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2.2 古希腊的先哲(人民版选修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709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2.2 古希腊的先哲(人民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2.2 古希腊的先哲(人民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2.2 古希腊的先哲(人民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2.2 古希腊的先哲(人民版选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高二历史教案:2.2 古希腊的先哲(人民版选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古希腊的先哲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学习要求:知道柏拉图理想国的基本内容,知道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了解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师承和突破,体会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重点: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的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难点:理解并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归纳并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教学目标

2、】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出现繁荣的原因。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感受他们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方面的求真与创新精神。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文内容,搜集文献资料,结合西方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初步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并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如文艺复兴运动与希腊古典文化的关系和异同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三、情感态度与

3、价值观通过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活动,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精神。通过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使学生认识社会意识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等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体验哲学家理性主义的思想,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教学流程】问:在必修I中,我们了解了古希腊历史上的一位“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同学们还记得他是谁吗?答:苏格拉底。问:在必修III中,我们再次接触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答:投影:“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的“自我”)倡导“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既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

4、家、哲学家,还是一位教育家。让我们通过他和学生的一段对话来了解教育家苏格拉底。投影:学生:苏格拉底老师,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问: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特点?

5、答:投影: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问:苏格拉底的教学法与中国古代一位名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你们知道是谁吗?答:孔子。苏格拉底和孔子都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孔子与弟子们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语录。他们都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苏格拉底和他最著名的学

6、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苏格拉底的徒弟、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9第二目“柏拉图与理想国”的第一、二段,列举柏拉图成功的有利条件(顶尖课课练P.23第6题第小题)。答:投影: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关系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的。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剧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

7、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照着老师说的做了。结果,他竟两手空空地走出麦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其间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还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就错过了;于是,我便什么也摘不到。”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做圣诞树的树

8、。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话去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最后又是什么也带不出来。”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柏拉图终生敬仰的老师苏格拉底,他的名字涵盖了整部古希腊哲学史。因此,有学者认为:全部希腊哲学史,乃至欧洲哲学史都是由苏格拉底决定和左右的,“整个西方文化都是苏格拉底和基督教的遗产”。然而,这位统御哲学世界和西方文化的人物竟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成果主要记载在他的两个

9、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大多数对话录的引导者和主角。可以说,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主要活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投影:油画苏格拉底之死问:这幅画想必同学们比较熟悉,它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答:苏格拉底之死。问:苏格拉底被判死刑说明了什么?答: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投影:公元前399年4月的一天,由501位普通公民组成的雅典法庭以“创立新神,不信旧神”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柏拉图有4篇对话录涉及苏格拉底的受审、囚禁和死亡。苏格拉底之死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9第二目“柏拉图与理想国”,概括柏拉图

10、理想国的基本内容。理想国的构成阶级理想国的统治者(结合顶尖课课练P.23第6题第小题)理想国的实现方法如何看待柏拉图的“理想国”(结合顶尖课课练P.24第7题第小题)答:理想国主要探讨了“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这一重大问题。一个理想国应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如果这三个等级各自恪尽职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在这个理想国里,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或者统治者应接受哲学训练。投影: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KR波普问: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问题?答:哲学家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

11、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课本P.32“材料阅读与思考”2:柏拉图哲学家王的主张与儒家的“内圣外王”的理论有何异同?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而设计的理想君主的标准。结果:两者主张都影响深远,但在历史进程中也都没有完整意义地实现过。不同点:柏拉图:从知识层面考虑,强调统治者应该有智慧,会治理国家;孔子: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有高度的道德修养。古希腊还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投影:“古代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的科学的杰出代表和改革者,古典时代最博学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黑格尔:“人类的导师”罗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就是柏拉图的学生、大名鼎鼎的

12、亚里士多德。自主学习:顶尖课课练P.24第1题;P.28第4题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课后反思】学习本课,最大的困难有两点:第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牵涉到很多哲学知识,其中有许多甚至连我们教师都无法全面掌握,更不用提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了,况且许多哲学知识又比较枯燥。第二,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很多内容并不一致,尤其是关于两人的思想主张。柏拉图的理想国两本教材都有提到;岳麓版有提到法律篇,而人民版没有;岳麓版专门用一目讲述“雅典学园”,人民版只是用一句带过且没有明确使用“雅典学园”的名称。最糟糕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两本教材几乎没有共同点,岳麓版提到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三段论”,上海的

13、高考曾经出过这方面的题目)、政治学和“中道”理论,而人民版用大段篇幅解释了“什么是人的本质”。所以在授课时无所适从,不知道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到底应该向学生介绍什么?第三部分:相关资料【练习与测验】课本第28页“学习思考”答: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梭伦改革等。公元前443年,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执政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没有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这为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定期召开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这

14、使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这为贫苦公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这些措施使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课本第31页“学习思考”答:亚里士多德认为,正是理性使人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因此理性是人的本质。人的这种本质推动人去探求知识、获得真知、约束激情,达到道德上的完美。课本第32页“自我测评”1答:国家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即智慧的统治者(已接受哲学训练或哲学家)、勇敢的武士和自制的劳动者,当这三个等级在国家里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时,整个国家便具有了正义的美德,这样的国家便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虽然是一个典型的乌托邦,但有其

15、合理之处,如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统治者应该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知识、懂得正义与善、一心为公。课本第32页“自我测评”2答:人除了感觉、繁殖等基本功能之外,还会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能探求知识。同时,人还能理智地约束欲望与激情,追求道德完美,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课本第32页“材料阅读与思考”1答:柏拉图认为,只有统治者具有智慧的美德,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才能使国家实现正义与安宁。而哲学家拥有各方面的知识,最有智慧,懂得正义和善,所以,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课本第32页“材料阅读与思考”2答:两人所强调的理论,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设计出了一种理想君主(统治者)的标准。但标准的侧重点不同,柏拉图从知识层面考虑,强调统治者应该有智慧、会治理国家;而孔子则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要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恪守伦理,遵循孝悌。两者的理论主张都影响深远,但在历史进程中也都没有完整意义地实现过。-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