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理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 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A. 郑国渠B. 都江堰C. 漕渠D. 白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都江堰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B项正确;ACD项是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排除。2. 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它开始出现于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A选项符合题意。BCD中的时间铁犁牛耕已经出现,排除。
2、【点睛】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解体。3.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政府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 政府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C. 均田制下土地可以自由买卖D. 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均田制实行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均田制下政府将土地按照人口多寡、年龄等因素将土地分给农民,而不是平均分配,故A项错误;政府将土地分给农民而不是卖给农民,故B项错误;均田制下土地禁止自由买卖,故C项错误。故选D。4. 1985年是属于珠江三角洲的
3、,无数胸怀野心的青年人如孔雀东南飞,纷纷奔赴此地。这是因为该地方A. 最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 经济政策进一步放开C. 完全放开了企业自主权D. 明确了国企改革方针【答案】B【解析】【详解】1985年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5.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 秦汉B. 隋唐C. 两宋D. 明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全南移,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6. 瓷器是中华民族经典的文
4、化符号。下列有关制瓷业的表述,准确的是A. 西汉瓷器开始大量出口B. 唐三彩是唐朝标志性瓷器C. 宋朝进入彩瓷生产时期D. 青花瓷是元朝制瓷业代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的青花瓷代表当时制瓷业的最高水平,故D正确;瓷器开始大量出口是在唐代,故A不正确;唐三彩是陶器,故B不正确;制瓷业进入彩瓷时期是在元代,故C不正确。7.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长期居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在纺织等行业开始超过官营并成为主导是在()A. 宋代中期B. 元代后期C. 明代中期D. 清朝【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C正确,ABD
5、排除。8. 东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 官吏直接监管的夜市B. 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 自然形成的乡村草市D. 富庶繁华的商业市镇【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市坊分开”,市指的是商业区,由政府统一管理;坊指的是居住区。由此可知,东汉长安城里的“九市”指的是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故B正确;东汉时期还没有夜市,故A错误;“九市”是在长安城里,不是自然形成的乡村草市,也不是商业市镇,故CD错误。9. 下列描述中,符合宋代商业活动特征的是A. 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 京城和大商埠等地出会馆C.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
6、纸币D. 江南地区兴起一批工商业市镇【答案】C【解析】【详解】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正确;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一批工商业市镇,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0. “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守值。”这一现象说当时该地区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民营手工业衰弱C. 土地兼并受到抑制D. 小农经济已经解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可知出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而不是民营手工业的
7、衰落,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土地兼并,故C项排除;小农经济缓慢解体,故D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11. 1984年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改革开放重点的城市是A. 深圳B. 上海C. 厦门D. 珠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84年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改革开放重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是指上海,故B项正确;ACD项是开放的经济特区,排除。【点睛】“1984年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改革开放重点”是关键信息。12. 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8、,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增强企业活力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 加强计划管理D. 发展乡镇企业【答案】A【解析】【详解】1984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故A项正确;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间不对,故B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属于改革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重视市场的作用,故C项错误;发展乡镇企业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不属于国有企业改革,故D项错误。故选A。13. 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下列生活情境,不可能在17世纪出现的是A. 马
9、铃薯、玉米等物品端上欧洲人餐桌B. 马、牛、水稻、甘蔗等动植物进入到美洲C. 美洲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混杂的地区D. 蒸汽汽船成为来往于欧洲与美洲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答案】D【解析】【详解】蒸汽汽船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故D项说法错误。其他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故答案选D。14.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一般生活用品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2倍左右。这一现象导致了A. 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B. 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 封建领主力量得到加强D. 欧洲普遍陷入贫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一般生活用品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
10、了5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2倍左右。”可得出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结合所学可得出,价格革命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B项正确,排除C项;西班牙并没有因此而成为霸主,排除A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5. “他们在1600年时就拥有10000艘商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他们的造船厂效率高,几乎一天能生产一条船。此外,船的制造和操作颇经济合算,他们的船主可以削价与竞争者抢生意。”“他们”是A. 葡萄牙人B. 西班牙人C. 英国人D. 荷兰人【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1600年时”“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11、以分析出,“他们”主要是指17世纪的荷兰,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故D项正确;AB项是15-16世纪的殖民者,排除;英国在是18世纪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故C项排除。【点睛】“1600年时”“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关键信息。16. 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英国诸如茶叶这种原本供贵族消费的奢侈品逐渐平民化、大众化。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 尊卑观念逐渐被平等观念所取代B. 贵族式的绅士风度盛行C. 极力追捧东方的生活方式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往来【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
12、终形成,英国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往来,茶叶充斥英国市场,所以茶叶这种原本供贵族消费的奢侈品逐渐平民化、大众化。故选D。A和题意无关,排除;B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7. 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在1260年展开大胆想象,“人们能够建造如在江河和海洋上的巨型船舶那样航行的机器,没有桨手但是它们的速度比满载桨手时还快。”最早将这一想象变成现实的是A. 新航路开辟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信息技术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人们能够建造如在江河和海洋上的巨型船舶那样航行的机器,没有桨手”
13、,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富尔顿发明汽船,靠蒸汽动力发动船舶,B正确;新航路开辟仍然桨手开动船舶,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早已实现机器动力开动船舶,排除CD。18.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你不可能看到A. 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行B. 主人公凭借创办工厂当上市长C. 许多新兴工业城市崛起D. 有钱人乘坐飞机在巴黎上空俯瞰美景【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详解】通过题干中时间“1862年”可知此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莱特兄弟发明的,故D在1862年不能看到,故D正确。ABC都
14、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点睛】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3、极大地增强了资产阶级的 力量,使资产阶级逐渐战胜封建势力,掌握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他们要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开始起来进行斗争。4、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城市化开始兴起。5、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面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成荫”应指()A. 巩固了清王
15、朝的统治B.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D. 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答案】B【解析】【详解】“柳成荫”应该是“无心”而做的,也就是选择洋务运动时期倡导者主观想到而达到的结果。具体来说,洋务派当时出于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洋务运动这一举措,而维护清朝统治就要解决当时面临的内忧外患,据此来判断,CD是洋务运动期待达到的目标,A并没有达到,故排除ACD;民族资本主义因为洋务运动而产生和发展,其发展会对清政府的统治产生威胁,所以这是洋务运动最初所没有想到的,故选B。20. 19纪末,华商以个人名义入股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现象明显减少,自办企业增加。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16、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传统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D.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纪末自办企业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导致这时期入股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现象减少,而自办企业增多,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列强的侵略冲击下中国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而广大内陆地区仍自然经济占主导,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选项错误。21. 19121
17、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 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工业B. 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 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D. 只受到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工业,排除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难以独立发展,故排除BD,C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2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曾就中国是走“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18、”还是走“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产生争论。产生上述争论的主要背景是因为当时A. 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B. 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C. 南京政府大力倡导D. 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答案】A【解析】【详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美国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德国、日本采取了超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因此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产生了中国走“统制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争论,可见上述争论产生的背景为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故选A;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的发展,排除B;
19、C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23. 近代以来,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衣食住行。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是A. 广州B. 西安C. 合肥D. 深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西方的生活方式传播到中国,并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会最早出现材料的现象,故A项正确。西安是中国西部中心城市,在近代对外开放较迟,与设问不符,排除B。合肥市东部地区城市,但开放要迟于广州,排除C。深圳是改革开放之后崛起的现代化城市,排除D。24. 有诗云: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 电
20、报B. 火车C. 电视D. 互联网【答案】A【解析】【详解】 结合所学,“鱼雁”在古代指书信,可见该文明成果和传播信息有关。材料“ 音书万里一时通”赞颂的是电报传播信息的效率,排除CD,选A。25. 南京浦口火车站是中国唯一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它也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变迁。中国历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 淞沪铁路B. 唐胥铁路C. 宝成铁路D. 青藏铁路【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胥铁路是中国历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B项正确;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一条铁路,由英商投资,排除A项;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不是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排除
21、C项;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高原铁路,不是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排除D项。故选B项。26.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自己的网站网址设为,采用“1905”是因为这一年A. 世界第一部电影产生B.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C. 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D. 产生了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答案】B【解析】【详解】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排除A。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故答案选B。1931年,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C正确。我国
22、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排除D。27. 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苏俄境内,全国上下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下,你不可能做的事情是A. 从事经商活动B. 把粮食捐给前线C. 参加义务劳动D. 参加红军【答案】A【解析】【详解】1919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在此情况下,不可能进行经商活动。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在这一时期是政策要求或允许做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28. 列宁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生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由此苏俄推行(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23、.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D.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列宁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生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可知列宁要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实行企业国有化管理,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政策是斯大林时期执行的政策,排除C项;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是斯大林模式下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29. 有学者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
24、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A. 是斯大林的创举,应长期坚持B. 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C. 在一定时期适合苏联国情,有一定的合理性D. 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五年计划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有效地推动苏联实现工业化,在一定时期适合苏联国情,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计划经济体制应长期坚持,故A错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
25、化进程,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计划经济体制推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0. 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很多地方大农场主和中农、小农大规模宰杀马、牛、猪和家禽,到了1933年,苏联的牲畜总量将近减少了50%,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 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抵制B. 国家通过农牧产品大规模出口积累资金C. 人们自力更生迎战大饥荒D. 工业化迅速发展对农牧产品需求量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很多地方大农
26、场主和中农、小农大规模宰杀马、牛、猪和家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遭到农民抵制,故A正确。当时苏联国家没有通过农牧产品大规模出口积累资金,故B排除。当时苏联也没有自力更生迎战大饥荒的史实,故C排除。工业化迅速发展,在30年代中后期,故D排除。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31.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 “开垦、开垦、再开垦”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
27、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开展“种植玉米运动”,因此C符合题意;A是列宁执政时期的口号,A排除;B是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口号,排除;D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提出的口号,排除。故选C。32. 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A.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 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 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答案】D【解析】【详解】“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改变苏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没有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故B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
28、的框架,故C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故D正确。故选D。33.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上述英美各国的做法A. 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 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C. 促进世界市场的协调发展D.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削弱了外国商品在本国的竞争力,有利于本国商品的销售,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B正确;大幅
29、度提高关税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A排除;世界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材料做法无法起到协调的作用,C排除;市场与需求有关,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无法刺激需求,不能扩大国内市场,D排除。故选B。34. 1933年,美国通过造林救济法案,建立民间资源保护组织,其任务是植树、建设森林步道和营地、消灭森林火灾等。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举措是A. 复兴工业B. 整顿银行C. 以工代赈D. 调整农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3年建立民间资源保护组织,其任务是植树、建设森林步道和营地、消灭森林火灾等”可知美国提供的是就业岗位,体现的是以工代赈,C选项符合题意。复兴工业、整顿银行
30、、调整农业均与材料无关,ABD选项排除。35. 马丁在美国史中写道,罗斯福新政时期,为防止盲目竞争,生产过剩,“企业界、劳工组织和政府的代表将确立一些公平行事的准则,依法确定各行业的价格、生产水平、最低工资和最长工作时间”。这表明了美国政府A. 希望企业主扩大生产规模B. 允许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 鼓励美国民众勤俭节约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答案】D【解析】【详解】从罗斯福政府要“企业界、劳工组织和政府的代表”,“确立一些公平行事的准则”,依法规范“各行业”的生产、销售和分配等,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项正确; “防止盲目竞争,生产过剩”与“扩大生产规模”矛盾,A项错
31、误;“外国人到美国就业”与解决本国就业问题是对立的,B项错误;鼓励美国民众勤俭节约对于解决“生产过剩”不利,C项错误。【点睛】工业复兴法的意图是通过缓和劳资矛盾和产销矛盾,治理经济危机。36.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降低物价B.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 调节农业生产【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中“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体现了对下层民众的关怀,对民生的关怀,以工代赈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故选C;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在于对工业的调整,
32、排除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属于金融方面方面的改革措施,排除B;调节农业生产属于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排除D。【详解】37. 克林顿总统曾在国情咨文中宣布他的经济振兴计划,“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以扩大就业机会;二是增加投资和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为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克林顿经济振兴计划的重要目标不包括A. 平衡预算B. 偿还国债C. 消灭赤字D. 缩减开支【答案】D【解析】【详解】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克林顿政府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
33、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因此,缩减开支是克林顿政府解决赤字问题的措施,而非振兴经济的目标,D符合题意,故选D。38.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提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对此,以下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A.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B.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C. 英美的“混合经济”D. 美国“新经济”模式美国【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中可以看出中国强调是要用高科技发展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主要侧重利用商品和
34、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故A项排除;西方的“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与材料不符,故B项排除;混合经济是各种不同因素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混合的经济运行体制,与材料不符,故C项排除;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是以高科技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符合材料的含义,故D项正确。39. 2009年,国际某金融机构宣布向巴西长期贷款13亿美元,以资助其保护亚马逊雨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从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机构是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世界银行C. 关贸总协定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银行主要是向各国提供长期贷款,以解决落后国家的贫困与发展问
35、题,故B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提供短期贷款用以平衡国际收支,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CD均是贸易组织,不涉及贷款业务,排除。40. 国际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涉及对各缔约方货币金融外汇汇率,对外收支平衡等问题谈判时,主要依靠某国际组织参与和配合。“某国际组织”是( )A. 关贸总协定B. 世界贸易组织C. 世界银行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国际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涉及对各缔约方货币金融外汇汇率,对外收支平衡等问题谈判时,主要依靠某国际组织参与和配合。”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
36、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D项正确;关贸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排除B项;世界银行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恢复,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援,排除C项。故选D项。41. 二战后,协作成为弥补破碎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主要方法。下列“协作”成果,不属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的是()A. 世界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欧洲共同体D.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C【解析】【详解】1944年夏,美
37、、英、中等战时盟国的代表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凭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确定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其确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两大支柱,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从而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的又一大支柱,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欧共体属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42.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
38、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三个创业高潮的动因分别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年,排除;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是年,排除;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年,排除。43. 2016年6月,英国“脱欧”沉重打击了面临欧元、难民、恐怖袭击等诸多危机的欧盟,欧洲一体化遭遇重大危机。欧洲一体化开始于A.
39、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B.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C.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D.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于1951年,开启了欧洲一体化,故选C;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于1957 年,排除AB;D建立于1967年,排除。44. 2018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召开。关于此组织的正确说法是A. 为应对西欧和日本崛起建立的合作组织B. 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合作程度较低C. 完全实现贸易自由化,成员国平等相待D. 推动了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40、,亚太经合组织是地跨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方面取得成就,故D项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是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下建立的,故A项错误。主要由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组成,合作程度较高的组织,故B项错误。尚没有完全实现贸易自由化,故C项错误。45. 全球化的世界需要中国,开放的中国也需要全球化的世界。2001年中国加入的经济组织是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上海合作组织C. 亚太经合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D正确;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中国是国际货
41、币基金组织创始国之一,故A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但它不是经济组织,故B错误;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故C错误。故选D。46.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宣告开业,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亚投行的设立A. 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B. 使美欧的盟友关系飘忽不定C. 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D. 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前世界经济的变化。亚投行的设立,表明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欧关系一直往前发展,故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42、;亚投行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故C项表述与材料主题不符合;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经济霸主,D项错误。故选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前世界经济的变化当前世界经济的变化的影响47.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大跃进运动迅速展开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答案】A【解析】【详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
4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政治上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确立,B错误;C是1958年,在中共八大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不是确立的标志,D错误。48.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A. 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B. “大跃进”时期C. “
44、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是对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现象的描述,是左倾错误的产物,B正确,ACD排除。故选B。49. 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采取的措施是A. 人民公社化B. “大跃进”运动C. 增强企业活力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详解】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反映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生产的方式是集体劳动,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为了改变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我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5、,故D正确,A错误;“大跃进”运动与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无关,排除B;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联系所学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分析解答。50.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 把我国尽快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B. 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D. 实现全面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中共八大 1956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
46、业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B项正确。 A项是1949年至1956年的任务,故A项排除。C项不是中共八大的内容,应排除。D项是在197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二、材料解析题(51题12分,52题13分,共25分)51.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进步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
47、展 材料二 可以说,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民族国家一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受益者和最主要的推动者。但是,全球化进程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新变化挑战了原有国家的稳固地位。这种新变化主要体现为跨国活动和跨国主体的急剧增加,以及个人和国内团体力量的增强。前者超越了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和边界;后者削弱了对国家的信任和依赖。因此,如麦克格鲁所说,全球化经常与“领土性民族国家的危机”密切相关。 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60
48、年代前后,民族国家和经济全球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前,民族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载体有哪些?请列举两例。【答案】(1)因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标志:世界贸易组织或WTO成立。(2)变化:20世纪60年代前:民族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20世纪60年代后:民族国家的职能被经济全球化弱化。载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解析】【详解】(1)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因素需要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49、。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变化:根据材料“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民族国家一直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受益者和最主要的推动者”、“全球化进程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新变化挑战了原有国家的稳固地位”可归纳出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前,民族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20世纪60年代后,民族国家的职能被经济全球化弱化。载体:可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角度进行作答即可。52.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
50、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原因。【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评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起步;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 原因: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解析】【详解】(1)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可从经济工业化、瓦解自然经济、刺激资本主义发展和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原因:根据材料“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可归纳出加强国防力量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工业基础薄弱也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