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953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案 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上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教学理念本课主要设计思想是:通过预习或初中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在了解历史大脉络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探究历史事件的得与失,提升学科素养。二、教学内容分析(一)课标要求(2017版)通过把握三国至唐前期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 区域开发的历史意义。(二)教材分析从单元结构出发,本课立意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之花,到隋唐时期结了果实,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进一步发展。本课教材以史实叙述为主,主要内容是隋唐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有得有失,得的一面促使国力强盛,疆域开拓,经济繁荣,民族往来活跃,达到了中国历史上

2、的新高峰;失的一面导致唐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唐朝后期社会动荡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本课内容很多,若面面俱到,一节课的时间肯定无法完成。基于此,我在课前设计了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隋唐巩固统一的措施,在课上根据本课立意和课标要求,挑选隋朝大运河修建、唐朝民族关系、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来分析隋唐巩固统一的得与失。三、学情分析选考历史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隋唐历史大脉络有一定认识,但在运用史料分析历史得失方面能力薄弱。初中阶段未选考历史的学生,面对如此大容量的内容有点无所适从。基于此,我提前印发学案,设置相关问题,帮助学生预习。四、教学目标在概括隋唐至五代十国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能

3、够运用示意图梳理隋唐至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情况。在概括隋唐巩固统一的措施基础上,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隋唐巩固统一的得与失,认识隋唐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五、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隋唐巩固统一措施的得失分析(二)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遗产对隋朝统一的影响六、教学设计思路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我们上节课曾说中国历史是富有连续性的,但不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过程,而是有波峰有波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波谷时期。经过将近四百年的分裂,中国古代史又走上了统一的历程,隋唐时代比之秦汉,应该是更高层次的统一,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

4、达到了中国历史新的高峰,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我们一起来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了解这一阶段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环节二、隋朝兴亡1、隋朝统一的背景结合学案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和教材梳理政权更迭情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示意图,建立知识结构,把握时代特征。出示材料: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出示图片:隋唐统治者血缘世系图结合材料和图片,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遗产对隋唐统一的作用。1.民族交融2.文化整合3.国土开发设计意图: 通过经典材料和图片,突破难点,以

5、便学生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遗产和隋朝统一之间的关系,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2、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提问:分析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列举其中的得与失有哪些?并思考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措施是什么?(此问题设置在学案中,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便于课上交流)得:1.广设仓库2.营建东都3.修建运河失:1.大兴土木2.穷奢极欲3.三征高丽举例:从修建运河这一措施来看隋朝巩固统一的得与失。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出示材料: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阴县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顾炎武3、隋朝灭亡设计意图:抓典型问题训练分析问

6、题的能力。环节三、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一)唐朝的繁荣师生分析教材,提炼概括:总体特征: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节度使制度;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民族关系: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强民族交融。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对教材内容有整体把握,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问:唐朝对大一统的巩固和发展方面,你认为最成功的或印象最深的措施是什么?(此问题设置在学案中,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便于课上交流)此处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教师引导、总结。(二)民族交融1.背景:政治稳

7、定、经济繁荣出示材料: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出示材料: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上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朕用其言。今颉利成擒,其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征之力也!”资治通鉴唐纪九贞观四年2.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华夷一体出示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八唐纪十四贞观二十一年3.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1)军事讨伐(2)设置羁縻府州(3)设置都护府(4)册封(5)和

8、亲(6)优待(7)朝贡贸易和互市贸易此处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教材,并适当补充)探究羁縻府州:魏晋:分其种族,迁入内地 隋:支持启民可汗统领突厥各部 唐:设置羁縻府州,“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思考:你认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哪一项更好,为什么?分析设置都护府: 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为防护国家重心之要地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出示图片: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分析“和亲”这一措施提问: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特点:理念进步,手段多样总结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作用作用:促进民族交往;推动少数民族

9、发展;稳定政局,拓展疆域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设计意图:抓典型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认识这一时期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隋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形成时期。环节四: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提问:唐朝对大一统的巩固和发展方面,你认为失误之处是什么?出示唐玄宗时期设置节度使的情况出示材料: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富。 新唐书卷50兵志简介

10、节度使制度设置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唐朝的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随着形势不断改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节度使反而成了唐朝最大的隐患。导致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简单介绍后周世宗柴荣为统一而做出的努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过程的曲折性。环节五:小结我们之前说中国历史有波峰有波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波谷时期。隋唐时代再次走向波峰,且是更高层次的统一,制度完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交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非常重要的阶段。虽然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再次走入岔路口。但就像田余庆先生所说:“在分裂再现之时,中国人

11、并不自安于分裂,分争各方总是力求寻得恢复统一的路径,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感情、文化交流、经济联系、政治交往,也自然而然地孕育再统一的条件,使统一称为全社会不可抗拒的潮流。”设计意图:总结提升,进一步认识分裂和统一的关系。八、教学评价材料 在分裂再现之时,中国人并不自安于分裂,分争各方总是力求寻得恢复统一的路径,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感情、文化交流、经济联系、政治交往,也自然而然地孕育再统一的条件,使统一称为全社会不可抗拒的潮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作业: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观点。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1.本课的主要特点是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角度,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的历史地位。设计的主线是隋唐巩固统一的得与失。2.材料包含信息丰富,图片资料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3.讨论式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4.教学用时分配不当,隋朝大运河用时过多,唐朝部分的时间太紧张,分析不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