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北海市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2、求的。)1.地方政权(“公室”“家”)对中央政权(“王室”)隶属关系的加强和在制度上的确认,最终使天子由夏、商时代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促使这一转变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2.秦朝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专用。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和地方官员的印章均可以称玺,至秦朝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显示皇帝的个人才能 B.增强皇帝的神圣感C.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D.彰显皇帝地位的崇高3.唐太宗认为,“近代(指南北朝以来)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原因就是由于大臣们不读书,“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为此他A
3、.完善了科举制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首创殿试取士 D.实行三省六部制4.分析下图,元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体现的特征是A.区域协同发展 B.多层级、复式结构 C.元朝因袭宋制 D.重集权、君主专制5.据考证,古希腊在公元前86世纪建立的城邦总数大约不少于三百个,然而这些城邦中绝大多数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过几千,面积也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反映了古代希腊A.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B.农业耕作环境十分的恶劣C.工商业发展比较繁盛 D.自然环境推动民主政治发展6.它是古代雅典全体公民各抒己见的场合,决定的都是关系城邦重大的事务。这一场合是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四百人议事会 D.雅典露天剧场
4、7.有学者说,论智力,也许罗马人不及希腊人;论体力,也许罗马人不及高卢人;论经济能力,也许罗马人不及迦太基人。罗马人为何成就了“伟大属于罗马”的辉煌,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民主政治的发达 B.宏大与缜密的罗马法律体系C.官僚体系的庞大 D.罗马帝国军队战斗力的强悍8.下图可以用来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确立具有的特征是A.暴力性 B.曲折性 C.渐进性 D.落后性9.1787年宪法在规定立法、行政、司法由三个相互独立的部门分别掌握的同时,还规定总统享有对国会立法的批准和否决的权力,同时国会在一定条件下对于总统的立法否决权可以再行否定。这说明1787年宪法A.实现宪法的司法化 B.确立了分权与制衡原
5、则C.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D.体现权力部门间的妥协10.郭华榕说:“应该指出,在法国制度史中1875年制宪是一个清晰的分界点。”对这一“分界点”理解正确的是A.根除了封建专制复辟的危险 B.赋予法国总统广泛的权力C.促使法国由分散走向了联合 D.促进法国向民主共和迈进11.下面是近代西方某一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及特点。下列符合这一政治制度特征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美国联邦共和制 C.法国总统共和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12.有学者指出,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的封闭大门时,采用了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这里的“外部的力量”
6、首先是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13.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曾指出,中国有可能“为天下万国所鱼肉”。李鸿章也认为“中国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这反映出A.中国已经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浪潮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C.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D.清政府开始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14.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激烈 B.体现了绝对平均的革命纲领C.农民阶级自身具有局限性 D.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15.近代有一不平等条约,其部分内容如下: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
7、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16.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项层的权贵,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官僚,反而更加巩固了他们的地位;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并没有参加辛亥革命。这反映了辛亥革命A.反封建不彻底 B.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C.缺乏群众基础 D.对帝国主义的打击有限17.下面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某一运动。这一运动A.显示了广大农民阶级的力量 B.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成为中国新
8、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8.著名作家叶永烈创作了“红色三部曲”,其中一部是红色的起点。在书中他说这一事件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下面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八一建军,武装起义C.秋收起义,转战农村 D.万里长征,战略转移19.有学者指出,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如雨的子弹夺取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该学者评述的是A.中共成立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遵义会议20.邓小平曾回忆说,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黄河天险后,毛泽东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当时我
9、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刘邓大军“跃进到敌人后方”A.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B.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促使中共占据政治优势地位 D.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21.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历史示意图反映的是A.百团大战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2.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英国和德国先后四次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千年人物”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在四次评选中马克思都备受推崇,名列前茅。这足以说明A.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B.马克思及其理论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C.马克思主义为构建和谐社会
10、提供了理论依据 D.马克思创造了最先进、最科学、最严谨的思想理论体系2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表述到,“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存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近现代史上首次对此进行尝试的是A.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巴黎公社 D.德国统一战争24.由于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又由于革命本身发展的阶段性,俄国革命不能不分两步走,即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再完成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俄国为这两种任务分别进行了A.一战和二月革命 B.二月革命和七月事件C.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D.七月革命和十月革命25.“阿芙乐尔的大炮已经不再沉默,他们
11、的回声代表着未来而不是代表着过去,共产主义的幽灵继续在地球上游荡,出没于帝国主义剥削者的住所,无论其住所在哪里。”下列结论足以印证这段论述的是A.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适用于各个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B.专制国家找到了中心城市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道路C.在列宁指导下中国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D.世界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有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26.新中国建立初期,它是具有临时宪章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不仅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且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民主联合政府真正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人民政府。“它”是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
12、和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7.下图为内蒙古日报记述的内蒙古自治区70年发展历程的宣传画。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集中反映了各阶级的根本利益C.使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D.保证了内蒙古地区的长期稳定28.2009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部行政法规作出修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废止了455部地方性法规,对1417部地方性法规作出修改。这反映了我国A.法律法规行之有效 B.法律体系基本成熟C.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D.民众法制观念增强2
13、9.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是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被视为是中央对台的最早政策转变。这一政策转变是指A.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C.促使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 D.宣告我国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30.28年来,这一重要共识已经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两岸主流民意支持。对“这一重要共识”理解正确的是A.打破两岸长期隔绝的局面 B.成为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C.有利于两岸的和平与发展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31.据统计,万隆会议之后的37年间,亚洲、非洲和其他大洲的8
14、3个国家先后取得独立,建立了主权国家。这说明万隆会议A.推动了我国外交的新发展 B.促进了亚非各地区的经济发展C.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D.利于推动世界民族的独立运动32.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两国关系中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维护和拓展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这说明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是A.意识形态 B.国家利益 C.经济实力 D.对话机制33.1993年,江泽民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6年,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加强合作,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这些从侧面反映出,中国A.主要致力于
15、同发展中国家合作 B.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C.国际上的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国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34.我们现在所说的旧秩序特指二战后建立的以平等、自由、民主为外衣,却仍是以掠夺和霸权为实质的国际秩序。这一国际秩序源于A.雅尔塔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35.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根安久加诺夫指出:“苏联和苏共的垮台是由于对财产、权力和真理的垄断。它断送了国家并导致国家上层的腐化和变质,直接出卖了民族利益。”据此可知,根安久加诺夫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主义阵营矛盾的激化 B.领导人改革损害了人民利益C.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D.美苏国
16、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宰相是“百官之长”,其权力之大,地位之高,是其他官僚无法比拟的。因此,相权最有可能威胁到君权,君权也时刻防范着相权。中朝宫在汉武帝时开始参政,尚书、中书和门下经几百年的演变,成为名正言顺的宰相。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盛行,士族控制操纵国家政治,三公在这时名存实亡,实权已“事归台阁”。至隋唐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共为宰相。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宋代为了保证军费开支,适应战争的需
17、要,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摘编自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材料二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历经了确立到发展再到强化的过程。但是明清两朝与以前历朝相比,领域更广而深,措施更细而严,两朝乃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摘编自于旭峰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体现。(2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影响。(4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多数对外战争不太一样,甲午中日战争,从物的层面来说,中国是有能力与日本抗衡的。但由于方略失当,指挥失误以及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中国战败了。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法西斯各国的支持下,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19、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摘编自论中国近代史之抗日战争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左右,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明显改善。1970年,中国与加拿大、意大利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建交。1971年10月日本再次伙同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结果失败。1971年、1972年基辛格和尼克松分别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冲击。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迫使日本政府必须在对华政策.上改弦易辙,否则不但不能孤立中国,反而使自身变成被孤立者。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为中日友好交流拉开了新的序幕,也为亚洲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安装上了一个较为可靠的安全阀。摘编
20、自田桓论中日邦交正常化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有利条件,并就维持中日关系的长期发展谈谈你的建议。(4分)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要建立和维护一个“势力范围”,以确保国家安全,并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美国为了抵制“共产主义威胁”和“领导”世界则力图削弱乃至击垮苏联。一个极力地伸张“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阵营;一个极力地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的完整性,推广美式民主制度。摘编自任
21、海滨浅析美苏冷战的起因材料二二战后,发展壮大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自从登上国际舞台,就把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及平等权益作为重要目标。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集体斗争的方式为变革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一支主力军。同时,欧盟、日本等美国的传统盟友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自身实力的增强,也越来越增强了反对美国独霸世界、争取成为未来多极格局中独立一极的意识,纷纷在改革联合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设想和努力。此外,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大国也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摘编自李慧颖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及其演变趋势与动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产生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2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认识。(4分)-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