨论:如何评价小农经济下的小农生活?背景资料:晁错作为汉代的一个政治家,他在论贵粟疏中写出了小农生活的困苦:“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而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篇朱陈村一文中

3、却这样描述小农生活:“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这儿的小农似乎没有晁错所讲的那种小农的困苦,更多的是一份小农生活的悠然自得。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更有大量的田园诗歌,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到范成大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它们所表达的无不是诗人对那种简单宁静的小农生活的向往。即使在现代社会中,那些整天在大都市里工作的人们,虽然一方面在批评过去小农经济、小农意识的狭隘性,批评他们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的贫乏,但人们又都乐于参加一种农家乐的生活

4、方式,向往那种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自然生活。那么小农经济下的小农生活到底如何呢?我的思路:政治家和诗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政治家是从国家统治的角度分析问题,而诗人更多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诗人所向往的那种农家生活,是一种没有生存、生活之忧的农家生活,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现代文明比过去的小农生活是一种进步。但现代文明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典例探究规律总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淮南子主术训材料二: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的芍陂,灌

5、溉面积一万多顷;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修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工郑国在秦泾渭水系修的郑国渠,灌溉面积达四万顷,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材料三:“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农业技术怎样的进步?有什么作用?解析:见第(3)小题解析参考答案:只要对牛指挥得当,少年可胜过几个强劳力,反映了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利用畜力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

6、材料二中提到的都江堰工程为什么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解析:见第(3)小题解析参考答案:都江堰包括三部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鱼嘴是江心的分洪堰,宝瓶口可节制内江水量,灌溉川西平原,而飞沙堰是修在鱼嘴和宝瓶口之间的溢洪工程,都江堰兼防洪、灌溉、治沙、航运等多种效益于一身,解决了岷江的水害,所以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3)材料三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条件的全面认识。第(1)问考查牛耕的出现及其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不难作答;第(2)问给出了春秋战国的

7、重要水利工程及作用,旨在考查水利兴修与农业的关系,都江堰的构成和作用要结合所学作答;第(3)问借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自耕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活,要求根据材料归纳特点;第(4)问综合考查对三段材料的理解,须把握三段材料分别从耕作技术、水利兴修和耕作方式三个角度体现农业的发展条件,其中材料三间接考查了自耕农经济发展所需的统一、安定、政治清明等政治条件,也在答题范围之内。条件: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重视水利的兴修;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者的宽舒政策等。参考答案: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耕农经济。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自给自足,比较脆弱。纵览材料、明确题旨是正确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前提,即先明确几段材料所阐述的中心问题和各自不同的角度,再细读以解决材料的具体问题。材料题的答案既要结合材料,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材料直接给出的信息,要善于挖掘材料隐含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作答。- 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