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206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江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指出: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创造出了处理帝与相之间关系的模式或准则,那就是“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按照这种模式或准则来处理,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帝与相之间的矛盾,其实例比比皆是。这些“实例”不包括A. 秦朝皇帝和三公坐而论政B. 汉代向臣下问策C. 唐代三省长官各司其职D. 明初沿袭元朝中书省制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和三公坐而论证”、“向臣下问策”、“各司其职”均体现了“君待臣以礼”,所以ABC项属于符合该模式的实例。明初朱元璋废丞相、设六部,加强了君主专制,同

2、时随着丞相制度的废除,彻底消除了帝与相之间的矛盾,因此不符合该模式,所以D项符合题意要求。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的设立2.某学者在评价鸦片战争时指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A. 国际地位的变化B. 社会的变迁C. 战败的结局D. 经济的落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

3、世纪的分界线强调的是中国在鸦片战争的影响下步入了近代社会,所以该观点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社会的变迁”而并不是其他的三个选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评价鸦片战争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工农武装割据B. 新民主主义革命C. 抗击外来侵略D. 推翻国民政府【答案】B【解析】【详解】由“打倒列强,除军阀”到“将革命进行到底”,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列举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进行的一系列

4、革命斗争,其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B项正确;而工农武装割据只包括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项错误;抗击外来侵略只符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个口号,C项错误;推翻国民政府只能解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斗争目标,D项错误。4.俄国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A. 欧洲一体化B. 武装暴动C. 无产阶级联合D. 生产力高度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

5、发达国家实现,也就意味着他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欧洲一体化,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及武装暴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无产阶级联合,故C项错误。【点睛】“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是关键信息。5.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A. 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B. 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 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不是简单的两

6、大阵营对立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反映了周恩来灵活地处理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以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来处理外交,这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不能说明中国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政策,故A排除;1952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尚未提出,故B排除;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6.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

7、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 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 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 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 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可知不结盟运动倡导建立政治经济发展新秩序,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以及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

8、平,主要强调不结盟和经济发展,排除AD。题干没有提及反对霸权主义,结合所学知识,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丰富,既主张反对霸权主义又谋求经济发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7.西周统治者举行的“籍田礼”是西周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周天子以亲耕为表率,宣扬“民之大事在农”、“王室唯农是务”。“籍田礼”A. 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具体表现B. 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C. 是统治集团重农意识的政治实践D. 体现出最高统治者对各诸侯国重视【答案】C【解析】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天子亲耕为表率,“王室唯农是务”,说明统治集团对于农业的重视,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开始,故A

9、项错误;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的是井田制,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对农业重视,不是诸侯国重视,故D项错误。8.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 自然经济抵制使英国商品滞销B. 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优于英国C. 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D. 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来看,中国土布价格便宜,可知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商业竞争,故答案为D项。材料只

10、是比较中国土布和外国洋布的价格,没有反映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排除A项;中国棉纺织技术落后于英国,排除B项;从价格方面来看,机器生产不如手工生产,材料反映的是机制布在价格上的劣势,排除C项。9.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行动是开放沿海14个

11、港口城市,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开放整个海岸的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0.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A. 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 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C. 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D. 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但国家干预商

12、业活动,又限制了市场作用,反映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点,故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新经济政策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出国家干预商业活动,不能反映出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史实证明,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的基本国情,促进了经济的回复发展,D错误。11.汉初儒学知识分子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统治者合作,力图实现学术为社会服务的政治构想使儒学成为建立在中国传统宗法伦理之上的严密哲学体系。材料说明汉初儒学知识分子A. 继承了先秦儒学并使之上升为官方哲学B. 顺应了中央集权加强的社会发展趋势C. 使儒学思想根植于

13、悠久传统文化中D. 形成了三纲五常的传统宗法伦理哲学观【答案】B【解析】【详解】汉武帝接受的是被改造后的新儒学,排除A;随着汉初六十多年休养生息政策带来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时期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是由于汉初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故选B;汉初儒学知识分子使儒学适应时代需要,排除C;D项是为巩固君权的需要,排除。12.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百科全书、信教自由、思想自由。”这反

14、映出在当时的法国A. 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B. 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C. 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D. 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启蒙学者塑造愚昧反动的老贵族形象,旨在嘲讽批判现实社会中的封建旧势力,反映出新旧势力的尖锐对立,D项正确。启蒙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排除A。材料未涉及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排除B。不满现实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反映了浪漫主义风格文学的特征,与材料不符,排除C。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13.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

15、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髙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由此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37年11月禾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禾丰又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不景气,处境奄奄一息。1948年,禾丰账

16、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8年,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 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居,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复兴之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的主要表现。【答案】(1)变化:技术进步(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

17、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农作物产量增加;“私田”增多;“公田”荒芜。影响: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原因: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美国的经济侵略。(3)表现:50年代早期: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70年代后半期之后: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变化”,通过材料“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可以得出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通过材料“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可以得出农作物产量增加;通过材料“增加了

18、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可以得出私田增多,公田荒芜。第二小问“影响”,通过材料从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等角度回答。(2)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1948年民族经济面临崩溃的主要原因包括: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等。(3)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在探索发展之路上的表现在50年代表现为八大召开,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三大改造同时并举;70年代的主要表现是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多

19、位启蒙思想家都论及“社会契约”,又各有不同。材料一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第一个全面阐述了国家起源的社会契约,只是他的结论是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一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起保障人们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确立就不可以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霍布斯观点。材料二 洛克同意霍布斯关于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观点,但他不同意霍布斯关于人们在订约建国时放弃自己的全部自由权利的看法,他认为人们这里放弃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政府不能履行这些职责,人们就有权推翻它,重新订立契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2)结合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指出“人们放弃”了哪些权力

20、而授给政府?自己又保留了哪些权利?按照启蒙运动的观点,“政府的职责”是什么?材料三 卢梭认为,既然人民主权是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每一个人也就享有主权,同时也必须服从主权。如果有人不服从,社会契约就强迫他服从。吕一民法国通史(3)材料三中卢梭对杜会契约又提出了怎样的新观点?新的观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案】(1)国家起源于契约。人民应该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君主。契约不可推翻。人民必须服从君主。(2)立法、司法、行政;生命、自由、财产;保护人民的权利。(3)公意;民众有权强迫个人服从公共意志。有可能构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解析】【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第一个全面阐述了国家起源的社会契约”、“

21、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一个人亦即君主”、“契约一旦确立就不可以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进行直接归纳即可。(2)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交给政府的权力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生命、自由和财产是人们保留的权力;根据材料“如果政府不能履行这些职责,人们就有权推翻它,重新订立契约”可知指的是保护人民的权力。(3)根据材料“既然人民主权是全体人民公共意志”、“如果有人不服从,社会契约就强迫他服从”可知卢梭对杜会契约提出的新观点是公意和民众有权强迫个人服从公共意志。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这种观点最大的危害是有可能构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材料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接受晁错“纳粟授爵”的建议,让富商用高价向农民买粮,输送至边,依纳粟程度,授予最高至第十八等的高爵。此政策推行后,解除了屯戍困境,国库也因此而充盈。此政策所贩售的,是自汉初高祖以来始终用于奖励军功、安抚政权和维系社会等级秩序的军功爵。军功爵一旦被无限量抛售,首先冲击到的,将是持有高爵的军功功臣集团。文帝同意大量卖爵,不仅达到解决经济困境和抑商尊农之效果,而且稀释了功臣集团的军功荣耀和政治影响力,起到釜底抽薪式的作用。以军功登上政治舞台的功臣集团,因“纳粟授爵”的轻滥,而逐步走出政坛中心。晁错“纳粟授爵”与汉文帝军功爵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23、出汉文帝改革军功爵制度的措施与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军功爵制度的影响。【答案】(1)措施:“纳粟授爵”(允许富商高价向农民买粮并输送至边关。依照纳粟程度授予最高至十八等爵的爵位。)背景:汉初,经济上:社会经济凋敝,国库空虚,国家财政困难,负担沉重;政治上:诸侯国势力膨胀(军功集团势力较大),威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军事上:北方边境受到匈奴的严重威胁。(2)影响:经济上:增加国家收入,减轻国家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基础;政治上:弱化军功集团的政治影响力,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军事上:巩固边防。(每个角度,每个角度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依据材料“纳粟授爵”的建议,让富商用高价向农民买粮,输送至边,依纳粟程度,授予最高至第十八等的高爵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