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自上而下的改革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A.解放农奴并剥夺其土地B.解放农奴并分给其一定土地C.强化农奴制以巩固统治D.发动革命以求彻底解放农奴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中的“防止俄国的暴动”判断出“我”指的是俄国沙皇。故选B项。答案:B2.每一次改革都涉及错综复杂的利益分配。下图中俄国农民向沙皇“欢呼”,主要是因为()A.农奴获得了自由B.农民赎买到份地C.地主得以“割地”D.富农获得了工人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村社中的一般权利,这在
2、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要求,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因此农民向沙皇“欢呼”。答案:A3.“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A.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需用高价赎买份地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解析: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具有极大的掠夺性,它突出的表现是农民为获得份地而付出了高额的赎金。答案:B4.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
3、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答案:C5.(图文探究)2005年6月7日,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见下图)。在揭幕仪式上,莫斯科市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探究:(1)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进行
4、了哪些改革?有何影响?(2)在他统治期间,俄罗斯是否完全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参考答案:(1)改革:废除了落后的农奴制度,并在上层建筑领域内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这些改革开启了俄罗斯现代化的进程。(2)改革后,农奴制残余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仍然存在。二、能力提升1.“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妥协”是指()A.封建主与资产阶级的妥协B.封建主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妥协C.封建主与广大农奴的妥协D.资产阶级和广大农奴的妥协解析: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这实际上是封建主与广大农奴的妥协。答案:C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
5、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1861年改革()A.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解析: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这表明在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答案:B3.1861年,一位俄国人说:“沙皇已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和需要的”下列观点最能充分佐证该说法的是()A.农奴在法律
6、上是自由的B.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C.农民必须高价赎买份地D.农奴脱离“村社”管理解析: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B项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符合题干信息 “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和需要的”,故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答案:C4.1861年改革后,沙皇政府在城市中建立了地方自治机关城市杜马。在每四年一次的城市杜马选举中,凡是纳税人,不论出身和有没有封号,一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规定()A.把旧贵族排斥在地方自治机构之外B.为城市资产阶级进入地方自治机构开辟了道路C.进一步扩大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D.彻底扫
7、荡了旧势力并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解析:“不论出身和有没有封号”,表明地方自治机关的改革并没有排斥旧势力,由此可排除A、D两项。自治机构的建立,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推进的结果,因此,C项的叙述也是不正确的。答案:B5.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
8、奴制的必要性。(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战争进一步加剧
9、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 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材料中的“战争”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在“政治上层建筑”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
10、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的理解。参考答案:(1)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影响:加剧俄国国内矛盾,引发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改革;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动摇了其在欧洲的霸权地位。(2)调整: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改革司法制度(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进行军事改革(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3)理解: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变;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
11、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所有的路口都贴有地方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汇集在它们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丹尼斯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1)根据材料,指出对解放宣言的两种态度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的赞誉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喜悦”“愤怒”等词语可看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原因”则应根据所学知识,从“二一九法令”中对农奴有利和不利的规定的角度来分析。第(2)问,属于开放性题目,任选同意或不同意回答,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相关理由,即1861年改革的相关影响即可。参考答案:(1)态度一:喜悦(欢迎)。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态度二:愤怒(反对)。农奴对原来的主人仍要承担两年的义务。(2)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即可。同意。解放宣言通过解放农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不同意。解放宣言保留了农奴主的某些特权,是对农民的一场“合法”掠夺,具有极大的落后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