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8).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774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小狗包弟【教学目标】1.认识文革性质一段扭曲人性的历史2.巴金自我解剖、自我拷问和反思忏悔的精神3.培养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教学重点】自我反思的必要性【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喂养过小猫、小狗、小兔或者其他小动物的没有?请一名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你喂养的这只小动物,要求描述出它的特性、可爱之处。二、梳理文章的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小狗包弟的故事,在文中真正开始于哪一段,又结束于哪一段?明确:210 段2,文章可以划为三部分。“小狗包弟的故事”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前后各有一部分,文章共分为三部分。请同学们各用简单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概括每部分的基本内容:艺术

2、家和狗的故事1小狗包弟的故事210怀念和忏悔1113三、学习首段1.一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的任务是找出本段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场景2明确:狗对艺术家的亲热表现狗被打断腿后不吃不喝忠诚、有情,人对艺术家的批斗殴打文革中这种侵犯人权和人格尊严的事情比比皆是,那是一个缺乏人性、理性和温情的时代残忍、无情。狗于人的表现,也有对比味道此时的人性不如狗性。四、学习第二部分1、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或者三个层次,自找角度划开并说明理由。明确:和包弟亲密相处快乐准备送走以及送走包弟不安、沉重,也可以加上第 2 段“小狗包弟的来历”,共并为三个层次。2.学习第一层(一分钟的时间,浏览该层,划出关于包弟的相关信息,学

3、生尝试不看书描述。)明确:日本种,总共有 3 个主人,在巴金家待了 7 年,不咬人,会作揖要糖吃,春节时尝等候巴金一家若干天,与萧珊尤其亲热。3、讨论如此可爱的小狗,巴金为何要送走它。明确:害怕包弟的叫声会把红卫兵引来,受到抄家的苦难。4、送走之后,巴金感到轻松了吗?为什么?明确:先是轻松,但随后就沉重起来他背叛了甚至是出卖了自己的朋友包弟,趋利避害,明哲保身,甚至见利忘义。这在价值观上是庸俗的、势利的,在人格上是卑劣为人所不齿的。更重要的是,自此以后,这种心态支配了一个人,使一个人深陷世俗之中,没有骨气地苟活着。五、学习最后一层。“满园地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煎熬”,文革过去几年了,

4、巴金为什么还会受此折磨、煎熬?明确:良知、责任感、羞耻心、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为保全自己而没能坚守道义,3不坚守道义最终也未能保全自己、逃过劫难这是一个严峻的讽刺。六、评价巴金之为人,并简单介绍巴金。善良,正直,严以律己,勇于反省。也软弱过,也逃避过,但座钟还是能够正视自己人性中的弱点。他呼唤建立“文革博物馆”,让人们牢记那段历史,让那样的历史不再重演。是新时期“中国文学的良心”。巴金(1904 年 11 月 25 日2005 年 10 月 17 日)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内外的普遍关注。长篇小说家春秋(“激流三部

5、曲”)、“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文革之后,以 8 年时间写成“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教学反思】课文通过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思了一个时代,反思了人性弱点,可谓以小见大。狗的故事好理解,但学生对“文革”背景知之甚少,人性反思更是难点。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了两个方面,自觉还算有点收获。一、尊重阅读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1、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2、对文章还有哪些疑惑?这两个问题不仅可以统摄课堂,也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更能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能读懂的内容让学生交流,略讲;有疑惑的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重点讲,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己质疑有利

6、于激发其思考探求的欲望,探求所得容易成为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再如,通过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来讲“文革”背景,给学生的不是概念上的“文革”,而是“文革”具体形象的体验和感受。二、通过语言品味,彰显语文课特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把这些内容表4达出来的,可能更重要,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学中把品味语言作为理解探讨文章的主要手段。如学习第一段时,重点品味了“揪、批、斗、打、说”等词语,通过这些动词的赏读,使学生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文革”是一个没有法制、没有人性的时代。再如品味“逆来顺受”一词,让学生感受巴金解剖自己人性的弱点时的忏悔之情。品味“满园的创伤”这一短语,让学生体会“文革”的罪恶和巴金的良知。品味一“又”字,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等等一节课时间讲这篇课文确实很紧,只能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堂上给学生读书的机会就少了些,这应该是一个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