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4 页莘县莘州中学 20202021 学年 2019 级高二(下)第一次月清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东周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秦汉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魏晋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唐宋“洛语”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周边国家皆学习洛阳官话元元朝以元大都(北京)的汉语语音
2、为官话,称为“天下通语”明历代战乱时期衣冠南渡,使南京话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南京话成为官话清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融,并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A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B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C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2.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31692 年,康熙帝设立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
3、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洲来的传教士们也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且日趋衰微。该现象反映了当时()A科学研究由皇帝主导B传教士为西方侵略服务C西学东渐的进程终止D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4.表 1 中法律条文摘自十二铜表法。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体系完备应用性强B.注意物权保护B.C.蕴含人人平等原则D.体现贵族意志5下面是某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6下图是 1825 年西属美洲和
4、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分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B葡西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C葡西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D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第 2 页 共 4 页7下图漫画题为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该漫画的寓意是()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受益者B反全球化已成为主流民意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D维护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8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服饰变化也成为近代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服饰变化又进入了一个新高潮期。下面关于这两个时期服饰变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B都是社会崇洋风气盛行的反映C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普遍性D
5、都体现着人们精神风貌的变化9在 14、15 世纪的一些西欧城市,既有服务于教士作息的教堂钟声,还出现了适应市民生活的公共时钟。1370 年,法国国王发布敕令,要求巴黎所有的钟表都要以宫廷时钟为准。“城市钟声”的变迁可以佐证,当时的西欧()A世俗活动脱离教会控制B.社会处于发展转型时期C世俗王权已经高于教权D.科技进步推动时钟普及10.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A.强调托古改B.宣扬种族革命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11.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
6、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12下表是 19 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史地的著作。据此可知,这些著作()A彻底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C促使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D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320 世纪初,许多世界著名学者应邀访问中国,并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邀访()A使知识界认清
7、了欧美的社会制度B消除了知识界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C在思想上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条件D被知识界寄予了开出救世良方的厚望14.“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对文中“机会”的理解最正确的是()A.打破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B.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C.赢得国家独立,确立三权分立体制D.废除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第 3 页 共 4 页15“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做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拿破仑()A发动雾月政变开启了拿破仑时代B加冕称帝建立
8、法兰西第一帝国C推行法国民法典动摇了欧洲封建秩序D击退了反法联军的多次进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16 题 12 分,第 17 题 11 分,第 18 题 20 分,第 19 题 12 分,共 55 分。16.民本主义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治国之道,在当下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材料二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他想通过重民来谋求国家富强之道,因为民富,国则富,民贫,国则弱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
9、民”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同盟会成立,他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王培智论孙中山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材料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緩、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 70%以上。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 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 10%以上。全民医保涵盖面超过 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0、综合改革健康化,县乡村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达到 1300 多个。李克强 2015 政府工作报告(1)归纳材料一中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本目的。(4分)(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本思想的变化与发展。(6 分)(3)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民本思想的内涵。(2 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
11、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7 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
12、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4 分)18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1864 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 18501940年,大约 6000 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并概述这一时期欧洲移民对世界发
13、展的积极影响。(12 分)第 4 页 共 4 页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 20 世纪 80 年代晚期和 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 年的 7500 万增长到 1990 年的 12 亿。这一时期,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国际移民新浪潮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这一新浪潮的认识。
14、(8 分)19图 1、图 2、图 3 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宋代、明朝)的对外贸易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提取图 1、图 2、图 3 中蕴含的对外交往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第 1 页 共 2 页莘县莘州中学 2019 级高二(下)第一次月清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秦朝已经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故A 错误;材料反映了朝代更迭、都城迁移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 B 正确;官方语言的变化并未消除各地语言的差异,故 C错误;官方语言的变化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
15、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官话的变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方语言形成的背景原因和性质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的结论,据此进行正确判断。2C3.D【详解】根据材料“欧洲来的传教士们也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且日趋衰微。”可知该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仍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与西方相比,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故 D项正确。AB 两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16、C 项“进程终止”说法错误,排除。4.B5D【详解】材料“1 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和“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都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故选 D;A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的信息,排除 B;C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6D【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拉丁美洲地区的,人口分布中努力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土著印第安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对于早
17、期殖民扩张对土著进行屠杀,进行黑奴贸易所造成的,所以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符合这一特点,故 D 符合题意。A 没有揭示黑奴贸易导致黑人涌入美洲的信息,故 A 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最早”“率先”的信息,故 BC 不符合题意。7C【详解】由漫画可知,反全球化者尽管反对全球化浪潮,但他也不可避免地使用着全球化的装束,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故选 C。漫画无法体现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受益者身份,排除 A;仅从一幅漫画无法得出 B 项结论,且这一说法也不符合实际状况,绝大多数人是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排除;维护主权与经济全球化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必须抵制”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 D。【点睛
18、】漫画题的解读重点应在文字信息上,如本题的漫画标题“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同时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材料不能过分进行解读,需要注意表示程度的用词。历史漫画是一种形象的历史图画语言,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来反映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或赞扬或讽刺。漫画类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信息解读、分析理解、比较辨别、归纳推理等能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8D【详解】依据近现代服装的变化可
19、知,人们对服饰的选择,都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和思想意识,通过服饰可以看出人们的精神状态。D 正确;鸦片战争后,部分农民受到西方的冲击而破产,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A 排除;改革开放后服饰的变化,以色彩、款式改变为主,并非盲目效仿西方服饰,B 排除;鸦片战争后,服饰的变化主要出现在不分阶级和部分地区,普遍性无法体现,C 排除。故选 D。9B【详解】由材料“还出现了适应市民生活的公共时钟”“要求巴黎所有的钟表都要以宫廷时钟为准”可知,城市钟声不再仅服务于教会,世俗的力量有所壮大,这说明当时的西欧社会正处于一个发展转型时期,故选 B;西欧宗教改革在当时还未开始,世俗活动还未脱离教会控制,世俗王权还未
20、高于教权,排除 AC;当时的西欧社会还未开始工业革命,时钟并不普及,排除 D。10.D11.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不是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A、B 项错误;C 项是在汉宣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第 2 页 共 2 页故 C 项错误;“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而西域大体就是现在的中亚,因此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故 D 项正确。12B【详解】19 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史地的著作目的是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B 正确;A
21、 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民族危机严重威胁了统治危机促使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C 错误;该时期还在学习西方的器物,没有学习政治制度,排除 D。13D【详解】20 世纪初,杜威、罗素、泰戈尔等世界著名学者应邀访问中国,并发表了针对当时中国现实的一系列演讲。这些邀访体现出知识界希望著名学者给中国开出救世良方的愿望,故 D 正确;“认清了”、“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 AB 错误;马克思主义传播在思想上为中共成立准备了条件,故 C 不符合材料信息。14.C15.C【解析】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与传播革命原理无关,故 A 项错误;拿破仑加冕称帝,与传播革命原理无关,故 B 项错误;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传
22、播了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自由平等原则等,动摇了欧洲封建秩序,故 C项正确;拿破仑击退了反法联军的多次进攻,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但与传播革命原理无关,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答案】(1)主要内容:民贵君轻;得民心可以为天子。(2 分)根本目的: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2 分)(2)变化与发展:由重民、爱民、救民到主张以“民”为主体,团结全国人民,实现民有、民治、民享之国家。(6 分)(3)内涵:重视民生,加大民生投入;推动社会公平。(2 分)17.【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3 分)贡献:将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和中国的造纸
23、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4 分)(2)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隋唐时期互派使节来往。(2 分)内容上:隋唐以前中国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时期以日本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2 分)18.【答案】(1)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欧洲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为移民提供了便利;鼓励移民法的通过,为移民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欧洲社会局势动荡,美国相对稳定,推动了欧洲人移民美国。(8 分)积极影响:为世界各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4 分)(2)特点:移民的主流是发展
24、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移民的主体是劳动移民。(4分)认识:移民浪潮推动了全球范围的资配置和国际分工,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劳动力与人才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4 分)(若有其他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9.【答案】图 1 呈现出的对外交往的特征是以陆路为主。陆上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大月氏等地,到达大秦(古罗马帝国在汉朝时被称为大秦)。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设置的管辖西域的机构。据此判定图 1 为西汉的对外交往图。图 2 呈现出的对外交往的特征是海上交通发达。由“南京”“刘家港”“木骨都束”“天方”等信息可知,这是明代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据此判定图 2 为明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图。图 3 呈现出的对外交往的特征是以海路为主。根据“临安”“泉州”“明州”等信息可知,这是南宋海外贸易路线图。宋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且北方战争频繁,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朝廷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明州、泉州成为重要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据此判定图3 为宋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