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1819年8月16日,英国曼彻斯特的数万名工人高举“普选与无记名投票”“没有平等代表权毋宁死”等标语,前往圣彼得广场集会。这表明英国的工人阶级()A.已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斗争目标B.已普遍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C.已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来改善自身状况D.已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解析:工人提出了改革政治、实现普选的要求,这表明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来改善自身的贫困地位。答案:C2钱乘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
2、“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由这种状况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A.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解析:从材料中“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及“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可知这反映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情形。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使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答案:C3 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这次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区”。
3、造成这些选区“衰败”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环境较差B.自然资源贫乏C.工业革命的发展D.外来移民的增多解析:“衰败选区”之所以衰败,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些地区的人口大多流向新兴的工业城市。答案:C4下列关于第一国际成立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B.1848年革命后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并逐渐走向国际联合C.在1862年的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英、法、德的工人都表示要加强合作D.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作,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条件解析: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出现了反动政治局面,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故B项不正确。答案:B5奥地利检察官曾这样
4、指控第一国际:“国际就在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完全秘密地发展成为和各国政府并存的第二国家权力、第二政府,它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令人担心的竞争对手。”这表明()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第一国际在欧洲各国都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府第一国际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仇视第一国际的发展A.B.C.D.解析:“发展成为第二政府”表明工人阶级已形成了伟大的力量,但并没有在欧洲各国建立自己的政权。因此,的叙述不正确。答案:C6第一国际在成立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A.争取经济解放B.打破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支配地位C.夺取政权D.实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解放解析:第一国际在成立宣言
5、中明确指出,夺取政权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答案:C7右图是上海造币厂制作的卡尔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章的背面。图案是一位妇女张开双臂护佑着一堵墙边的殉难者,这堵墙是一次革命终结的地方。它位于()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C.德国柏林D.俄罗斯莫斯科解析:从材料中“卡尔马克思逝世100周年”“一位妇女张开双臂护佑着一堵墙边的殉难者,这堵墙是一次革命终结的地方”等信息可判断出,这次革命是巴黎公社革命。答案:B8观察油画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从中能够汲取的历史信息是()A.恩格斯参加了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并发挥了重要作用B.第二国际从成立开始内部就出现了众多的政治派别C.第二国际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工人
6、政党的地位问题D.第二国际的建立得到了欧美各国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解析:图片中的恩格斯居于核心地位,工人代表与他的关系说明恩格斯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9 20世纪40年代后期,聂荣臻曾为当时一位革命烈士题写挽联:“并肩北伐,南昌广州,共举义旗抗日军兴,血战大江南北,茂林惨变痛陷身”挽联中逝去的历史人物应是()A.冯玉祥B.叶挺C.王若飞D.项英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与“茂林惨变”相关的有B、D两项。在皖南事变中,叶挺在同敌人谈判中被扣留,符合“陷身”这一条件。答案:B10下列表述不符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策的是()A.实行“三三制”B.团结
7、广大群众C.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形成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解析:形成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1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的史实应该是()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政协会议召开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解析:通过诗中的“双十协议”以及反映的思想感情,结合抗日战争后的时代背景,可知题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答案:B12右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1945年的作品。画中题词为“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蒋介石的下列哪一举动最先违背
8、了人民的这一愿望()A.制造和谈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B.召开政协会议,签署政协协议C.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D.违背人民意愿,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解析:在重庆谈判、政协会议上,蒋介石都披着民主与和平的外衣。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则全面暴露了其内战和独裁的面目,将中国再次拉入战争的漩涡。答案:C13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掀起了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潮。右面的照片记录了1947年5月20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学生联合游行并同国民党军警英勇斗争的场景。这一场景发生在()A.上海B.北平C.南京D.杭州解析:1947年5月20日,各地学生在南京举行联合游行,并向国民政府
9、请愿,要求停止内战,遭到了反动军警的殴打和逮捕。答案:C14据说在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被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D.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答案:A15在一次会议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代表何香凝表示:“我脱离国民党到现在已经22年了,我从来没有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过,22年
10、来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今天已经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民主的新中国就要诞生了!”她发表这番谈话的会议应是()A.陕甘宁边区参议会B.中共七大C.1946年召开的政协会议D.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解析:“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民主的新中国就要诞生”,这些有效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的民主革命已基本胜利。由此可判断出D项符合题意。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工人阶级在反
11、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材料二第一国际奠定了工人国际组织的基础,使工人做好向资本进行革命进攻的准备。列宁选集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成立的历史背景。(6分)(2)我们应当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列宁的论断?试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一国际的认识和评价。(8分)参考答案:(1)主要目的:联合各国无产阶级,共同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历史背景: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各国工人的斗争不断高涨,工人们认识到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12、(2)理解:第一国际支持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领导英国工人参加选举改革运动。认识和评价: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亦可)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材料二在确定的日期内,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示威游行,这样,在全世界各国和各个城市,在规定的同一天,劳动者都能向执政当局提出要求: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
13、。请完成:(1)材料一是哪一组织的文件?该组织成立于何时?(4分)(2)材料二中关于“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的决议是由什么组织通过的?(2分)(3)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个组织有何相同点?(8分)参考答案:(1)组织:第一国际(或国际工人协会)。时间:1864年。(2)第二国际。(3)它们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都建立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阶段;恩格斯都参加了领导和组织工作;都通过了有利于工人运动的决议,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三十条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第七
14、十二条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附注:(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摘自政治协商会议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请完成:(1)概括指出
15、材料一、材料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7分)参考答案:(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19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
16、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材料二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请完成:(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6分)(2)概括说明这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8分)参考答案:(1)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各个阶级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2)前者:调动了各阶级、阶层的抗日积极性。后者:赢得了民心,为解放战争建立了稳固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