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207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5: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精讲精练)【必备考点指要】1了解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建交高潮的侧重点和具体成就。2理解新中国成立初三大基本外交方针的含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了解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特殊贡献。3突出把握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等。4了解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及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基础考点整理】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新中国成立时的世界局势(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2、高涨。(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2新中国初期外交原则及方针 (1)外交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区别于旧中国外交的最主要特征,这一原则由当时国际环境、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下述外交方针就是要完成这一首要任务)(2)外交基本方针:“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政

3、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毛泽东、周恩来访苏打开外交新局面(当时,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1)建国第一年(1949年内),苏联等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2)1949年12月,毛泽东率团访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代表团,也是毛泽东的首次出访。(磋商合作的基本原则)(3)1950年1月,周恩来一行访苏,与苏联讨论各项条约的具体内容。(4)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意义: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4、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2目的:(1)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2)为争取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3提出:(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3)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最终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4内容(口诀:三互两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5、;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意义:(1)对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2)对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三)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就是新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具体外交实践。1参加日内瓦会议(1)会议召开:1954年4月至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印度支那:主要是指越南、老挝、柬埔寨,会议前是法国殖民)(2)中国参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6、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国参会,推动会议)(3)会议结果及影响: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2出席万隆会议(1)背景: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2)召开:1955年4月,29个亚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即万隆会议。(3)主要议题:讨论亚非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4)意义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

7、议圆满成功。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考点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一)重返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1原因(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2)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美国政府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3)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4)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既接纳中国代表进入联合国,同时保留台湾国民党集团的席位,实质是要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被中国严词拒绝。2重返(恢复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3意义: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二)中美关系解冻1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两国共同的要求)

9、(1)美国方面: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欧洲、日本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美国面临经济危机和越南战争的双重压力。(2)中国方面:(和美国改善关系)有利于对付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扩大国际影响。2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过程(解冻的历程)(1)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在世界外交史上被称为“乒乓外交”(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会谈。(3)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

10、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5)1979年1月1日,卡特任总统时,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意义: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是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原因(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2)当美国政府避开日本,先行一步进行同中国和解的外交活动后,引起日本朝野极大震动。(3)尽快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为日本取得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4)在日本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推动下,日本政府决定改善对华关系。2过程(1

11、)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建交、战争反省、一个中国、日台断交)。(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一系列协定。3意义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考点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背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2内容(1)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认为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成为新时期中国确定对外关系方针的一个出发点。(2)邓小

12、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3)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4)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5)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前提: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表现(主要活动)(1)中国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全面参与和多边外交主要体现为:中国全面参与了联合国主要机构的工作;中国积极参加了联合

13、国系统内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和活动。(2)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3)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首次历史性会晤,标志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背景: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基础上,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2表现(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1993年11月,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2)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合作组织)的建立“上海五国机制”:

14、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确立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昭的“上海五国机制”。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比“上海五国机制”增加了一个成员,即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它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考方向预测】1近几年高考对现代中国外交关系这一

15、专题频繁出题,题型涉及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2从内容上看,本专题知识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富有极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尤其是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都与时事结束紧密。3从命题形式上看,除了以单项选择题为主外,更要兼顾开放探究题。【规律方法总结】1通过表格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的重大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等,表格项目可设计为时间、成就(或事件)、意义等。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的打开应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实力对比变化来认识其原因,进一步认识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3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一是

16、依据课本分析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提高与外交政策调整的次第,二是联系时政热点来分析当今中国外交活动。4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进一步认识到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是制定、调整政策的出发点。5用对比记忆法来区别建国初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不同(1)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2)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3)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

17、本准则,也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易混知识清单】1建国初三大外交方针各有侧重点“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个方针解决的是对外交往中的战略问题。“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两个方针解决的是对外交往中的战术问题。2较为准确地理解“求同存异”方针(1)提出的背景: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与会各国的矛盾和分歧;与会各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2)“同”的含义: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共同的任务(都

18、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共同的愿望(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外来侵略)。(3)“异”的含义: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都存在差异。(4)提出的目的: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31971年中国是重返联合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4关于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易错知识点(1)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2)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

19、中日双方的利益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5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成因(1)建国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当时的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中国站在社会主义苏联一边,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原因是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紧张状态,中苏关系恶化。(3)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因为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

20、务中的重要作用。(4)80年代以来:“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单元要点分析】1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开放、两次闭关:(1)秦汉明中期:主动开放。(2)明中期清中期:闭关锁国。(3)清晚期(1840年后)南京国民政府覆灭:被动开放。(4)新中国成立“文革”结束:独立自主、相对封闭。(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动开放。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有哪些?(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1949-1

21、950);(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3)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4)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3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本质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认识: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4简要分析“求同存异”原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补充发言:来求团结不来吵架,来求同不来立异)(1)背景: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都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22、。(有可能使会议无果而终、不欢而散)(2)“同”: 共同遭遇(亚非国家近代大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共同任务(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共同任务);共同要求(都有争取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3)“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4)思想方法: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5)作用:促进万隆会议取得成功;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5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2)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3)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23、。6中美关系的突破对世界及中国有何影响?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有50多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关系解冻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正常化。【学科问题探究】1如何评价“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是应当联苏还是应当俯美?或者是走中间道路?2日内瓦会议期间,有没有周恩来与杜勒斯在会议期间碰面,周恩来主动伸出手来,而被杜勒斯拒绝的情况呢?(1)有这回事:(美)亚历克西斯约翰逊1984年出版回忆录大权之所在第204页;汪向同1997年出版回忆录我的丈夫冀朝铸中日内瓦会议一章。(2)没有这

24、回事:当时的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1985年出版回忆录中美会谈九年回顾;日内瓦会议的参加者、后来担任总理助理的熊向晖在1997年第4期百年潮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传闻的文章。3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了解此时期一些外交政策的含义)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这是中国外交经受严峻考验的时期,中国把“一边倒”调整为“反帝反修”(两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坚决顶住了美苏两国的压力,大力支持亚非拉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并加强同亚非拉的政治经济合作。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一条

25、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即按照大致的纬度划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并团结这条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即一大片,以抗衡霸权主义和侵略野心最大的苏联),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三个世界”:美、苏是第一世界;美、苏之外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4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一方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结盟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就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形势的稳定。(简言之,结盟不利于中国,结盟也不利于世界)5改革

26、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与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外交姿态和目的不同?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姿态:被动外交主动外交。目的:服务于政治还服务于经济。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仅关注本国国家利益,更显示了大国风范,承担了大国责任,发挥了大国作用。作用:使中国文明适应世界文明,让中国文明融入世界文明。【高考真题选编】(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精选精析)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2(2

27、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答案】:C【解析】:题中周恩来这段话是对“求同存异”原则的阐释,对应万隆会议。3(2011年上海市文综3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 中美建交 粉碎“四人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香港回归。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项在1976年;项在1

28、979年;项在1997年;项在2001年。4(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减弱了那些对中国的怀疑或敌对情绪”,对应方针即“求同存异”。5(2011年福建省文综38(2)、(3)、(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

29、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它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图15、16、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应该著名漫画杂志Punch。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

30、“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11分)(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6分)(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要意义。(12分)【解析】:(2)从图片显示的信息不难看出英国对中国的丑化;成因和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就是列强侵华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3)从材料四所述孙中山对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赔款、特权等继续承认,表明辛亥革命对列强的幻想与妥协;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点角度找原因。(4)依据课本回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概括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从新旧外交的区别、中国的地位及国际格局等角度回答“三要方针”的意义。.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