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测试时间10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命题人:于水生 制题人:于水生 审题人: 任超 王曦 郑晓艳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与当今“以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 A B C D【答案】C考点: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子的的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符合战国时期国军走向统一的需要, 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仍有一定的借
2、鉴意义,但其“法治”思想是为了地主阶级服务的,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下 的“法治”,因而并未体现出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故排除2、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材料中唐甄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工商皆本 D重视农业【答案】B考点:明清进步思想。题目要求是寻找材料的思想:农不安田=农业重要;贾不安市=商业重要;注意:答案C中的工是指古代手工业。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 追求
3、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答案】A考点:明清进步思想。孙悟空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近代现代的工人阶级,他没有民主和反专制的思想;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A. 主张民主科学 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挽救民族危亡 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答案】D考点:新文化运动。题目要求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于是可以排除C;辛亥革命主要是在政治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于是在宣传新的西方启蒙思想,而对旧的封建思想清扫得不够,于是新文化运动“ 继续”和“补课”则不仅是立新,更是在除旧
4、。5、右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 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它是中国汉字 它是中国书法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A. B. C. D.【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有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协议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无从体现,因此选B。6、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的内容不
5、包括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C要不要学习西方 D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答案】B考点: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包括三点,即A、B、D三项。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只是学习的政体形式不同。所以选C项。7、有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答案】C考点:新文化运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白话通神”、“古文讨厌”可知,材料反映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主张,“红楼梦、水浒
6、,真不可思议”,“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则反映出反封建思想,二者结合,可知材料应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故选C项。8、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答案】C考点: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
7、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即可说明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9、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京剧的京是指A宋朝的东京 B元朝的大都 C明朝的南京 D清朝的北京【答案】C考点:京剧。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京剧是在清朝形成的,京剧的京指的是北京。故选D。10、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料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活字印刷品 B兰亭序 C全宋词 D四书章句集注【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赵宋之世指赵家建立的宋朝,而兰亭序是东晋王羲之作品。1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
8、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穿着的中国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该文最有可能发表于国庆 A二十周年 B三十周年 C四十周年 D五十周年【答案】B考点:改革开放。费加罗报在文章中对“各种穿着和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表示惊讶,特别是“知识分子信心”和地位提高说明知识分子地位提高,这些表明我国的思想解放,这些都是发生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情景,在1989年后,情景已经比较普遍和正常了。12、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答案】C考点:
9、李贽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李贽和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都没有跳出传统儒家思想,都是地主阶级的儒家代表人物。而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在他们几百年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才出现。1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东汉“蔡侯纸”是改进造纸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在西汉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出现始于宋朝毕升。14、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
10、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现代化是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等多方面的变化,比如经济上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器物和技术),政治上民主取代专制(如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这种民主制度和辛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思想文化上用资本主义思想等取代封建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注意:新文化运动发生在中华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清朝在1912年已经结束);晚清(清朝晚期,一般指1840年到1912年清朝结束)历史现代化的发展
11、趋势是不断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CD排除,A有点迷惑性在于“清末新政”但是它只是个幌子。所以B符合。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剪掉辫子反朝廷”“中国岂是鞑子的”等信息可知当时反清的斗争日益高涨,这符合民族主义的内涵,故B项正确;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王朝,故A项错误;CD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16、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
12、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答案】C考点:宗教改革。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可知教皇代表认为在信仰圣经的同时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撑,只有这样信仰才能稳固,故C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根据所学可知两者都没有否认信仰的必要,故B项说错误;D项只是材料反映信息的一面。 17.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3、。”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答案】A考点:中国近代化。近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社会思想理性化, C仅反映李鸿章、郑观应的观点,B是章太炎的思想, D项不符合四人主张,而A项全面反映了表中不同人物的共同思想倾向,故答案选A。18某班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
14、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考点:陈独秀思想。“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这些关键词可以让我们知道,这是在说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变革思想观念。19、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实行人治
15、和法制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仁政和道德教育【答案】D考点: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家主要思想的理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为了扩充人的善性,要加强道德教育。故选D。20.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答案】A考点:文学成就。本
16、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明理学很明显是在强化“纲常化”,当然不是在“去纲常化”,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当然也就不包括“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21、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重视对人自身价值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
17、自然【答案】A考点:人文主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希腊神话故事的内容看,主要讲述人的一生,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所以本题答案选A,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22.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答案】C考点:人文主义。苏格拉底把研究“人”的学问从智者学派的感情上升到哲学高度。23.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主要
18、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D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答案】A考点:党的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代表大会 。题考查了党的八大、十二大、十四大和十五大的有关内容。根据教材内容,1956 年中共八大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等内容;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 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 的指导思想。据此A项符合题意。根据以上分析,
19、BCD项均不符合题意。24、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对第四次新中国初期留学热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清政府晚期的留学潮富国强兵第二次民国初期的留学潮实业救国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潮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初期的留学潮建设祖国第五次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潮创业立业A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B以留学苏联、东欧国家为主C涉及机器、水电等技术领域 D多选择留学欧美等西方国家【答案】D考点:近现代中国的留学运动。 “第四次新中国初期留学热潮”是20世纪50年代, 另外一个关键词是“不正确”,而当时留学苏联、东欧国家为主;而西方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20、企图扼杀新中国在摇篮中。第II卷(非选择题,每大题26分,共52分)25(26分)小组合作探究是研究历史和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假如我校历史兴趣小组要进行分组探究,请你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第一历史小组:以“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为主题展开探究: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
21、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并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分)第二历史小组:通过研读下列古文材料来探究我国古代儒学大师风采材料二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
22、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顾炎武请回答:(2)根据材料二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4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4分)(4)根据材料四说明顾炎武的治学上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炎武这一主张的产生的根本原因。(2分)第三历史小组:探究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手段日渐多样化。 材料五 还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
23、、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5)依据材料五,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4分)第四历史小组:探究近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 (2分)走什么路? (1分)结果如何?
24、 (1分)(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 其中“走自己的路”指什么? (2分)【答案】(1)相同点: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分)(2)贡献: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培养众多人才;(4分)(3)思想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4分)(4)治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2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发展。(2分)(5)教会学校的教育;报刊的宣传;新闻的传播;译著的介绍;国外华人的影响。(答到四点即可给4分)(6)举“三民主义”大旗,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结果失败。(4分)(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走
25、自己的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2分)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等。(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与苏格拉底有着共同的思想主张,因为他们同属于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思想家,都为着统治阶级服务,其思想主张也都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所以他们都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
26、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3)注意材料信息“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体现了大一统思想;“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体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4)明心见性,发现并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修己治人,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更好地治理百姓。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是指宋明理学中一种不切实际的学风,过分强调对心性的培养,忽略了实际做事能力。因此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5)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包括学校、报刊、译著等;(6)“举什么
27、旗,走什么路”中的“旗”是指革命的指导思想,问题中明确了时间即辛亥革命时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形式和结果即可;(7)“走俄国人的路”是指效仿俄国走“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联系史实可知由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走自己的路”是指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26(26分)哲人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是以夷攻夷而作,是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1) 根据材料一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目
28、的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2分)这体现出他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2) 材料二体现了哪个阶级哪一派的思想?(2分)材料三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明确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至此,“建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被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3) 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两者在救国方案上有何不同?(4分)(4)探究题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四种观点。甲:认
29、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指出材料中甲对待西学的态度?(2分)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必要的。” 指出材料中乙对待西学的态度?(2分)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令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
30、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次上进行学习。指出材料中丙对待西学的态度?(2分)丁: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叧。他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维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指出材料中丁对待西学的态度?(2分)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结论?(2分)材料四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材料五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
31、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请回答:(5)材料四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什么精神?(2分)(6)材料五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 材料五反映的内容与材料四有何关系? (4分)【答案】(1)目的:学习西方长处,抵抗列强侵略。(2分)变化:从固步自封到开始向西方学习(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2分)(2)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2分)(3)不同: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的途径建立君主立宪政体;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分)(4) 甲:反对学习西学。(2分) 乙:只学习西方器物(技术),不学
32、其制度。(2分) 丙:不仅学西方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2分) 丁: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传统文化。(2分)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和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5)人文主义精神(2分)(6)文艺复兴运动(2分)材料五反映的内容与材料四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2分)考点:近代中国进步思想;西方人文主义等。(1)材料一中魏源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因为题目要求不
33、得摘抄原文,于是需要将它的含义写出来。第二问注意题目要求的“变化”一词的含义。(2)材料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思想,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容易的知道。(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这是革命派的思想,革命派主张推翻君主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梁启超等主张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4)此题有多问,主要考察的是近代中国的对待西学的各个派别,近代中国主要有两大阶级五个派别向西方学习,分别是地主阶级的抵抗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5)根据材料很容易知道这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的名言,这鲜明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6)比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