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450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6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大一轮(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信息筛选题和内容分析概括题题组训练一、基础题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除黄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闻。十四年,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诏征东南戒德僧,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襕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2、。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憸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或乎臣言之不入也!

3、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略有改动)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仕鲁“刚介”的一组是()足不窥户外者三年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遂置笏于地A. B.C. D.答案B解析是说李仕鲁三年不出家门,潜心读书。与李仕鲁无关,是说陈汶辉上奏疏力求皇帝选用道德、行为、文章、才德杰出的人。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仕鲁少年时聪明好学,潜心研究学问,又得到了鄱阳朱公迁的教导,终于成为明初著名儒士,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B.明太

4、祖很赏识李仕鲁,见到李仕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先任命他为黄州同知,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让他担任大理寺卿。C.明太祖登基之后,崇尚佛教,重用僧人,委以高官,把他们当作亲信,以至于那些僧人为非作歹,进谗言诋毁大臣。D.对于佛、道二教的盛行,李仕鲁深感忧虑,他竭力上疏劝谏皇帝,但是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李仕鲁坚决辞官。答案A解析错在“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文中说“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可见李仕鲁是在官吏举荐下入朝为官的。参考译文李仕鲁,字宗孔,濮地人。年少时聪颖灵敏,专心好学,三年不出大门一步。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真传,前往跟随他学习,全部学到了他的学问。太祖知道李

5、仕鲁的声名,洪武年间,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司推荐李仕鲁。李仕鲁入朝受到皇帝的接见,太祖高兴地说:“我寻找你很长时间了。为何到现在才能见到你?”任命他为黄州同知,说:“我暂时拿民事来考考你,等你展现才能后再召见你。”一年后,治理的政绩显著。十四年,任命他为大理寺卿。皇帝自登基后,对佛教很爱好,下诏征寻东南戒德僧,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对应答皇帝当庭提出的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人就赐给他金襕袈裟衣,召入宫中,赐坐和他谈论佛教之事。吴印、华克勤这些人,都被提拔为大官,他们经常被皇帝当作耳目监听时事,因此这批人十分蛮横,用谗言诋毁大臣。满朝官员无人敢说,只有李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为此事和皇帝争辩

6、。陈汶辉上疏说:“自古有帝王以来,没有听说官员和僧人共同任官成为同事,可以相互帮助的。现在劳苦功高的故旧老臣都考虑辞去俸禄和爵位,而僧人和一些耳目竟更加用谗言诬陷。如刘基、徐达被猜疑,李善长、周德兴被诽谤,和萧何、韩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远呢?真心希望陛下任用辅佐帝王的亲信,全部选取德才兼备的俊才,那么国家太平很快就可以实现了。”皇帝不听从。那些依仗受到宠幸的僧人,就请求为佛门创立专职官员。于是把原先所设置的善世院改为僧录司,设置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职,都提高他们原先的品级俸禄。对道教也是这样。估计僧尼道士超过几万人。李仕鲁上疏说:“陛下正在创建千秋功业,凡是意图所指的方

7、向,就应是指示给子孙万世的法规章程,为什么舍弃儒家圣人之学而崇尚异端呢?”奏章上了数十次,均不被皇帝采纳。李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是从学习儒术起家的,正要推崇发扬朱氏之学,把排除佛学作为自己的职责。等到上疏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向皇帝请求说:“陛下深深沉溺于佛教,怪不得我的话听不进去!归还陛下的笏板,请求允许我告老还乡,回归故里。”于是把笏板放在地上。皇帝大怒,命令武士击打他,当即死在大殿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朗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策好驰骋游

8、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

9、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蒙即从之。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佯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

10、,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虞翻“性疏直”的一组是()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翻数犯颜谏争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彼皆死人,而语神仙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A. B. C. D.答案B解析是说虞翻的学问,是说虞翻的讲学。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翻先后两度担任会稽郡功曹,先是侍奉太守王朗,后是归附孙策,并受到了孙策的礼遇,孙策还亲自到虞翻家探望他。B.虞翻兼有多方面的才能,担任地方长官能够审时度势,随军作战又能出谋划策

11、,并且通晓医术,擅长音乐,精通易经。C.虞翻的学问受到了孔融的赏识,被称为“东南之美”;而他的才干也受到了同僚的肯定,大司农刘基就认为他是个“善士”。D.虞翻常直言进谏,孙权早就心怀不满,在酒宴上竟要杀了他;后来又因虞翻讥评谈论神仙之事,将他流放到了偏远的交州。答案B解析擅长音乐的是延陵而不是虞翻。参考译文虞翻字仲翔,是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孙策征讨会稽,王朗抵抗孙策,被打败,逃到海上。虞翻一直追随并保护着他,王朗对虞翻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可以回家了。”虞翻回来以后,孙策依然任命他为功曹,用对待朋友的礼节对待他,并亲自到虞翻的家里探望他。孙策喜欢骑马打猎,虞

12、翻劝谏说:“您聚集乌合之众,统领散兵游勇,竟使得他们都对您效死力,就算是汉高祖也比不上您。至于您随便地微服出行,侍卫来不及戒备,官兵们经常为这事苦恼。做君主的如果不持重就无法展示威严,希望您稍微注意。”孙策说:“你说得对。”虞翻调出会稽担任富春县长。孙策去世,各县官员都打算出城奔丧,虞翻说:“(我)担心邻县的山民可能有变乱,官员远离城池,一定会导致动乱。”因此留下来制作孝服服丧。各县效仿他,都得以平安无事。虞翻给少府孔融写信,并把自己写的易注给他看。孔融回信说:“听延陵(人名)整理的音乐,看你写的易注,才知道东南地区美好的,不只是会稽的竹箭。”孙权任命虞翻为骑都尉。虞翻多次冒犯孙权极言劝谏,孙

13、权很不高兴。虞翻又生性不合世俗,经常被诽谤陷害,因此被贬到丹杨泾县。吕蒙图谋打败关羽,因为虞翻也懂医术,请他跟随自己。后来吕蒙带领大军向西进发,南郡太守麋芳打开城门投降。吕蒙还没有占领郡城就在沙场上作乐,虞翻对吕蒙说:“如今和您一条心的只有麋将军一人,城中的人怎么能都相信呢,为何不赶紧入城收缴他们府库的钥匙呢?”吕蒙马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孙权做了吴王以后,有一次宴席快结束的时候,亲自起来劝酒,虞翻趴在地上装醉,不端酒杯;孙权离开后,虞翻又直起身坐下。孙权于是大怒,拔出佩剑要杀他,在座的都很惶恐,只有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说道:“大王在酒过三巡之后竟要杀掉良臣,就算虞翻有罪,天下人谁相信?况且大

14、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舍弃了这个美德,怎么行呢?”虞翻因此得以免死。虞翻曾经乘船出行,和麋芳相遇,麋芳船上的人大多想让虞翻主动避让,前面开路的人说:“给麋将军让路!”虞翻大声骂道:“丧失了忠信,拿什么侍奉君主?献出人家(蜀国)两座城,还称将军,行吗?”麋芳关上船窗不应,赶紧回避了。后来虞翻乘车出行,又经过麋芳的军营大门,军官关上营门,虞翻的车马过不去。虞翻又大怒说:“该关城门的时候反而打开,该打开营门的时候反而关闭,哪能算得上为人处世恰当呢?”麋芳听到后,露出惭愧的表情。虞翻生性疏狂直率,多次酒后失礼。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说:“他自己都是死人,你们还谈什

15、么神仙,世上怎么会有神仙!”孙权恼恨他不止一次了,于是把他流放到交州。虽然他被流放,但是依然讲学不止,来听讲的门徒常常多达好几百人。二、核心题组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存在什么问题,属于哪类设题陷阱。5.(2014辽宁)(原文)诏以立(指传主赵立)守楚州。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宋史赵立传)(选项)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比对:_答案“也不扰民”属无中生有。6.(2014广东)(原文)敞(指传主刘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

16、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宋史刘敞传)(选项)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比对:_答案曲解文意。刘敞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而是引经据典,趁机用委婉的语言劝谏。7.(2014重庆)(原文)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乡试后,捷举。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欲资助之亲故。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虞初广志卷八)(选项)来懋斋先生家况奇贫,为

17、人却慷慨大方,有过人的节操。乡试中举后,打算赴礼部应试,可缺乏资用。他采用民间打会的方式向亲友筹集资金,但遭到背弃。比对:_答案关键词语理解有误。原文中的“慷慨”应为“性格豪放”之意,而非“大方”。8.(原文)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之,毗难贰其主,不应命。绍薨而辅其长子谭。(三国志辛毗传)(选项)辛毗跟随哥哥投奔袁绍,袁绍死后辅佐其长子袁谭,虽然觉得袁氏兄弟不和睦,有违天道,但不愿背弃故主,所以没有接受太祖征召。比对:_答案张冠李戴。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而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毗难贰其主”中的“主”是袁绍。9.(原文)先君讳镇,字某。居德清君(指柳镇之

18、父)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选项)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比对:_答案时间有误。吏部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是在其守丧期满以后,而不是“期间”。10.(原文)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指传主谢迁)上言:“山陵(指皇帝陵墓)未毕,礼当有待。祥禫(xin dn,丧祭名)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指服丧)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明史列传七十二)(选项)谢迁做官后曾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建议皇帝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

19、妃嫔充实六宫的事。比对:_答案因果不当。“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有误,应该是以“礼”为主因。11.(原文)马光祖为制置使,辟(王登)充参谋官,迁军器少监、京西提点刑狱。登威声日振。有余思忠及徐制几谗于光祖曰:“京湖知有王景宋(王登,字景宋),不知有马制置,非久易位矣。”光祖疑焉,出登屯郢州,后以干办钟蜚英调护,情好如初。(宋史王登传)(选项)马光祖为制置使时,随着王登威名扩大,余思忠和徐制几进谗言挑拨,结果王登被贬出京城屯郢州,后经人调解,他们才情好如初。比对:_答案“被贬出京城”于文无据。12.(原文)当明末造知天下将乱,公(指传主姚珠树)留意当时事,与老弁(旧时称低级武职)知兵者游讲,求防御

20、贼寇之策。火器火药,皆与邑令谋而预备之。崇祯甲戌,流寇攻桐城,以有备而获免。乙亥,贼张献忠聚数万众,围桐者三次,蕞尔孤城与贼相拒数旬,卒以无恙,则公与守同心守御之有道也。(清张英姚珠树公传)(选项)明朝末年姚珠树积极谋划御敌之策,并且精心准备,在他的率领下当地百姓战胜了强敌,保全了桐城邑。比对:_答案以偏概全。“在他的率领下”夸大了姚珠树的作用,抹杀了守令的功劳。三、综合题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生三岁,其父徙家镇江。稍长,从其乡二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景定元年,登进士第。李庭芝镇淮南,闻其名,辟置幕中。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

21、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咸淳十年,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德祐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旋与议宜中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罢之。张世杰让宜中曰:“此何如时,动以台谏论人?”宜中皇恐,亟召秀夫还。时君臣播

22、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时世杰驻兵厓山,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3、是()A.至察其事,皆治治:治理得好B.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 亡:死亡C.张世杰让宜中 让:责备D.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 播越:流亡答案B解析亡:逃跑。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陆秀夫忠贞的一组是()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与世杰共秉政 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即负王赴海死A. B.C. D.答案D解析说的是陆秀夫性情沉静。说的是陆秀夫与张世杰一同掌管政事。排除包含这两句的选项便可得出答案。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秀夫才华出众。年少求学时,其师二孟先生很看重他;中进士后,又得到李庭芝的长久赏识和重用,李庭

24、芝即使调动官职也不让他离开自己。B.陆秀夫性格沉静。他虽才华出众,却不苟且求人了解自己。每每同僚议事,他都沉默不发一言,即使在酒宴上神色也矜持庄重。C.陆秀夫坚持己见。陆秀夫参与议事时与陈宜中意见不合,虽然陈宜中是他的上司,但他不放弃自己的意见,导致本就嫉妒他的陈宜中指派言官对他进行弹劾。D.陆秀夫忠诚爱国。当益王因为受惊生病去世时,群臣都想要离去,陆秀夫义正词严的一番话使群臣改变了想法,大家共同拥立卫王为帝。答案C解析原文中并没有说陈宜中嫉妒陆秀夫。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长,从其乡二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译文:_(2)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

25、,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译文:_答案(1)(陆秀夫)逐渐长大,跟随其同乡的二孟先生学习,二孟先生的弟子常常有一百多人,但二孟先生唯独指着陆秀夫说:“这不是个平凡的孩子。”(2)陈宜中认为陆秀夫长久地待在军队中,熟悉军中事务,每次遇到大事都咨询、访问陆秀夫之后才开始施行,陆秀夫也尽心辅佐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他。参考译文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在他三岁时,他父亲把家迁到镇江。(陆秀夫)逐渐长大,跟随其同乡的二孟先生学习,二孟先生的弟子常常有一百多人,但二孟先生唯独指着陆秀夫说:“这不是个平凡的孩子。”景定元年,陆秀夫考中进士。李庭芝镇守淮南,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安置

26、他在自己的幕府中。陆秀夫才思清丽,当时的文人很少有赶得上他的。他性情沉稳安静,不苟且求人了解自己,每当属吏们来到官署(议事的地方),宾主欢聚一堂,陆秀夫独自沉默不发一言。有时在府中宴饮,他坐在酒席间,整日姿态矜持庄重,不曾有一点希求苟合的意思。等到考察他的政务,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更加器重他,即使自己调任也不让他离开自己,陆秀夫在李庭芝的幕府中三次升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咸淳十年,李庭芝管辖淮东地区,提拔陆秀夫为参议官。德祐元年,边境战事危急,李庭芝幕府中的属吏大多逃跑,只有陆秀夫等几个人没有离开李庭芝。李庭芝把他的名字上奏给朝廷,朝廷任命他为司农寺丞,他多次升迁至宗正少卿兼任起居舍人。二王逃到温

27、州,陆秀夫与苏刘义追随跟从他们,派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人来到温州,于是共同在福州拥立益王为帝。陆秀夫后升迁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认为陆秀夫长久地待在军队中,熟悉军中事务,每次遇到大事都咨询、访问陆秀夫之后才开始施行,陆秀夫也尽心辅佐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他。不久陆秀夫参与议事和陈宜中意见不合,陈宜中让言官弹劾并罢免了他。张世杰责备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动用台谏大臣来弹劾别人?”陈宜中惶恐,急忙召陆秀夫回来了。当时君臣流亡在海边,许多事情疏忽了,杨太妃垂帘听政,与群臣说话时依然自称奴。每到朝会时节,陆秀夫端正笏板庄重地立于一边,到治朝上,或者有时在奔行路途中,陆秀夫凄然落

28、泪,用官服擦泪,衣服都被沾湿了,身边的人没有不悲痛的。在井澳遭遇大风,益王因为受惊生病去世,群臣都想要离去。陆秀夫说:“度宗皇帝有一个儿子还活着,将把他置于何地?古人尚且有凭借一支军队和方圆十里之地复兴国家的,现在百官有司都具备,有士兵数万人,上天如果不想灭绝宋朝,凭借这些难道不可以建立国家吗?”于是与众人共同拥立卫王为帝。皇帝于是任命陆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一同掌管政事。当时张世杰的军队驻守在厓山,陆秀夫对外筹划战事,在内调度工程,凡是皇帝有所述作,又都出自他的手。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被攻破,陆秀夫跑向卫王的船,而张世杰、苏刘义各自砍断缆绳离去,陆秀夫揣测不可能逃脱,就拿着剑驱赶他的妻子儿女跳海,随即背着卫王投海而死,享年四十四岁。-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