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专题2.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146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专题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专题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专题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专题2.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专题2.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专题2.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性质是()A旧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C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解析:新中国建国之初,政治上表现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经济上表现为五种经济成分并存,虽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经济占很大比重,而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故此时的中国尚不能称为社会主义国家,而只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故选B。答案:B2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其中造成19581960年粮食生产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家庭联产承包责

2、任制的推行C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严重的自然灾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取材料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60年前后,我国粮食产量大幅下降。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恶性膨胀,这是造成1960年前后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D项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A、B两项则推动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答案:C3从下图中的信息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措施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农民加入合作社是三大改造中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改造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的转变。

3、人民公社化运动只是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所有制没有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变革土地所有制,B项与变革土地所有制无关。答案:C4“一五”计划为我国工业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在()A东北地区 B京津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解析:“一五”计划是在苏联帮助下制定实施的,主要在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的东北地区实施,这从“一五”的建设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方面也可以推断出来,故选A。答案:A5下面曲线反映了建国以后哪一时期的工农业生产变化情况()A新中国成立后初期B三大改造时期C社会主义新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

4、期解析:本题图表反映的工农业生产总值起伏波动较大,有两次回升、三次下降,联系选项所给的四个时期,只有“文革”时期符合题意,两次上升时期分别是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出现的。答案:D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A BC D解析:1979年根据广东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置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正确,排除B、C两项;比较A项和D项,即与,广东不具备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错误。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

5、:D7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和领导人的正确认识而发生变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三次巨大变化,这三次巨大变化的时间分别是()A1953195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92年B1949年、19661976年、2000年后C1956年、1966年、1976年D1958年、1978年、2008年解析:三大改造完成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并存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状态;1992年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故选A。答案:A8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布票”、“粮票”等数十种票证大多被

6、取消,退出历史。这反映我国当时()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B中国已全面参与国际竞争C国家计划已被彻底抛弃 D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票证的取消反映出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可根据时间“1986年”排除A项;B项在2001年加入WTO;C项太极端,计划也有合理的一面,市场也有缺失的一面;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布票”“粮票”被取消的原因。答案:D9经济体制改革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确立的原因不包括()A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B我国的发展阶段决定C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

7、方面的经验总结决定的解析:经济体制改革是改变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国际关系不是决定因素。故选C。答案:C10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什么是“一国两制”解析:解题关键是掌握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从理论上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根本的重要问题,故C项正确。A、B、D三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具体内容,不符合题意

8、。答案:C11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城市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就是农

9、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根据定义看,改革开放后中小城镇发展最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只有B符合题意。答案:B12邓小平曾经说:“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看法,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已证明不符合实际情况了。”下列哪一事件使“有些同志”的错误思想被纠正了()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经济特区的建立C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析: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建立市场经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一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故选D。

10、答案:D13春节是我国盛大而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千家万户贴春联是千百年来流传的民间习俗,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下列春联中,反映20世纪80年代社会状况的是()A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B饮水不忘挖井人;翻身全靠共产党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解析:注意时间限定“20世纪80年代”,A项应是抗战胜利后,20世纪40年代;B、C两项应是建国后,20世纪50年代;D项从新长征可知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答案:D14关于下图书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方针B邓小平为科学技术发展所作的题词C邓小平肯定建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D邓小平作出

1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解析:根据图中文字就可以看出设立经济特区是正确的。故选C。答案:C151949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合作生产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解析:本题考查了建国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成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A项正确。答案:A161949

12、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由209千克增长到400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C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解析: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31956年,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实施农业集体化,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选C。答案:C172008年12月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在重庆市正式挂牌成立,交易所除了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服务之外,它还首创中国土地交易的“地票”。这表明()A土地性质发生了本质变化B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买卖C拥有“地票”就依法拥有土地所有权D农村经济体制改

13、革在深化解析:本题适用排除法,中国依然是社会主义性质,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故土地依然归集体所有,所以A、B、C明显错误,应排除。答案:D18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出现最晚的是()解析:A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社会现象,B是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大跃进时期的现象,C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政策,D是20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的现象,故正确选项是A。答案:A191979年美国西部时间2月2日,邓小平在西蒙顿竞技场的宴会大厅里握着美国企业家哈默的手说:“我们都知道你,你是在苏联需要帮助的时

14、候帮助了列宁的那个人,现在你可要来中国帮助我们呢。”邓小平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解析:应抓住题干所给出的时间“1979年”,这是解题的关键,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排除A;“一国两制”是邓小平80年代初提出来的,也应排除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是1971年,与题干中的美国企业家哈默无关,也应排除C;哈默是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在苏联投资的企业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怀有好感,乐于帮助这些国家和人民的建设事业,故D符合哈默的要

15、求,也符合邓小平所说的意思,故选D。答案:D20201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2周年,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是指()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解析:从题干中的“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和“2010年是改革开放的32周年”可知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国最早的开放措施就是建立了深圳、汕头、珠海、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了与外界的经济交流,故选A;B是

16、1984年,C是1985年,D是1991年,都比A(1980年)要晚。答案:A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项目占全国经济的工业63%商业批发67%零售83%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项目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100%0商业零售额95.8%4.2%材料三:1989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项目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61.7%34.8%3.5%商业零售额72.4%18.6%9%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材料二反映了1956年我国所有制经济成分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

17、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3)对照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我国的所有制经济成分又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说明了什么?答案:(1)现象:私营工商业(私人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2)变化:从私有制经济占重要地位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原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或答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影响: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3)变化: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经济改革。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决定了生产关系也应具有多种形式。(4)说明了所有制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都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