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相信未来》基础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一).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8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相信未来》基础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相信未来》基础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相信未来》基础达标测试(苏教版必修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蜘蛛(zh zh) 睫毛(ji) 瞳孔(tng) 寄予(y)B.惆怅(chu chng) 曙光(sh) 凄凉(q) 灰烬(jn)C.拨开(b) 依偎(wi) 嘲讽(fng) 不屈不挠(no)D.迄今(q) 同仇敌忾(ki) 夙愿(s) 沧海一粟(s)解析:A项,“寄予”的“予”应读“”。答案:A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枯藤 寒暄 曙光 山雨欲来风满楼B.轻蔑 辛辣 凝露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给与 瞳孔 首屈一指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D.寄予 笔竿 茅塞顿开 坐收渔人之利解析:D项

2、,“笔竿”应为“笔杆”。答案:D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思是说评论天下大事,用文字来_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2)当蜘蛛网_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3)学习六月,我们看海去之前,刘晓玲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尽可能多地_关于作者潘洗尘的有关资料。A.抨击 无情 搜集 B.批评 无情 收集C.抨击 无私 收集 D.批评 无私 搜集解析:“抨击”与“批评”的感情色彩和程度不同,前者是贬义词,程度重;后者是中性词,程度轻。“无情”与“无私”两者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

3、冷酷,后者侧重于公正、无私心。“搜集”与“收集”的使用范围不同,前者是短时间内的积累,目的性强;后者是长时间的积累,相对于前者而言,目的性欠强。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唯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C.足协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球迷揭发少数裁判收受贿赂、弄虚作假的丑恶现象。D.美国驻日大使贝克在东京举行的国内外形势调查会全国例行恳谈会上向朝鲜发出了警告,摆出不惜采取武力解决问题的姿态。解析:A项,“电话那端传来

4、声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一个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毛病;B项,“进入”与“殊荣”搭配不当;C项,语意相反,应在“揭发”后面加“的”。答案:D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相信未来,完成57题。5.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当时环境的险恶?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在意象的撷取上,本诗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多选取那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物象。参考答案:如“蜘蛛网”“灰烬的余烟”“深秋的露水”“凝露的枯藤”等,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感情内涵和独特的诗美空间。6.作者为什么那么相信未来?

5、解析:要联系写作背景和全诗主旨来回答。参考答案:在那人妖颠倒的时代,作者不同流合污,他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者相信未来的人们会对那个时代作出最公正的评价;作者更相信真理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7.“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作者为什么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解析:要想一想孩子的笔体和成人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孩子的笔体”虽幼稚,但却是美好的、一笔一画认真书写的,表明作者愿望的纯真,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作者发出“相信未来”的呼喊也许是不合时宜的,却表明了作者对信念的坚信不移,对理想追求的热烈奔放。(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

6、手臂,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就要卷走车站;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北京在我的脚下,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已经缓缓地移动。1968年12月20日8.这是一首描写别离的诗,写于1968年大批知识青

7、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诗人赴山西插队的列车上。请简要说一说这首诗语言上的特点。解析:食指的诗真率朴素,这首诗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质朴,全诗没有用一个复杂的句子,没有用一个冷僻的词语,却以它特有的伤感与凄然的美穿越生命的时空,其生命力经久不衰。参考答案: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却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意思对即可。)9.食指具有天生的诗人的敏感气质,诗中哪个幻觉意象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解析:诗人的敏感使其将个体的真实而独特的经验彰显出来。也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的心灵的外化,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

8、然与无助。参考答案:“北京车站”“剧烈地抖动”。10.另一个“幻觉”也很精彩,“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是什么?解析:在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其背后的悲哀与人性永恒的喟叹赤裸裸地表露出来。“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参考答案:对母爱的眷恋。二、语言运用11.(2010全国卷,18)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

9、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解析:定义要答出魔术的类属、特殊装置、手法技巧和效果,做到语言通顺、条理清晰,不能超过字数。参考答案: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出现、消失或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或: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用特殊装置把实在的动作掩盖起来,使观众感觉到物体忽有忽无,奇幻莫测的一种杂技。)我创新我超越12.这首诗写于1968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应该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但是作者何以能咏唱出“相信未来”的生命之音呢?请你查阅资料,加以分析。答案:(略)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