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65KB ,
资源ID:31149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114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7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7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doc

1、课时作业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湖北调研)1984年,邓小平在与中央有关负责人谈话时说道:“农村政策很有效,农村状况确实很好,我们需继续采取措施,使形势更好”1990年,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农村要有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这表明邓小平主张(D)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C坚持家庭联产承包 D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解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

2、992年,故B项错误;据材料“第二次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当的规模经营”可知坚持家庭联产承包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根据邓小平在1984年和1990年的谈话内容的变化可以得出邓小平主张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故D项正确。2(2020太原模拟)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反映出当时(C)A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 B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C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D国营企业改革困难重重解析:1978年关于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故A项错误;B选项表述“私有化”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是国家对乡镇企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反映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乡镇企业而非国营企业,故D项错误。3(2020保定模拟)下表为19791982年湖南省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户数和从业人数,可知当时中国(B)(单位:万户、万人)A.私营经济发展缺乏规范管理B非公有制经济的禁令逐渐被打破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注意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解析:据材料“19791982年湖南省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户数和从业人数”可得出私营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无法得知其管理状态

4、,故A项错误;图表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可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限制被逐渐打破,故B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C项错误;表格中增长的数据主要是“个体”经营的上升,无法判断对私营企业的政策及影响,故D项错误。4(2020汕头模拟)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粮食统购价格高于统销价格,农民生产积极性高,但政府财政补贴负担重,最后出现了粮食统购“提价补贴压价减产提价”的怪圈。为此,我国政府(B)A鼓励发展乡镇企业B提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C实行对外开放战略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由材料“粮食统购提价补贴压价减产提价的怪圈”可知单纯政府调控价格不仅不利于价格提高还会

5、增加政府补贴负担,因此需要让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5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这一规定有利于(C)A推进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建立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C确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自主权D激发工人积极性,提升企业效益解析:材料中“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可以解雇”是改革而非推进公有制,故A项错误;经济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国有企业与材料中“特区企业”不符,故B项错误;确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自主权与材料中“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相符,故C项正确;激发工人积极性与材料中“必要

6、时可以解雇”不符,故D项错误。6(2020漳州模拟)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起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商品价格双轨制;2014年,我国农产品领域实现全部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这反映出(D)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C对外开放的立体格局已经形成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解析: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我国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品市场发展,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B项错误;我国的商品价格变化与对外开放格局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商品价格由“双轨制”到“由市场形成价格”

7、体现了市场的作用,故D项正确。719781991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A)A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B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C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D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解析: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说明国家对电视媒体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变革,故A项正确;题干只是涉及中国电视媒体一个行业,并不能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束,况且到目前为止,国家对经济的运行仍实行

8、宏观调控,故B项错误;中国电视媒体不是现代企业制度,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8(2020湖北调考)1985年,国家取消了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正式实施;1988年,国家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1989年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后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重新回归。这表明我国(D)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C政府减少对经济的调节 D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价格政策的转变,不能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故A项错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目标,故B

9、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调整价格政策,不能反映出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调节,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制定价格双轨制到取消价格双轨制,再到有步骤的、稳妥的价格改革重新回归,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故D项正确。9(2020衡水模拟)1965年,上海的钢材、机床、棉纱产量各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缝纫机产量占三分之一,手表产量占到十分之九。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后,上海这座计划经济的重镇,经济增长率却处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的位次。这折射出(B)A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难以突破B改革开放初期总体布局的特征C上海的经济体制改革严重滞后D改革导致上海经济地位的下降解析:1980年代上海经济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0、说明其他地区已经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A项错误;1965年上海的各项工业比重体现出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19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上海的经济增长率反而低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到整体的布局特征,故B项正确;“严重滞后”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上海经济增长率低不等于其经济地位的下降,故D项错误。10(2020日照模拟)1984年,美国科幻大片超人登陆中国大陆,但上演没几天就被禁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该片又获准在全国放映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B)A中美关系起伏制约文化交流B思想解放影响对外开放步伐C国人对西方文化持警惕态度D中国人对科幻文化认识不一解析:

11、根据材料“1984年,美国科幻大片超人上演没几天就被禁了一段时间以后,该片又获准在全国放映了”,结合所学,极可能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思想保守,导致影片放映的反复,故B项正确。111990年4月,国务院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一决定,体现了党和国家(A)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构想B拉开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序幕C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尽快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决心解析:开始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时间是1984年,排除B项;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

12、大,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故选A项。12(2020白城市模拟)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见下图)。共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了联合公报。“一带一路”战略赢得世界各国肯定和支持是因为(A)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解析:以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得到肯定与支持,说

13、明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排除B;目前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C;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结构转换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问题”。摘编自魏悦

14、、魏忠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历史演进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大三线在陕西南部秦岭那里,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国家把建设重点或者是国防建设重点放在大三线“文化大革命”又出现了人口大规模流动,一方面(城市党政机关干部)继续精减下放,上海支援新疆;另一方面是上千万的知青,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到边疆去,往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各个地方迁移。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还有一个

15、潮流是移居海外。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劳动力在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6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影响。(16分)答案:(1)问题: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不能随工业的发展而适时转移。原因:传统的农本政策及观念;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2)特点:20世纪60年代:从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迁移到工业化程度低的地区(或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到西部地区);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由政府主导进行。改革开放后: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迁移到城市

16、);从中国迁移到国外;由市场主导,自由迁移。影响:20世纪60年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违背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流向现代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但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和交通负担,滋生了新的人口问题等。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一“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概括。第二问,材料一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本观念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两方面分析。第(2)题第一问,据材料二“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

17、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吸引流动人口建设特区吸引”“还有一个潮流是移居海外”分别归纳概括。第二问,辩证地分析,20世纪60年代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到西部地区,促进中西部发展的同时,政府主导违背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后,人口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14(2020江西八所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会议主要内容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不要四面出击,国家发展需要一个过渡时期1957年9月八届三中全会重新提阶级矛盾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九届三中全会因林彪事件搁浅)给“四人帮”定性,并确立华国锋的领袖地位,以及决定邓小平

18、的复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大门打开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1988年9月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最大的突破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标志着从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三个时间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19、(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论题:三中全会折射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过程。论述: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主要是因为新中国刚成立,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国家急需一个过渡时期来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主要是因为“文化大革命”后“左”倾思想依然严重,急需思想解放,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逐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主要是因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结论: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逐渐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提取三个相互关联的时间节点确定一个包含节点的主题,例如本题可从1950年、1978年、1993年提出三中全会折射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过程,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搜寻相关历史信息按照逻辑例证论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