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802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A)A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解析:根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故C项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项排除。2(2020湖南

2、高三模拟)明代内阁大臣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当时内阁(D)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D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内阁的阁臣在人员、品级、选派等方面,服务于皇权需要,没有法定的和正式的规制,即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故选D。明朝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排除A;材料未涉及内阁的职责和权限,排除B;“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折射的是皇权独大、而内阁又无法对其形成有效制约的状况,排除C。3(2020河南高三模拟)明成祖时期,阁臣不得直接

3、管理六部诸司事物,诸司奏事也不得通告阁臣,但阁臣“裨益不在尚书下”“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陈”。据此可知,明代内阁(C)A逐步成为法定行政中枢 B逐渐控制国家决策大权C阁臣的参政权不断扩大 D化解了皇权与相权矛盾解析:从材料“明成祖时期,阁臣不得直接管理六部诸司事物”权力较小,到“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陈”取得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利,说明“阁臣的参政权不断扩大”,正确答案为C。“逐步成为法定行政中枢、逐渐控制国家决策大权”不符合历史史实,故而排除A、B。随着内阁宰辅权力变大,势必危及皇权,其间矛盾必然激化,D错误。4(2020河北高三模拟)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总督或巡抚两

4、种头衔,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C)A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 B主要监察地方行政官员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解析:根据材料“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总督和巡抚的相互制约,故A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总督和巡抚掌管地方的行政、经济及军事,故B项排除。总督和巡抚是中央的派出大臣,不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故D项排除。5(2020西平县

5、第四初级中学高三月考)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D)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解析:根据材料中“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反映出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的危害,即可能对皇权造成危害。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来要惩罚军机大臣的意思,排除;B项,该项表述是军机处的作用,与材

6、料中皇帝认为军机大臣权力过大可能威胁到皇权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撤销军机处的内容,排除。6(2020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月考)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D)A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D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解析:依据材料中“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君主的个人智慧与能力对于

7、国家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强调的是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晚清君主统治的情况;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康乾盛世的功绩;C选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高度集权下可能带来的危机,并未涉及皇帝勤政的内容。7(2020福建泉州调研)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D)A君权与相权矛盾不断激化 B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D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解析:根据

8、题干中“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等可知,皇权受到挑战,故选D项;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排除A项;题干意旨与B项刚好相反,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演进情况,而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8(2020湖北孝感高中模拟)乾隆四年(1739年),贵州古州镇总兵韩勋奏:“(贵州)苗疆向无市廛,近今兴立场市,各寨苗民商贩,俱按期交易称便。”乾隆下旨:“览奏,朕怀诚慰!若能行之以实则将来永远安谧矣。”这反映出清朝前期(C)A贵州苗疆地区经济获得很快发展B边疆地区的商

9、业贸易获得较大发展C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维护边疆稳定D贵州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央政府管理解析:依据材料中“朕怀诚慰!若能行之以实则将来永远安谧矣。”信息可知,苗疆的商业贸易及其效果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和鼓励,这说明清朝前期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维护边疆稳定,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能够反映出清朝前期贵州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并未全面地揭示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清政府的态度;B选项错误,材料中仅涉及贵州苗疆地区,不能全面说明边疆地区的商业获得较大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可以体现出贵州归属中央政府的管理,但无法得出是否是开始。9(2020河南高三月考)在明代督抚始终是作为中央派遣官的身份出现的,到了清代才真正

10、实现了地方化,成为地方大吏。督抚制度在内容上承袭了秦汉以来的近官出监地方的监察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与汉朝的分州监察的刺史制度和使者巡行制度、唐代节度使制度等都有着历史上的渊源。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督抚制度(B)A突出监察与行政分权要求B继承发展了前朝政治制度C顺应了君主专制强化诉求D背离了中央集权发展趋向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督抚制度反映岀自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减弱的趋势,体现了中国封建政治体制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故选B项;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并非君主专制,排除C项;督抚制度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维护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使地

11、方事务处理更加统一高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稳定,因此督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中国古代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现实,故D项错误。10(2020山西祁县中学高三月考)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最为稳定,历朝历代县级政区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县级政权的职能是(A)A“劝农课税”并维持地方治安B“总领禁旅”并加强边疆防御C“监察百官”以缓和社会矛盾D“提举市舶”以发展对外贸易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县一级行政区划主要是负责地方的民政和社会治安,因此在古代政治机构变化中最为稳定,A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县一级行政机构不符合军事方面,B选项排除;监察百官是御史大夫的职能,C选项排

12、除;提举市舶负责的是海外贸易,D选项排除。11(2020湖南高三月考)元明清时期,在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以进行间接统治。明清时尤其雍正时期,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改派流官(一定任期后流动)前去治理。“改土归流”的出现(B)A破坏了民族融合的大好局面B实现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C维持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D提高了地方行政事务的效率解析:根据材料“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以进行间接统治”“废除土司,改派流官(一定任期后流动)前去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改土归流”的出现,有利于中央对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

13、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B项,排除A项;改土归流不仅维持,更是强化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2020广西柳州高级中学模拟)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了当时(C)A蒙疆等地区已经被列强侵占B满族依赖少数民族加强统治C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D清政府具备了近代外交的意识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让理藩院处理与俄国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将俄国同中国的附属国一样对待,强调的是天朝上国的观念,C选项符合题意。蒙疆地区在康熙统治时期仍然归中国所有,A选项排除。清朝的统治基

14、础仍然是汉族地主阶级,B选项排除。总理衙门的设置,标志着清政府从传统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D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5分,共40分)13(2020广西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一方面采取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如从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内,就罢免了卫绾、窦婴、许昌三位丞相;剥夺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权等,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员分庭抗礼的内朝官。摘编自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

15、制度的研究材料二: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内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并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解析:(1)第一小

16、问“原因”,据材料中的“除吏”“空缺”得出: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中枢权力的空缺。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中的“出身低微”“近臣”“参与朝政”“分庭抗礼”得出: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员可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2)第一小问“共同点”,据材料中的“为了独揽大权”“参与朝政”“奉皇帝旨意办事”得出:服务于皇权专制。第二小问“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内阁的职权、地位等作答。答案:(1)原因: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了中枢权力的空缺。特点: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

17、员可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2)共同点:服务于皇权专制。变化:内阁大臣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以草拟诏令;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部权之上。14(2020安徽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古代历史朝代中,以魏晋南北朝为界,自夏商西周到元明清,形成了分裂和统一的对称结构,如图所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针对上图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时期,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时首先读取材料,依据材料“在中国古代历史朝代中,以魏晋南北朝为界,自夏商西周到元明清,形成了分裂和统一的对称结构”并联系所

18、学,可以提炼一个观点即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然后进行说明,做到逻辑清楚,表述明确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在中国古代历史朝代中,以魏晋南北朝为界,自夏商西周到元明清,形成了分裂和统一的对称结构图”那么可以按照观察魏晋南北朝以后的朝代,得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个观点,对这个观点围绕着“统一”进行论述即可。答案:观点: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说明: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长期统一之后是分裂,分裂之后重归统一,纵观全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夏商西周、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期,时间跨度很长,而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两宋是分裂时期,但分裂之中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以魏晋南北朝为界的大致对称结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