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5单元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本单元涉及的考点分别属于“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级。“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而言,“理解”层级的两个考点可作如下解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中,“重要概念”指的是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通常为一些非指代性的词或短语。
2、要求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定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要求能理解这些句子在文中的特定的含意。“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而言,“分析综合”层级的四个考点可作如下解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侧重于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主要指对“文中的信息”作拣选提炼和分类概括。“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侧重于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侧重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作进
3、一步归纳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侧重于对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论述类文章异彩纷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建筑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高考命题所选用的论述类文本大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人文性,文化内涵深厚,文化气息浓郁,紧扣时代脉搏,兼顾考生的知识面和对新信息接受的能力。从湖北省近几年高考语文卷考查目的看,这项考查主要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章中的相关知识。从能力要求看,这项考查会严格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只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命题。从命题形式看,这项考查一般是设置三
4、道单项选择题,既有选“是”题(选择正确项),也有选“非”题(选择错误项)。一、(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乡 土 本 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
5、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
6、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
7、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
8、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6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
9、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原文第2段说的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第4段说“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
10、生的社会”,这就是乡土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这就是现代社会。C项所述为现代社会的特征。D.原文第3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是地方性限制造成的,而不是“他们选择”的结果。答案:A。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
11、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没有隔阂”有错,乡土社会村之间有隔膜(第2段),村民也有摩擦(第5段),因此不能说没有隔阂。B.“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错。原文说“熟悉”是一种“亲密的感觉”,而不是选项中说的“感情深厚”。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从原文看,这种“信用”产生并适用于礼俗社会而不适用于法理社会,第6段就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答案:C。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
12、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第7段说“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可见
13、乡土社会没有B项所说的“根本原则”,也不讲究“普遍联系”。答案:B。二、(2013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凤属,神鸟也。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
14、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
15、,“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
16、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许慎说“似凫而大”,B项却说“跟凫一般大”,故错。A、C、D项都能在文章的前两段找到,且均是对凤的形象的正确表述。答案:B。2
1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章第2段第2句说:“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由此可知,A项中的“还没有出现”错误。B、C、D三项分别是对文中第2段、第3段和第4段
18、相关句子的概括和表述,都是正确的。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试题解读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
19、末段可知,周武王急于参拜商人的神庙,是为了“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而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故B项表述错误。A、C、D项均是对末段中相应句子的理解和分析,都是正确的。答案:B。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非指代性的词语或短语,通称词语。“文中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性”语词,这些语词一般都有较丰富的内涵,有的还有特定的含义。能否准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从明确概念的内涵
20、和外延两个角度进行考查。1明确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就通常情况而言,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概念,主要是一些术语,其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适性,因此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对概念内涵的揭示,最完整、最明晰的方式就是“下定义”(其标准语言形式:被定义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邻近的属概念)。如2012年高考江西卷的选文中对“联觉”所作的解释:“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论述文常常不对重要概念直接下定义,而是作阐述;正因为作阐述,文字比定义多,于是高考命题者往往分成四个
21、选项来考查对概念的内涵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选项往往似是而非;或总体正确,细节有误),每个选项都不直接全部照搬原文,以便加大试题的难度。这是值得考生注意的。高考中要求揭示概念内涵的选择题,其选项一般都不是“下定义”的标准语言形式,大多是揭示该事物的部分特征的,即使如此,考生在答题时仍须完整而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才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明确概念的外延。在逻辑学上,概念的外延是由概念的内涵决定的,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概念的内涵与概念的外延成反比关系: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如果没有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会出现扩大或缩小概念外
22、延的错误。而这恰恰是命题者在拟制选择题干扰项时常常加以利用的。高考对一般论述类文章中重要概念外延的考查,通常是要求考生对概念所包含的对象有哪些加以确认,或是要求考生对某一对象是否包含在某个概念当中作出判定。命题的题干的表述仍统摄在考点对概念的含义的理解之内(如“典题例析”例2的题干)。例1:(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
23、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
24、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
25、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
26、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
27、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思维导引本题从明确概念的外延角度设题。文本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第1段)。本题紧扣“和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概念,要求找出“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A.说的是汉族接受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B.说的是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D.说的是非洲的“芝麻”引入中国,融入了中国饮食:这三项对中华饮食的表述,都体现了“和
28、文化思想”。这三项的表述都是对文中对应文字(分别是第2段第2句、第2段第3句和第4段第4句)的正确转述,符合题干要求。C.“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说的是“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的要求(此项表述在文中的对应文字在第3段段末),其中的“结合”指的是“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的“有机结合”,与文中的“和”(中华饮食文化与其他饮食文化的“中和”“融合”)不属同一概念,这便是逻辑混乱,因而C项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答案:C。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试题,还可以从概念的内涵角度命制。例如根据以上文本,我们还可以命制这样一道试题:例2:下列对本文所阐述的中华饮
29、食文化思想“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饮食大量食物来自土地,由于民族之间的交流,汉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B中华饮食品种不断地大量地引进中亚、东南亚乃至西方的食物,从而扩大自己的食物品种。C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这就是中华饮食“和”的文化思想。D在坚持饮食“本土化”原则的同时,引进接受、消融改造外来食物、饮食方式等饮食文化,使之融入中华饮食文化。思维导引本题从理解概念的内涵角度设题。D.“在同时”,说明概念“和”所涉范围和秉持原则;“引进等饮食文化”,说明“和”对待外来食物、饮食方式的根本方法,属
30、“和”本质性特征;“使”字句是说采取根本方法所达到的目的、结果。这一项的解说,揭示了中华饮食文化思想中“和”这一概念的内涵,符合题干要求。而A、B两项都未能准确揭示其内涵,它们所说中华饮食品种引进的范围虽有大小不同,但都局限于部分地域,局限于食物品种,都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忽略了题干“中华饮食文化思想”。C项中“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只能制作中华美食,这里的“结合”与本文所讲的“中和”“融合”外来食物与饮食方式的“和”无关;不仅没有揭示内涵,而且犯了“逻辑混乱”的毛病。答案:D。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试题,要把握以下要点。1辨析语境。论述类文章阅读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31、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语含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在语境中临时生成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例如,饮食文化“和”这个概念,就不能等同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它只是核心理念下的一个分支,只能结合本文才能作出准确解释。这就是语境意义,也就是它在文中的含义。一般来说,有些论述类文章中某一概念一出现,都有所阐释,那么其内涵的解说或判断其含义正确与否的选择题就比较容易解答。如果文本作者逐层深入论述,那么概念的内涵就不容易揭示,概念的外延就不容易分辨,这就尤须顾及语境全篇和相关文
32、字的前后文。如“典题例析”例2,C项,“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这能不能体现“和”的文化思想呢?“和”本有“结合”的意味,但根据它的释义可知这属于“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这一概念,与本文的“和”无关。本书编者所拟揭示“和”内涵的D项,也是通观所选全文而作出的概括,原文本开头主要讲中国引进外来食物,中间讲引进原则,后边讲“分餐”到“合餐”的饮食方式。所以揭示内涵要兼顾到这几个方面。A、B两项,其共同错误之一就是局限于食物,而未涉及饮食方式。2分析结构。论述类文章命题一般涉及的重要概念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分析有关概念的词语结构,有助于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和对理解正确与否的判别
33、。概念词语除独字词外其结构有并列式如“原本”(2010年安徽卷),偏正式如“中国建筑的文法”(2011年湖北卷)、“生态文明”(2012年天津卷)等。并列式就是组成概念的字意思相近。那么,其内涵揭示一定要含有其中任何一个字词的基本意思,否则就有错误。如“原本”,标准答案是: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其中“原初”“始发”都含有“原本”的意义。还有另外解释: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其错误就是没有揭示概念“原本”的基本含义。偏正结构就是修饰限定语与中心词结合。如“中国建筑的文法”,这个偏正结构的中心词是“文法”(今天称为“语法”),它
34、是组词成句的规则。作者梁思成用“文法”作比喻,实际就是讲“中国建筑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这个内涵的解说也合乎概念的偏正结构。个别概念看似动宾结构,如“变形”,实质仍是偏正结构,它和“常形”相对。正确的理解是“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发生变化的形态”。分析结构对下定义、判断概念内涵的正确与否有直接关系,对概念外延的判断也具有基础的作用。3抓住提示。判断或回答问题往往题干本身就有提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还有另一种提示概念本身的提示。例:(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中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备的变革。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
35、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节选)10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思路点拨原文没有对“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作内涵揭示,怎么解题呢?其实概念本身的限制修饰语有所提示。第一个提示语“另一种”,我们就须找到与之相对的前一种,即“技术性
36、思维”;第二个提示语“完全不同”,这就须要弄清“技术性思维”的内涵,才便于找到其“完全不同”。根据文章第1段有关论述,说现代人有许多关于科技方面的知识,并以此“改造自然”,结果是造成“摧毁我们生存根基的各种危机”。作者同时提出与之不同的另一种看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把握住这些,就可准确提炼出答案了: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后果,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达到与自然共济(适应、协调与自然的关系)。4明确程序。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试题,一般的答题程序为:第一步,找出该概念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段落;第二步,运用文章结构分析的方法,
37、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第三步,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或内容(复杂内容须加以概括);第四步,分析选项,逐项排除(或确认)。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文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点明主旨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文眼”句);内涵丰富的句子;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有些显示层次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领起句、过渡句、结论句等)的含意,也需要正确解读。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或作用比较突出。“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特定含意(包括
38、深层含意)。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考查的热点,综观2013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试题,几乎半数涉及这一考点。同时,此题设题选点非常灵活,形式多样。如:安徽卷(文本见第179页)考查对“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这句话的正确理解,这是着眼于领会句子的特殊内涵,重在领会这句话的语境意;福建卷要求阐述对“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这句话的理解,这个句子本身既是该段落的起始句,又是该段落的中心句,这就意味着,须要对所覆盖到的文字进行梳理概括;湖北卷考查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判断的理解(文本及试题见“真题演练”一),关键点则在
39、于对“乡土性”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准确把握;等等。因此,备考中,考生须要准确定位句子的所属类型,采用对应的方法和技巧灵活应对。例:(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
40、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
41、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8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
42、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思维导引根据题干要求,首先要明确观点的重点在于“不是一劳永逸”,然后须要查找选项信息在原文中的信息源,再经过分析,找出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从第1、2段中,A、B、C项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文字来支持题干的观点。至于D项,文中通过“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这个比喻,说明“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的“最高表达方式”。这个比喻是为了强调“不能再对它(古典柱式)做进一步的改进”,而不是为了支持“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的观点。答案:D。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可以采用
43、下面几种方法。1析结构。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须要分析其结构进而来理解其含意: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层层推进,这样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2抓关键。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其含意主要通过一些关键词语显现。关键词,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我们只要把句中关键词的含义分析透彻,就可以进而推知全句全段的意思。3辨语境。一般来说,句子与句子是互相关联的,这些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对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特定含意。4论目的。重要句子往往有其表意目的
44、,或表明全文主旨,或彰显文章的结构,或表达作者情感,或引出行文线索,对这些句子,还应从其表意目的的角度发掘其含意。关涉全篇的“文眼”句,宜联系文章论述的中心去理解其含意。对有隐含意义的句子,宜根据文中相关信息,从表意目的的角度理解其含意。5明修辞。有些重要句子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对这些句子,可以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来透视其深层意义。有时还须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信息,是获取所需信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要求理解各种信息的内涵,并根据需要加以筛选、整合。“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种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所谓“筛选
45、”,即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也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伪存真,进行比较、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挑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语言材料。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转换、概括、组合等再加工,使之符合题目要求。筛选并整合信息,是获取所需信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要求理解各种信息的内涵,并根据需要加以筛选、整合。这类题目,通常涉及文中所论及事物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试题所涉信息区间相对较大,信息源也不是单一的。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已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三道选择题中,一般会有一道甚至两道涉及这
46、一考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试题,往往是由命题者从文本中筛选并整合相关信息,设置四个选项,让考生从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不能)支持某一说法的一项是”等。例:(2013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57题。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
47、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
48、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的,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尽管传统节日式
49、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有删节)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
50、和洋节的挤兑。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思维导引A.是从原文第1段“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摘取而得,而作者在揭示原因时否定了“空洞化”的说法。B.是从第2段“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摘取而得,原文已经明确说明“这都是表面的原因”。D.是从第4段“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摘取而得,这里列举的是“式微”的内容而非“原因”。C.作者在第2段明确指出:“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原因
51、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并以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春节为例进行分析,说明传统节日被“异化”“物化”,即“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第2段)。答案:C。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试题指向。筛选信息试题的题干,一般都有明确指向,即筛选什么。它既是筛选的标准,又是整合的要求。本考点“典题例析”的题干“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其中“真正原因”就是筛选对象的指向,它是准确解题的第一要素。“符合”是选正或误的另一指向。2确定信息区间。明确题干筛选指向后,就要回到文本,迅速找到筛选区域,对相关信息尽数搜罗,
52、不致遗漏要点。怎样找到信息区间?以本考点“典题例析”原文为例,明确各段大意是关键。第1段叙述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的现象及人们的看法,第2段表述自己对式微原因的分析,第3段对节日发展趋势的展望,第4段对传统节日应取的态度。各段大意明确,便知道筛选信息的区间之所在。3对照选项甄别。就是将选项与原文信息相对照来辨别正误。A项不在试题筛选指向内,而且文中明言是“专家们认为”;B项虽在信息区间内,但句子前有“很多专家都归咎于”,仍不是作者观点;D项内容在第4段内,一是区间不对,二是这个句子前有“节日式微的内容”与题干“真正原因”不符,故也应排除。C项则是第2段从“在笔者看来”开始,直到段末5个句子整合而成的
53、,对照时尤须看其整合是否合乎选项意思。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
54、,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与“把握思路”结合起来。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第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例:(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
55、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
56、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
57、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
58、验的考验的。(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B段承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段。C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
59、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思维导引本题侧重于考查在阅读理解并准确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论述思路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从第段首句“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可以得知,段是并列关系,A项中“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错误。B.分析正确。C.段在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作用与特点。作用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特点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最后一段中并没有提到“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D.分析有误。第段中
60、“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说明选项D中“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错误。答案:B。解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试题,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注意全文内容。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而对相关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在解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理清文章的段意、层意,这样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2注意结构特点。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体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在段落内部,也应辨明句间关系,即
61、辨明各部分之间是承递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总分关系等等。如果有语言标志词,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那么往往就有中心句,层次和层意就一目了然。3注意逻辑顺序。在析结构、理思路的过程中须要把握一个段落与上下段落的逻辑关联、一个段落的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等。逻辑层次是指各语言单位的层级,这与多重复句的分析在原理和要求上是一致的。4注意对照比较试题表述与自己的分析。例如本考点“典题例析”A项,自己分析段关系,只要抓住段的开头句(中心句)“科学思
62、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便可知段论述“科学思维方式的第一个特征”,那么两段关系就是并列;而A项表述则说由段“推导出”段的另一个特征,那么两段之间就是层进关系,从段落结构关系这一角度便可判定其不正确。当然从内容的逻辑联系看其是否有“推导出”也可判定其错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内容要点”,是指文章几个主要部分(或说主要段落)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是指文章总的思想,即作者的主要观点和看法。这一考点侧重于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做进一步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高考考查时,多是对语段或全篇做归纳和概括,有时也与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综合在一起进行。试题形式上,一般都
63、是客观题,少数省卷也有主观题。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等。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
64、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
65、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他是第一个使用
66、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B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
67、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思维导引本题从“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角度设题。A.信息区间在第1段,原文为“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选项表述为“只是没有”,以偏概全,说法绝对化。B.信息区间在第2段第一句,原文只是说到文人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并未提到“取得最高成就”,所以属于强加因果和无中生有。C.信息区间在第3段,原文说陈淳“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可见这种技法是陈淳自创的技法,并非是向文徵明学习的。选项犯了曲解原文张冠李戴
68、的错误。D.信息区间也在第3段,理解分析正确。答案:D。例2:(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
69、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贸易,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贸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
70、,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
71、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13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A烈酒与印第安人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C酒瓶与异国文化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思维导引要解答本题,须要梳理全文思路,把握各段内容,进而归纳概括全文内容,在进行比照后选择正确答案。同时要注意,作为标题,一要能准确概括全文内容,二要生动有趣,吸引读者。本文的核心内
72、容是阐述殖民者利用烈酒进行交易和统治,所以D项最适合。答案:D。“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可以分解为几个小的考查点。命题着眼点不同,解题思路也不同。1归纳段落内容要点的试题。归纳段落内容要点,即梳理并罗列段落主要内容。归纳段落内容以分析词语、句子为基础,因此,对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对几个不同句子恰当组合(或相加或合并)的理解,对句间内在关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准确把握段落中心意思,首先就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归纳、概括出段落的要点或中心意思。本考点“典题例析”例1第7题A项,是对原文第1自然段的概括,原段落有一个中心句,即在叙述明初尤其是明宣宗时期
73、画坛状况后的一个总结句“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只要一对照这一中心句便可发现A项把话说绝了,犯了说法绝对化的错误。B项对应原文第2自然段,原文没有能概括中心的句子,段落开头说时代、风格、代表性吴门画派,中间重点分析“吴门四家”的各自特点,最后总结其成就。归结应将开头和结尾重新整合: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与B项对照,可发现其“标新立异”“最高成就”属无中生有。2归纳层次内容要点的试题。归纳层次内容要点,即梳理并罗列层次主要内容。层次是指作者写文章时安排材料、表达思想观念的顺序。层次与段落关系密切又有
74、区别,层次是依据思想内容划分的,段落是依据文字表达划分的。在一篇文章中有时层次与段落一致,有时是互有包含,常常是一个层次包含若干段落,有时一个段落包括几个层次,因此归纳层次的意思要以归纳段意为基础。在分析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论证说理的逻辑,明确具体层次的内容,然后以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本考点“典题例析”例1第7题C、D两项对应原文第3段。第3段根据其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层,前面着重说吴门画派的弟子陈淳的绘画技法,后边大半段说徐渭的创作技法和取得的成就。将C、D项与之对照,也很容易发现C项关于技法的概括与原文不符。3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试题。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
75、的,它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概括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文章写了什么,即内容;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即写作目的和写作动机。具体而言,“归纳内容要点”应注意以下几点。概览段落意,明确中心句。中心句的一般表现形式有:段首提示性中心句、段末总结性中心句、段中过渡性中心句、服务于主体段落的另成一段的抒情性或综合性中心句。抓住关键词,找出重点段。归纳一段话的要点要抓住关键词,概括一个层次的层意要找出层次里的重点段。提取信息,重新整合。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
76、重要句子,考生必须对每个独立句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面到点,归纳出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应注意以下几点。抓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对理解文章的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都是文章的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阅读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的方法。是各层意思的相加且又是一种“意思的综合”。如本考点“典题例析”例2第13题要求为文章选择最适合的标题,就须要逐段概括大意,明确文章中心:第1段,烈酒是一种精神慰藉;第2段,印第安人着迷
77、烈酒的原因和每喝必醉的习惯;第3段,欧洲人利用印第安人的嗜酒习惯提供烈酒进行罪恶贸易;第4段,殖民者在墨西哥同样如此用烈酒巩固统治;第5段,烈酒帮助了殖民统治者。其中第5段实际揭示出文章中心。据各段段意和文章中心,就可以排除“A.烈酒与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只是典型,不能包括非洲奴隶、墨西哥的土著人)”“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精神慰藉只是被殖民者利用的原因,它远未触及文章的主旨)”“C.酒瓶与异国文化(异国文化是指美洲印第安等民族,还是指欧洲人,不清楚;指前者,烈酒又不是他们的;指后者,则是一种美化)”三项,而选择“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才击中了要害,切中文章主旨)”。结合文体特点,掌握概
78、括规律。论述类文章一般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传播新知、阐述观点、表明立场,因此应抓住文中阐明中心观点的语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从近年的高考情况看,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个角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做这类试题要着眼于整体,对全
79、文涉及的内容作全面分析,并正确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对文章中涉及的某一具体事物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围绕这一事物,在筛选整合文中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观点态度作分析和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所引述的别人的观点的态度。这就要首先明确别人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作者对此是赞同还是反对,或是赞成哪一部分、反对哪一部分,从而明确作者的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须对肯定、否定以及肯定与否定的程度作进一步确认。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不可一概而论,对大是大非问题,作者会明确表示赞成或者反对态度;对较复杂的问题,有时则会对其某一方面是肯定的,而对其另一方面是否定的,有时还可能对问题
80、的看法有所保留。这些情况在阅读中都要仔细分析,以利准确概括。这一考点的题干往往表述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全国课标卷)“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安徽卷)。选项的设置往往是命题者对文中观点态度的转述,考生须要做的是判断这些转述与原文的观点是否吻合。例:(2013安徽卷第3题)(文本见第179页)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
81、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思维导引本题要求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联系文章中引用的相关材料和分析阐述,从而正确理解并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四个选项,都是对选文相应文字的分析与概括。A.概括正确,对应的信息区是第段的前三句话。B.概括正确,对应的信息区是第段。C.概括正确,对应的信息区是第段的最后两句话。D.概括有误。对应的信息区是第段的第一句话。原文称“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
82、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并未提到“自觉接受”;并且人们接受伦理公理的目的是“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并非“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答案:D。要想准确把握、从而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文中关键语句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来说,论述类文章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2从文中选用的材料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83、。论述类文章运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征引的文献资料,包括理论。这些材料,有的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发表某种见解,有的用来反驳某种观点。分析这些材料,正确理解其本身的含意和在文中的作用,便成了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3从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中把握引述材料隐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点是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重点。阅读时要在筛选整合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作者评论或议论性的文字,推求材料与作者观点态度之间复杂的关系。4从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
84、,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准确地作出综合概括。5从文中流露出的情感倾向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一篇文章,无论文体,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赞成还是反对,肯定还是批评,欣喜还是忧虑,都可以视作作者观点态度的间接流露。【相关链接】论述类文章的整体阅读许多考生面对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其实,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甚至只有局部没有整体的阅读,往往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答题的失准、错位或遗漏,结果是欲速不达。鉴于此,在面对论述类阅读题时,我们建议用整体阅读的思路来解答问题。整体阅读,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认知
85、的阅读方法。整体阅读注重从宏观上驾驭文章,强调首先对文章整体把握和整体理解,理清文本的内部关系,再由整体到局部,直至达到对文章全面、准确、透彻地理解、感悟。我们提倡整体阅读,不仅仅因为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流程,于阅读理解有利,还因为在高考考场上它对我们迅速、准确地解答试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高考阅读题,大多从整体着眼命制,试题往往关涉全篇内容。在这种情势下,遵循整体阅读的规律,在纷繁的信息中分清主次,在芜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在多层次的阐述中把握主旨,已成为我们解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试题的必要途径。请看2013全国新课标卷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
86、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
87、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
88、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89、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90、。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答案:B。(阅读全文,我们知道第1、2段是提出解决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问题,后边具体论述回答问题。我们就明白了答题区间在第1、2两段,即为什么在当今要论述这个问题,也就是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什么,A、B、C三项都是历史原因,D项则是现实原因。对照原文,就会发现B项是转述第1段中钱穆先生的话,钱穆先生原话中“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指代的是前句所说“先秦诸子学术思想”,而B项将“先秦诸子学术思想源流派别”表述为“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故错。另外,这里讨论的
91、是老子的“伪迹”和“真相”,没有直接说道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答案:D。(我们通过整体阅读,首先明确了文章思路(各段主要内容)和文
92、章中心,就会明确本题的“理解和分析”是对论证部分各段内容要点的归纳。明乎此,我们就用试题所提供的要点与自己理解归纳的要点相比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原来D项对铁证这一要点的归纳不合原文意思。原文中“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的结论,是由上文所引论语宪问的一句话和朱熹对“或人所称”出处的认定得出的。论语宪问中“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是孔子批评老子的话。朱熹说“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才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
93、了论证的力量。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答案:C。(原文中只提到申不害、慎到、韩非“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并不能确定因为他们的引用阐发,黄帝书就享有崇高的地位,C项“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的说法是
94、强加因果。)怎样整体阅读这篇文章呢?(一)明思路一般论述类文章,总是力求一步步把所论述的问题说清楚。因此,阅读者首先要重视对文章思路的梳理,并在对文章思路作梳理的过程中,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分哪几个层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各论述层次中的分论点是什么,文章又是用了哪些论据来论证分论点的。作为整体阅读的第一步,“明思路”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文章的论述层次和文章结构,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而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才能准确而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才能全面而不至于出现遗漏,对“内容要点”的归
95、纳、对“中心意思”的概括和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才能准确而不至于出现遗漏、偏移或错位。例文老子的年代,第1、2段提出问题,解决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和衡量标准(年代可靠的文献);第35段根据标准层层推进论证并回答问题,老子比孔子年长。这便是文章的整体思路和中心观点。例如第3题A项,“对于问题”说本文论述的对象,“本文采用了即还加上”说全文论据和论证方法,“从而”句评运用论据进行论证的效果。没有对全文的整体把握,单从哪一段哪一句都是无法判断这一项正误的。明确了文章的整体思路和中心观点,解题才有保障。(二)明指向“明指向”,就是认真审读题干,从中获得有效的答题指向信息。这些有效的答题指向
96、信息主要包括:题干要求选出的是正确项还是错误项,题干所指涉的考点是什么,题干所给提示或其他答题要求。例文第1题的指向,一是解题选“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二是内容“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题,无论是理解层级的还是分析综合层级的,答题都须依据文本,因为它们要求的都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或分析综合。明确了试题指向,也就等于划定了解题信息源的范围(或说取答信息区间)。整体阅读中我们已知第1、2段是提出“解决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问题,作者自然阐述了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即写作本文的原因。那么答题选项信息区间就是这两段。(三)明对应解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选择题,理应建立起三种对应意识:一是
97、区间对应意识,即须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相关内容(即前文所说“解题信息源”);二是原文与引文的对应意识,要明确选文作者的观点看法和文中引用的他人观点看法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握其异同;三是选项和原文信息的对应意识,即须比较原文与选项表述上的异同。例文第1题A项与第1段1、2句对应,B项与第3句对应;C项与第2段第1、2句对应,D项与第2段最后一句相对应。(四)明实质判断选项内容与原文中的对应内容在实质上是否有出入,是解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这些选择题的选项几乎没有照录原文语句的,大都是对文章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判断这些转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需要
98、考生在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整合相关信息,下一番分析综合、概括提炼的功夫,透过字面看实质。同时,了解有关“转述”的一般知识,掌握其规律性也是很有必要的。选项设置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种: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下面分别加以介绍。1概括式转述。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为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例文第3题D项中“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其中“加以阐发”是一个典型的概括式转述,它把原文第5段中“如论语卫灵公老子长于孔子”共200个字的具体引述与阐发用
99、4个字加以概括,极为简洁。判断这一转述是否切合原文语意,一要注意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这种一般性的结论是否可靠;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组合关系。2具体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例文第3题D项“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其中最后一个分句是典例。其内容考试文本没有,但课本师说有“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并依据古书对
100、老聃作有注释。这一具体转述将试题与课内衔接,又为文本补充了论据。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主要从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切合原文表达意图的角度去思考。3同义变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作转述的一种转述方式。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变换主体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判断转述的句子是否“同义”。例文第1题B项就是将史学大家钱穆的文言表达变为白话转述其大意。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摘抄原文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
101、否定。(五)识陷阱选择题中的选“是”(要求选出正确项)题的干扰项,和选“非”(要求选出不正确项)题的应选项,都是对原文的理解或分析综合不正确的,都是命题者设置的答题陷阱。了解这些“陷阱”的种类和设置规律,对我们识别“陷阱”、正确解答选择题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常设“陷阱”主要有以下10种。1断章取义。所谓断章取义,是指选项所概括的内容信息不全面,妄下结论。例文第2题D项就是这种错误,看起来引例与结论紧相承接,但选项舍弃了朱熹的话,由断章取义而造成错误。2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例文第3题的C项就是这种错误。3偷换概念。所谓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的概念的内涵、外延不
102、等同于文中的概念。例文第1题B项说“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就用“老子和道家”偷换了原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其”承前指代的“先秦诸子”。4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是指将原文中“张”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说成是“李”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例如2013年重庆卷第6题A项(见第178页),说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原文明明说是引述的专家的观点,而非本文作者分析传统节日式微的真正原因,这便是张冠李戴。5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是指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真题演练
103、”第3题B项说周武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就是无中生有。四川卷第7题B项(见第180页)也是如此。6逻辑混乱。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设置干扰项也常用扩大或缩小范围、作用、程度以及任意扩大或缩小概念外延等手法,引诱考生落入陷阱。例如2013年辽宁卷第1题及编者的自编题(见第175页)。7说法绝对。说法绝对,即把选择性、可能性等说法冠以“一定”“必然”“就是”等词语作限定。也就是说,原文中的表述是留有某些余地的,而选项中的表述则把话说满了。例如“真题演练”第2题A项,说商代晚期“凤纹还没有出现”就是说话不留余地,犯了“说法绝对”的错误。2013年四川卷第7题A项(见第180页)也是这种错误
104、。8答非所问。尽管选项与原文在内容上没有不一致的地方,但选项并非指向题干所探讨的问题。比如,对于含有“原因”“根据”“证据”等字眼的题干,要特别注意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在解答这种题时,就要特别留意选项的信息是否在答题信息区间之内;那些利用答题信息区间之外的信息所设置的选项通常因答非所问而应被排除。2013年浙江卷第8题D项(见第177页)就是这种错误。9曲解原意。曲解原意指的是故意将原文的意思进行错误解读。如2013年安徽卷(文本见第179页)第1题C项:“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其信息源在原文第段:“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
105、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明明“追求真理”是说“科学家”的,在C项表述中“追求真理”变成了首先是“清教徒”,其次才是科学家,这便是曲解原意。10以偏概全。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即以部分替代整体,局部替代全局。(或者反过来,以全局替代局部,一般替代个别。)例如2013年重庆卷第6题B项(见第178页),把“表面原因”作为“真正原因”。熟知以上设题陷阱,能够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找出题目中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要识别选择题干扰项中的设题陷阱,就必须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和理
106、解,弄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对文章作全面、准确、透彻的理解、感悟。因此,运用整体阅读的方法对于我们识别陷阱继而准确解答试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六)作答案对于选择题而言,应逐一排除不合题干要求、设置上述各种陷阱的选项,确定答案。对于主观题而言,应根据自己的分析、概括,组织答题语言。答题时应明确题干对答题语言有什么特殊要求,认真考虑该分几点作答(很多题的赋分对此有暗示作用),是否对准了答题的点,需要什么关键词,表述是否言简意赅等。复查验证答案环节也必不可少。答案拟好后验证所答是否所问,防止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还应使语句通顺简练,力避书写错别字。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丑行不“丑”我国戏剧中
107、的“丑行(hn)”或者“丑角”,其相貌或许丑陋些,但表现的人物类型非常广泛,有忠厚老实的,也有尖刁促狭的。其容貌最显著的特点是白鼻梁,由此区别于俊扮的生、旦行当。诚然,容貌丑陋比较适合表现心术不正的类型人物。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相貌平平而业绩非凡者,所以也有厚道本分的丑角。如豆汁计中的心地善良的好人金松、盗甲中的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时迁、九龙杯中的杨香武等。多数的丑角是表现容貌与品行都不好的人物形象。丑陋的类型人物之中有的属于值得表彰的好人,也有的基本上是好人,但有某些缺点或缺陷,如卖马中的王老好、甘露寺中的乔福等。也有的纯粹是幽默调笑的角色,如回龙阁中的马达、江海,小上坟中的刘禄景等。从外貌到
108、内心都是不好的反面人物,是丑角中塑造最多的类型人物。如乌盆记中阴险凶残的小人赵大,审头刺汤中卖主求荣的汤勒,活捉中的风流淫棍张文远、野猪林中狗仗人势的恶少高衙内等等。按社会阶层来分,丑行可以从最高的帝王到社会最底层的贩夫走卒、旗、锣、伞、报等零碎角儿。赵氏孤儿中的晋灵公,淮河营中的侯爷栾布,选元戎中的大将程咬金,其他诸如官员、解差、江湖术士、太监、师爷、酒保、家丁、脚夫、轿夫、店家、船夫、车夫、龟头等零碎,丑行几乎无所不包。所以丑行是戏曲中表现面最为广泛的行当,需要积累全方位的社会生活体验才能从容胜任。我国的戏曲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形态。美始终是其一贯追求的目标。但是,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美的表现
109、也必须以丑进行衬托。所以丑行在戏曲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丑行的表演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在古老的踏摇娘中就已经具备丑行的表演,参军戏基本上就是丑角戏。元曲与明清传奇中丑行占有相当比重,昆曲基本是由“三小”(生、旦、丑)角色组成。昆丑、川丑以及高甲丑等各剧种的丑角表演艺术,是我国戏曲传统中的宝贵财富。戏剧表演中不可没有丑态的表演部分形象的丑陋(包括动作的丑态)与心灵的丑恶(包括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例如:斩首、自刎、上吊、僵尸、裸露、醉酒、疯癫等等。诙谐幽默是丑角的表演特色,在剧中往往起调节气氛的作用。为维持舞台整体美的形象,丑行在表演中切忌一个“脏”字。老艺术家们的台上表演
110、十分生动、风趣,但又非常严肃。他们决不以肮脏的语言或不堪入目的动作来取悦于观众,骗取廉价的笑声或掌声。这与如今某些走红的“小品”演员不同。戏曲的丑角,决不可仿效那些哗众取宠的低级趣味来污染戏曲舞台,而应保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洁性。(选自中国京剧2012年第7期,有删改)1下列对于“丑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丑行的容貌显然是不美丽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白鼻梁。白鼻梁是区别丑行与俊扮的生、旦行当的标志。B丑行按社会阶层来分,可以从最高的帝王到社会最底层的贩夫走卒、旗、锣、伞、报等零碎角儿,几乎无所不包。C丑行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古老的踏摇娘中就已经具备丑行的表演,参军
111、戏就是丑角戏,元曲与明清传奇中丑行占有相当比重。D丑行在戏剧表演中的丑态的表演部分有形象的丑陋与心灵的丑恶。例如:斩首、僵尸、裸露、疯癫等等。答案C(以偏概全。原文第5段中说“参军戏基本上就是丑角戏”,而选项中缺少了限定词“基本上”。)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丑行容貌丑陋,比较适合表现心术不正的类型人物,但也适合表现心地善良、行侠仗义的类型人物。B多数的丑角表现的是容貌与品行都不好的反面人物,如乌盆记中的赵大,审头刺汤中的汤勒,活捉中的张文远等。C丑行的表演特色是诙谐幽默,丑陋的类型人物之中就有纯粹属于幽默调笑的角色。如豆汁汁中的金松,小上坟中的刘禄。D戏曲表演中不可没有
112、丑态的表演部分,因为美的表现必须以丑来衬托,丑行在戏曲领域中具有特殊功能。答案C(张冠李戴。豆汁汁中的金松并非纯粹属于幽默调笑的角色,而属厚道本分,心地善良的角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丑行在戏曲中的表现面最为广泛,因此丑行演员需要积累全方位的社会生活体验才能从容胜任。B诙谐幽默是丑角的表演特色,在剧中往往起调节气氛的作用。艺术家们的表演生动、风趣,但决不以肮脏的语言、不堪入目的动作取悦于观众。C我国戏曲的丑行表演艺术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虽然它在戏曲表演中表现为形象的丑陋与心灵的丑恶,但处处都需要维持舞台整体美的形象。D戏曲丑角的表演,与如今某些走红的“小品”演员
113、不同,他们拒绝那些哗众取宠的低级趣味来污染戏曲舞台,很好地保持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洁性。答案D(原文“这与如今某些走红的小品演员不同”中的“这”,指前文所述“老艺术家们的台上表演”,不是泛指“戏曲丑角的表演”;原文“决不可仿效,而应保持”,是文章对戏曲丑角的表演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对现实情况的确认。)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茶作饮料的可靠记载,始见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公元前59年,王褒的僮约中提到家僮要在家里煮茶,还要到市场上购买茶叶。这是我国最早和最有价值的关于茶叶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情景。秦汉时期,饮茶的方法有所改进,不是仅以未加工的生茶叶煎服,而是将茶叶捣碎,加上油膏、
114、米粉之类,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放入壶内煎煮,外加葱、姜、桔、盐等调料。三国两晋时期,饮茶的风气渐盛。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每次大宴群臣,都要强迫群臣喝酒,直到各位大臣都喝得酩酊大醉,孙皓才十分高兴。一位姓韦的大臣不会喝酒,孙皓密赐给他茶叶,允许以茶代酒。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文人以茶待客渐成风气,甚至在妇女中饮茶也很普遍。到了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盛行,和尚坐禅,饮茶发挥了很大功效。饮茶可以兴奋头脑,驱除睡意,利于清心修行。饮茶之风在各大小寺庙流传开来,各地寺院也开始种茶。佛教兴盛了,饮茶也日益普遍,时人称“茶佛一味”。唐朝时,饮茶之风更为普遍。唐朝初年,饮茶仅在南方流行,北方有些地方则认为是奇异
115、风俗。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人们发现饮茶可以提高人的思考能力。这无疑受到文人学士的青睐,他们逐渐饮茶成癖,纷纷以茶作为吟诗作赋的题材。唐朝中期,北方饮茶普及,南方大批茶叶运往华北。城镇乡村的茶馆到处可见。茶叶不再是贵族和士大夫特有的享受品,而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饮料。不仅如此,饮茶之风还传到塞外西北各地,乃至西藏。我国边区少数民族喜食肉类,领略了茶叶的奇特风味,认识到茶叶有助消化的药理功效,更视茶叶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唐代产茶区域遍布江浙、华南、华中地区,同今天大致相同。茶叶产量以江淮为最,浮梁(今景德镇)、湖州(今浙江吴兴)是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所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
116、买茶去”之句。宋代以后,饮茶直接用焙干的茶叶煎煮,不再外加调料。由于制作茶叶的技术显著提高,人们的饮茶风气日盛,嗜茶的人更加普遍。当时好茶的品类很多,有龙团茶、龙凤茶、石乳、白乳、玉液长春、万春银叶等等。元朝开放西北茶市,饮茶风气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中进一步普及,边茶大量生产。明代发明炒青制茶,茶叶也改为用开水冲泡饮用,不但方便,还保留了茶叶的清香,更适合人民的需要。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茶叶质量的改进,饮用方法及泡茶器皿等也越来越讲究。有很多茶叶专著问世。如许次纾的茶疏,顾元庆的茶谱等。这些专著对茶的饮用和生产的发展有过很大影响,普及了饮茶知识。到了清代,饮茶盛况空前,茶叶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人
117、们交际应酬、礼尚往来都离不开茶。茶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已成为每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之一。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很早以前,我国的茶叶就通过海陆运输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我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智慧,给世界人民带来茶这样美好的饮料,是值得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知识)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饮茶之风流行的原因的一项是()A文人以茶待客渐成风气,妇女也普遍饮茶,和尚也普遍饮茶。B饮茶可以兴奋头脑,驱除睡意,也可以提高人的思考能力。C喜食肉类的边区少数民族认识到茶叶有助消化的药理功效。D制茶技术显著提高,饮茶由原来将茶饼加多种调
118、料煎煮,而后直接用焙干的茶叶煎煮,到明代改用开水冲泡。答案A(是饮茶之风流行的现象,而非原因。)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汉时期,饮茶的方法不是将未加工的生茶叶煎服,而是将茶叶制成茶团或茶饼煎煮,外加调料。B所谓“茶佛一味”是指随着佛教的盛行,饮茶因在和尚坐禅时发挥了很大功效而日益普遍。C饮茶风气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中进一步普及,这与元朝开放西北茶市有很大关系。D到了清代,茶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交往中地位越发重要,饮茶的盛况是其他朝代无法比肩的。答案A(原文中“不是仅”并未排除“将未加工的生茶煎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褒的僮约中提到家僮要
119、在家里煮茶,还要到市场上购买茶叶,这反映了西汉时茶叶的饮用和买卖的情景。B因为大诗人白居易写出了“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于是浮梁因诗名而成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C明代发明炒青制茶,茶叶改为用开水冲泡饮用,不但方便而且还保留了茶叶的清香,这是一大进步。D饮茶的方法从煎服生的茶叶到冲泡炒制的茶叶,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B(颠倒了因果关系,先有浮梁茶叶集散地之实,而后才有相关买茶的诗句。)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竹文学所扭结并散发的巨大审美文化效应,不仅得力于其意象系统多维多重的整体性及动态性的表意功能极为契合中国文人的多种价值追求,还在于该系统具有沟通文学自身的理论
120、层面及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的特殊机制,由此而全方位地建构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与游仙、山水、咏史、怀古等题材形式并列,所谓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赋是古代抒情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与表现形式。竹在这之中便占有重要一席。姜斋诗话卷二言“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正是竹文学初兴之时。可以说,咏物诗的兴起成熟是与竹文学发展历程相近的。文人咏竹时完善臻美了咏物手法。在咏竹之作接受与鉴赏过程中,中国文人逐步廓清了如何处理咏物作品“形”与“神”、实体与象征关系的认识。竹子的“节”与文人气节的“节”音同形同,语义相通,以竹比德象征意趣极为明晰,特定的情感取向与价值关怀结体于竹意象之中,文学表现的模式化亦诱发、触动并强化了创
121、作主体理性探究其内在表现规律的冲动,从而促进了所有咏物作品整体规律的探求。岘佣说诗即谓:“咏物诗必须有寄托,无寄托而咏物,试帖体注也。”不妨说,竹文学牵引得咏物作品及其理论注重现实性。竹在文人情感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也是多方面的。且不说一些日用与书写用具,许多传统的乐器如笛、箫等均为竹制。甲骨文“龠”,即竹制乐器,据说是排箫的前身。殷周时已有竹制乐器如竽、筑、篪、籁、箫、笛、筝等等。近年有论者据曾侯乙墓出土的七孔竹笛,认为宋玉笛赋是真实的,而宋玉之作直启马融长笛赋,两篇作品均描绘竹产于高山绝岩,奇条异千,气势不凡,所制笛音精妙合律,这都并非偶然。古代乐师对何种竹制何种乐器十分讲究。像种龙竹、葱竹宜
122、作笛,慈母山竹、紫竹宜作箫,邹山筿竹宜作笙等等。古称音乐为“丝竹”,唐代还称奏乐者为“竹人”,宋人称领舞人为“竹竿子”。竹,在物质载体上给予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是难于替代的。物质层面上的文化积存,久之也影响到后人对竹植物特性的观照中。而古代诗与乐联系极为密切,竹在诗乐、物我间的中介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然而竹又更多地体现出诗画相通的某些契机。由宋至清的文人花鸟画中,竹所占的比重罕有其匹。其实唐代画竹已为独立题材,有名的画家有萧悦、程修己等人,五代时南唐画竹名家尤多,北宋更是画竹成风。苏轼与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谓“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而诗亦如其人,诗画同为文人心声。李东阳麓堂诗话早注意到此:“予
123、尝题柯敬仲墨竹曰莫将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画法与诗法通者,盖此类也。”表现技巧上的诗画相通正缘其创作主体心灵相通。中国画重写意,诗重言志,二者都注重以形写神,以少总多,讲究神韵空灵、意在象外。而古代文人又多为琴棋书画兼通,竹文化也就多渠道地渗透到文人心灵深处。竹使人移情,人又移竹之情,竹之于中国文人的物我关系是双向建构式的,竹的品格精神也是中国文人人格价值的高标。(选自王立竹意象的产生及文化内蕴,有删改)【注】试帖体常用于科举考试的限字数、限韵脚的诗体。1下列对竹与中国文人的联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竹子的“节”与文人气节的“节”音形皆同,语义相通,用竹象征文人的德就很有意趣。B竹
124、在文人情感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用途。比如,一些日用与书写用具以及传统的乐器都是竹制的。C竹文化全方位地建构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多渠道地渗透到文人心灵深处。D竹与中国文人的物我关系是双向建构式的,即竹使人移情,人又移竹之情。答案C(强加因果。相关信息见第1段和第4段段末,“多渠道地渗透心灵深处”的原因是“古代文人又多为琴棋书画兼通”。)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姜斋诗话卷二言“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这说明咏物诗的兴起成熟是与竹文学的发展历程相近的。B岘佣说诗中的“咏物诗必须有寄托,无寄托而咏物,试帖体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咏物诗须注重现实性。C作者引用苏轼与晁补之
125、所藏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是为了说诗亦如其人,诗画同为文人心声。D“莫将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画法与诗法通者,盖此类也。”意思是诗画表现技巧相通,都注重以形写神,以少总多,讲究神韵空灵、意在象外。答案A(引文只能说明竹文学初兴于齐梁时期,而不能说明“成熟”等发展历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咏竹之作接受与鉴赏过程中,中国文人逐步认识到如何处理咏物作品的“形”与“神”,即实体与象征的关系。B作者认为宋玉的笛赋是真实的,宋玉之作与马融之作都描绘了竹产于高山绝岩,奇条异千,气势不凡,所制笛音精妙合律,这并非偶然。C竹在物质载体上给予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
126、,在诗乐、物我间的中介作用都是巨大的。D由宋至清的文人花鸟画中,竹所占的比重很大,竹为诗画相通提供了某些契机。答案B(“宋玉的笛赋是真实的”是其他论者的观点,据原文“近年有论者”可知。)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使用“应用美术”这个名词表示制作色玻璃、珠宝和插图稿本,以区别于大规模的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在这些小型艺术中,哥特艺术的成就同样是无与伦比的。这些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其社会经济原因。中世纪晚期,富商在生活方式上与贵族竞争;他们保护和资助艺术的发展,促使手工艺人取得杰出的成就。色玻璃广泛地应用于哥特式大教堂的窗户上,由各色的小玻璃片组成,它们由铅丝连接起来
127、,这些铅丝构成玻璃上人物的轮廓线。整个画面的不同场面,常固定于扇形的框架里。每个间隔里都有一个选自新约或旧约的故事场面,意在教育虔诚的信徒。人物的数目尽可能减少,以保持画面的清晰。人物本身的体形是平面的,只表示高度和宽度,不表示深度。人物姿态尽可能用粗线表示,使画面清晰明确。背面也是平面的,并不表示深度。建筑的图像通常在小立柱上的尖拱中表示出来,风景用程序化的石头和树木表示,海洋也是程式化的,表示为一系列波浪形的条纹。制图极为精细,连最细微的部分都要求高度的准确性。尽管这类作品一般供人们从远处欣赏,但其精致与优美却与当时的插图稿本不相上下。颜色通常是鲜明的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相互配合,色彩
128、和谐,从而使哥特式色玻璃“焕发出宝石般的色彩”。当时,金匠制作的珠宝同样受到珍视。这项艺术的发展,不能光用国王、贵族、市民和教士的喜欢奢侈来解释。对中世纪的人们来说,材料的珍贵象征着器物的精神价值这个时期大多数珠宝都是供宗教使用的,包括圣餐器皿圣杯和圣饼盒盛放圣人遗骨的圣骨盒及圣体匣。许多大教堂和修道院都以拥有这类金银器皿而自豪。哥特式建筑的塔尖和拱扶垛,以及对垂直性的普遍强调,大大影响了当时的珠宝制造者,他们常常把圣骨盒和圣体匣制成小型的建筑形式。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工艺品是凡尔登的尼古拉斯制作的圣骨盒。它由橡木制成,像大型的长方形教堂,有中堂和两排走廊,前者比后者高。外部装饰有银质镀金的浮雕,
129、忠实地再现了大教堂的外观特色。较长的一边装了由小立柱支撑的拱,如中堂的拱一般。每个拱都有一个使徒、先知或国王的雕像。和色玻璃制造者的艺术一样,插图绘制者在创造性和艺术性方面同样出类拔萃。初期,插图都画在手抄本羊皮纸上,末期,绘制者开始作书籍插图,这些书相比圣经和福音书要小得多,也更易于处理。其中有祷告的诗篇、赞美诗集、祷告文书、祷告用的小册子或私人使用的弥撒书。在书或章节开首的大写字母是纯粹装饰性的,后来发展到常常在书页的四周画上线条型的阿拉伯式图案。另一些占满整个篇幅的插图则直接讲述一个故事,以说明文字的内容,有时只有一张画,有时则在一页上画满了一系列连续的场面。每个场面周围,装饰着四角形的
130、画框,再加上那鲜明的色彩,就使这些书页看上去像色玻璃。与色玻璃一样,彩画的式样也不表示深度,是平面的,通常在金底上精细地画出风姿高雅、穿着华丽的人物。对中世纪的人来说,这种丰富多彩的插图、鲜艳夺目的色彩、金光灿灿的装饰,就和珠宝一样,都显示着书籍内容的精神价值与宗教价值。然而,插图画的主题并不总是宗教性的。极丰富的祈祷即描绘了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农业劳动及日常生活的其他场面。(刘杰浅谈哥特艺术之应用美术的辉煌成就,有删改)1下列关于色玻璃、珠宝、插图三者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色玻璃、珠宝、插图是相对于大规模的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而言的小型艺术。B这些艺术品,材料珍贵、制作精致、
131、色彩鲜明,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C这些艺术品在应用上都有着宗教层面的价值。D色玻璃、珠宝、插图的繁荣与发展,与中世纪晚期富商们对艺术的保护和资助分不开。答案B(只有珠宝“材料珍贵”,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色玻璃上的故事场面来自新约或旧约,是为了起到教育虔诚信徒的作用。B色玻璃上的图象优点是制图极为精细,缺点是风景用程序化的石头和树木表示,海洋也用程式化的波浪形的条纹表示。C国王、贵族、市民和教士的喜欢奢侈及珠宝器物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价值都促进了珠宝艺术的发展。D插图画的内容多属宗教性的,但农业劳动及日常生活也可以成为插图画的主题。答案B(原文只
132、是说明图像是怎样的,并无优缺点的评价。答题区间在原文第3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物体形是平面的,只表示高度和宽度,并不表示深度,这既是色玻璃的特点,也是插图彩画的特点。B尼古拉斯制作的圣骨盒的每个拱上都有一个使徒、先知或国王的雕像,这是制造者受当时建筑普遍强调垂直性的影响的结果。C书页上的大写字母及阿拉伯式图案可以起装饰作用,而一系列连续的场面可以起叙事作用。D带插图的书籍比圣经和福音书小得多且更易于处理,可以说这些书就是当时的“口袋书”。答案B(受“普遍强调垂直性的影响”的是把圣骨盒制成小型的建筑形式,而非拱上的雕像。原文表述见第4段。)五、阅读下面的文字,
133、完成13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
134、能契合人生需要。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
135、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来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来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来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
136、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来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来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
137、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有删节)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
138、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答案C(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段所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A、B、D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
139、本价值观念。B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融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来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C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D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答案A(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B、C、D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B中国古代美学主张以审美体验为中介,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解决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寄托问题。C美学人物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来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于是成为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D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答案D(以偏概全。第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永恒的人文底蕴”。A、B、C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