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783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发布》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余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生态文学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而勃兴的一种文学样式,注重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美与共的美学思想。这一主题和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更结合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立足于当下中国的一种文学类型及样式。生态文明思想在今天的集大成者便是“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2、银山”。国家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从根本上确保了能够对中国的生态和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同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亦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必然包括优美的环境、绿色美丽的中国,因此,对绿化中国、保护环境这些主题的表现,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生态文学责无旁贷的使命,由此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正面描写自然生态保护、生态文明进步的文学作品。生态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的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

3、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以生态及其开发建设为主题的生态文学,其价值必然超越文学,它在推动自然环境保护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积极作用。文学作用于人,影响并改变着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文学在倡导先进科学发展观、赞美绿水青山绿色和谐生态理念、弘扬中国精神等方面,都可以对读者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优秀的生态文学是一种有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的行动文学。今天,生态文学创作的视野与面向正在逐步地打开、拓展,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意识、生态价值、生命教育、植物与动物、生物与人类

4、,都成了生态文学切入的各种视角、角度和方面。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对生态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战略、新发展理念势必都将影响并改变着生态文学的观念创新、取材、立意、视角和面貌。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的发展关系,重塑了作家们在写作中的生态观念、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在处理人与生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作家们越来越慎重和庄严,越来越注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从维护大自然生态整体性利益、总体性平衡的高度来描写自然反映生态。在作家笔下,生态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经常成了作品的主体和主角,变成独立的生命体和审美对象,或者成为影响和改变叙事进程的重要因素。生态文学作为一种人学,应该更多地关

5、注人自身即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当下中国的生态文学在美学追求上尚显捉襟见肘、乏善可陈。许多纪实作品存在着急就章、时政体的弊端。在作品的思想性和审美性以及深度广度厚度高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绿色中国、健康中国、生态中国建设无穷期,生态文学亦永不会有枯竭完结之时。只要保持着与生态紧密的关联,与人类生存环境条件不断改进完善密切的关系,生态文学就一定能源源不断地接得地气,获得蓬勃生机与活力。(摘编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中国的生态文学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包涵丰富的美学思想。B.中国生态文学已经被全人类

6、广大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一定能够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的宝库。C.作家们在写作中的生态观念、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的发展。D.生态文学可以对读者产生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优秀作品还具有现实指向性和长远意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阐释了中国生态文学的相关内容后,接着交代了中国生态文学兴起的两个方面的时代背景。B.文章从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关系角度出发,侧重阐释了作家们在创作态度和创作对象方面的变化。C.文章基于生态文学价值必然超越文学,提出文学能影响并改变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论点。D.文章针对中国生态文学的创作现状,做

7、出了辩证的分析,对生态文学的创作前景有着坚定的信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生态文学的主题和思想贯穿古今,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符合社会发展实际。B.生态文学的切入角度是多元的,这也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是对社会发展的呼应,社会发展也对生态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D.中国生态文学需要更多关注读者的审美期待与接受,需要在美学追求上有更高的提升。(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

8、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无国界地广泛传播。(摘编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材料二: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

9、、应急设施。对于非典一类的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据。而且,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

10、显提升。(捕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进展?)材料三: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

11、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

12、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4.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况,因此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食物中毒、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和抗击新冠肺炎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D.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

13、,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B.2009年我国成功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成功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C.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高度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6

14、.面对折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

15、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

16、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

17、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丟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

18、个人叨叨:“我的鸡呢?我的鸡呢?”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

19、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的鸡呀!我的笋壳鸡呀!我的黑母鸡,我的芦花鸡呀!”“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的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她

20、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B.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C.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D.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

21、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8.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9.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语在西域传。至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当至乌孙,道过龟兹。” 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

22、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

23、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节选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注遮杀:堵截杀害。遮:拦阻、拦住。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B.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

24、/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C.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D.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凤,汉昭帝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社会皇帝在位时用以纪年的一种名号。B.中郎,是一种官名,为近侍之官。常称中郎将,亦通称中郎,属郎中令。C.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嘹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如“宫阙”。D.楼兰,西域古国名,曾经为丝绸之路发源之地,现在只剩下古代遗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傅介子

25、主动请缨。他认为龟兹和楼兰国杀害汉朝使者,有损大汉的威严,故在元凤年间以骏马监的身份主动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B.傅介子善于辞令。到了楼兰,他根据已存在的具体事实,严厉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去拦截和杀害汉朝使者,结果楼兰王只好谢罪,表示顺服。C.傅介子忠于朝廷。路过楼兰时,他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毫无防范心理,于是请求前往刺杀,以此举展示国威,也表现他对朝廷忠心。D.傅介子有智有勇。他依次策划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和实施刺杀三个阶段的行动,楼兰刺杀全过程表现了他的智慧与胆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5分)平乐监傅介子持

26、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红白牡丹吴融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注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暮,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探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突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27、分)A.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B.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C.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家,水中倒映着月,在风的吹动下,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D.本诗将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借牡丹寄托诗人的情感;写牡丹特点时用想象的美景来表现内心的喜悦,写牡丹凋残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15.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

28、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写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 , ”。(2)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实,并由此得出“ , ”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孙权的典故抒发了镇江这个军事据点江山依旧但英雄不再的感慨的句子“ , ”。第II卷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2021年开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热播的觉醒年代将观众带回到一个 的时代,展现了一百年前那个苦难中国的历史画卷,让观众看到了一群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

29、民族前途而奔走驱驰的情形。当时的中国,内政方面,攫取共和果实的袁世凯复辟称帝,腐朽卖国的北洋军阀互相攻伐, ;外交方面,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却依旧被要求将德国人在山东霸占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种外交屈辱令人 :这是一个国家局势与社会气氛双重压抑的时代。觉醒年代不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亦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凸显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觉醒年代中有众多鲜活的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发起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毛泽东、周恩来等成立学会,倡导新思想。这部剧生动地还原了那些 的思想,做到了艺术水准和群众满意度“

30、两个有所提高”,成为一部真正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精品力作。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起云涌 生灵涂炭 愤慨 煜煜生辉 B.暗潮涌动 生灵涂炭 愤怒 煜煜生辉C.风起云涌 民不聊生 愤慨 熠熠生辉 D.暗潮涌动 民不聊生 愤怒 熠熠生辉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凸显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B.不仅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凸显了总台在革命历史

31、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的精准还原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C.不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亦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凸显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D.不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内对国家大势进行了展现,亦对这段特殊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呈述,凸显了总台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方面对历史事实的精准还原以及历史视野的高度开阔。19.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想不通,九头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B.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就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C.在螳螂的世

32、界里,有一种奇特的现象是:“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走向自己的坟墓。D.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著名的作家王蒙作过红楼梦评点。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

33、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1) 。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2) 。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3) 。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睿思、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21.请给下面这段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5

34、分)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陈杭)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2日表示,北京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刚刚完成了“相约北京”雪上项目系列测试任务,在冬残奥竞赛组织方面进一步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北京冬残奥会每日竞赛日程已由国际残奥委会确认,正在推进单元竞赛日程的编制工作。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资格规范第一版已发布。”他表示,北京冬奥组委重视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两个奥运“同步筹办、一岗双责”的工作原则,在场馆规划建设、竞赛组织、赛事服务、宣传文化、市场开发、人员管理和可持续遗产等方面同步推进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

35、0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节选自孟子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上面这段孟子的话,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新余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1.【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建立在中国传

36、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错误,原文“这一主题和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更结合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并没有包含“基础上”这方面的意思。B.“中国生态文学”错误,偷换了原文“生态文学”这个概念。C.“作家们在写作中的生态观念、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的发展”错误,选项改变二者关系,原文是“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学的发展,重塑了作家们在写作中的生态观念、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故选D。2.【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提出文学能影响并改变人的情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论点”错误,应该是提出生态文学能在多方面对人产生影响、存在有现实指向性和长远

37、意义这样的观点。故选C。3.【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B.“这也使”错误,这一推断不符合文章意思,错置因果,原文中“与此同时”表明是并列关系。故选B。4.【答案】A“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错误的。由原文“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可知,我国在非典之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故选A。 5.【答案】 C A项,“我国存在着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是错误的。由原文“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

38、度、应急设施”可知,范围上,原文是“部分地方政府”;程度上,原文是“比较缺乏”。B项,“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成功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是错误的。由原文“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可知,“成功研制生产出疫苗”不是主要原因,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主要原因带来的结果。D项,“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高度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是错误的。由原文“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

39、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可知,“世卫组织的肯定”在原文是作为国际社会对我们的普遍赞赏中单拎出来的一例呈现的,是由集合到元素的关系。选项中以偏概全,成了元素代表集合。而且将原文中的“普遍”二字去掉了。故选C。6.【答案】 党政领导组织方面:党中央高度重视,总揽全局,各级政府严格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应急体系建设方面:非典后,我国在应急政策、医疗救治体系、信息通报、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保障。民众协作方面: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相互支援,积极应对,保证了各项措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落实。(每点2分)7.【答案】B “冷酷无情、自私

40、自利”不对。8.【答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呼应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2分)突出了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2分)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2分)(任答三点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9.【答案】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41、(2分)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2分)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0.【答案】C “龟兹”做“至”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言”后断开,排除B。译文: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故选C。11.【答案】D “楼兰”,不是丝绸之路的

42、“发源之地”,而是“必经之地”。12.【答案】C 根据原文“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可知,是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身边的人毫无防范心理,于是请求前往刺杀。13.【答案】大军就要到来,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方:正要,就要;教:教唆;过至:经过到;何为:宾语前置,为什么。四点各1分,句意1分。)平乐监傅介子拿着大朝节杖出使,斩杀楼兰王安归首级,把它悬挂在北门之上,用正直(的态度)回报(有)怨仇(的人),不劳烦军队。(使:出使;县:通“悬”,悬挂;烦:劳烦;师众:军队。四点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傅介子是北方人,因参军当了官。

43、从前,龟兹、楼兰都曾杀害过汉朝的使者,记录在西域传里。元凤年间,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要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介子到了楼兰,指责楼兰教唆匈奴堵截杀害汉朝使者:“大王如果没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经过楼兰到其它各国去,为什么不说?”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说:“匈奴使者刚走,将要到乌孙,取道过龟兹。”介子来到龟兹,又指责龟兹王,龟兹王也服罪。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龟兹王说:“匈奴使者从乌孙回来,现在这里。”介子于是率领他的部下杀了匈奴使者。介子回到汉朝后,把这件事奏给皇上,皇上下诏书受于介子中郎的官职,又改为平乐监。 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而不去讨伐,就没有惩罚的办法了。介

44、子路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对人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我愿意前去刺杀他,以此向其它各国示威。”大将军说:“龟兹路远,暂且到楼兰试一下。”于是,大将军禀告皇上后,就派介子出发了。介子与士兵一起携带黄金财物,扬言要用来送给外国人。到了楼兰,楼兰王流露出不喜欢介子的神情,介子假装带领士兵离去,在西面的边界停了下来,派译官回去,并对他说:“汉朝使者带着黄金和五彩丝绸,前往赏赐各个国家,楼兰王不来接受,我们要离开到西边的国家去了。”随即拿出黄金财物让译官看。译官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来见汉朝使者。介子与他坐着饮酒,陈列那些财物给他看。等到楼兰王和他手下都喝醉了,介子对楼兰王说:“

45、汉朝派我秘密地和你谈一些事情。”楼兰王起身随介子进到帐篷里,让其它人退避,二人单独讲话,两个壮士从后面刺杀楼兰王,两把剑穿透身体,在前胸叉起来,楼兰王立刻死了,那些贵人和身边侍从都逃散了。傅介子告谕他们:“楼兰王背叛汉朝有罪,天子派我来杀楼兰王,应该改立从前在汉朝做质子的太子。汉兵马上就要到了,不要轻举妄动,一动,就会灭了你们的国家!”于是介子就带着楼兰王的头回去晋见朝廷,参加商讨的公卿赞许他的功劳。皇帝于是下诏说:“楼兰王安曾经做匈奴的间谍,侦查汉朝使者,发兵杀害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人,以及及安息、大宛使者,盗取节印和所献礼物,很违背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拿着大朝节杖出使,斩杀

46、楼兰王安归首级,把它悬挂在北门之上,以直报怨,不劳烦军队。封介子为义阳侯,赏七百户人口的封地。刺杀楼兰王的士兵都委任为侍郎。” 14.【答案】 A “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分析错误。15.【答案】诗人先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为了能一直与牡丹花相伴自己愿意变为蝴蝶,而借鲁阳探戈的典故,表明希望时间倒流从而留住美好的牡丹花。(2分)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惜别之情。(2分)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力改变唐朝危局的无奈,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现。(2分)16.【答案】(1)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7.

47、【答案】C “风起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暗潮涌动”:暗处的潮水涌动,指暗中发展的事态十分严重和迅猛。“民不聊生”:偏重于人民无以为生,活不下去。“生灵涂炭”:偏重于指人民遭受灾难,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语义较重。“愤怒”:着重于“怒”,生气、不满。“愤慨”着重于气愤不平,多指重大事件。“煜煜生辉”:煜煜,明亮、炽盛,形容实物的表象,多表环境。“熠熠生辉”:熠熠,光耀、鲜明,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也可形容虚物,比如形象,多表示神采。18.【答案】B 语病一:语序不当,应先呈述历史,再展现国家大势。语病二:搭配不当,历史视野可“开阔”,而历史事实应是“还原”或“再现

48、”。19.【答案】A A.总结上文,B.引出下文,C.提示下文,D.解释说明。20.【答案】(1)是经验的结晶。(2)帮助你体验人生。(3)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或答“常读常新”等其他语义相似的短语也可)(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6分,大概意思相近即可。)。21.【答案】北京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稳步推进。(北京,1分,冬残奥会1分,筹办工作1分,稳步推进1分,句意通畅1分)22.【解题】这是一道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任务是阐述材料中孟子的话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孟子的言论作为古代文化经典,内涵深刻,考生思考的角度其实材料后的引导语已经给出了参考,即“社会”“人生”“历史”。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孟

49、子的话包含了关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封建社会以农业为根基,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渔业、林业等基础性产业,百姓才能“养生丧死无憾”,而社会才能太平,这是“王道之始”。对今天的社会而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是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从人生的角度来看,孟子的话其实指出了百姓的人生状态,百姓所求不多,但求“养生丧死无憾”,对于现代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一切拼搏,一切奋斗,不就是为了“养生丧死无憾”吗?人生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看清了人生的真相,我们的生活或许会更纯粹,更接近生存的本真意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孟子的言论无疑穿越时空,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50、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兴衰,貌似复杂无比,实则历史发展有一条基本规律不可违拗,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百姓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立意】1.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使百姓生活无忧乃是治国之本。3.为国者要心系百姓。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素材】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原因如下: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实施

51、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搞活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广阔的道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极大发展,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同时,惟有如此,才能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穷落后

52、,逐步强盛和富裕起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时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要想得民心,就必须让百姓安居乐业,而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切实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让百姓生活无忧,让死者于九泉之下得以安息。百姓宁,则国固;百姓安,则天下安。4.荀子哀公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为君者只有心系百姓,想百姓之所想,为百姓之所欲为,百姓的洪流则会稳稳地托起为君者这一大船。【例文

53、】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不违农时”,才能保障基本的农业生产;只有“数罟不入洿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水产供应;只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才会获得取之不尽的林木资源。孟子的目光穿透纷繁的历史表象,至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发展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虽然是高等智能生物,但仍和动物一样,必须依赖于大自然这个环境,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源。而这些资源,并非真的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不管是在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的古代,还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都不存在真正的“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有一个,大自然所蕴藏的资源储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那么终会有资源枯竭的一天。这

54、一天的到来或早或晚,不是我们,就是我们的子孙,终会有一代人会面临这样的局面。没有了基本的资源,文明就不可能延续,人类也不可能生存下去。发展不能只看眼前,还要为子孙计深远。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所带来的恶果,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耕地面积萎缩,农田被侵占;山林植被遭破坏,水土大量流失;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珍稀物种走向灭绝。只管大干快干,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固然让我们的经济在短期之内得到迅猛发展,但蓝天白云没了,青山绿水没了,莺歌鸟语没了。于是大自然开始疯狂地报复人类。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灾难,灵魂上早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我们难道还能让悲剧继续上演?陶渊明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我们所犯的错误虽然不可能再弥补,但在现在和未来,我们还可以努力把事情做好。如今,“亡羊补牢”还不算太晚,若是执意一条道走到黑,那就是真正的无可救药了。大自然已经给我们发出了太多的警报,那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习近平主席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善待大自然,我们才会得到大自然的馈赠;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才会更加丰厚,更加久远。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孟子的言论如黄钟大吕,震响在我们历史的天空,回响于我们的耳际。我们切切不能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