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度。商朝:内外服制度。特点: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一.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前提),周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拱卫王室。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3.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异姓贵族。4.分封内容: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5.影响: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与各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易
2、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和国家统一,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6.分封制瓦解原因及表现: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受封的诸侯力量日益强大,王室衰微。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否定分封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实行郡县制。二.宗法制:1.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2.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4.作用: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
3、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6. 西周的宗法制对今天依然有影响主要表现: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认祖归宗,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三.礼乐制度: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度的工具。四.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
4、集中。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原始部族色彩。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分散,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保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维护其经济利益和镇压人民的反抗。春秋战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宗法分封崩溃,吸取诸侯割据教训,巩固维护国家统一需要。战国法家思想的影响。辽阔的大河文明易形成中央集权。前提:秦的统一 发展历程: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发展完善:汉元(西汉巩固,隋
5、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顶峰衰落:明清一.背景:秦统一经济: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瓦解,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各国竞相变革。思想:战国百家争鸣,法家思想。前提: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王雄才大略,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地理:辽阔的大河文明易形成中央集权。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 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左右两员);太尉(管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特点: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牵制,
6、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秦朝已建立起一整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三个官职中,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到御史大夫的牵制,且无兵权;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但权重;太尉掌兵,但不长设,由皇帝自掌兵权。三者处于“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3.地方制度:郡县制(春秋已经出现了县,秦朝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特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无封地,无特权,无独立性(废除世卿世禄制)。意义: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划时代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补充: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不同点
7、: 分封制 郡县制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管理由皇帝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共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
8、中(表现: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在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始终。严密的官僚体系。严苛的法律。思想上的文化专制,儒家思想始终占据正统主流地位。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积极:政治: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利于祖国疆域的初步确立,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经济: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安定的生产生活。文化:统一文字,有利于推动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消极:
9、政治:容易形成皇帝专权暴政,滋生腐败,阶级矛盾激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生产力,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文化:文化专制牵制思想自由,阻碍科技创新和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造成近代落后挨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汉清)一.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皇权与相权)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1.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2.汉朝: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东汉: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4.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三省萌芽。5.隋唐:完善,实
10、行三省六部制(始于隋,完善于唐)。三省的运行原则: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定型,对后世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2)美国的三权分立和中国的三省六部制的异同点同: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部门集权。异:A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加强专制皇权下的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目的是加强皇权,分割相权,属于封建君主专制的表现。B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不同部门,
11、达到防止个人专制,是权力相互制衡的一种方式,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实行,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体现,6.宋朝:二府三司制有中书门下的设置(掌握行政权),长官相当于宰相;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宰相的权力,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作用:将宰相的行政、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达到权力相互制衡。,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历代帝王调整相权,除了防范宰相擅权以外,也有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的因素。有时也是为了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消极: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7.元朝: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其实是相权的反弹)原因:疆
12、域空前辽阔,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8.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时期)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直接原因:吸取元代宰相专权引起动乱的教训;丞相胡惟庸图谋不轨权力过大。意义:皇权最终战胜了相权,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没有证真正的权力)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内阁制特点及影响:自身品级不高,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是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产物,不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后期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
13、制度是否一样?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9.清朝:设立军机处(清雍正年间)。原因: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特点:本身品级不高,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作用: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明清时期产生的反封建民主的批判思想,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消极:一人独尊
14、和绝对君主专制的出现,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极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秦朝地方上设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原因:西汉初年王国问题.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主要原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解决: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未根本解决,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奠定了基础)。汉武帝设刺史对地方实行监察,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又通过酎(zhu)金夺爵,剥夺列侯爵位,设置中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结果: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
15、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藩镇割据进一步的发展。周世宗改革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背景: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为避免自身凭借军权夺取天下的历史重演,巩固统治。措施: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削弱朝中大臣兵权。三衙:统兵权;枢密院:调兵权。作用: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削实权: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设置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制钱谷:设转运使,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
16、础。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和积贫积弱的局面。启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对地方应适当给予权力,提高地方的积极性。要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3.元:行省制度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血缘世袭的控制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三.选官制度1.目的:根本:巩固封建专制制度直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队伍的素质和水平。2.演变:西周:贵族世袭的世卿
17、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汉武帝: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和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作用:一定程度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官)。隋唐: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隋唐产生科举制原因:经济:随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能够参政议政(根本动力)。政治:士族衰落,门第选官难以维持下去,统治者为抑制士族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割据势力,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维护统治。含义: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宋:“重文轻武”,更为重视科举考试,以致选官过冗过滥
18、。明清: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更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趋势:世卿世禄举荐制科举制。3.影响:积极影响:1.冲破了世家大组垄断仕途的局面,遏制了士族势力的发展.2.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3.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4.对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唐诗的发展. 5.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局稳定.6.影响深远,科举制度为后代历朝沿用. 7.有利于公平公正.8、科举制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消极影响:1.士人都关注于应付考试而忽略了实用知识.2.同一批的进士结为朋党,朋党成为唐代后期政治黑暗的主要原因,加剧了唐朝的灭亡.3.明清时,为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者把科举定为八股取
19、士,大大限制了人的思想,即中央不能选拔真材实料的人才,成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四.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含义:监察主要是针对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巩固专制统治。演变:秦朝:御史大夫汉初:御史府监察和弹劾百官。到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宋代:通判明清: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弹劾百官,设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业务,合称“科道”。地方:各省有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2.谏议制度:含义: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一种机制。演变:隋唐:门下省。宋代: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取消(皇权高度加强)。3.评价:局限性: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
20、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专制制度和人治社会是导致的根本原因)。先进性: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补充: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经济、思想、文化):差异:政体类型:中国人治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英国法治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代议制民主。权力运作原则:国家元首:中国皇帝为最高统治者;英国为国王(女王)。产生及权力大小:中国终身世袭,皇权至高无上;英王终身世袭,统而不治礼仪性无实权。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的内阁对比内阁(政府):
21、中国明朝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仅备内侍机构,完全听命于皇帝,只对皇帝负责,无决策权,清朝军机处帮助皇帝起草奏章,批复意见,跪奏笔录;而英国内阁最高行政机构,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是决策中心。权力中心:中国皇帝其意志代表国家法律;英国为议会。作用:中国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农耕文明繁荣及传统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现,违背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英国防止专制独裁,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工业革命开展,开创了新政体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原因:经济: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
22、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地主阶级力量强大;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商品经济发达,资产阶级力量强大。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英国议会民主传统浓厚,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思想:中国固守儒家传统思想,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民主政治发展;英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了民主政治近代科技的发展。政策:中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压制新经济因素成长,缺乏实行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政策和条件;英国重商主义,海外贸易,对外开放,殖民扩张,为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政策保障。单元小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一.含义:君主专制:就中央的决策
23、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从中央。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z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兴衰过程:萌芽:战国(理论:法家思想;实践: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确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律、选拨考察官吏;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巩固:西汉(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和征辟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改造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需要的指导思想)。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特
24、点:用分权强君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加强:北宋。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发展:元朝中央: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强化、顶峰(衰落):明朝:废丞相,内阁制度;八股取士。清朝:设军机处、大
25、兴文字狱。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发展到顶峰,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三.评价:积极影响: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消极影响: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极易出现失误、暴政和腐败。文化:文化专制阻碍科学发展和思想进步。认识: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说明它是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26、;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不可能瓦解。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
27、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等。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一种总结:政治: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城邦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公元前8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划分依据:各邦都有公民大会,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决定城邦政体的类型。(城邦公民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边区居民、外邦人、奴隶、妇女都没有公民权)。政体类型:城邦政体呈多元状态,最为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如斯巴达)民主制(如雅典)。此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
28、僭主制。特征:形式多样;都属于公民政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民主氛围浓厚。实质: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经济: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多样,文明呈现多样化。对外:航海业和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古希腊的殖民扩张。影响:政治:人员的频繁流动扩散,瓦解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血缘共产制,利于民主制发展;扩大了地域生存空间。经济:促进了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文化:吸取东方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基础,也促进了思想的开放自由,勇于探索,冒险精神和平等互利的观念。雅典的民主政治一.形成条件:地理环境:岛屿港湾
29、众多,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经济:高度发达的工商业为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贵族制下实行的集体领导制度,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促使雅典发生了一系列改革,最终走上了民主轨道(雅典民主不是上帝的恩赐,不是天才的发明)。仁人志士的努力。(二)确立过程:1、基础梭伦改革: 内容: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并采取发展工商业的措施。政治上:A 按财产多少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B成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C 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受理公民投诉。 意义: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
30、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内容:以地域为基础重新划定10个行政选区,不分等级、以抽签方式从各个行政选区选举代表组成“五百人会议”。从10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对个别有企图的野心家进行政治放逐。意义: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3、“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期: 表现: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员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
31、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三.内容: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权参与。五百人议事会使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所有符合条件30岁以上的公民皆可参加;成员由抽签产生。民众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符合条件的公民皆可参见;成员由抽签产生。规模不大的行政和
32、军事机关负责处理其他具体事物;符合条件公民参加;成员选举产生。一切官职向公民开放并由选举产生。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都用抽签方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五.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六.评价:1.积
33、极:创新性:在古代君主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了雅典的全面繁荣,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先河。优越性:民主有利于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修正错误,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文明进步性:促进了文化广泛深入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2.消极:适用范围狭窄,适用于小国寡民城邦的直接民主。民主的范围是男性公民,外邦移民、妇女儿童、奴隶和他国公民除外。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参与政权,易造成权力的误用滥用。总之,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
34、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罗马法一.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二.罗马法:1.含义:指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了解)2.发展状况:罗马国家形成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习惯法。其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开端(渊源)十二铜表法原因:根本:为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利益需要,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35、。主要: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平民的强烈要求。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作用:对罗马: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对平民:平民的胜利(按法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对贵族: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局限性),对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起到重要作用。此时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发展: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完
36、备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原因: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为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组成: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最广博的一部,收集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解释;查士丁尼新敕: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敕令汇编成集。作用:它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帝国统治,促成帝国长期繁荣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地位: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3.作
37、用:对罗马: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帝国统治,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帝国长期繁荣;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罗马法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推行,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对世界:为欧美近代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正至上,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武器(启蒙运动)。为近现代欧美国家的立法提供范本(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对今天: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一审
38、终审制,一事不再理原则等。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法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内容丰富,应用性强,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也被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所采用。(总之,罗马法蕴含的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为人类文明由人治向法治发展,做出独特贡献。4.罗马法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启示:原因:古希腊文明的影响。罗马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本)贫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奴隶起义的不断发生。为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需要。对外扩张的发展,扩张帝国版图的需要。启示: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
39、时代的需要,法律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善,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补充:罗马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人人守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青少年要增强民主法制意识。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一.确立的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确立的背景条件:13世纪初,大宪章的签署,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为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创造条件。13世纪中期,早期议会的形成,为英国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奠定基础。1640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解决了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三.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1.核
40、心内容:用明确的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之上。2.意义: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体统治,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开创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四.发展和完善:1.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早期内阁。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主持内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党制形成,促进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权力运行原则:国王:统而不治,象征性礼仪性的角色。内阁政府:由议会下
41、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织内阁;多数党的领袖成为首相,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若议会通过对政府(内阁)的不信任案,要么内阁所有人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议会:上院由国王任命,无实权;下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对行政的监督权等,国家权力中心。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2.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扩大。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小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基本
42、特征:以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家元首:国王(女王),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而不治,多扮演礼仪性角色。责任内阁:掌握行政权,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由议会产生,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政府首脑:首相,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实际上的最高决策和领导者。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产生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政府对其负责。代议制民主: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认识:创新制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注意对比同时期的中国)小结:(不用背)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资产阶
43、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英国为典型代表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一.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1.背景: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内:不能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在地域辽阔的大国防止出现专制帝制(古罗马),确保共和,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补充:其他的有利条件。前提: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民族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民主基础
44、,封建思想不浓厚。2.确立联邦宪法三权分立、三大原则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制)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详见课本
45、三权分立的图示)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3.补充: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二.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1.概念(特征):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2.考验:18611865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原因:州权主义根深蒂固。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
46、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4.影响: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积极:政治: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既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经济: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世界: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局限:宪法强调三权分立原则
47、,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一开始保留黑人奴隶制),妇女地位低下。后来宪法不断在这些方面进行修改完善。三.政党政治两党制1.形成:1789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此后,美国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2.基础: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了解)3.特征:操纵政治选举。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影响: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政府滥用权力,有利于推进资产阶级文明
48、。某种程度上反映人民意愿,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5.局限:本质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都体现了分权的原则。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民主政体。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世界新政体的发展有所影响。小结: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两种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是不同土壤里产生的不同民主政治形式,都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我们应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政治文明形式,从不同的文明中汲取养分,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共和
49、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古罗马贵族共和制)。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美国典型。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法)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1.确立的背景:(了解)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盛行等级制度,第三等级深受压迫;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为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法国在18世纪资本主义有了一
50、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统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2.确立的曲折历程:(了解)(新事物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1718世纪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1789年法国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1792年废除君主立宪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建立七月王朝(代表金融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3.最终确立: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
51、院(合称国民议会)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地方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与国民议会共创法律之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总统可解散任期未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需经内阁部长共同副署才能生效。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4.维护共和制的斗争: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
52、的复辟之路,民主共和深入人心。5.影响: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875年宪法的颁布,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是工业革命后日益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统治的开始,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全确立。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日趋稳定,各项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经济也开始高速发展。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联邦制半专制君主立宪制)1.确立的背景:德意志帝国的统一(1871年)(即是民族国家的统一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革)统一的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工业革命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他原因:19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启蒙思想的影响。统一的进程方式:自
53、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影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2.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内容:普鲁士国王世袭帝国皇帝国家元首。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颁布帝国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国会不能组成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不能监督政府;可以批准预算。3.特点(实质):专制主
54、义、军国主义。4.评价:积极:政治:确立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形式上具备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的特征,有利于国家统一。经济:促使德意志帝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局限:成为两次大战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见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1.含义:由民选代表组成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并制定国家法律或重大决策,并监督政府行为。2.背景原因经济(根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推动。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借鉴3.特征:以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为基础,由通过普选
55、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法律至上的原则;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都实行政党政治,人权自由。4.趋势:法治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5.类型:君主立宪(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德国半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法国议会制下的总统共和制)。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传统不同。各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式不同。6.历史作用:政治: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彻底否定。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实现了国家权力归
56、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或总统掌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人类政治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促进社会进步。经济:顺应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推动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繁荣。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是一个长期、曲折、反复的过程,但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的必然。政体的借鉴过程中,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完善,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出统一性与多样性,这是由于各国国情决定的。民主政权的取得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靠人民群众的斗争。社会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
57、制都带有局限性,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同时分权制衡也会影响行政效率。开西方政治民主先河的是雅典,开近代民主政治先河的是英国。欧美代议制共同特点: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是国家形式权利的核心结构;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区别: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不同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国王;世袭;终身制总统;民选;任期制国家元首地位国家象征,“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事统帅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及与议会关系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选民选
58、举产生,由总统任命政府成员,政府对总统负责,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总统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项目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相同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不同政体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皇帝元首产生方式国民议会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世袭国家权力中心议会皇帝议会产生方式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选出;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政府产生方式与议会关系
59、总统由议会多数票选举产生有任期;总统任命内阁部长,二者共同对议会负责皇帝世袭,皇帝任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项目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德国半专制君主立宪制相同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不同国家元首国王,无实权,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有广泛的权力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国家权力中心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无实权),立法机构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综述】: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
60、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侵华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侵华战争19371945侵略国英国英国、法国日本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日本签定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建上海为通商口岸关税协定。天增开10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北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
61、屿;赔二亿两白银;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日本可设工厂。赔偿4.5亿两,以关税盐税做抵押;成立使馆,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准许各国驻兵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惩办反帝官员,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主要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二是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维护国家,起而抗争;仁人志士不懈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使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并把中国
62、革命推进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直至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以谋求国家富强。1.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妙构想,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而宣告失败。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救中国的任务。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行不通。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找到了一
63、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对本单元,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看待:1. 文明史观:(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2.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 社会史观:(推动近代社会发展)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成为双半社会,社会习俗、衣食住行等都发生变化,带有双半色彩。4. 近代化史观:主要指近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法制化。5. 革命史观: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64、近代后期)反封建反侵略反官僚。近代的两大主题: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国家富强。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 顽固派与维新派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2. 保皇派与革命派论战:要不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要不要兴民权,实行民主共和;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3. 新文化运动。列强在华资本输出方式:开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开银行。各阶级阶层反抗斗争的最大贡献:地主阶级抵抗派:启迪中国人民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地主阶级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大机器生产,标志中国近代化起步。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扫荡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
65、常礼教,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农民阶级的义和团: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启迪了中国人民新的觉悟,解放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强侵华鸦片战争(18401842年道光)一.原因:根本:英法美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殖民扩张,迫切要
66、求打开中国的大门。直接: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年虎门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鼓舞斗志,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二.经过:(略,看看课本即可)结果:失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见前面表格。)。(关税协定严重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英国对华商品倾销,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主观原因:清王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三.影响:政治:国家主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改变,开始沦为双半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革命任务发生变化;成为中国
67、近代史的开端,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中国从此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文化: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代表“开眼看世界”。客观积极: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中国被迫向近代化迈进。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咸丰)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一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绝。二.经过(看看即可):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在此后的两年间停停打打,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
68、1860年)。(内容见前)三.影响:对中国:政治:国家主权完整进一步破坏,双半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经济: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内地,扩大经济侵略,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清政府:权力结构变化:建立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和京师同文馆。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补充:1.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扩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同意;目的、性质相同。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相比,在通商口岸布局上有何变化?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沿江乃至内陆。3.通商口岸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原料丰富,中国
69、当时海防力量薄弱,英国海上优势得以发挥。4.烟台在历史上两次对外开放,有何本质不同?第一次:二鸦,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进一步沦为双半社会,主权不独立,综合国力弱,被迫对外开放。第二次:20世纪80年代,主权独立,完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主动对外开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一.背景:根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侵略扩张,制订了大陆政策。主要:日本爆发经济危机,政局不稳,日本政府企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挽救危机。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中日关系破裂)。二.经过:了解三.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见前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
70、约。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于列强利用贷款加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同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设厂:外国资本的积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从此,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四.影响:1.对中国:政治: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双半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际地位下降。经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掀起维新思想,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热潮。为维护清政
71、府的统治,清政府进行现代军事改革。为挽救民族危机,各阶级民众和知识界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中华民族开始觉醒。2.对西方列强:极大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一.原因:根本原因:列强为瓜分中国,扩大侵略;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二.过程:略三.结果:辛丑条约(1)与以往条约相比,有何变化?无割地无开通商口岸,开始政治控制军事控制为主。(2)为什么不再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反抗的决心影响:巨额赔款不仅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而且使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
72、本营;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四.影响:政治:对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双半社会,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两大矛盾趋于汇流。对清政府:一定程度上推动清王朝改革运动。1901年实行新政,1911年预备立宪。对中国人民: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引起人民反抗,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对列强:改变策略,由瓜分中国转为以华制华。经济:促进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思想:引起民主革命思想,客观上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客观上促进近代化。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年)一.回顾日本侵华: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外侵略
73、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占领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1894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大量利益。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参与其中。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利用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被杀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
74、国活人作实验,仅哈尔滨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日本遗弃在中国的生化武器仍然威胁着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日本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并进行经济掠夺。(以华治华、以战养战、奴化政策)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实行残暴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归纳总结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消极:一方面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客观积极:列强侵华的同
75、时把西方先进技术、思想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华的开始阶段,包括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其次是美、俄。侵略范围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主要方式是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19世纪70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逐步增强。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在继续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政治侵略方式从“中外和好”到瓜分
76、再到“以华治华”。一战至二战期间,美、日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逐步先是日本独霸中国,后美国逐步确立在中国的优势地位,侵华的主要手段扶植代理人。近代前期列强侵华:侵略国家:由英法等几个国家到多国;侵略范围: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沿江到内陆到瓜分狂潮;侵略方式:以军事为后盾,掠夺原料,以商品输出为主到继续军事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侵略以“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治华”;经过的战争:两次鸦战到甲午战争到八国侵华。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认识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
77、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 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
78、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3) 从发动者来看,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4) 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5) 从结果和影响来看,
79、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6) 对于列强的侵华战争,在复习中要注意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的比较,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等。中华民族的抗争太平天国(18511864)一.背景:根本原
80、因: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成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局限性)二.过程:开始标志: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起与清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近代史上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太平天国、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军事上全盛标志:先后进行北伐(失败)西征(胜利),1856年攻克江南江北大营,军事上全盛。由盛转衰的标志:1856年天京变乱。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三.纲领:1.前期:天朝田
81、亩制度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评价: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落后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仍然属于封建小农经济的范畴,具有封建落后性。空想性:建立在个体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
82、实现的空想。结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先进科学的革命纲领。2.后期: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内容: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等;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文化教育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等。评价:特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最早最完善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积极:代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具有资本主义时代特色,是进步的。消极: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战争的环境,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强盛时期提出的。天京变乱后于1859年提出,处于由盛转衰期。经济主张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83、,以绝对平均分配为原则,违背了客观规律。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顺应了历史潮流。目的推翻清王朝,建立理想的人间天国。振兴天国,改革内政。结果都未能实施。群众基础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提出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实现农民私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缺乏相应的经济阶级基础)。作用直接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施。特点标志着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但同时缺乏科学先进的理论知道。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迫切愿望。本质上都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资发展资本主义)。四.失败原因:根本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84、剿杀。五. 意义: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意义:太平天国坚持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达到了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破天荒的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这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智慧结晶。教训: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的胜利。时代特点:背景新: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性质新(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对外来侵略。思想新: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其纲领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85、资政新篇结果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因为此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性质。六.如何从近代化的角度看太平天国:积极: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阻力;资政新篇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消极:天朝田亩制度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近代化;政治上仍带有封建传统的等级特权观念,不利于近代化发展。义和团运动一.背景:根本原因:民族危机严重。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兴起(兴起于山东)。二.口号:扶清灭洋进步性: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局限性:“扶清
86、”有利于争取官员,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从这个角度看,不利于中国近代化)三.结果:失败,原因同太平天国。四.意义:性质: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补充: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作用: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阻止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局限: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政治上看:农民阶
87、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可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辛亥革命(1911)一.背景:社会根源: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新政”未能挽救其统治危机,反而激化了矛盾。但在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维新变法的失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更加认清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酝酿准备:组织基础: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标志
88、其兴起。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创立(东京),第一次提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理论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确定。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有了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领导集团,有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舆论基础:革命派同保皇派的思想论战,推动革命高潮到来。实践基础:19051911年,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虽失败,但打击了清朝统治,鼓舞了革命斗志,为推翻清王朝做了必要准备。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使其更加孤立,革命形势高涨成熟。二.高潮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89、成立湖北革命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三.两大成果:1.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意义: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的确立,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推翻君主专制,终结帝制: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宣统帝退位,结束君主专制统治。四.结局:失败1.直接失败:袁世凯篡夺革命
90、果实。2.根本失败:中国双半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依旧。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由经济决定)。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五.意义:1.性质: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意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自由的权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生活风俗上,革除旧风,促进了社会进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91、推动了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3、教训:双半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4、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3. 辛亥革命既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次社会革命。政治革命:见前面的意义。社会革命:社会习俗的变化:断发剪发;社会礼仪:鞠躬握手,婚姻丧葬;中山装、旗袍。6.辛亥革命的局限: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形成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所窃取。未完成反帝
92、反封建任务,双半社会性质未改变。五四运动一.背景:1.原因:一战期间,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加紧侵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北洋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卖国,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2.条件: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解放的道路。国内:经济阶级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上: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二.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三.过程:1.爆发: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中心)学生(先锋)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93、”等口号。2.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主力军),运动中心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开“三罢”斗争。3.初步胜利: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4.特点:群众性、广泛性、彻底性、坚决性。四.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运动中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运动中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比辛亥革命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主旋律;五四运动是一场广
94、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补充:1.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从革命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可见五四运动成为民主革命的一个分水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 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角度:
95、领导阶级、根源、过程、结果及原因、意义等)相同:领导阶级: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结果:都失败。失败原因:根本: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不同:背景:太平天国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义和团发生的甲午战后,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斗争矛头: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后期带有反对外来侵略的特点。义和团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组织方式和纲领:太平天国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和统一的斗争纲领(天资)。义和团无统一的组织领导,也无明确斗争纲领。其他:太平天国曾提出向西方学习,而义和团则一味地盲目排外。太平天国曾建立政权,斗争时间较长,而义和团未建立政权,斗争时
96、间较短。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根本不同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见下表格)。名称社会、革命性质任务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目标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性质:双半;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社会主义4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组织形式不同:太平天国利用旧宗教组织“拜上帝会”;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革命性质不同:太平天国虽然处在民主革命时期,但仍然是旧式农民起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
97、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不同:太平天国没有推翻旧政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5.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抗争的特征:渐进性、层次性、继承性、开放性、广泛性。器物制度思想;在前一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向西方学习;各阶级参加。6.从近代前期的反抗和探索中得出的认识:双半性质的中国,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只有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才能走向胜利。近代中国,阻碍中国独立富强的两大敌人是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只有明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取得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各阶层的反抗斗争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也避免了中国沦为完全的殖民地。落后就要挨打,
98、弱国无外交。腐朽落后的封建农耕文明难以抵挡先进的工业文明,要积极对外开放,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救国道路的选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盲目照搬别国模式。革命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先进的理论做指导。向着民主化、法制化、近代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内部: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尤其是五四后。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2. 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
99、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社会主义革命)。二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新民主主义革命)。3影响: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领导核心:有了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群众基础:放手发动工农群众,建立统一战线,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动力)。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向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革命道路: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实践结果:最终领
100、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双半社会。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心任务:开展工人运动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923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5.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51949)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1.国共第一次合作原因: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可能性:中共:1922年中共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19
101、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民党: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合作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和共产党现阶段奋斗目标基本一致,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2.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失败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实现国家统一。(1925年在广州成立国民革命政府,建立了国民革命军)进程:开始:1926年7月正式出师。高潮:北伐的顺利进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打败了张作霖,革
102、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工人运动的高涨:1925年的五卅运动(李立三刘少奇)和与之配合的省港罢工(苏兆征、邓中夏)。为配合北伐,在上海周恩来领导工人阶级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取得胜利。失败:标志1927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失败原因:主观:陈独秀右倾错误。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必须要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特点: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开展,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国民革
103、命政府、国民革命军),有明确的目标(反帝反封建)。最大的贡献: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三.国共十年对峙1.1927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三大起义:南昌起义(1927.8.1):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得出教训:必须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在文家市作出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决定。一次会议:八七会议(1927.8.7):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一条道路: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
104、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原因:这里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各县都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这些地区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四周各县都是产粮区,便于筹粮筹款。位于两省或几省之间。距离大城市较远,反动统治力量较为薄弱,便于利用敌人的矛盾,而革命影响也较易传播出去。历史意义:打破了以城市为中心,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壮举。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2 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并存。长征(19
105、34年101936年10月)原因:根本:王明左倾错误;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A.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这也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利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自己的方针政策问题,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B.1935年八一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长征的意义:(长征之后,革命中心地区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总: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
106、征途中,中国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发生原因:根本:民族危机加深,应以民族利益为重;主要: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国民党内部分化,对蒋介石政策不满,主张联共抗日。直接:张学良、杨虎城的“兵谏”。结果:和平解决原因:根本:民族危机加深;主要:中共的协调努力,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四.抗日战争:(19371945)1.开始:七七事变2.过程: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本原因: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
107、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两个战场两条路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比较:正面战场敌后战场领导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战略地位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相持阶段开始后,逐渐成为主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华北的原因:长征后,革命中心地区转移到了北方(延安成为革命中心);沦陷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为了避免和日军正面交锋,挺进敌后。三个阶段三种力量:防御阶段:(1937.7-1938.10)国民党:积极抗战,先后组织了四大
108、会战。共产党:挺进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晋察冀)坚持敌后游击战(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个大的胜利)。日本: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在沦陷区以华治华等。相持阶段:(1938.10-1945.8)日本:调整对华政策,重点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皖南事变)(五届五中全会)。共产党:对日本继续积极抗战,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反扫荡(1940年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对国民党,以斗争求团结(再次证明中共的成熟)。反攻阶段(1945.8)。胜利的意义: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台湾,国际地位大
109、大提高,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保证);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世界人民的支持;中共中流砥柱的作用;战争的正义性。抗日战争的特点: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即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
110、面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决定性的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以弱胜强,使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导致国共合作不同的原因:阶级立场: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国际环境的制约:第一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助,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缓解了国内压力,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抗战胜利与甲午战败,一胜一败的原因: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组织领导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正面战场和
111、敌后战场的共同努力民众动员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战略战术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方针,并把游击战提高到重要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国际环境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有恃无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第一次第二次背景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基础工、农、小资、民资四个阶级的联盟国共合作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党外合作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共成熟状况和采取方针中
112、共处于幼年时期,放弃革命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走向成熟,当统一战线遭到破坏时,继续争取国共合作,扩大统一战线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中途破裂一直坚持到抗战的最后胜利通过国共两党发展历程得出结论:合则两利(第一次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第二次抗战胜利);分则两伤(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日本乘虚而入)。祖国统一渴望第三次国共合作。五.解放战争:(1945.81949.9)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国共的理论斗争:中共七大:号召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国民党六大:坚持独裁,准备内战,拒绝建立联合政府。国共的实践斗争:1945.8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
113、方针。1946.1政协会议:否定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2.解放战争的过程: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全面进攻:1946.6蒋介石进军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的标志)。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开始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盛转衰,中共力量超过国民党力量)。结果:1948年秋,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军,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决战时机成熟。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作用: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战争胜利打下基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北平谈判;渡江战役;1949.4.
114、23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国统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统治结束;追歼残敌。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标志:新中国的成立。2.意义:对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双半会的结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障碍,开辟新的道路。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理论上: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中得
115、到的启示:只有中共才能救中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共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教训、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逐渐走向成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面对皖南事变,以斗争求团结);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一定要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中共善于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自己的方针政策;革命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曲折;正义之战必胜(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共要有自己的军队,坚持武装斗争;要坚持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116、为现代化扫清障碍。中国人民抗争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前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前,反封建与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辛丑条约签订后,反帝反封建斗争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帝国主义采用以华治华的政策,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一道。后期: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人民把反帝反封建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但开始是以反封建统治为主,主要表现为反清、反北洋军阀统治。中共建立后,明确了
117、民主革命的任务,制订了民主革命纲领。原因:是此时近代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而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民族资产阶级认识不到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大敌人,对帝国主义妥协,抱有幻想。中共成立后,正确分析了国情,把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孙中山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中共一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制度:维新派: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失败,影响。革命派:兴民权实行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在双半中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行不通。原因:根源:双半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走西
118、方政治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应该根据国情制定政治制度。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实践【单元综述】:一个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实践: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成功的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理论指导了实践,实践丰富了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背景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弊端。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独立工人
119、运动兴起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条件:三大理论来源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实践基础(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工人运动,将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并组建了第一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二.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的理论)。内容: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以暴力革命推翻推翻资
120、本主义,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三.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实践巴黎公社(1871)一 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鲁士进攻巴黎,民族矛盾尖锐,巴黎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奋起保卫祖国。临时政府采取投降政策,准备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阶级矛盾激化,巴黎人民武装反抗。说明:巴黎公社是一个城市特定条件下的起义,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是
121、地方自治政权。二.措施:政权建设: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最能体现无产阶级性质,是核心措施);经济: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文化:推行世俗教育,实行义务教育。三.性质: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四.失败原因:根本: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时期,不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成功的条件。主观: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政治不够成熟。五.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
122、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六.经验:最主要的经验:打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以无产阶级专政取代。对国家实行民主改造(委员会的成员由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是无产阶级的民主。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创举改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七.教训: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缺少经济保障。没有同外省革命者联系,没能发动农民参加革命,缺少援助。没能及时追击残敌,导致临时政府反扑。法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发展
123、时期,不具备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成功的条件。缺乏成熟政党的领导。十月革命一.背景条件:1.客观原因:俄国已是帝国主义国家,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弱的环节。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沙皇和人民大众;贵族和农奴)。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2.主观原因: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战斗性强、革命性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工农联盟)二.过程:二月革命推沙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革命后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124、无产阶级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四月提纲指方向(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革命,并提出退出战争)(是十月革命的指导提纲,得到人民的拥护。)七月事件抛幻想(决定武装起义)(标志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十月革命现曙光,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新政府人民委员会;通过和平法令,退出一战;通过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国家性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体:苏维埃;特点:立法权与行政权结合。)三.意义:1.性质:社会主义革命。2.意义:对俄
125、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世界: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理论意义:开辟了一条社会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最先实现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见背景条件。中俄走的革命道路:苏俄走城市中心道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国情不同)经济、阶级基础不同:俄国是帝国主义工业国,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力量强大并集中在大城市;中国是双半社会
126、下,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农业国,革命的主力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集中在农村。领导者:俄国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接受过革命的锻炼,有着正确的决策,更加成熟;中共则处于幼年,不成熟时期,以大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相继失败。城乡敌我力量对比: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前线失利,后方空虚,使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中国城市敌人的统治力量强大,而农村薄弱,易于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主要看革命的领导力量、阶级)认识:要有正确的革命纲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先进优秀的阶级领袖;布尔什维克党党的领导是成功的关键;要有开创
127、、创新精神;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性质: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者是社会主义革命。对象:前者是沙皇专制统治;后者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结果:前者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特点: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胜利。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128、的革命道路。从革命的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极具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有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势夺取政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点:相同项目巴黎公社革命十月革命性质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物产阶级革命。方式都是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不同领导者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自发斗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措施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设法恢复工厂生产,把工人组成合作社,努力改善劳动环境。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
129、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结果只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影响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用不同史学范畴理解十月革命:文明史观政治文明方面制度创新: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建立。现代史观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社会史观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给劳动者使用。补充: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前提)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代行宪法的作用
130、) 主要任务:讨论建立新中国2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充分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3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立。(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2基本内容:性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代表的产生及组成:全国人民的普选产生/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职权:立法权监督
131、权选举权、任免权、决定权审批权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民主制的比较体现优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议会民主制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权力中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会或总统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代表利益中国是全国人民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基础(原因):建国前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有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2内容:前提:中共领导各自的地位:中共:执政党;多党:议政党指导思想:
132、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主要形式:政治协商基本组织:政协会议3 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四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1原因: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抵御外敌侵略,反对国民党。 地理:大杂居,小聚居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少,落后。 民族差异主要内容: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目的: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大团结 具体做法: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3发展历程
1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实践:1955年后五大省级自治区作用: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作主,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文革”发动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具体原因: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江反革命集团利用。个人崇拜的狂热严重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国际形势中苏关系恶化。2 文革的发动:1966年全面夺权一元化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
134、3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各级党组织遭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4 文革性质:有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5 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搞阶级斗争。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法制。 反对个人崇拜,坚持民主集中。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1 首要环节:拨乱反正,全国范围内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2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
135、治协商制度3 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族建设,发展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必要性: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力,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相关法律保障:a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b1998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展成就:19982003年全国大多数省份完成三到四轮村委会、居委会换届选举。意义: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发展。乡村基层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真正行使民主权利。4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并取得成就表现:颁布1982年宪法并
136、多次修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意义:逐渐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重点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意义:中国进入法制化建设新时期,对保障人民权利,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连同以前通过的行政诉讼法(意义: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反映了法律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三“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上面的三条意义。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最初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a50
137、年代中期,毛、周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这是“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b1981年叶剑英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阐明了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的态度和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可以保留军队)c80年代后,邓小平提出完整的“一国两制”理论。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e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使“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成为我国国策。“一国两制”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二运用首先成功运用于香港问题(南京条约1860北京条约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租
138、新界,租期为99年)条件:中国自改革开往以来,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及其他各方面方针政策支持;人民渴望统一;租期临近。解决步骤: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意义: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有利于促进香港的稳定繁荣。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其次成功运用于澳门问题解决步骤: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还将成功运用于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新发展:停止炮击金门三通限制放宽民间:a探亲、观光、投资
139、经商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b对话:1991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这是两岸高层人士以民间名义公开进行的最高层次会谈。90年代初,汪辜会谈,达成“一个中国”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三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愿望。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平等。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概念: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
140、战即“热战”意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二冷战的原因: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冷战提供可能(根本原因)美国: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霸主。西欧: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强大,成为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美苏是去战时同盟基础,双方关系恶化。国家利益冲突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对立:都把最终战胜对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作为目标,尤其是美国积极推行反共、反苏的政策。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三冷战表现在欧洲(美苏
141、争霸的重点均在欧洲)政治上:杜鲁门主义(1947.3)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两大阵营对峙格局开始出现,实质是美国公开干涉他国内政,全球扩张,称霸世界战略。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8)经济互助委员会实质是借复兴欧洲经济之名,加强控西欧,增强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力量)柏林危机:两个德国出现(西德1948东德1949)冷战的产物军事上: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总结:冷战实质是美国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控制西欧,称霸世界的产物。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为隐蔽的
142、、更为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是美国“冷战”的宣言书,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的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苏反共。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热战表现:朝鲜战争(19501953)影响: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越南战争(19611975)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此时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美国。四冷战对国际
143、关系的重大影响消极: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积极: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客观上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一欧共体形成原因:历史地理:共同的区域地缘关系及共同的文化和传统底蕴。政治:战后欧洲国家的普遍削弱是加强联合的主要因素。经济:二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下,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联系日益密切。(根本)国际关系:美苏都把欧洲作为争霸重点,为了在
144、美苏争霸中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加强合作。成立及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表现: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欧元启动);军事科技合作。影响:对欧洲经济: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经济赶上或超过美国,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政治:不愿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保证了欧洲的稳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对美国: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对国际关系:冲击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日本成为
145、世界经济大国原因:美国的扶植。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重视科技教育。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利用国家财政大力干预推动。朝鲜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大批军事后勤物资订货,刺激经济发展。影响:经济:达到超过战前的水平,呈现高速发展的局面。国民生产总值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中以美为主导,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政治:改变了战后初追随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国际关系:冲击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启示: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和对
146、外政策,抓住时机,只有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不结盟运动原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斗争纷纷获得独立(前提)。为了摆脱美苏控制,积极谋求维护自己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团结合作。成立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的召开,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签订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宗旨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根本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回复。补充: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147、一49年建国50年代中期的外交国际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以阵营冷战对峙,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等孤立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三大政策。成就: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三大政策。1949年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148、共处。实践: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二70年代外交1971年中国在第26届联大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a美国霸权地位衰落。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并支持中国。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内政、外交上取得的成就。影响:使西方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a 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陷入侵越战争泥潭不能自拔;国内经济发展迟缓,被日本
149、和西欧赶上;在美苏争霸当中处于劣势。中国:中国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提高,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中苏关系恶化带来的影响。b中日建交影响:结束了长期的对抗冲突,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中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三新时期的外交国际交流和合作(经济领域)a 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b 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 积极参加与地区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重视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成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维护世界和平
150、,促进共同发展(政治领域)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 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c 促进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领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d 维护联合国权威,积极参加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如维和、裁军和反霸权强权等。e 积极开展“反恐”外交。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标志:东欧剧变(1989),苏联解体(1991)1东欧剧变: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波兰第一个发生巨变(武力发生巨变:罗马尼亚)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内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
151、上党和政府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外因:a苏联因素:历史因素:长期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模式,受制于苏联。现实因素: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影响.b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政策。2 两德统一: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3 苏联解体:解体过程:戈尔巴乔夫政治经济改革指导思想根本改变思想混乱,局势动荡1991年8.19事件,政权性质根本改变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教训: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c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治腐败现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坚持独立自主,防止西方和平演变。e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
152、别国模式。认识: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是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表现。二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1世界形式的特点及原因: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原因: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军事对抗竞赛的减弱;地区冲突有所缓和。天下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原因:两极格局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暴露。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借助北约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插足别国事物,干涉别国内政,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恐怖主义的威胁三世界格局特征及原因影响:
153、1特征:近期呈现“一超多强”。长远看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2 原因:经济多极化、全球化加强(根本)。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欧盟、日本、俄、中,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多极化的发展。3 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21世纪的今天,世界格局多极化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集团的支持,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