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974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3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部分2.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2012 高考历史江苏卷 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答案】:A【解析】: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指的是其内容体现百姓生活,形式通俗,结合所学知识,只有 A 项最符合,诗经中的“风”部分最能体现这一特点。(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2)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

2、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11)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A公元 6 世纪 B公元 8 世纪 C公元 10 世纪 D公元 12 世纪【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实际上是唐代儒学教育传入日本的的体现,而唐代存在时间是 618907年,B 项最有可能。(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13)公元 1500 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 4 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高考资源网(

3、),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二)非选择题(2012 高考文综北京卷 40)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的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1)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

4、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的功用。(4 分)说两种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4 分)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2012 高考文综北京卷 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2012 高考文综山东卷 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012 高考文综全国新

5、课标卷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B C D(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6)宋

6、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3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

7、然是可以认识的(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答案】:B【解析】:同时强调“礼(等级秩序)、义(仁义)、信(诚信)”的只能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ACD 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体现这一核心。(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二)非选择题(2012

8、高考文综北京卷 37)(36 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 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 分)(2012 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 12)(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9、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 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 分)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

10、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 分)(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 分)(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38)(26 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

11、,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

12、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 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 分)(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7 分)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2011 年新课标卷文综 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

13、(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答案】C 【解析】选 C。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解答本题时应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时代背景理解分析材料大意,其主张建立专门机构限制君权,实行开明君主统治,具有鲜明民主启蒙色彩。A 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 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从材

14、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故选 C 项。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2011 年高考北京文综 14 题)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011 年北京卷文综 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

15、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011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2011 年安徽卷文综 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

16、,人文景观众多。图 3 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 B C D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解析】迎江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占地 3 万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人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曾名“古万佛寺”,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

17、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 B。(2011 年高考广东文综 14 题)“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2011 年高考上海单科 8 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11 年上海市单科历史 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

18、”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答案】:A【解析】:区分朱熹和王守仁二人在“良知”主张上的不同。前者指圣贤书的道理;后者强调内心反省。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2011 年海南省单科历史 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2011 年海南省单科历史 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9、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答案】B 【解析】抓住关键词“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所以批判宋明理学,但又继承儒家思想的民本等思想,所以 B 符合题意。选 B。(2011 年高考广东文综 12 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2011 年高考浙江文综 12 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