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期中测试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三节。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I卷(选择题 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石墨 B.碳酸钠固体 C.醋酸溶液 D.二氧化碳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H2SHSH B.H2SO3H2OH3OHSO3C.Mg(OH)2Mg22OH D.HCO3H2
2、OH2CO3OH3.已知反应2CO(g)4H2(g)CH2CH2(g)2H2O(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H2O)0.1 molL1s1 B.v(H2)4.5 molL1s1C.v(CH2CH2)0.03 molL1s1 D.v(CO)1.5 molL1s14.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类的水解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B.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C.盐类的水解使溶液一定不呈中性D.NaClO水解的实质是ClO与H2O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HClO5.铍是高效率的火箭燃料,已知:2Be(s)O2(g)2BeO(s) H1087.2 kJmol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用粉碎后的Be做原料,该反应的H会减小C.当消耗3.2 g 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D.Be(s)的燃烧热H543.6 kJmol16.25时,pH2的稀硫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A.1102 molL1 B.1107 molL1 C.11012 molL1 D.11014 molL17.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只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判断定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加快分子运动速率,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一定减慢8.相同温度下,关于盐酸和醋酸
4、两种溶液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Cl)c(CH3COO)B.相同pH的两溶液,分别与金属镁反应,起始反应速率相同C.分别中和pH相等、体积相等的两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入相同的NaOH溶液至中性:c(CH3COO)c(Cl)9.下列操作中,能使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向左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充入SO2气体 B.向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C.将水加热,使水的pH6 D.向水中加入NH4Cl溶液10.配制硫酸铝溶液时,为得到澄清的溶液经常在配制过程中加入少量的A.H2O B.NaOH溶液 C.H2SO4溶液 D.Na2SO4溶
5、液11.向盛有Ca(OH)2悬浊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2CO3溶液,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I表示)可以近似地表示为图中曲线A.a B.b C.c D.d12.25C时,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A.pH1的溶液 B.1 L含有60 g NaCl的溶液C.c(H)0.01 molL1的溶液 D.N(H):N(H2O)1:100的溶液13.某浓度的HF溶液中存在平衡:HFHF,若要增大F的浓度,同时减小H的浓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 B.适当降低温度 C.加入少量的浓盐酸 D.加水稀释14.下列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盐酸
6、会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溶液:Na、Ca2、NO3、ClB.加入铝单质生成气体的溶液:MnO4、Cl、K、NaC.强碱溶液中:CO32、K、Ba2、SO32D.常温下,104的溶液:Fe2、Cu2、NO3、SO4215.a、b、c、d分别表示两种酸和两种碱,且只有一种强酸和一种强碱。它们加水稀释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A.a为强酸,c为强碱 B.a为强酸,d为强碱C.b为强酸,c为强碱 D.b为强酸,d为强碱16.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3。在该温度下,将pH4的H2SO4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温,欲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H2SO4与NaOH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
7、.1:10 B.10:1 C.100:1 D.1:100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7.贵金属钯可催化乙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键所处环境不同,稳定性也不同B.贵金属钯也可将R2CHOH羰基化C.反应物CH3CH2OH产物CH3CHO,发生了氧化反应D.反应过程中,Pd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18.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A.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用蒸馏水洗净后的酸式滴定管直接量取待测液C.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时不小心多加
8、了两滴指示剂D.实验开始时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无气泡,结束实验时有气泡19.在一定温度下,弱碱(CH3NH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NH2H2OCH3NH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加入适量的CH3NH2溶液,电离常数K增大C.加水稀释,c(OH)减小,KW不变D.升高温度,c(CH3NH3)增大20.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空气中某浓度氢氧化钠溶液(250 mL)的组分,往溶液中滴入2 molL1的稀盐酸,反应中生成CO2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V1100时,NaOH溶液未完全变质B.a点存在c(Na)c(H)2c(CO32)c
9、(HCO3)c(OH)C.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前c(NaOH)1.6 molL1D.Ob点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21.在某温度下,往20 mL 0.2 molL1 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FeSO4溶液,发生催化分解,测得不同时刻生成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A.0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75102 molL1min1B.第8 min时,c(H2O2)3.75102 molL1C.反应开始至2 min时,H2O2转化率为75%D.加入的FeSO4溶液越多,反应速率越快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8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22
10、.(12分)现有常温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2 molL1的Ba(OH)2溶液,乙为0.2 molL1的硫酸氢钠溶液,丙为pH2的CH3COOH(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8105)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CH3COOH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 ,丙溶液中c(CH3COOH)约为 molL1,CH3COOH的电离度约为 (电离度指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数)。(2)要使乙溶液与丙溶液的pH相等,可将乙溶液稀释 倍。(3)将甲、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静置,此时混合溶液的pH ,若甲、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甲、乙两种溶液的体
11、积比为 。23.(12分)烟道气中的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可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其含量。(1)将a L(标准状况下)处理后的烟道气(主要含SO2、N2等)通入滴有无色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具有漂白性 B.SO2具有还原性C.SO2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D.SO2具有氧化性(2)向褪色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共消耗c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V 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滴定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处理后的烟道气中SO2的浓度为 (用含V、a、c的代数式表示) molL1。(3)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向
12、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12分)已知在容积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M(g)N(g)P(g)W(g)。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300时,在容器中加入0.5 mol M和0.5 mol N,4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mol。N的转化率为 %。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0.25 mol M和0.25 mol N,平衡将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2)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M和N充入该容器中,测得不同条件
13、下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生成物W在46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W) molL1min1。第8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填标号)。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若反应在第8 min时,改变了反应的温度,则反应在第12 min时,反应体系的温度为 (填范围或数值)。25.(12分)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1)写出图1中岩溶的化学方程式: 。(2)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可用于生产甲醇。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1.5 mol 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H”或“”)Y2,判断的理由是 。保持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气体压强p为起始压强p0的0.8倍,则反应平衡常数KP (用p表示,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列出计算式即可)。(3)已知常温下,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4107、K24.71011,则CO32H2OHCO3OH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