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37.50KB ,
资源ID:32428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24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08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08新课标一轮复习资料.doc

1、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专题点睛】本专题讲授主要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的二十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史实。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历程及经验教训,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明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途径。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标考点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总结其经验教训。重点掌握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中的国民经济等史实。【解析考点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逐步确立的过程。(1)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工业化的主张。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57年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3)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从1953年开始政府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3、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试办农业合作社;掀起了兴办农业合作社的高潮。手工业:试办手工业合作社;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建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3年,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表现及经验教训.(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指出社会主义

4、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八大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2)左倾错误的泛滥。由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高速度,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接着,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使得“左”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并造成了19591961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

5、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4)“文革”时期经济的破坏。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损失惨重。【考点释疑1】“大跃进”是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思想产物,也是一次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社会实践。随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党内”左”倾思潮开始发展,主要表现: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求过高,认为一五计划经济增长速度的”常规”应打破,要来一个巨大的跃进,成倍,几倍,几十倍地超过过去的中国和超过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以钢为纲,大炼钢铁,全面跃进。历时三年,不仅未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反而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灾难,

6、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 为适应大跃进需要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其特点是一大(规模大,一般以一乡为一社,2000户左右),二公(公有制程度高)。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第2课 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标考点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

7、代化建设的意义。【解析考点2】1.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报告指出:“非公有

8、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考点释疑21】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四大和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并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规划了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蓝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改革建立新体制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

9、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概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影响最为广泛的是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包产到户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开始了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国企改革。1992年,党“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

10、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考点释疑2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形式,是合作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是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一个层次。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某些统一经营的职能。既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农民家庭的积极性。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又不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1、改变了束缚农业生产力的旧体制,使农业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考点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解析考点3】1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的过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主要因为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海运港口,并且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联系。(2)1984年,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3)随后,相继把闽南三角

12、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4)1990年,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出现了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放区、高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采取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标志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考点释疑3】我国的对外开放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含义。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

13、,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多方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还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宽领域:除政治以外所有领域,对外经济开放是主要领域,而且在经济开放也是多领域的。【单元综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同时也遇到了挫折。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经济建设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14、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且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高考回眸】【例1】(2002年广东卷)下列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B)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例2】(2000年上海卷)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

15、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D)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的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例3】(2000年全国卷)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D)A.克服严重的自然灾害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做法【例4】(2002年全国文综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C)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B.扩大对外贸易,一心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例5】(2002年江苏,河南大综合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D)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对工业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实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A. B. C. D.【例6】(1997年全国卷)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A)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例7】(2003

17、年上海卷)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将“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阅读下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 (金额单位:亿元)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 请回答:(1)新中国这一时期经济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2)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要点】(1)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发展快于农业(或工业化程度日益提高)。(2)解放初期四大运动巩固政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造的实施,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苏联的援助等。【例8】(2004年高考天津卷

18、)在近代,西方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进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们强起后,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战争和灾难。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并日益成为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3)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4)20年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建设成就?【答案要点】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 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

19、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取得进步。 【专题测评】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标志着我国A.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转变C.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D.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主要任

20、务是.加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 .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经济建设缺乏经验.自然灾害迅速蔓延.“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发生,产生的影响有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损伤 使我国经济经历了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A. B.5.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全面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过渡时期总路线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

21、义的总路线“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A . B . C. D.6.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其中“春天”的含义是A.科教兴国 B. 改革开放 .文革结束 .包产到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有 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 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

22、温饱问题 . B. C. D.8.“安徽凤阳县是长期以来有名的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一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但是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农业改造的完成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其深远意义在于 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B.吸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C.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10.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23、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性质上是完全相反 .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D.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11.“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材料表明这一阶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改革所有制结构 B.改革管理体制 C.扩大企业经营权 D.增强企业活力12.70年代末还是中国的一个小渔村,现在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 深圳 B.珠海 C.海南 D.厦门13.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原因不包括

24、A.交通便利 B.是著名的侨乡 C.经济基础好 D.历史上与海外交往密切14.“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依据这一思想开放的是 A.沿海港口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D.沿边开放城市15.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开放城市. . .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摘自1985年10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主义呢?计

25、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摘自1987年2月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1992年初南巡讲话 请回答: (1)简要概括以上材料所体现的基本思想。(2)以上论述包含的原则是什么?(3)综合材料分析上述论述在我党历史上的突出贡献。17.从

26、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过程中,曾出现哪些失误?造成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专题测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D 2B 3C 4 A 5D 6B 7 C 8 B 9D 10D 11D 12A 13C 14A 15C二、非选择题:16.【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2)原则: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原则。(3)贡献:冲破了教条主义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为改革的进一

27、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7.【参考答案】(1)失误: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1966年1967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2)原因: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二是“文革”期间的政治动荡。(3)启示:进行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进行经济建设,必须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展经济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