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251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李商隐诗两首【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3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4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学习过程】【预习案】一、知识链接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古典文学全面而繁荣的时期,唐诗,作为唐代文学的主导文体样式,与先秦散文、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称,无疑是因为它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解说】一幅清新朴实的农家风景画,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将恬静乐观的生活情趣,诚挚亲切的友情,纯朴浓郁的农村风俗,熔为一体,表现出和谐的美。 边塞军旅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例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贺等) 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

3、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小李杜”) 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杜牧出于杜甫、韩愈,而在风格上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李商隐则尤长于七律,在七律这种形式上继杜甫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 二、写作背景介绍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

4、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认同。马嵬(其二):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谈谈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

5、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 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 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则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探究案】阅读锦瑟思考问题1锦瑟用典比较多,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感情有何作用。 2关于锦瑟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你是如何理

6、解锦瑟的主题的? 3锦瑟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 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4马嵬(其二)的。5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学习评价案】一、基础巩固1.对马嵬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徒然留恋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了解他俩朝夕相伴,永不分离。D.末联,诗

7、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 ”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二、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34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

8、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老莱衣: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B首联于苍劲中蕴藏一股抑郁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C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D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E尾联“辞别”总括

9、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4.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

10、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6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11、?为什么?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探究案】1 【品味典故】 典故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典故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典故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

12、,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典故四: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2【明确】 观点一、悼亡诗。为悼念亡妻而作。 观点二、咏物诗。“锦瑟无端五十弦”,开端引出所引出所咏之物。“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写瑟音的美妙,而“”则写在琴声中表现的感情。 观点三、抒情诗。抒发自已壮志难酬的感慨。李商隐少年得志,但在牛李两党的争执中却最终难得重用,只得借诗抒发自己的抑郁之情了。3【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

13、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也有区别。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却极难追究其具体所指。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4【明确】诗歌在艺术上主要

14、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例如:中, 诗人用 虎旅传宵柝 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同时,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哨人报晓筹反衬马鬼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再如:中六军同驻马和“七夕笑牵牛吻”成对比,意义丰富,耐人寻味。玄宗当年七夕和密相誓心;要世世为夫妇,而讥笑只能一年一会, 可是现在当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杨贵妃却落得被赐死的结局,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又如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皇帝的却保不住自己的,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自己的妻子。为什么皇帝还不如普通百姓呢?耐人思索。5【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

15、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学习评价案】一、基础巩固1.C(当时七夕笑牵牛: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恩爱有加,朝夕相伴,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自己爱情中途夭折。这是倒转笔法,借牛朗织女相会反衬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2.留 赠柳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

16、着青楼的酒旗。答: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二、能力提升3AD(A“感情激昂”不当,全诗感情深沉委婉。D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 4.“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每点1分)5. BE(B、“相接”精神想通,心心相印的意思。E、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6.( 6分)诗眼分别是“摇”“滴”。(2分)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2分)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