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课标要求】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以日军侵华线和中国抗战线两条线索纵深推进。日军侵华线叙述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在华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侵华范围也从1931年的局部侵华到1937年的全面侵华。侵华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与此同时,另一条线索即中国抗战线亦方兴未艾,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逐步高涨。中国共产党
2、积极参与抗日救国,华北事变后进一步调整政策,在瓦窑堡会议上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后,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相对完整学习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和日军诸多暴行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等史实,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习边界,探讨抗战时期各阶层政策变化的原因,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从时空角度绘
3、制抗战形势图,探讨抗日战争与当时国际大背景的联系,构建大历史观;实地查找相关战抗日史料,涵养家国情怀。四、【教学目标】1.通过时空定位,知道抗日战争从局部到全面的时空演变。2.通过史料呈现与分析,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理解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形成过程,解释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3通过史料呈现与分析,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涵养家国情怀教学重点: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地位。【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历史事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地位。五、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大通过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史事学习,认识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二)教学过程导入材料11931年年底,著名爱国人士张一麐(1871943年)为苏州新宅取名“救国里”。图1张一麐 图2救国里【教师活动】:张一麘为什么在1931年年底将苏州新宅取名“救国里”?这最有可能与之前发生的哪一重大事件有着直接关联?【学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局部侵华,中华民族危机加重。【设计意图】:通过张一麐这一人物及“救国里这一名称的引入,引导学生迅速进1931年日军侵华的历史情境。【学习活动】1:解读教材文本,梳理日军侵华史及日军侵华期间在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暴行。【问题设计】:教材中
5、对九一八事变用了“突然”二字如何理解?将时间从1931年往前推移,思考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否是“突然”行为【学生活动】:日军在1931年9月突袭东北,但实际上早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就已经确立侵华方针,从这个角度理解日军的行动并非“突然”。【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梳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华大事记,认识到日本不仅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谋划,九一八事变之后,亦是有计划、分阶段地步步紧逼。1931年1932年1933年1935年1937年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进犯长城沿线华北事变七七事变【教师补充】:七七事变后,日军进入全面侵华阶段。侵华期间,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弥天大罪。血
6、的教训无法遗忘,也不能遗忘。材料3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认为:“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对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最好回击。”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杀再次因申遗走入公众视野,在人类记忆中留下历史的血色底版。-选编自新华网、光明日报【教师活动】: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全人类的记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分别整理日军的暴行
7、。【学生活动】:整理表格。日军暴行社会1937年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重庆大轰炸、细菌战、“慰安妇”制度政治政治“以华制华”方针,成立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经济经济“以战养战”方针,经济野蛮掠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理解“突然”二字,了解日军侵华的背景;通过梳理日本侵华从局部到全面的过程、分领域整理日军暴行,落实家国情怀,为接下来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必要的铺垫。【学习活动】2:认识中国抗战经历了从局部到全面的过程。【教师活动】:提供不完整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表格。【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表格。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日军侵华史时间空间主要抵抗力量主要抵抗史事九一八事变1931东北东北
8、人民、中国共产党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共产党员杨靖宇是领导人之一1932上海国民党军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共产党员杨靖宇是领导人之一1933长城沿线国民党军队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华北事变1935华北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1936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壮大国民党爱国将领、共产党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七七事变1937卢沟桥中国共产党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中国共产党作宣言;改编红军国民党庐山会议:国民党发布中共提国民党交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问题设计】:依据表格,概括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进入全面阶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
9、动】:讨论、思考。地理空间从原先的局部如东北、长城沿线转变为全中国;社会空间从原来共产党、爱国群众等部分抗战群体转变为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意全民族抗战。【教师活动】: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说明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从普通民众、爱国学生、血气军人到民主人士、国际人士等,均投入到这场抗战中,真正体现了全民族抗战。【设计意图】:通过完成表格,学生自主梳理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相关大事记。在梳理过程中,逐步体会时间、空间的变化,时空变化背后的相关事件及对整个抗日进程的影响。【学习活动】3:通过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问题设
10、计】:依据上表,思考推动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的相关力量,明确其中最关键的力量是谁,说明理由。【学生活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爱国将领、爱国民众等力量都推动了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其中最关键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理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员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中共提出并促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改编红军,促成国共正式合作抗日。【教师活动】:补充、叙述。大量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在九
11、一八事变后即扛起抗日大旗,并且在日军不断加深侵华程度的背景下,坚持以大局为重,不断调整政策以期实现全民族抗战。在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程中,西安事变是绕不开的一个节点。材料4图31936年的西安图 4西安事变纪念馆【问题设计】:蒋介石为什么去西安?西安事变是怎么发生的?结果如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活动】:蒋介石为了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剿灭共产党而去西安。张学良和杨虎城不愿意同室操戈,希望一致抗日,所以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教师补充】:国民党在九一八事变后长期实行不抵抗政策,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国民党内部主战派如张学良等人越来越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问题设计】:张学良为什么会考虑
12、邀请中国共产党参与解决西安事变?【学生活动】:基于民族大义的考虑,更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停止内战致抗日”的方针、政策。【教师补充】: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方针、政策的提出,是中共产党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以民族大义担当为己任,不断调整的结果。材料5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抓住广大的群众对于国民党的失望与愤怒,而组织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消灭国民党统治的争斗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侵略。-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1931年9月22日)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
13、斗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红军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共“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问题设计】:比较“八一宣言”与材料5中1931年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抗日方针的变与不变。【学生活动】:不变的是坚持抗日;变化的是从原来的反蒋、抗日到后来主张停止内战,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问题设计】:结合教材内容,指出导致1935年中共调整抗日政策的主要外部条件。【学生回答】: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大大加深。【教师叙述】:“华北自治运动”激起了爱国学生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即一二九运动。【问题设计】: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一二九运动的重要作用。【学生活动】: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
14、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和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教师补充】:毛泽东称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这次运动广泛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救国主张,同时也显示团结抗日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既体现了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政策符合民心民意,是大势所趋。在1935年年底的瓦窑堡会议上,中共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教师叙述】:1935年,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感召爱国人士团结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推动事变和平解决,为全
15、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做出贡献。在随后全面抗战的艰难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抗战,更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历史担当。【设计意图】:以西安事变为基点将相关事件作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发展逻辑。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以此引导学生整体认识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为了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所付出的努力和关键作用。材料6中国共产党的宣言所表示的宗旨是要“挽救祖国的危亡”,是要“巩固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是要“决心共赴国难”,是要“造成民族内部的团结”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要“把这个民族的光辉前途变为现实的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
16、国”。这个宗旨是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所一致拥护的。宣言向全国同胞提出三个奋斗的“鹄的:一是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抗战;二是实现民权政治;三是发展国防经济,解除人民痛苦与改善人民生活。这三个“鹄的”也是全国爱国同胞们所一致赞成的。-邹韬奋全国团结的重要表现(1937年9月26日)【问题设计】:指出材料6中宣言的全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宣言公布的意义。【学生活动】:该宣言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它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团结,为最后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教师补充】:七七事变后,中共及时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改编红军参与抗战,这体现了中共为了实现抗日民族
17、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做出的巨大努力,也是民心所向,团结抗日终于不再是一个梦想。【设计意图】: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本课重难点,通过课外材料的引入让学生走进历史深处,切实感悟中共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实现团结抗日而做出的牺牲与努力。【学习活动】4进一步认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历史影响。材料7“七七”是最光荣的一天希望大家加强团结抗战到底,永远竖起一条脊梁。-张一麐于1938年纪念抗战群众大会致辞【问题设计】:根据张一麐老先生的致辞,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角度,思考全面抗战的重要意义。【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小结: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整个
18、中华民族人心凝聚、众志成城、一致抗日,终于迎来最后的胜利。中华民族百年来的阴霾为之一扫,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团结就是力量,唯有团结,中华民族的脊梁才永远不会弯曲。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继承这种团结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三)板书设计(四)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水平1:能够了解抗日战争进程的历史分期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理解历史时期是按照时序划分的;能够知道抗日战争时期相关地理名词与方位;能够知道抗日战争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能够说出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经过及结果;能够通过对抗战期间英雄事迹的感知,生发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涵养家国情怀。水平2
19、:能够将抗日战争期间各个阶层的表现还原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史料对抗日战争相关史事加以描述,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的重要性;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和历史术语,对抗日战争时期具体史事作出解释。水平3:能够通过抗战期间人民群众的表现来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分辨对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历史解释,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水平4:能够根据需要并运用相关材料和正确方法,独立绘制抗日战争相关图表,并加以说明;在评述历史时,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探究问题进行论述;能够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看待抗战期间国民党的作用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