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358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32题1中国民间及官方均有“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宗法观念C.贵族世袭D.等级秩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宗法制度。根据“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可知体现了血缘与等级关系,而非家族和睦和贵族世袭,故排除A、C;等级秩序没有完全概括题意,所以D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体现血缘与等级关系的是宗法观念,故选B。2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

2、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执掌政令草拟的是中书省,故排除B;中书省不是监察地方政务的机构,故排除C;尚书省负责诏令执行,与题意主旨无关,故排除D;根据“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可知皇帝主要是背离了诏令需经政事堂决议的制度,故选A。3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答

3、案】B【解析】本题考查周朝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大道,宫城的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后面是市。这种建筑的方整对称布局体现了儒学“中正有序”的主张,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在周朝尚未形成,且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4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郡国并行B.行省制度C.郡县之制D.分封之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郡县制。题干的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

4、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所以A、B、D不符合题意;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故选C。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识记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因而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D正确;A属于宋明理学思想,B属于李贽的思想,C是唐代儒学家韩愈等人的思想。故选D。6有学者认为河

5、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宫殿遗址B.家畜遗骨C.青铜礼器D.石制农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夏王朝文明。人类驯服家畜的历史由来已久,凭借家畜遗骨无法证明是夏朝都邑,故排除B;夏商周时期青铜文明发达,所以青铜礼器也无法说明是夏朝都邑,故排除D;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就出现了石制农具,所以石制农具也无法证明是夏朝都邑,故排除D;宫殿是都邑存在的有力证据,故选A。7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B.“苛峨大舶

6、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C.“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D.“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商业和文学。根据“经游(营)天下遍”可知与商业经济有关,故排除A;根据“贾客”可知与商业有关,故排除B;根据“货别隧分”可知与商业有关,故排除C;“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赞誉的是蜀锦,无法证明与商业经济有关,故选D。8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农民起义频繁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

7、期没有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所以错误,故排除A、D;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所以时间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从经济角度来说主要是铁犁牛耕的推广,从诸侯国的角度来说是各国竞相实行改革,故选B。9“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棉花一直都是经济作物,这不能成为材料中棉花地位变化的前提,D错误;商品经

8、济发展对丝、麻、棉都适用,排除C;从材料中不能判断是否有政府推广,排除A;由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推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B。1020世纪30年代在山西境内曾出土北宋纸币青铜印版,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北宋的商品经济和纸币的产生。根据“纸币青铜印版”可知是出土了交子的青铜印版,而非纸币,所以叙述错误,故排除A、B、D;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这一青铜印版能体现北宋时期的印刷技术,能证

9、明纸币的发行,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故选C。11黄宗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A.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B.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C.农产品尚未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D.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明清时期的商业。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黄宗德从事食盐贸易是经过政府许可的,并不能说明政府放弃了对食盐贸易的控制,故排除A;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内容,故排除B;根据“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可知当时农产品已经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故排除C;根据“累了巨额财富,

10、用于购田置地”可知当时还是农本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故选D。12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由上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B.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C.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D.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根据“此业渐歇”可知外来技术的传入不利于我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故排除B;题干内容没有体现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是否增多,故排除C;根据“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

11、啻十之五”可知洋货的销售在口岸并未受到抵制,故排除D;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随着国门被打开,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故选A。13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B.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C.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英贸易比重降低并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的降低,故排除A;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故排除B;对其他国家贸易比

12、重的变化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是否提升无关,故排除D;根据所学内容和表格内容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对日本的贸易比重上升,说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C。14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世界市场的发展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中国用于军事指挥的无线电报机是进口的,并不能说明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13、所以说法错误,故排除A、B、D;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此时处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阶段,所以说法错误;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中国应用无线电报的时间与西方基本同步,也体现了世界联系的增强,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故选C。15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中体西用”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C.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D.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糅合了西方基督教和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故排除B、D;太平天

14、国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均贫富”思想,故排除C;“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学习西方过程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未对太平天国运动造成影响,故选A。16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思潮,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项错误;改良思潮发端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错

15、误;根据诗文内容并联系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可知,C项符合题意。17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C.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D.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的社会改革思想。题干内容没有体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故排除B;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此时的广大民众也没有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16、,故排除C;根据“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可知是有干涉政治的决心,并不是参与政府管理,故排除D;根据“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可知此时的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方式上有了不同的认识,故选A。18“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信息“一五计划”“住宅建设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等可推断出,当时我

17、国的工作重心在重工业建设上,A项符合题意。B、C、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19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是指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经济特区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建国之初由政府推行的全面改革,不是“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故排除A;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容,故排除B;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后建立的,故排除D;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当时农民自发进行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没

18、有得到中央政策的允许,是“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也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故选C。20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家会议,与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A;中国没有参加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故排除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D;根据“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可知该次会

19、议讨论的是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所以这次会议应该是日内瓦会议,故选B。21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A.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B.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C.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D.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古罗马的发展。根据“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可知孟德斯鸠主要强调的是罗马的凝聚力下降,并未强调罗马社会矛盾加剧,也由此可

20、知罗马的统治基础并未扩大,故排除A、B;罗马失去凝聚力不利于罗马帝国的统一,所以D不符合题意;“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说明罗马凝聚力下降,故选C。22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A.法国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英国“光荣革命”D.德意志王朝战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中战胜国王的不是议会,故排除A;美国历史上不存在君主制度,故排除B;德意志王朝战争是以封建贵族为主导取得胜利的,建立了民主为虚,专制为实的君主立宪政体,故排除D;根据所学内容可知

2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英国议会最终战胜了国王,故选C。23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海外殖民掠夺资本市场的发展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所以说法错误,故排除A、D;世界工厂仅指英国,与荷兰无关,所以说法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排除C;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618世纪,是西欧各国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故选B。2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向傲慢的英

22、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漂亮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演员无一例外是德国人。”可见,当时傲慢的英国人A.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B.推崇德国文化C.注意到了德国的威胁D.喜爱德国产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一向傲慢的英国人”可知英国人推崇德国文化和喜爱德国产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排除B、D;根据题意内容可知,英国人发现他们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元素都与德国有关,说明他们意识到了德国的崛起,但不能说明他们注意到了德国的威胁,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A。25有人描述某一

23、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B.工业化C.电气化D.信息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导致当时英国社会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故排除A;电气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故排除C;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故排除D;工业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现,故选B。26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

24、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根据题干图表内容可知当时苏联社会中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户数量大幅度增加,个体农户和资产阶级及地主数量大幅减少,可知是当时的苏联工业和集体农业得到大幅度增长,个体经济则急剧减少。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期间不存在个体经济,故排除A;新经济政策期间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较快,故排除B;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从农业入手,不符合图表中工人大幅度增加的内容,故排除D;斯大林模式确立后大力发展工业和集体农业,符合题干中图表的变化,故选C。27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

25、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威尔逊时期B.杜鲁门时期C.罗斯福时期D.肯尼迪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威尔逊和罗斯福时期世界的经济霸主是英国,故排除A、C;肯尼迪时期美国已经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故排除D;美国实现世界范围的经济霸权是在二战结束后,即杜鲁门时期,故选B。28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A.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B.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C.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

26、易总协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1948年中国内战早已爆发,故排除B;但是上海不是外国侵略下的“孤岛”,故排除C;中国是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故排除D;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44年美国操纵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所以1948年的上海不可能有人利用美元与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谋取利润,故选A。29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27、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不结盟运动兴起联合国成立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与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C;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美国对苏联由歌颂到抵制转变的原因主要是美苏对峙的形成,故选D。30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A.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B.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C.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D.缓解了人口压力【答案】C【解析】本题

28、考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的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机器人的使用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无关,更不能缓解人口压力,故排除B、D;根据所学内容和材料“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可知机器人技术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故选C。3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A.主张圣像崇拜B.支持宗教改革C.倡导信仰自由D.维护教皇权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欧洲的宗教改革。根据“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他并不是主张圣像崇拜,故排除A;威廉廷得尔希望教徒阅读圣经,希望他们

29、信仰基督教,并不是主张信仰自由,故排除C;威廉廷得尔不利于维护教皇权威,故排除D;威廉廷得尔的行为体现了“因信称义”的主张,属于宗教改革的内容,故选B。32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A.浪漫主义流派B.现实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的美术成就。根据“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可知与现实主义无关,故排除B;印象主

30、义注重“光”与“色”的结合,与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C;现代主义流派主要是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故排除D;根据“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可知该画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流派。二、综合题:共3题33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

31、,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

32、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答案】(1)内: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发展极大破坏;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

33、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2)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3)事业:反帝反封建。方式: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解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第

34、(1)问,根据“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是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沉重的苛捐杂税,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官僚资本主义则大发横财;在“外”则是在于美国的贸易中处于不平等地位,遭到美国的经济掠夺和侵略,更进一步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问,根据“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

35、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47年共产党经济上的举措是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在军事上则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火引到了国统区,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第(3)问,根据“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则是指增加了反帝的内容。所以“辛亥革命事业”指的应该是反帝反封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所以共产党人是通过改变革命领导阶级的方

36、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的转变,并且在之后的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根据中国社会和革命形势的变化,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革命统一战线,并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上表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答案】示例:变化: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的

37、君主专制、传统主流思想的变化和选官制度。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西汉初期主要是以功臣或功臣子出任丞相;到汉武帝时期丞相的来源变得丰富,各级属吏和经学之士在担任丞相的比重开始增加;汉武帝之后的丞相主要由各级属吏和经学之士充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功臣和功臣子基本上不再担任丞相;二是汉武帝在位期间确立了察举制度,选官制度发生变化,另外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因此汉武帝以后主要以各级属吏和经学之士充任丞相。学生可根据表格内容结合相关内容选择适宜的角度展开论述。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

38、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为汉语出版。材料二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但也有人认为他们并末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况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推动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况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折这

39、些认识产生的原因。【答案】(1)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因素: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2)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第(1)问,根据“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为汉语出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主要是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主权在民,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当时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孟德斯鸠和卢梭所倡导的内容有助于推动当时中国的社会变革,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第(2)问,根据“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儒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采取“全部摒弃”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积极因素。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之所以展开对传统儒学的尖锐批评主要是针对当时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同时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了无情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