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礼拜二午睡时刻被动的演出生活是一出漫长而无聊的戏剧,演员众多而杂乱,缺少旁白,人类从来没有听到过画外音。编剧和导演在设计完工之后就退出了剧场。因为人类已像一架永动机开始了自转,不再需要外力。人被固定在自己的情节里,又被皮肤紧紧地包裹着,逃不出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临时演员,人在进出这个世界之间难以看到长剧的开头和结尾。人类缺少怀疑自身和走出自身的能力,因而只提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质疑,在方法论的争吵中耽搁了向自身本体发问的智力进化,而成为一群喧闹不休的庸众。现在,我所关心的问题不是剧情的好坏和人类最终的结局,而是生活的实质。即人在生死之间一直不曾揭穿的问题:生活是什么。因为你是被自己所出演的
2、,你从不问自己是谁。你所赖以活命的身体已被无数人使用过,你被一再地修改、重复、涂抹。你的身份不是唯一的你,而是无数个人的生存序列,你只是充当了其中的一个角色。你演得不错。但有一个疑问从中而生,那就是:如果戏剧是真的,那么生活就是假的。反过来也一样。但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戏剧等于生活。若此,一个无法找到的旁证让我们为难,那就是上帝必须存在,他以生活为蓝本,一字不改地抄袭着这个世界。他不需要创造,只需劝解、中和、平息事端,让生活戏剧化地向前演进,并维持平衡。相关链接一、作者介绍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曾先后担任过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和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从事过文学
3、、新闻和电影工作。1982年,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苦妓追忆录等。二、写作背景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作者认为自己写得最好的小说。这篇小说是作者在一个荒凉的小镇上看到一个身穿丧服、手打一把黑色阳伞的女人领着一个也穿着丧服的小姑娘在火辣辣的骄阳下奔走的情景后写成的。被“中国先锋作家”余华称为“我最喜欢的十篇小说之一”。自主学习一、字音辨识1生难字窒息()拽动()孱弱()麇集() 静谧() 凝滞()哐当() 趿拉() 揩拭()淅沥
4、() 隧道() 愣愣()答案zhzhuichnqnmzhkuntki xsuln2多音字龟钥答案jn/u/Qiyo/yu二、词语辨析1困乏困顿都含有“困”这一语素,均有遭遇了困难的义项。困乏,侧重于疲乏,书面语也指经济或生活困难;困顿,侧重于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1)回到2000年,一直是家里顶梁柱的贾海霞因为外出打工弄残了眼睛,在壮年失去劳动能力的他让全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_。(2)能量摄入降低也能导致嗜睡,营养不足容易导致_爱睡。补充蛋白质,会使嗜睡好转。答案(1)困顿(2)困乏2捉摸琢磨这两个词均需要动脑筋。“捉摸”意为猜测,预料,用于对人对事的揣度,多用于否定句;“琢磨”则是反复思考、
5、仔细考虑的意思。(1)钱钟书先生的签名十分独特,世上罕见,最初一看什么都不明白,仔细_,才看出端倪。(2)花开花落,寒来暑往,月移星动,江河奔腾,希腊人总是困惑于大千世界的_不定,乐于探求亘古不变的真理。答案(1)琢磨(2)捉摸三、成语积累1一声不响:_2安贫若素:_答案1.指不发一点声音。2安于贫困,以平常的态度去对待。意指身处困境并不在意。主旨归纳小说通过一位家庭极为贫困、身体孱弱的母亲带着小女儿长途坐车到一个小镇上给被逼为小偷而被杀的儿子扫墓的故事,演绎出了一段可悲可叹的人性故事,作者用节制的情感赞扬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深刻暴露了社会的黑暗、极端不平等以及社会的冷漠、自私、麻木、空虚的状
6、况。作者有意塑造了孤苦无奈的弱者形象,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文本探究1这篇小说的开头有什么独到之处?答: _答案小说以描绘场景切入。首先以高空鸟瞰视角进入人们视野的是“火车”从“橘红色岩石的隧道里开出来”,“进入了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再通过嗅觉写“空气”和“煤烟气”,接着转换视角视点从空中转移到火车以火车为视点把视线移向车外,看到铁道一边“小道上”“牛车拉着一串串碧绿的香蕉”和另一边“光秃秃的空地”“办公室”“兵营和一些住宅”“沾满尘土的棕榈树和玫瑰丛”“椅子和小桌子”等。这一段似乎没有出现小说人物,但事实上小说转换视角后即以女主人公的视角来观看车外的景物,只是这里颇为隐
7、秘。2母爱作为人类伟大的情感,在小说中是如何表现的?答: _答案(1)母爱体现在母亲的坚强上。母亲“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但“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脸上露出“镇定安详的神情”;对女儿的态度近乎粗暴。“把鞋穿上!”“梳梳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在神父那里,则是不近情理的“固执”和“执拗”。这一切都源于她对自己做“小偷”的儿子的不能言明的爱。(2)母爱体现在她对儿子形象的维护上。面对神父的提问,她首先肯定“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接着与女儿一起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评价。随着神父家窗外人群的聚集,儿子给她的“屈辱”已变成现实,但她的表现更为果断和坚强,“从女
8、孩子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并且坦然地“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3)母爱体现在神父及其妹妹的感动上。如神父和妹妹反复劝阻母女俩去墓地:“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等一会儿走吧”“会把你们晒坏的”“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等。3作者在小说中写到母女的主要目的是去祭拜那个拳击手,文章却在祭拜将要开始时突然停止了,这样做是否会影响小说主题的表达?为什么?答: _答案这样的安排不影响小说主题的表达。文章并非是以刻画人间亲情为目的,而是以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真、善、美作为主旨的。所以,全文在展示完社会各个层面的表现后,也就完成了小说的使命,至于母女俩去祭拜的过程,只能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9、4文中母亲深爱自己的儿子,但在痛失儿子之后她却没有任何过激的表现(如号啕大哭、呼天抢地、捶胸顿足),这是为什么?答: _答案按照常理,在这种情况下她有任何的失态举动都不为过。但因为她是“小偷”的母亲而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任何年代的道德审判席上,“小偷”这一身份都不具有道德优势,而是一个被审判的角色。所以她不能明目张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情感的冲突仅仅凝聚成一些较具张力的词汇,如“忍住”“直直地盯着”“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平静”“温和”“不动声色”等。在这样的描写中,原本激烈的冲突显得既平淡又意味深长。其实作者正是用这些强行抑制的言行来遮盖伟大的母爱和深重的悲痛。5小说结局有何意蕴?答:
10、 _答案随着窗外人群的聚集,连神父都感到了压力,但母爱给予这位母亲力量,使她能够冲破道德的谴责,坦然地“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不惧怕自以为有着道德优势的人们投来种种内涵各异的目光。在现实面前的这种姿态,更丰满了她作为母亲的形象。写作特色1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而篇幅却不短,其中之一的成功之处就是细节描写。多处细节描写不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对一般无二的小镇的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小说的时代、社会环境,同时也为小说情节的发展作好了铺垫。车窗锈住、鲜花用报纸裹、皮包的漆皮剥落、母亲脸上的油污等这些细节都深刻写出了母女二人的家境和社会地
11、位。另外,还有神态细节:“瞅”;动作细节“胡乱”“夺”“挽”;语言细节“喃喃”都极富有艺术表现力。2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往往起到交代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等作用,在本文中作者对小站的大体描绘,以及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使人感受到哥伦比亚那特有的风俗人情。而在具体的描绘过程中,多数小镇却又是那样的压抑和沉闷,这样一来正好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暗合了文中人物的心情。3巧妙的悬念设置在这篇小说中,悬念的设置可谓是匠心独运。文中被打死的人是小偷还是不是小偷,文章一直没有明确地答复,但从母亲的陈述、事件的回放以及神父的尴尬来看,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判断出那只是一个饥寒交迫的过路人。最近的一天马尔克斯星期
12、一清早,天气暖和,无雨,唐奥雷里奥埃斯科瓦尔六点钟就敞开了诊所的门。他是一位没有营业执照的牙科医生,每天总起得很早。他从玻璃橱里取出一只还在石膏模子上装着的假牙,又把一束工具放在桌上,像展览似的由大到小摆好。他上穿一件无领条花衬衫,颈部扣着一只金扣儿;下穿一条长裤,裤腰扎一根松紧带儿。他腰板硬实,身材细瘦,目光轻易不东张西望,像个聋子似的。把所用的东西准备好后,他把磨床拉向弹簧椅。坐下来磨假牙。他好像没有考虑他在做的事情,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着,即使不使用磨床也一刻不停地蹬着踏板。八点过后,他停了一会儿,从窗口望了望天空,看见两只兀鹰在邻居家的屋顶上沉静地晒太阳。他一面想着午饭前可能又要下雨,一面
13、又继续干他的活计。他的十一岁的儿子的反常的叫声把他从专心致志的神态中惊醒:“爸爸!”“干吗?”“镇长问你能不能给他拔个牙?”“告诉他,我不在。”他正在磨一只金牙,把牙拿到眼前,眯着眼睛察看着。他儿子的声音又从小小的接待室里传来。“他说你在家,他听见你说话了。”牙科医生继续察看着那颗金牙,直到把活儿做完,把牙放在桌上后才说:“好多了。”他又踏动了磨床。接着从一个小纸盒里取出一个安着牙齿的牙桥,开始磨金套。那纸盒里盛着等着他做的活儿。“爸爸!”“什么事?”他的神情依然如故。“他说你要是不给他拔牙,他就让你吃子弹。”他不慌不忙、心平气和地停下蹬踏板的脚,把磨床从椅子前推开,把桌子下面的抽屉拉出来。驳
14、壳枪就放在抽屉里。“哼!”他说,“让他进来对我开枪好了。”他转了一下椅子,让自己面对房门,一只手按着抽屉沿儿。镇长出现在门口,他已经把左脸刮光,右脸却有五天未刮了,看上去又肿又疼。牙科医生从他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睛里看出,他准有许多个夜晚疼得不曾合眼了。他用手指把抽屉关上,温和地说:“请坐吧。”“早晨好!”镇长说。“早晨好!”牙科医生说。当用具在沸水里消毒的时候,镇长把脑袋靠在了椅枕垫上,觉得好多了。他闻到一股冰冷的气息。这是一间简陋的诊室:一把旧木椅,一台脚踏磨床和一个装着圆形的瓷把手的玻璃橱。椅子对面的窗上挂着一幅一人高的布窗帘。当听到牙科医生走到他身边的时候,镇长脚后跟着地,张开了嘴。唐奥雷
15、里奥埃斯科瓦尔把他的脸扳向亮处。察看过损坏的臼齿后,用手谨慎地按了按下颌。“你不能打麻药了。”“为什么?”“因为牙床化脓了。”镇长望了望他的眼睛。“好吧。”他说,露出一丝苦笑。牙科医生没有说话。他把煮用具的浅口锅端到手术台上,用凉了的镊子把用具夹出来,动作还是不慌不忙。然后用脚尖把痰盂挪过来,又在脸盆里洗了手。做这一切时,他一眼也不看坐在椅子上的镇长。但是镇长却紧紧地用眼睛盯着他。那是一颗下牙床上的智齿。牙科医生叉开双腿,用热乎乎的拔牙钳夹住臼齿。镇长双手抓着椅子的扶手,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脚上,觉得腰部一阵透心凉,但是他没有叹气。牙科医生只是扭动着手腕。他没有怨恨,更准确地说,他是怀着一种酸楚
16、的心情说:“中尉,你在这儿杀了二十个人了。”镇长感到下牙骨上发出一阵咯吱声,他的双眼顿时涌满了泪水。但是直到确知牙齿拔下来他才舒了一口气。这时,他透过朦胧泪眼看见了拔下来的牙。在痛苦之中,他觉得那颗牙齿是那么古怪,他怎么也不理解那五个夜晚会使他受到那般折磨。他把身子俯向痰盂,嘴里喘着粗气,身上渗出了汗水。他解开了军衣扣,又伸手到裤兜里摸手帕。牙科医生递给他一块干净布。“擦擦眼泪吧。”他说。镇长擦了擦眼。他的痛苦减轻了。牙科医生洗手的时候,他看见了残破的天花板和一个落满灰尘、挂着蜘蛛卵和死昆虫的蜘蛛网。牙科医生一面擦手一面走回来。“你要记住,”他说,“回去要用盐水漱口。”镇长站起来,没精打采地行
17、了个军礼,大步向门口走去,军服的扣子也没扣。“给我记上账吧。”他说。“给你还是给镇公所?”镇长没有看他,关上门,在铁栅栏外面说:“都一样!”【品读】 本文通过拔牙这么一个过程,反映出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形势。从牙医的角度来讲,镇长是一个残暴的人,说不定找个借口就会杀死他,而牙医又何尝不是想杀死镇长为民除害呢,但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怕镇长杀人,又痛恨镇长,又得拯救病人,牙医的心理就在这三者之间纠结着。但是在他看了镇长的状况后,还是选择了拔牙,而不是杀死镇长或者拒绝镇长,这种情况更能反映平民老百姓此时的真实心理,镇长还没残暴到逼得百姓不得不反的地步,目前百姓还只能在心里痛恨,牙医这时候握有一定的优势,也只是发表一下埋怨:“中尉,你在这儿杀了二十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