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7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间:4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30年,中共中央在回应共产国际的指示时说:“党的任务,决不是准备夺取部分的政权。如果认为现在还是准备夺取部分政权,无疑是对革命形势估量不足的右倾观念。”这一回应表明()A中共夺取全国政权的时机成熟B中共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C共产国际反对中共进行城市革命D中共出现自主革命的倾向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B项材料依据不足。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材料说明中共并不认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作出的指示,即中共试图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故D项正确。答案:D21931年,共产国际发
2、表文章称:蒋介石“调动了南京政府的三十万装备精良的部队而和它对峙的是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只有六七万人的红军几个军和几万名装备很差的游击队”,但是,“中国红军经受住了最困难的考验”。这表明共产国际()A给予中国革命全面支持B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C认为国民革命有所发展D认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解析:A项“全面支持”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对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军能与蒋介石军队对峙给予了肯定,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故B项正确;1931年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D项错误。答案:B3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
3、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解析:据材料,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则是1941年,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辛亥革命以求民主求民族独立为目标,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故A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发生于1924年到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土地革命发生于1927年到193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4、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目标,故D项错误。答案:A4下表整理自杨天石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据此可知,当时国民政府()时间事件1936年9月17日蒋介石致电军政部长何应钦,命其“准备万一,以与倭决战”1936年9月24日蒋介石致电军政部长何应钦“据昨今形势,日方已具一决心,务令京、沪、汉各地,立即准备一切,严密警戒,俾随时抗战为要”1936年10月9日蒋介石决定中央政府各部门做迁移准备A.做好了对日全面抗战的准备B力图拖延抗战爆发的时间C构想了防御作战的战略计划D认为对日作战的时机已到解析:B项误读材料。C项材料依据不足。材料中“准备万一,以与倭决战”“立即准备一切,严密警戒,俾随时抗
5、战为要”“决定中央政府各部门做迁移准备”说明国民政府面对日本侵略,被迫做好了对日全面抗战的准备,D项错误,A项正确。答案:A5(2017济南市高考针对性训练30)1937年8月,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成立大会陈词:“我们要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我们妇女也是国民一分子打仗的时候男子要上前线杀敌,后方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宋美龄意在强调()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B前线杀敌和后方工作同是胜利保障C争取国家胜利是公民的基本责任D男子妇女均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责任解析:在讲话中“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
6、抗敌人的侵略。我们妇女也是国民一分子”强调每个公民包括妇女都有责任,故C项正确。答案:C6“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解析:材料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指的是中华民族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共同抗日,故C项正确。A、B、D三项所处的时期,均不存在“整个民族有着统一的指挥”这一现象,故均可排除。答案:C7有人在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中说:“政治必须彻底民
7、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纵国共双方存有若干特殊问题,不妨事先商论,但所作成之解决方案,必须不与国人之公意相违。”这一公开信 ()A出现于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表达了和平民主的愿望C试图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D促使国共矛盾走向缓和解析:由“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纵国共双方存有若干特殊问题,不妨事先商论”可知,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民众普遍呼唤民主自由,国家面临着民主与专制的选择,国人希望国共两党领袖和平谈判、政治协商,这与1945年重庆谈判相吻合,故B项正确。答案:B8(2017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29)抗战后期,反对殖民主义,主张在战后终结殖民地制度逐渐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流。1
8、945年,中国代表团出席旧金山会议,提出必须重视战败国、殖民地及人民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情况之重要性,使彼等逐渐发展,获得独立或自主”的方案,得到了各国的称赞或同情。上述现象的深远影响在于()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B有利于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C加速了中国收回主权的进程D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解析: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仅反映了第二句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战后中国主张终结殖民地的制度,中国重视战败国、殖民地人民的主张得到与会各国的称赞,国际社会形成共识,这有利于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故B项正确;1943年中国收回了治外法权,故C项错误;材料有两层意思,一要重视战败国,二要帮助殖民
9、地人民,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仅反映其中之一,故D项错误。答案:B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解析: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内容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将资本家、富农当作团结的对象,而事实上,资本家、富农是可以团结起来为民主革命做贡献的。据此可知,该宪法大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故选C项。宪法大纲制定于国共十年对峙时
10、期,故排除A项;B项中“全面贯彻”的表述不正确;D项表述不当且与材料无关。答案:C10(2017宜春市高三高考模拟30)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是指()A皖南事变B跃进大别山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是国民党顽固派在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决定北撤时精心策划的聚歼新四军部队于泾县茂林地区的一个极其险恶的反动阴谋,地理位置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大别山在地理上处于南京与武汉的中间,跃进大别山与材料相一致,故B项正确;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
11、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是要攻克南京的重要战役,故D项错误。答案:B11(2017福建省南平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31)毛泽东致电陈(毅)、邓(小平):“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其战略意图在于策划()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反映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无关
12、,B项符合题意。答案:B12(2017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1)1944年蒋介石免去“四大家族”中卷入“美金公债案”的孔祥熙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职位;1947年又因“黄金风潮案”,迫使牵涉舞弊的另一“四大家族”代表宋子文辞职。194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经济管制督导员”,蒋介石亲选蒋经国主管,“扫除腐败势力”。这反映出蒋介石()A认识到家族政治的弊端B为长期抗战重视反腐C反腐具有明显人治色彩D重视反腐的制度建设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蒋介石惩处犯了经济罪行的政府官员,体现不出家族政治的内容,故A项错误;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处罚贪污官员都是蒋介石个人
13、决定以及“194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经济管制督导员,蒋介石亲选蒋经国主管”的内容,可知国民政府统治缺乏民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涉及建立反腐的体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湖北省孝感市六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
14、议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8分)(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由。(10分)(3)
15、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7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可得出工人阶级的斗争决定着全国革命高潮;根据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可知农民斗争是决定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强调城市工人阶级的作用,坚持走城市中心道路;第二小问,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国情,很明显是不正确的;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可知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只能是农村。第(3)问马克思
16、认为革命应该在工人阶级力量较强的城市爆发,材料一坚持城市中心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但是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8分)(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2分)不正确。(2分)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6分)(3)发展:国民
17、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7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的学者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归纳成以下公式:中国抗战胜利国共合作苏联出兵美国原子弹运用中国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12分)(说明:可以对公式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本
18、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关键是从中国抗战胜利的构成因素中去分析论证,如可以从当时国共合作和美苏对日作战加速胜利进程的角度说明此公式全面反映了抗战胜利的原因;也可从抗战胜利主要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结果的角度说明此公式片面地夸大了美苏作用,应该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推动来说明中国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答案:观点一:此公式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2分)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促成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国共两党及中国军民共赴国难,成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苏联出兵和美国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都促使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因而抗日战争胜利是国内外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10分)观点二:此公式夸大了美苏等外部因素。(2分)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要战场,中国抗战胜利是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进行抗战的结果;美苏等对日作战虽有助于加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进程,但其仅仅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局部事件;中国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确切地说,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推动。(10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