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历史学科第 1页共 8 页历佛山2021-2022 学年上学期高一级第二次段考试题史2021 年 12 月本试卷共 8 页,38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72 分)一、单选题(共 36 小题,每题 2 分,共 72 分)1.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B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C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青铜农具在夏朝已经得到普及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解决了封建地主阶级财产分配上的矛盾A.
2、AB.BC.CD.D2.据战国策记载,齐相孟尝君曾被废归薛邑。后来齐王又希望他“顾先王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孟尝君提出“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宗庙落成后,孟尝君安心了。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因果关系B.宗法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C.诸侯王和卿大夫权力相互制约D.宗法制度有利于保障安全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A.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
3、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4.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时期演变的时间轴,1、2 方框中应填入的内容是A.焚书坑儒,张骞西行B.与民休息,光武中兴C.陈胜起义,独尊儒术D.百家争鸣,党锢之祸5.春秋时楚人以蛮族自居,楚国贵族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屈原的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意为“我是先帝高阳的后裔”。高阳氏又称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孙子。黄帝是中原华夏族公认的先祖。上述材料说明A.楚人与华夏人的民族起源不同B.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分化严重C.屈原借古代帝王抵抗秦的兼并D.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的进展高一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历史学科第 2页共 8
4、 页6.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中外交流与政权分裂7.右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B.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C.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D.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8.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A.为隋唐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5、B.促进民族大融合C.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9.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10.苏州某中学高二(1)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扮演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使其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
6、位。”C.明成祖:“我设立内阁,感受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康熙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11.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此材料最合理的解释是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高一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历史学科第 3页共 8 页12.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
7、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13.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导致了地方割据B.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C.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
8、理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4.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A.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说明国家财政困难C.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D.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15.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A.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C.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大运河的修建
9、决定了都城布局16.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17.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 1200 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逐渐取代了军
10、机处的职能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18.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的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反映了当时A.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B.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19.明朝中叶后,因“倭寇”侵扰,常行海禁,商贾裹足,东南沿海市镇趋向衰落。清初,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反清势力的存在以及害怕百姓与外人联合造反,统治者厉行海禁,宣布百姓出海为“自弃王化”,一律杀头,同时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11、,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A.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需要B.反映出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渐恶化C.具有保守与进步的双重属性D.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了可靠保障20.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 4 条。在日记高一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历史学科第 4页共 8 页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21.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
12、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A.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B.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22.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他们只要交纳 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这一条款A.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财政大权B.适应了列强商品输出的需要C.有效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D.加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23.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
13、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不是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清政府A.近代外交经验缺乏B.不了解世界形势C.不懂得国际公法D.政治制度落后24.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北迁就之计。”这表明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B.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C.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D.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25.1862 年,
14、英国人在上海的北华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革命26.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 年间中国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B.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高一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历史学科第
15、5页共 8 页27.“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28.1861 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A.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C.洋务派缺乏包容开放的意识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29.有学者
16、认为:历史在经过一个巨大的迂回之后又似乎回到了原来的起点。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中国近代社会从抵拒扼杀改革到不得不重新认同改革的历程。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该特征的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清末新政30.日本为甲午击败中国的国家,就是中国的头号敌人,但在日俄战争(1904-1905)期间,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国朝野几乎一致希望日本获胜,东三省和直隶当局都有援助日本的行动。这一奇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促进民族觉醒B.立宪派向日本学习的舆论导向C.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暴露D.列强侵略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31.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
17、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材料表明A.东南互保在当时促进了南方各省的繁荣B.清政府采取了正确措施应对当时的困局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直接促成了东南互保D.清廷统治下的一些实力人物割据化倾向32.有学者指出:“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树墩还在”指封建君主专制依然存在B.“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C.袁世凯复辟帝制是
18、“萌发”的重要表现D.辛亥革命完全实现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33.右图是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于 1911 年 10 月 15 日在中华民国公报以大总统孙中山名义发布的文告。有人认为该文告不符合历史真相,此人最有可能依据的史实是A.辛亥革命的时间不是 1911 年B.当时“中华民国”这一叫法尚未出现C.孙中山当时并不是大总统D.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的威信并不高高一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历史学科第 6页共 8 页34.校歌是时代的记忆。创作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的莆田某校校歌写道:伟哉中山兮遗教辉煌,争民族独立,谋国家自强。致力科学之建设,拥护民主之宪章。校歌中的“争民族独立,谋国家自强。拥护
19、民主之宪章”的运动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C.适应了近代救亡图存的需要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35.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重大事件统计数据。由此可以看出该杂志历史事件提及次数辛亥革命47袁世凯称帝133世界大战448十月革命287巴黎和会87五四运动45A.关注国内外政治局势演变B.宣传主题是马克思主义C.成为近代影响最大的报刊D.关注中国社会生活变迁36.下表是北洋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军费增长的情况。据所学知识可知,与这段时期军费不断增长相关的主要背景是年份岁出总数(百万元)军费支出数(百万元)军费占岁出总数的(百分比)军费增长指数(1916 年=1
20、00)1916471.5159.433.81001919495.8217.243.813619256344297.746.9187A.农民起义不断B.挑起国际战争C.边患危机严重D.军阀长期混战高一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历史学科第 7页共 8 页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28 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 2 小题,第 37 题 19 分,第 38 题 9 分,共 28 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 分)材料一中国自古即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以至从中央到地方均有专人掌管教化。士人希望统治者貫彻儒家“民惟邦本”的理念,做到轻徭薄赋,使民以时,爱惜民力,为民请命成为优秀士人的重要任务。早在先秦,儒
21、家便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原则,主张“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中国古代士人的社会批判不少是直接正面地向君主提出的概言之,作为社会基本价值、准则的自觉维护者,中国古代优秀士人从未放弃社会批判的责任。摘编自张踢勤论中国古代士人的使命感材料二康有为在论语注中提出了“德贵曰新”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变革要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在释“革”等文中又提出了“新道德”、“道德革命”的主张,批评“今世士大夫谈维新者,诸事皆敢言新,惟不敢言新道德”,严复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启蒙三民主义,“新民德”的立意即在进行道德重建、道统重构。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号召冲决“三纲五常”的网
22、罗,成为近代史上首位激烈挑战传统道德的思想家,又致力于重建新仁学体系,重建新时代的道德准则。革命派也提出了“道德革命”、“三纲革命”、“家庭革命”等口号。摘编自命祖华清末新型知识群体: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材料三1899 年 1 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
23、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材料四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 154 次,加入的人数超过 2464 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
24、31 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 1555 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街的上书为 7 次,加入人数为 135 人次。”“四月初八日(5 月 2 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3 分)高一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历史学科第 8页共 8 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6 分)(3)材料三、四对待“上书”焦点问题的阐述有何不同?(4 分)(4)从
25、史料类型(即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官方正史、私人日记,或者一手材料、二手材料)角度评析材料三、四论点依据的价值。(6 分)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原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材料二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徐中约费正清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
26、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摘自中国近代史到了 1860 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摘自剑桥晚清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4 分)(2)据材料二,评价关于近代中国条约体系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
27、明确,史论结合。)(5 分)2021-2022 学年上学期高一级第二次段考历史参考答案第 1页,共 4 页2021-2022 学年下学期高一级第二次段考历史参考答案1.B【解析】A.仅根据元谋人的门齿化石不能体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故不选 A。B.良渚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良渚遗址发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可以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故 B 正确。C.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可以说明当时可能出现牛耕,但不能说明青铜农具的普及,故不选 C。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解决的并不是封建地主阶级财产分配上的矛盾,故不选 D。2.D【解析】A.分封制度在战国时走向瓦解
28、,题干无法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因果关系,故A 项错误。B.题干体现了宗庙的权威性,而非阐述宗法观念,故 B 项错误。C.题干未体现诸侯王和卿大夫的权力制约关系,故 C 项错误。D.根据题干可知,薛邑为孟尝君封地,在相位时被贬薛邑,齐国国君重新起用孟尝君,孟尝君要求将齐国宗庙立于于薛邑使孟尝君心安说明宗庙具有至高的权威,宗庙在薛邑如同社稷在国都一样不可冒犯,有利于保护孟尝君的地位与安全,故 D 项正确。3.B【解析】B.根据题干中的“贵贱分明,男女礼顺”体现的是儒家的尊卑有序思想,“昭隔内外”说明对此思想的宣传,因而反映了秦始皇在治国中吸纳了儒家思想,B 项正确;4.B【解析】略5.D【解析】注
29、意题干材料中楚国贵族熊渠的言论和屈原在离骚中的言论的不同之处。6.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但是民族之间的交流极为频繁,江南地区初步得到开发,为经济格局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因此,此时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故 C 正确。7.D【解析】A.题干反映的是政治重心转移而非经济重心的转移,故不选 A。B.隋朝和元朝时经济形态尚未变革,故不选 B。C.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是二者的共同点,故不选 C。D.元朝的大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而是“都城”大都直接通往杭州,这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反映的是政治中心的转移,故 D 正确。8.A【解析】A.根据材料“盖
30、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提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为唐朝的再次统一和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故 A 正确。B.本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B 错误。C.此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故 C 错误。D.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的结论,故 D 错误。9.B【解析】B.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表格中祖上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 B 项正确。A.表格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 A 项错误。C.表格反映的是宰相
31、的出身,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 C 项错误。D.表格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 D 项错误。10.D【解析】雍正帝统治时期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 D 与史实不符。11.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D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佛教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等信息,ABC 错误,排除。12.B
32、【解析】“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表明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故 B 正确;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3.D【解析】A材料只是说元朝行省制可能导致地方权力扩大,但并没有造成实际的地方2021-2022 学年上学期高一级第二次段考历史参考答案第 2页,共 4 页割据。B研讨形式是不是分封制的复辟,只是在形式上拥有很大的地方权力。C材料主要的意思是元朝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对抗,中央形成地方割据,不是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从材料可以看出,元朝地方行省权力较大,有时候容
33、易反抗中央,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14.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铜钱,主要由铜铸成的钱币。自秦代以来,以铜为主要原料的制作方式一直没有改变,铜便成为了货币经济的基础。中国的铜产量并不高,在长时期以铜钱为主要媒介的商品经济中,对铜的需求经常远远超过其开采量。因此采用单一铜质货币的中国与同时拥有金、银等多种质地金属货币的中东及欧洲相比,就自然会被由“铜荒”引起的“钱荒”所困扰,故 C 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 A 项错误。BD 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15.C【解析】A 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依据材料“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可知 B
34、说法错误。故排除 B。依据材料“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结合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情况可知 C 正确。D 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16.A【解析】A.“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是因为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这说明,宋代的儒生,加强了理论建设,使儒学适应了时代要求,故 A 正确。1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密折制的认识和理解。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意在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故 D 符合题意;ABC 均与题意
35、无关,故选 D。18.D【解析】D.依据“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商业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明显增加,故 D 正确。A.该项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 A。B.新的生产方式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但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 B。C.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已经完成,故排除 C。19.A【解析】根据“因倭寇侵扰,常行海禁,商贾裹足,东南沿海市镇趋向衰落。清初,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反清势力的存在以及害怕百姓与外人联合造反,统治者厉行海禁”可知,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
36、”政策是为了对付倭寇和反朝廷势力,维护统治,故 A 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国内经济形势,排除 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海禁”政策的进步性,排除 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出“海禁”政策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了可靠保障,排除 D。20.D【解析】材料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 4 条”说明存在着租佃经营方式,“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说明当时存在雇佣这种关系,加上本来存在的自耕农经济的经营方式,说明当时在明代松江地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选 D 项;材料中有关于雇佣劳动的记载,但不能证明此种经营方式基本普及,故排除 A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的信息,故排除 B 项;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信息在材料中
37、并未体现,故 C 错误。21.A【解析】根据“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可知,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都认为小说是引起好勇斗狠和刑讼、奸盗频繁的主要原因,从侧面反映出通俗小说在社会上有很强的影响力,A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信息,B 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B。C 是材料直接说明的信息,不符合“从侧面说明”,排除 C。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排除 D。22.B【解析】根据材料“他们只要交纳 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
38、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可知列强要缴纳的关税很低再结合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列强2021-2022 学年上学期高一级第二次段考历史参考答案第 3页,共 4 页通过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控制了中国的海关主权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适应了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的需求23.D【解析】略24.D【解析】A.此时马关条约还未签订,故 A 错误。B.题干没有反映清政府在和战问题上的态度,故 B 错误。C.此时中日战争已经爆发,故 C 错误。D.“辽、台并失”是指日本要求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台湾,晚清大臣电奏清政府希望不要接受日本要求,体现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故 D 正确。25.B【解
39、析】B.太平天国运动,信奉拜上帝教,其实是将基督教义完全扭曲了。太平天国起义,对传统文明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英国人的北华捷报会强调“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故 B 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26.C【解析】A.要注意题干“1895 年至 1911 年”时间段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1895年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 A 项错误。B.1901 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 4.5 亿两白银,赔款数额最大,可图中曲线最小,故 B 项错误。C.图表中的数据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0、为救国救民,一系列政治社团陆续组建,1898 年维新变法失败后,政治社团活动陷入低潮,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政治社团活动再次抬头的历程,故 C 正确。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的市场进一步被打开和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从而导致自 1865 年起,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居于逆差的境地,故D 错误。27.B【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五口通商,没有台湾,故 A 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多个条约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其中包括台湾,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咸丰年间,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在光绪年间,时间不符,故 C、D 两项错误。28.
41、A【解析】A.根据题干“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的湘军是由地方乡勇组建而成,不直接隶属于清廷,加一个“内”字是表明湘军只是一支地方武装,并没有图谋不轨和放眼天下的野心,为了让清政府放心,故 A 正确。B.根据题干可知主旨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未涉及生产与市场关系,故排除 B 项。C.洋务派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具有走向世界的意识,故排除 C项。D.根据题干“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可知材料主旨强调中央与地方关
42、系,未涉及中学与西学关系,故排除 D。29.D【解析】A.鸦片战争和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 A。B.洋务运动是向西方学习器物,没有涉及题干所说的“认同改革”,故排除 B。C.维新变法运动被扼杀,不符合题干“认同改革”,故排除 C。D.结合所学可知,1898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扼杀,但是从 1901 年开始,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多与 1898 年的戊戌变法近似,但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符合题干信息“从抵拒扼杀改革到不得不重新认同改革的历程”,故 D 正确。30.B【解析】A中国人希望日本获胜和民族觉醒无关。B日俄战争期间,中国正
43、在进行清末新政的改革,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而日本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人们希望日本获胜。C日俄之间是帝国主义战争,清政府不管支持谁,都不能体现出其反动面目。D民族矛盾的尖锐和中国希望日本或是没有直接关系。31.D【解析】题干信息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东南互保”,“东南互保”表明了清廷统治下一些实力人物割据化的倾向,D 项正确;促进了南方各省繁荣的说法错误,只是免于战争的破坏,排除 A 项;“东南互保”不是清政府的行为,排除 B 项;义和团运动兴起与这一事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 C 项。2021-2022 学年上学期高一级第二次段考历史参考答案第 4页,共 4 页32.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A
44、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中“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清朝统治,废除了封建帝制,但没有推翻封建制度;直到 1952 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才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故 B 项错误;D 项说法过于绝对,可以排除。C 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信息,故选 C。33.C【解析】A.根据所学知识武昌起义时间是在 1911 年,故 A 错误。B.1911 年湖北军政府成立时,就出现“中华民国”这一叫法,故 B 不符合题意。C.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故根据题干中的内容可知此项符合题意,故 C 正确。D.孙中山在当时具有崇高的威望,是公认的革命
45、派领袖,故 D 不符合题意。34.C【解析】C.题干反映了 20 世纪 20 年代莆田学校通过校歌表达了对“争民族独立,谋国家自强”“拥护民主之宪章”运动的拥护,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掀起复辟帝制的逆流,孙中山等人发起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宪章,孙中山等人的活动适应了近代救亡图存的需要,所以莆田学校校歌表达了对护国、护法等运动的拥护,故 C 正确。A.题干反映的是孙中山等人的政治运动,无法体现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故排除 A。B.新中国成立后才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故排除 B。D.题干没有体现出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情况,“消除了”的说法绝对化,故排除 D。35
46、.A【解析】A.由表格中提及次数比较多的“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袁世凯称帝”等事件可知新青年关注国内外政治局势,故 A 正确。B.表格信息强调的是新青年关注的重大事件而非具体的思想内容,故 B 错误。C.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刊是申报,故 C 错误。D.表格信息强调的是该杂志关注近代重大事件而非社会生活的变迁,故 D 错误。36.D【解析】略37.共 4 小问,共 19 分(1)3 分(2)6 分(3)4 分(4)6 分(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重视道德教化;强调民本,为民请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每点 1 分,共 3 分)(2)变化:挑战传统道德规范,提出重建新道德体系;重视借
47、鉴西方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国家和民族观念增强。(每点 2 分,共 6 分)(3)不同:材料三:康有为自述联名上书遭到清廷拒收。材料四:根据宫廷档案记载判断清廷没有收到康有为组织的联名上书。(每点 2 分,共 4 分)(4)价值:材料三属于个人回忆(2 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实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实有较高史料价值(2 分),但由于个人回忆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是真实的历史(2 分)。材料四属于史学研究,作者查阅了大量宫廷档案(2 分)。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2 分)。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其有较高的史料价植(2 分)。38.共
48、2 小问,共 9 分(1)4 分(2)5 分(1)不同:19 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到 19 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每点 2 分,共 4 分)(2)观点:我赞同徐中约的观点。徐中约是民族主义角度(或侵略与反侵略角度或民族危机角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和西方国家通过攫取在华特权和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扩大经济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我同意费正清的观点。费正清是全球化角度(或近代化角度或文明融合角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国家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既推动中国融入世界,也传播了工业文明,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共 5 分,其中观点 1 分,史实+史论结合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