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考能提升演练:2.7.2 第二节 城市化(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380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考能提升演练:2.7.2 第二节 城市化(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考能提升演练:2.7.2 第二节 城市化(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考能提升演练:2.7.2 第二节 城市化(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考能提升演练:2.7.2 第二节 城市化(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考能提升演练:2.7.2 第二节 城市化(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地理《创新设计》一轮复习考能提升演练:2.7.2 第二节 城市化(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2题。城市数目(个)工业总产值(万元)城市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比重 (%)1950年112122.71980年3196538.62008年8358367.8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A城市数目 B工业总产值C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比重解析: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都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答案:B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A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解析:由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环境质量较好,加之城区与小城镇和乡

2、村地区交通联系的日益便捷,吸引了大量市区人口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迁移,城市人口减少,即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答案:C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认为,我国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接近极限。据此回答34题。3根据报告,下列地区的城市扩张可能已经没有空间的是 ()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塔里木盆地珠三角地区A B C D解析: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达,可用土地已开发殆尽。答案:D4上述地区城市发展空间紧张的原因是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可用土地资源已接近极限,中国粮食安全需要保持耕地红线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停滞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A B C

3、 D解析: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城市用地紧张的主要原因。答案:A(2011河南新乡调研)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5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 D“臭氧洞”6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本题结合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

4、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2)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答案:5.C6.A7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图2的、两曲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_,其原因是存在_、_等社会经济问题。(4

5、)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对生物:_;对气温:_;对降水:_;对地下水:_。(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选)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

6、比。(2)与F城相比,E城的规模从小到大,读图可知,公路运输对E城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G城是特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口从中心区开始向郊区迁移,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4)城市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会产生不良影响。(5)城市的发展也会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答案:(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公路(3)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4)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5)ABD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