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297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5届人教版生物高考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的五大命题热点 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 .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命题热点3生命活动调节类命题报告1命题内容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机制及特点。(2)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应用。(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区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与人体健康。2命题的热点主要体现在:(1)理解、掌握和再现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机制及特点等重要知识,并考查利用已有知识分析信息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对实验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验证各激素的生理功能。(3)与社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免疫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分析生物模型、信息材料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答题模板第一步阅读试题,获取题干与设问要求。第二步

2、联系教材知识,回顾考查点。第三步结合题干设问,准确规范作答。1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下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刺激甲图中的,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该变化是由_引起的。(2)刺激甲图中的,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填写丙图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_(填写丙图中的数字),所以兴奋的传递具有_的特点。(3)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及相关仪器,验证(2)小题中兴奋传递的特点,请

3、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实验思路:_。结果预测:_。答案(1)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Na内流(2)46单向传递(3)实验思路:刺激甲图中的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结果预测:刺激,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解析(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由于Na的快速内流,使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变成动作电位(外负内正)。(2)甲图中的是一突触,丙图为该突触的放大图,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丙图中的4)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丙图中的6),所以兴奋具有单向传递的特点(甲图中兴奋由右向左传递)。(3)第(2)小题中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

4、单向的,即在甲图中兴奋通过突触只能从右向左传递,若要进行实验验证,可刺激甲图中的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实验结果为刺激时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时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2内分泌系统是保证机体功能正常、身体细胞处于稳态的重要系统,下丘脑垂体组成了一个神经内分泌系统。如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代表的激素名称是_,B代表的激素名称是_;人在幼年时期因缺乏激素B而易患的病症是_;若成人长期处于缺碘环境中,则激素_减少,激素_分泌增加,机体出现的症状是_等,通过口服激素B_(“能”或“不能”)缓解病症。(2)当血液中激素B含量

5、超过一定浓度后,将抑制激素A、C的分泌,这种调节过程被称为_。(3)D代表的激素是_,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_,其功能是调节_。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呆小症BA、C甲状腺增生、畏寒、身体浮肿、精神萎靡能(2)反馈调节(3)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变化(高的血糖水平或低的血糖水平)血糖平衡解析由图分析可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为促甲状腺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D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在幼年时期缺乏时会导致呆小症;成年人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由于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

6、抑制减弱,所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都会增加,成人长期缺碘会导致大脖子病,出现甲状腺增生、畏寒、身体浮肿、精神萎靡等症状,口服甲状腺激素(不会被消化酶水解)可以缓解病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维持血糖平衡,其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3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图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一种脂类激素X和另一种激素Y的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大部分激素都不能进入细胞内,只能作用于_上的受体,原因是_;激素X可以进入细胞,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细胞内的物质a是_。(2)从图中可以得知,激素X主要通过影响_来调节生命

7、活动。(3)图中cd过程称为_,其方向是A_B(用箭头标出),合成结束后,两个d的结构_(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4)若激素Y为胰高血糖素,则合成激素Y的细胞是_,给低血糖患者口服该种激素,低血糖症状_(“能”或“不能”)缓解,原因是_。(5)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激素的含量。请指出该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第一步:_。第二步:_。答案(1)靶细胞膜这些激素的分子结构较大,无法

8、穿过细胞膜自由扩散受体蛋白(2)基因的表达(或转录)(3)翻译相同都是以一个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的(4)胰岛A细胞不能胰高血糖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因其被分解而失效(5)应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缺少对照组解析(1)大部分激素因分子结构较大,不能进入细胞内,只能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图中激素X通过自由扩散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后,与物质a特异性结合,所以物质a是激素X的受体蛋白。(2)激素X通过影响细胞核内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生命活动。(3)b为核DNA,c为mRNA,d为多肽链,cd为翻译过程,因靠近B端的肽链更长,所以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AB,因为两个d由一条相同的mRNA翻译而成,所以

9、其结构相同。(4)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合成,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5)分析实验,要验证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应创造条件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所以应用低糖溶液培养胰岛A细胞,然后取其滤液培养胰岛B细胞,对照实验应用含等量生理盐水的培养液(其他营养物质与实验组相同)培养胰岛B细胞,最后检测两组培养液中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的量,得出实验结论。4某研究小组为验证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引起的,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健康且年龄、大小等相同的小鼠若干,胰岛素、斐林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实验步骤:第一步:随机选择2只小鼠,切除其中一只小鼠的胰腺,另一只小鼠不切除胰腺

10、但进行相应的切割处理。第二步:一段时间后分别收集小鼠适量的尿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第三步:给切除胰腺的小鼠喂食适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收集适量的尿液于试管中,滴加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1)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的3项错误: _。(2)本实验设置了两种对照:一种是_,另一种是_。(3)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将正确处理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答案(1)第一步选择2只小鼠(小鼠的数量太少);第二步、第三步滴加斐林试剂观察颜色变化(无水浴加热);第三步给切除胰腺的小鼠喂食适量的胰岛素(胰岛素不能喂食)(2)实验小鼠与正常小鼠的空白对照(或空白对照)实验

11、小鼠补充胰岛素的自身前后对照(或前后对照)(3)实验结果记录表如下切除胰腺(实验组)不切除胰腺(对照组)小鼠1小鼠2小鼠1小鼠2第一次观察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出现砖红色沉淀注射胰岛素后观察不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解析(1)第一步:随机选择2只小鼠,数量太少,不能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二步:滴加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才能观察颜色变化;第三步:应给切除胰腺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要注意胰岛素不能喂食,其会被消化而失去活性,另外,滴加斐林试剂时,也需要水浴加热。(2)本实验体现的对照原则:一种是实验小鼠(切除胰腺)与正常小鼠进行的空白对照,另一种是实验

12、小鼠补充胰岛素进行的自身前后对照。(3)实验中至少需要6只小鼠,每组3只,进行重复实验。第一组:小鼠不切除胰腺但进行相应的切割处理,尿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没有还原糖;第二组小鼠切除胰腺,尿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两组实验对照证明了糖尿病与胰腺有关。接着给切除胰腺后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则尿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而且胰岛素由胰腺分泌,进而可证明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引起的。5当人被银环蛇咬了之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1是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1中细胞的名称是_,物质A是_,细胞通过_过程产生细胞。(2

13、)在图1的细胞中,不能识别银环蛇毒的细胞是_(填代号),物质B与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_。(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4)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2中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的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线形参照曲线A、B)。答案(1)吞噬细胞淋巴因子增殖分化(或分裂分化)(2)内环境(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如图所示解析(1)据图分析可

14、知,细胞能产生抗体,可知其为浆细胞,该过程为体液免疫,为记忆细胞,为B细胞,为T细胞,细胞能摄取抗原,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可知细胞为吞噬细胞;T细胞产生的物质A能作用于B细胞,可知物质A为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图1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为浆细胞,即细胞,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于内环境中。(3)人产生恐惧感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其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4)甲第一次注射的为银环蛇毒抗体血清,得到抗体,而乙注射的是银环蛇毒疫苗,会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抗体,故第二次注射相同抗原后,甲的机体为初次接触这种抗原,

15、免疫反应为初次免疫,抗体含量等同于乙第一次注射疫苗的,而乙注射相同的抗原后会产生二次免疫效应,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速率更快,产生抗体更多。6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特殊结构,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主要通道。气孔能通过开闭运动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请分析回答:(1)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_过程的进行。研究表明,气孔的开闭可能与乙烯有关,乙烯是植物体合成的激素,具有_等作用。(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片,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释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

16、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图甲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_,且随浓度增加_。用浓度为_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作出以上判断的依据是_。(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NO清除剂,NO可能导致气孔关闭)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实验、结果说明,有乙烯(利)时_;实验、结果说明,有乙烯(利)时,加入cPTIO后_。由图乙所示结果可以推测_。答案(1)光合作用

17、和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促进果实成熟(2)不同浓度乙烯利对拟南芥叶片气孔开度的影响(探究诱导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的最适浓度)气孔关闭诱导作用增强0.004%高于此浓度,去除乙烯利后,气孔开度恢复能力减弱(低于此浓度,去除乙烯利后,气孔开度恢复能力正常)(3)NO含量增加,气孔直径减小NO含量下降,气孔直径增大乙烯(利)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或开度减小)解析(1)气孔既是植物体内水分蒸腾到外界的通道,也是外界大气中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原料(氧气)进入植物细胞的通道,因此,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乙烯利对叶片气孔

18、开度的影响;图甲结果显示,使用乙烯利处理后,气孔直径减小,且随着乙烯利浓度增大,气孔直径逐渐减小,这说明乙烯利可诱导气孔关闭;用浓度为0.004%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高于此浓度时,去除乙烯利后,气孔开度恢复能力减弱。(3)实验显示,有乙烯利时,细胞内NO含量增加,实验显示,有乙烯利时,气孔直径减小;有乙烯利时,加入cPTIO后,实验与实验比较NO含量下降,实验与实验比较,气孔直径增大;图乙中结果显示,只用乙烯利处理后,细胞内NO含量增加,同时气孔直径减小,当有乙烯利并加入cPTIO后,细胞内NO含量下降,同时气孔直径增大,这说明乙烯利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