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574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共十年对峙历史检测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不同点是()起义军队的名称起义军队的性质起义队伍的成分起义的背景起义的后果ABCD2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A我党在城市拥有相对强大的革命力量B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C我党的革命道路脱离实际D我党尚未充分认识到农民革命的力量3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中国革命中心应由城市转向农村C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D必须尽

2、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4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是()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党的领导D根据地的建设5中共制定土地革命路线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社会性质B中国革命性质C革命战争的需要D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6下列各项,周恩来直接领导或参加的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遵义会议ABCD7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B蒋介石采取了新的战略部署C“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D毛泽东离开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8红一方面军在长征到达大渡河之前,先后渡过了四条主要河流,顺序是()赤水金沙江乌江湘江ABCD9对红军的正确评价是(

3、)A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B标志着中国的工作重点由“反蒋”转向抗日C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D是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的开始10遵义会议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理由是()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B保证了长征战略转移的胜利C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D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妥善地处理了党内一系列重大问题11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不包括()A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B找到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主要矛盾

4、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1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其“态度”的实质是()A不抵抗政策B幻想国际援助C等待日本主动撤兵D攘外必先安内13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幻想国际干预B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C借以削弱东北军力量D惧怕抗日力量强大,威胁其统治地位141933年1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最突出地表现了当时()A红军与抗日反蒋力量联合抗日B中华民族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C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D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且与阶级矛盾交织151931年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A范围广

5、,波及东北、华北等地B抗日与反蒋相结合C参加者既有自发的群众,也有国民党将领D都是共产党的领导161935年八一宣言提出:“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不同,无论各界同胞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为,首先大家应停止内战,以便集中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它表明()中共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战争”“联蒋抗日”是党的主要任务中共放弃了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中共土地革命时期的路线发生了变化ABCD17下列活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上海十九路军的抗日斗争东北抗日游击队的斗争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领导的抗日斗争“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A

6、BCD19311936年,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据此回答1820题。18中共不断调整同国民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A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本侵略B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C打破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D领导全国抗日民主运动19中共调整同国民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B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C推翻国民党统治D民主、团结、进步20中国共产党调整政策产生的最大成果是()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B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C加剧国民党内部分化D使长征最终取得胜利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10分,24题8分,共40分)2

7、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淞沪停战协定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是蒋介石国民党破坏上海抗战的产物。正如当时报纸评论所指出:“敌军入寇,未能逐出国门,停止战争,犹待妥协条例。彼虽曲,我虽直,则彼驻军有地,我则人民徒遭绝大躁躏,军警俱有明文束缚,如此协定,谓未屈服不可得也,谓未辱国丧权不可得也。”材料二协定一签定,蒋介石马上正式宣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后来,蒋介石在谈到这段历史时,曾自我招供:一二八淞沪抗战时,看到共产党在南方七省燃起的“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势”,国民党面临“两个战争”,于是,“淞沪停战之后,宣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随即于六月十八日,在牯岭召开豫鄂皖湘赣五省清剿会议,确定第四次

8、围剿计划”。蒋介石一次又一次的叫嚷:“攘外必先安内,是古来立国的一个信条。”他的“第一个”责任,“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因此,他要求部下“专心一致剿匪”,宣布“嗣后者再以北上抗日请命,而无决心剿匪者,当视为贪生怕死之辈,立斩无赦”。材料三所以再耍出新花样,就使人觉得不是人话,用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来说,就是大有“汉奸”的嫌疑。为什么呢?就因为新花样的文章,只剩了“安内而不攘外”,“不如迎外以安内”,“外就是内,内本可攘”这三种了。鲁迅文章与题目根据以上材料,评述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背景、实质、各阶层的反响及其后果。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

9、,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他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1932年11月)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引自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1931年9月21日)材料三美国政府不能允许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

10、的对华国际政策引自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1932年1月7日)材料四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决议:基本上接受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的意见和建议,并声明对“满洲国”不给予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承认。决议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北,恢复中国对日占区的主权,要求在该地成立具有广泛自治权的新政府机构,并承认日本在该地的“特殊利益”。引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材料五现在全国无产阶级及劳苦群众身上放着伟大的历史任务:这一任务是武装保卫苏联,反对在帝国主义怀抱中献媚乞怜的国民政府,实行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以求民族的与无产阶级劳苦群众的彻底解放。引自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回答:(

11、1)材料一中,日本为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的态度和行动。你认为蒋介石采取这一态度和行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美国反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原因是什么?(4)材料四中,以英法为代表的国际联盟通过对中国东北建立“新政府机构”和承认日本在该地的“特殊利益”决议反映了什么矛盾?暴露了他们的什么真实目的?(5)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共中央提出的任务中正确的部分和不正确的部分,并分析错误的原因。23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哪两次历史性的转变?这两次转变各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这种转变又是怎

12、样实现的?从中党吸取了怎样的教训,从根本上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4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的讨伐派。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坚决揭破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的讨伐派汪精卫、何应钦等的阴谋,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请回答:(1)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2)中国讨伐派汪精卫、何应钦的阴谋是什么?(3)西安事变为什么最终能得到和平解决?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C5A6A7C8A9C10D11A12A13B14D15B16C17D18

13、A19A20B二、非选择题21答案:背景:“九一八”事变以来,蒋介石不仅不进行抵抗,反而破坏人民抗战;中共在南方的革命势力迅猛发展,威胁其统治。(2分)实质:对日妥协,对红军围剿,以维护其统治。(2分)反响:人民、国民党爱国将领和爱国人士都表示愤慨。(2分)后果: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被日本帝国主义所侵夺,中华民族的灾难日益深重。(2分)22答案:(1)解释:诬称“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对“日本在满洲的权益”压迫所致,日军出于自卫。(1分)目的:掩盖其侵略罪责。(1分)真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实现其征服中国的野心。(1分)(2)蒋介石的态度和行动:逆来顺受的态度或不抵抗主义;将此事诉之于国联

14、。(2分)根本原因:蒋介石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上,认为共产党是对其统治的最大威胁,先要全力“剿共”;对国联抱有幻想。(2分)(3)美国反对日本占领东北的原因: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独占,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不相容,损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2分)(4)反映的矛盾:英法与日本的矛盾。(1分)真实目的:怂恿日本进攻苏联;将东北置于国际共管。(1分)(5)正确部分:反对不抵抗的国民政府。(1分)不正确部分:武装保卫苏联,对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国内形势的认识是错误的。(1分)错误的原因: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统治全党,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不切合实际。(1分)23答案:两次历史性的

15、转变:由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民族战争的兴起。(2分)大革命失败客观上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主观上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的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部分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3分)1934年,由于“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剥夺了毛泽东对苏区党和军队的领导权,在第五次反“围剿

16、”中,犯了冒险主义和保守主义的错误,结果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长征。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纠正了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掀起了抗日民族战争的高潮。(3分)从两次失败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从实践中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因此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和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24答案:(1)实现合作抗日,维护民族利益。(2分)(2)制造内乱,置蒋介石于死地,夺取统治权。(2分)(3)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力量占优势,中国各个阶层,包括国民党的许多人士,要求实现团结抗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西安事变作了很大努力。(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