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 学 案 装 订 线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编制人:黄海霞 王敏 审核人: 张海敏【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2. 体会赋体的特征。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二.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依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加强朗读。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精彩的描写艺术及思想感情,基本背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批判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劳民伤财的罪恶。【学习重难点】1.感受课文中语言的描写艺术。 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知识链接】 “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
2、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自主学习】一、关于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
3、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二、关于“阿房宫”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
4、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整个宫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参加修建的工役有七十万人之多。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 巨石大如山。渭水河啊甘泉口, 石落水断流。”工程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至秦灭亡时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当时人因宫的前殿所在地叫阿房,就称其为“阿房宫”。据说秦亡后,项羽进入咸阳,焚烧秦国宫殿,大火三月不灭,阿房宫变成一片焦土!杜牧此
5、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三、夯实基础1.给加点字注音:阿房宫( ) 廊腰缦回( ) 囷囷焉( ) 不霁( )何虹 高低冥迷( ) 妃嫔媵嫱( )( )( ) 辇来于秦( )梳晓鬟( ) 辘辘远听( ) 杳不知( ) 尽态极妍( ) 剽掠( ) 鼎铛( )玉石 逦迤( )( ) 锱铢( )( ) 架梁之椽( ) 在庾之粟粒( ) 直栏横槛( ) 管弦呕( )哑( ) 2.解释加点字词: (1)六王毕,四海一 ( )(2)直走咸阳 ( )(3)钩心斗角( )(4)盘盘焉,囷囷焉 ( )(5)辇来于秦 ( )(6)朝歌夜弦 ( )(7)一人之心,万人之
6、心( )(8)人亦念其家 ( )(9)秦爱纷奢 ( )(10)奈何取之尽锱铢 ( )(11)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1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13)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14)谁得而族灭 ( )(1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3.写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焉(1)盘盘焉,囷囷焉 (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 于(1)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其(1)杳不知其所之也( )(2)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4)使六国各爱其人( )之(1)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 )(2)
7、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3)奈何取之尽锱铢(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4.翻译下列句子:(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译文: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河虹?译文: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译文: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译文: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译文: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文: 【整体感知】请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合作探究】1、课文第1、2段是从哪几个
8、方面来极力铺写阿房宫的?最后一段以秦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这一段的哪些话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第一问: 第二问: 2、课文前面对阿房宫的描写,对后面的中心主旨起了什么作用? 我的疑问:【拓展延伸】铺叙、夸张、渲染是赋体的特征。就本文而言,把阿房宫写得越穷奢极丽,才能更有力地显示秦王朝崩溃的必然性。反复诵读本文,结合学过的赤壁赋等文章,举例体会赋体的特征。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