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琵琶行并序一、基础演练1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lng)人欣喜万籁(li)俱寂几(j)不可再闻B箫(xio)声清丽 雨声萧(xio)萧 凄凉肃(s)杀C花团锦簇(c) 钿(tin)头银篦(b) 虾蟆(xim)陵下D群卉(hu)争艳 一曲红绡(xio) 商人重(zhng)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闲。B东船西房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寻声见其人,有妇艳如雪。D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B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此,指示代词)C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回答,动词)D今夜闻
2、君琵琶语 (语言,名词)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些人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有偏见,以为民乐只是下里巴人茶余饭后弹弹唱唱的东西,远不如西洋古典音乐有品位。B世人评说吴作人的画“笔落惊风雨,画成泣鬼神”,其笔墨传情,已达出神入化之境。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里私人购买高档住房的数量不断攀升,而在中小城市个人拥有“豪宅”的还是雪泥鸿爪,因而,“豪宅”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尚待时日。D在这万物复苏、山花绚烂的美好时节,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向与会的东西南北客表示诚
3、挚的欢迎并致以美好的祝愿!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转徙于江湖间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问其人,本长安倡女7名句填空。(1)东船西舫悄无言,。(2)别有幽愁暗恨生,。(3),在地愿为连理枝。(4),春来江水绿如蓝。8阅读白居易的暮江吟,将诗中描绘的画面用抒情散文的笔调表达出来。(200字以上)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二、课内精读阅读下面诗歌片断,回答911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
4、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9本段是如何“声情并茂”地描写琵琶女的演奏的?10请简要分析选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1琵琶女的遭遇
5、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三、课外迁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甲”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乙”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丙”的感慨?12甲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B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C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13乙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弟走从军阿姨死 B梦啼妆泪红阑干C老大嫁作
6、商人妇 D秋月春风等闲度14丙处最恰当的引文是()A江州司马青衫湿 B如听仙乐耳暂明C同是天涯沦落人 D杜鹃啼血猿哀鸣1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道:“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描绘了“五陵年少”挥霍无度,琵琶女备受宠爱的情景。北宋宰相寇准,生活极度腐化,也常在宴会上叫人拿绫绡赏给歌女。寇准的侍妾写了一首绝句呈寇公讽刺他。下面排出的诗句残缺不全,需要补缀。请选出适当的一组。()一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不织女萤窗下,几抛梭得织成。A只/差/晓/岁 B支/少/明/月C曲/轻/知/度 D首/少/管/日(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1617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
7、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6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17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819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翻似:倒好像。烂柯:据述异志载,晋朝王质入山砍柴,遇见二童子下棋,便停下观看,棋未终局,斧柄已烂,回到乡里,同时人都已死去。18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心中什么样的感情与感慨?表示了什么信念?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怀?诗
8、中跳荡着怎样的情调?19颈联是千古传颂不绝的名句,它富有哲理,请作较深入的分析,并说说今天人们又能赋予它什么样的新意义。【参考答案】1.C【解析】C.“钿”读din,“虾蟆”读h ma。2.D【解析】A.闲弦,B.房舫,C.艳颜。3.D【解析】“语”是曲调,名词。4.B【解析】A.“突出”,突然发出;C.“整顿”,整理;D.“向前”,刚才。5. B【解析】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东西南北客:
9、指居处无定之人。6.D【解析】D项是判断句,其余几项均是状语后置句。7.(1)唯见江心秋月白(2)此时无声胜有声(3)在天愿作比翼鸟(4)日出江花红胜火8.示例:傍晚,太阳轻松地展开圆圆的身子,跃入了水中,濯洗一天的疲惫。这个不识水性的顽童,把最后几缕光芒洒满水面,就慢慢地沉下去了。四周很安静,没有谁注意一场悲剧的上演。江被凉凉的风吹拂着,一半是碧绿的,如一块漾着波浪的珠玉;一半却红彤彤的,像一朵云彩浸在了水中。黑暗终于挤满了天空。远处,淡淡的桂香似一些若有若无的声音,漂浮在听觉之外。秋天,这个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呵,在一盏渔灯的照耀下,变得温馨和美好。月亮拿着一把细长的弯弓,悄悄从山坳里爬了
10、出来。露水闪着珍珠般的莹光,垂挂在岸边的叶尖上,它是月亮从天上射落的星星吗?9.对“声”的表现,主要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使用了形象感很强的拟声词来加强对音乐效果的渲染;对“情”的表现,主要描写了琵琶女优雅的举止,娴熟的动作,以及琴声和心音的完美融合,这样就达到了以“声”带“情”,以“情”传“声”,声情并茂的效果。10.(1)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腼腆,也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的心情。(2)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还写出了诗人听得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到了“直把无声作有声”的境界。(3)用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上句写人,下句写景,情景相
11、生,境界全出。11.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乐伎被侮辱、被损害,年长色衰后生活更加悲惨的社会现实。12.A【解析】A项写琵琶女的色艺双绝,以致遭人忌恨。B项写琵琶女的受追捧。C项写琵琶女的奢侈生活。D项写琵琶女的悠游自在。在此,应选A项。13.C【解析】只有B、C两项写出了琵琶女的生活现状,但是B项更侧重于琵琶女受人冷落,自怨自艾。C项写出了处境,故而选C项。14.C【解析】注意上下文提示中的“感慨”。15.C【解析】可以运用排除法。处填写的应该押韵,排除ABD。16.“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17.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诗的语言朴实无华。18.诗人抒发了心中的激愤和人世沧桑的感慨。表示了坚持理想和寄希望于未来的坚定信念。表现出豁达的情怀。诗中跳荡着高昂的情调。19.沉舟之畔,千帆竞发;枯树前头,万木争荣。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新的意义是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