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化学试题1.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边缘科学”即代表了一个新名词,说明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MERS病毒疫苗的研制B. 近期出现雾霾的原因探究C. 朝鲜的原子弹爆炸实验D. 济南钢铁集团冶炼特种钢【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的物质产生,有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所以反应过程中原
2、子种类不会发生变化,据此分析。【详解】A.MERS病毒疫苗的研制,是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A项错误;B.雾霾的原因探究是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研究,属于化学研究范畴,B项错误;C.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原子弹的爆炸属于原子核的变化,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属于核物理研究范畴,C项正确;D.钢铁厂冶炼特种钢属于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研究范畴,D项错误;答案选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B. 可以用分类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C.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D. 科学实验
3、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答案】D【解析】【分析】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除此之外,建立假说和化学模型在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为: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由此分析解答。【详解】A.假说是在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的假定性解释,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A项正确;B.同类物质具有某种共性,所以可以用分类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B项正确;C.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C项正确;D.科学实验不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
4、问题,有的问题需要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是实验和理论共同协作解决化学问题,D项错误;答案选D。3.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氧化物包括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如Al2O3、不成盐氧化物如CO等,A项错误;B.还有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B项错误;C.有些离子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如Zn+2H+=Zn2+H2,所以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互为交叉关系,C项错误;D.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物质就是混合物,胶体中有分散质和分散剂,胶体一定是混合物,D项正确;答案选D。4
5、.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后剩余的钠粒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B. 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C. 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D. 将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能置换出铜单质【答案】D【解析】【分析】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易与水、O2等反应:2Na+2H2O=2NaOH+H2,4Na+O2=2Na2O,2Na+O2Na2O2,由此分析。【详解】A.为了保证药品的纯净,实验中大部分药品取出后不能放回原试剂瓶。由于钠极易与O2、水反应,尽管保存在煤油中,但钠的表面仍有氧化物等杂质包裹着,所以剩余的钠粒放回原试剂瓶对钠的纯度影响不大,钠属
6、于易燃固体,随意丢弃易引发火灾,所以实验后剩余的钠粒需要放回原试剂瓶中,A项正确;B.常温下钠与O2缓慢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钠与O2剧烈反应生成Na2O2,B项正确;C.钠极易与水、O2反应,水和O2都不溶于煤油,且煤油密度比钠小,钠沉在煤油里,煤油将钠与空气和水隔开,所以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C项正确;D.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2Na+2H2O=2NaOH+H2,Cu2+在水溶液中以水合铜离子存在,所以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2+反应:Cu2+2OH=Cu(OH)2,所以溶液中不可能有铜单质生成,D项错误;答案选D。【点睛】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钠投
7、入酸溶液中,钠先与酸反应。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且与H2O反应都能生成NaOH,故都属于碱性氧化物C. Na2O2与CO2反应,每生成0.1molO2,转移0.2mol电子D. Na、Na2O、Na2O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将变成碳酸钠【答案】B【解析】【详解】A.Na2O2能与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C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产生的O2又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A项正确;B.碱性氧化物都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而N
8、a2O2与盐酸反应:2Na2O2+4HCl=4NaCl+O2+2H2O,该反应表明Na2O2与酸反应不符合这一特征,所以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项错误;C. 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中只有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中有一半由-1价升高到O2中的0价,另一半由-1价降低到-2价,则反应中每2molNa2O2完全反应将转移2mol电子,同时生成1molO2,所以每生成0.1molO2转移0.2mol电子,C项正确;D.Na、Na2O、Na2O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Na2CO3,Na
9、2O2NaOH Na2CO3Na2CO310H2ONa2CO3,由此看出Na、Na2O、Na2O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都将变成碳酸钠,D项正确;答案选B。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退色B. 氯气泄露,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C.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氯化铜D. 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中的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又很快使石蕊的红色褪去,A项正确;B.碱溶液确实可以吸收氯气,但NaOH是强碱,具有强腐
10、蚀性,所以不能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B项错误;C.无水氯化铜固体是棕色的,稀氯化铜的水溶液才显蓝色,C项错误;D.氯气非常活泼,自然界中氯元素没有游离态,只有化合态,D项错误;答案选A。7.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A. AlCl3B. FeCl3C. FeCl2D. CuCl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AlCl3可由Al与Cl2反应生成,也可由Al与HCl反应生成,A正确;B、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HCl生成FeCl2,B错误;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HCl
11、生成FeCl2,C错误;D、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Cu与HCl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A。考点:物质的制备8.如图所示,A处通入潮湿的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不可能是( )A. 浓H2SO4B. NaOH溶液C. 澄清石灰水D. 饱和NaCl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而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所以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有色布条,含水蒸气的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因此说明D中溶液可以吸收氯气或可干燥氯气,据此分析来
12、解答。【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氯气通过浓硫酸得到干燥的氯气,故A与题意不符;B氯气通过NaOH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故B与题意不符;C氯气通过澄清石灰水,与氢氧化钙反应,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故C与题意不符;D氯气与食盐水不反应,进入C的为潮湿的氯气,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9.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这个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收集
13、气体的方法,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该装置可用于氯气的收集,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若气球干瘪,说明平底烧瓶中气体压强比瓶外压强大。而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气体体积减小,气压减小,所以Cl2与NaOH反应气球会膨胀,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潮湿布条中的水与干燥的Cl2反应生成HClO,HClO能漂白有色布条,所以该实验无法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l2与NaOH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不再产生有毒气体,所以NaOH溶液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选D。【点睛】事实上,Cl2没有漂白性,HClO
14、才有漂白性。10.高一入学体检时,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甘油三酯 0.52mmol/L总胆固醇 4.2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40 mmol/L葡萄糖 4.95 mmol/LA. 溶解度B. 物质的量浓度C. 质量分数D. 摩尔质量【答案】B【解析】【详解】A.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某种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该溶质的克数,单位是g,显然A项错误;B.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是mol/L或mmol/L(毫摩尔每升),B项正确;C.溶质的质
15、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单位是“1”,显然C项错误;D.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D项错误。答案选B。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原子数为0.3NAB. 1 mol Fe在足量氯气中燃烧,失去电子的数目是2NAC. 常温常压下,32 g 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D. 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2 NA【答案】C【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不能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所以不能准确计算2.24LH2O所含原子数,A项错误;B.铁与Cl2
16、发生的反应为2Fe+3Cl22FeCl3,此反应中铁元素由0价升高到+3价,1molFe失3mol电子,即1molFe失去电子的数目是3NA,B项错误;C.根据公式计算O2物质的量n=,32g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O2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所以32g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C项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分子氦气只有1个原子,所以22.4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A,D项错误;答案选C。12.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0mL 0.3molL1 MgCl2溶液;50mL 0.3molL1 NaCl溶液;40mL 0.5molL1KClO3溶液;10mL
17、 0.4molL1 AlCl3溶液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mol/L”含义:表示每1L溶液中含有溶质物质的量为1mol“。另外,化学式下标表示粒子个数比,也表示粒子物质的量比,由此分析。【详解】每molMgCl2中含2molCl-,则0.3molL1 MgCl2溶液中Cl-浓度为0.6mol/L;每molNaCl中含1molCl-,则0.3molL1 NaCl溶液中Cl-浓度为0.3mol/L;KClO3中没有Cl-, 0.5molL1KClO3溶液中Cl-浓度几乎为0;每molAlCl3中含3molCl-,则0.4molL1 AlCl3溶液中Cl-浓度为1.2m
18、ol/L,这些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答案选C。【点睛】若物质的浓度确定,则其中的粒子浓度也就确定了,这与溶液体积无关。13.若1gN2含a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 a/28mol-1B. 14a mol-1C. 28amol-1D. a/l4mol-1【答案】B【解析】1gN2的物质的量=mol;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a个原子的物质的量=mol;所以得到mol2=mol,NA=14amol-1,故答案为B。14. 下列现象不能用胶体的性质解释的是( )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产生美丽的光圈在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
19、生沉淀长江水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A. B. C. D. 只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氯气溶于水后生成HClO,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与胶体的性质无关,故错误;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故正确; 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与胶体有关,故正确;在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氯化银沉淀而非胶体,与胶体的性质无关,故错误;江河中的泥浆属于胶体,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是胶体聚沉的结果,故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15.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
20、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A. 胶体的电泳B. 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 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 胶体的聚沉【答案】D【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而止血。16.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碱,第三种是混合物,第四种是碱性氧化物的是( )A. 硫酸、苛性钠、CuSO45H2O、氧化铜B. 次氯酸、纯碱、空气、氧化铁C. 盐酸、胆矾、熟石灰、三氧化硫D. 硝酸、烧碱、氯水、生石灰【答案】D【解析】【分析】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由两
21、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物质叫混合物;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由此分析。【详解】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物质叫混合物;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A组中CuSO45H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A项错误;B.组中纯碱不是碱,B项错误;C.组中胆矾不是碱,三氧化硫不是碱性氧化物,C项错误;D.硝酸电离HNO3=H+NO3-,硝酸是酸;烧碱电离NaOH=Na+OH-,烧碱是碱;氯水是由Cl2通入水中形成的,属于混合物;生石灰与酸反应:CaO+2H+=Ca2+H2O,生石灰是碱性氧
22、化物,D项正确;答案选D。17.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NaCl固体是非电解质B. NaCl溶液是电解质C. 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 NaCl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出大量的离子【答案】C【解析】【分析】电解质溶液导电的粒子是阴、阳离子。图1研究的对象是固体NaCl,固体NaCl中的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图2研究的对象是NaCl溶液,溶液中NaCl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所以可以导电,由此分析。【详解】A.由图2知NaCl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
23、所以NaCl是电解质,A项错误;B.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NaCl溶液是混合物,所以NaCl溶液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C.物质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电荷。图1实验中灯泡不亮,说明固体NaCl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图2实验中灯泡亮,说明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荷,据此可推知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自由移动的离子,C项正确;D.图2实验中NaCl溶液能够导电,证明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能证明这些阴、阳离子是在通电条件下电离的,D项错误;答案选C。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中加盐酸:2H+Ca(OH)2Ca2+2H2OB. 向Na2CO3
24、溶液中加入HCl溶液:CO32+2H+CO2+H2OC. 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D.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OH+H+SO42 BaSO4+H2O【答案】B【解析】【详解】A.澄清石灰水要写成离子形式,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H+H2O,A错误;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B正确;C. 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C错误;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D错误。答案选
25、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书写时要遵循客观事实,拆分是否正确、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该题为考试热点和学习难点,易错选项是D,注意化学式中离子的配比关系。1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能够大量共存的( )A. Ca2+、Cl、K+、CO32B. Fe3+、Cl、H+、SO42-C. Fe2+、OH、NO3、SO42-D. CO32、Na+、H+、K+【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详解】A.组中Ca2+与CO32-发生反应:Ca2+CO32-=CaCO3,所以A组中Ca2+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A项
26、错误;B.组中各离子之间没有反应发生,可以大量共存,B项正确;C.组中Fe2+与OH-发生反应:Fe2+2OH-=Fe(OH)2,所以C组中Fe2+和OH-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D.组中CO32-与H+发生反应:CO32-+2H+=CO2+H2O,所以D组中CO32-与H+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B。20.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C.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答案】B【解析】【详解】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
27、的元素可以是同一元素,如Cl2+H2O=HCl+HClO,其中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A项错误;B.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实质是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化合价降低的实质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B项正确;C.处于化合态的元素化合价既可能呈负价也可能呈正价,若由正价变成游离态,则该元素被还原如CuO+H2Cu+H2O中的铜元素;若由负价变成游态,则该元素被氧化如MnO2+4HCl2MnCl2+Cl2+2H2O中的氯元素,C项错误;D.氧化性越强是指得电子能力越强,与得电子多少没有必然联系,D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熟记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小方法:“升失氧、
28、降得还”,即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对应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对应元素发生还原反应。2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 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C.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 铁质菜刀生锈【答案】C【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据此分析。【详解】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是因为空气中O2、水蒸气、CO2与铜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2Cu+O2+H2O+CO2=Cu2(OH)2CO3,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O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
29、.氢气气球遇明火爆炸,发生的反应是:2H2+O22H2O,氢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与酸雨反应:CaCO3+2H+=Ca2+CO2+H2O,此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D.铁质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O2、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2Fe+O2+xH2O=Fe2O3xH2O,铁元素化合价升高,O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22.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 氧化剂B. 还原剂C. 氧化产物D. 还原
30、产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上分析,最外层有2个电子,反应后失去2个电子,所以是还原剂,所以选B。考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2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Cl-C12B. HCO3- C032-C. Mn04- Mn2+D. ZnZn2+【答案】C【解析】【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该微粒是氧化剂,得到电子,相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据此解答。【详解】A、氯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A错误;B、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Mn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还原剂,C正确;D、Zn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氧化剂,D错误;答案选C。24.根据下列反应判
31、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NO+2H2O+Fe(NO3)3A. H2SO3I-Fe2+NOB. I-Fe2+H2SO3NOC. Fe2+I-H2SO3NOD. NOFe2+H2SO3I-【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应2FeCl32HI=2FeCl22HClI2 中还原性I- Fe2+,反应H2SO3I2H2O=2HIH2SO4中还原性H2SO3 I-,反应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
32、还原性Fe2+ NO,综上分析可得还原性H2SO3 I- Fe2+ NO,答案选A。考点: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软的比较25.12 mL 0.1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 0.02 molL1的K2Cr2O7(重铬酸钾)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 2B. 3C. 4D. 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不能直接根据化学计量数列比例式计算。但题目给出了氧化剂,还原剂的量,所以只要找到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计量关系即可求出还原产物中Cr元素化合价,由此分析。【详解】还原剂与氧
33、化产物、失电子数之间的关系为:Na2SO3Na2SO4失2e-;氧化剂与还原产物(设还原产物中Cr的化合价为x)、得电子数之间的关系为:K2Cr2O72得2(6-x)e-,因为n(Na2SO3)=0.012L0.1mol/L=0.0012mol,n(K2Cr2O7)=0.02L0.02mol/L=0.0004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列方程式:0.0012mol2e-=0.0004mol2(6-x)e-,解得x=3,答案选B。【点睛】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建立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计量关系。26.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u; FeCl3溶液; CuCl2溶液;CO2;H2SO4;酒精
34、;CaCO3;FeSO4;Ba(OH)2。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填序号)(2)将混合配制成浓度均为1molL1的混合溶液100mL,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若铁粉无剩余,且有铜生成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检验溶液中阳离子的试剂是_,证明其存在的现象是_。(4)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 molL1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 nm。【答案】 (1). (2). (3). Fe2+(多写H+也可) (4). 2Fe3+Fe3Fe2+ Fe+ Cu2+
35、Fe2+ Cu (5). KSCN溶液 (6). 溶液变红 (7). 1100nm【解析】【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据此分析。【详解】(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C u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和都是溶液,溶液是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2的水溶液尽管能导电,但导电的粒子并非CO2电离的离子,其实质是H2CO3溶液导电,事实上液态的CO2不导电,所以CO2
36、是非电解质;H2SO4是酸,属于电解质;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纯液态时都不导电,所以酒精属于非电解质;CaCO3是盐,属于电解质;FeSO4是盐,属于电解质;Ba(OH)2是碱,属于电解质。答案: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是;(2)由题意知,配制的溶液中含Fe3+、Fe2+、Cu2+等阳离子,根据氧化性强弱:Fe3+Cu2+Fe2+,可知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2Fe3+Fe=3Fe2+、Cu2+Fe=Cu+Fe2+,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3)Fe3+与SCN-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红色物质Fe(SCN)3,Fe3+3SCN-=Fe(SCN)3,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Fe3+
37、的存在,所以所选试剂是KSCN溶液,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溶液变红。(4)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 molL1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发生反应为Fe3+3H2OFe(OH)3(胶体)+3H+,透明的红褐色液体就是Fe(OH)3胶体,胶体的粒子直径的范围是1nm100nm。27.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达。试写出有水参加的符合反应类型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其中水为_剂。(2)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填编号)。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不任意
38、排放工业废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氯气是最早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物质,氯气进行自来水消毒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已知亚铁盐是常见的还原剂,多余的氯气可用绿矾(FeSO47H2O)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用氯气消毒的水可能有臭味,长期饮用还可能对人造成潜在危害;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用SO2与NaClO3溶液反应制得,反应方程式为SO2+ 2NaClO3= Na2SO4+ 2ClO2。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该
39、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5)漂白粉也可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等的杀菌和消毒,工业上利用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可制得漂白粉,其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2Na 2H2O2NaOH + H2 (2). 氧化剂 (3). (4). Cl2+H2OH+Cl+HClO (5). 2Fe2+ Cl22Fe3+ 2Cl (6). +5 (7). 2:1 (8).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解析】【详解】(1)由关系图知反应类型IV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只有置换反应符合,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有很多,如活泼金属与水反应:2N
40、a+2H2O=2NaOH+H2,其中水是氧化剂;(2)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则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水资源;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土壤、水源的污染,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显然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严重污染水源,所以这种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 生活污水中往往含大量的有机物,任意排放会使水源富营养化,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则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答案选;(3)氯气能溶于水,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微量的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亚铁盐中Fe2+具有较强还原性,能被Cl2氧化为F
41、e3+,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4)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NaClO3中Na为+1价,O为-2价,所以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SO2 + 2NaClO3= Na2SO4+ 2ClO2分析该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知,硫元素由+4价升高到+6价,失电子,SO2为还原剂;氯元素从+5价降低到+4价,得电子,NaClO3是氧化剂,根据方程式的计量关系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Cl2与碱反应一般都会发生歧化反应,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8.已知某市售“
42、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下图所示,该“84 消毒液”通常稀释100 倍(体积之比)后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规格】1 000 mL【质量分数】25%【密度】1.19 gcm3(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molL-1( 保留小数点后1位)(2)“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 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 500mL0.2mol/L 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本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_、_。根据计算得知,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mL。下列操
43、作中,使所配浓度偏大的有_(填写字母),对所配浓度无影响的有_(填写字母)。a用量筒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b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 e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g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答案】 (1). 4.0 (2). 玻璃棒 (3). 500mL容量瓶 (4). 5.4 (5). b (6). e【解析】【详解】(1)可利用公式计算:;(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中计量液体体积的重要仪器是容量瓶,本实验要500mL规格容量瓶(选择容量瓶同
44、时要确定所需的规格),作为搅拌和引流作用的玻璃棒不能少,所以还需要500mL容量瓶、玻璃棒;将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可得到稀硫酸,利用稀释定律列式计算,设需xmL浓硫酸。,解得x=5.4,答案是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a俯视刻度线时实际所量取的浓硫酸比5.4mL少,即溶质物质的量nB减小,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小;b浓硫酸溶解时放热,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容量瓶中溶液温度较高,当冷却到室温时溶液体积V会缩小,根据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大;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即溶质物质的量nB减小,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小;d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溶质物质的量nB减小,由公式可
45、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小; e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不影响溶质物质的量nB和溶液体积V,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不受影响;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V增大, 由公式可知所配硫酸的浓度偏小;g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液面下降不影响硫酸浓度。但此时再加蒸馏水就稀释的原溶液,使所配硫酸的浓度减小。答案:所配浓度偏大的有b,对所配浓度无影响的有e。29.将3.9 g过氧化钠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求:(1)3.9 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_。(2)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答案】 (1). 0.05mol (
46、2). 0.56L (3). 0.2mol/L【解析】【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根据相关关系式计算。【详解】(1)3.9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2)根据Na2O2与O2的计量关系计算:列比例式: ,解得V(O2)=0.56L,答: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6L。(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NaOH,设溶液中NaOH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根据Na2O2与NaOH的计量关系计算:列比例式: ,解得c(NaOH)=0.2mol/L,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上下单位一致,左右物理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