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综合检测(二)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2、3、4、5、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7、8、9、26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0、11、12、13、14、15、27区域经济发展16、17、18、22、23、28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9、20、21、24、25、29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都存在差异。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中,县域界线划
2、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C山脉、明确的 D交通线、模糊的答案C解析图示区域中,县域界线位于河流源头,河流源头是山岭,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山脉。县域界线是行政区界线,其属性是明确的,C项正确。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A化学工业 B电子工业C纺织工业 D建材工业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高校分布,技术人才多,适宜发展污染少,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电子工业,B项正确;化学工业污染严重,A项错误;纺织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靠近城区,C项错误;建材工业破坏植被,破坏该地环境,D项错误。微信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
3、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城市市区两地一天内人口密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3a、b两地的城市功能区分别应是()A商业区、住宅区 B工业区、商业区C住宅区、商业区 D住宅区、工业区答案C解析a曲线在白天人口密度小,晚上人口密度大,应是住宅区;b地白天人口密度很大,晚上人口密度小,应是商业区。4此人口密度分布图的取得,主要借助的技术是()ARS与GIS BRS与GPSCGPS与GIS D数字地球答案C解析此人口密度分布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取得位置信息主要借助的技术是GPS定位功能,分析统计信息需要利用GIS的查询、分析功能,C项正确;RS主要是拍摄遥感图像,数
4、字地球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A、B、D三项错误。某年10月,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越野挑战赛选手在澳大利亚完成了7日赛程,图中黑线为越野线路。读图,完成57题。5与图示沙漠成因最为相似的是()A西亚阿拉伯沙漠 B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C塔克拉玛干沙漠 D索马里半岛沿岸沙漠答案A解析该地与西亚阿拉伯沙漠均位于回归线附近,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干燥信风的影响,气候干旱;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温带沙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索马里半岛沿岸沙漠的形成主要与沿岸寒流有关。6参赛选手在赛程期间需克服的主要困难可能是()A暴风雪、寒潮、缺氧 B高温、湿热、泥泞路
5、C风暴潮、高温、洪水 D沙尘暴、高温、缺水答案D解析越野线路位于澳大利亚中西部,穿越大范围热带沙漠,高温、缺水;10月为澳大利亚春季,此时多风沙。7四地中,荒漠化发展最快的地区是()A B C D答案B解析荒漠化的发展速度与人类活动的强度有关。地位于墨累河流域,降水较少,加之人类高强度开发,不合理用水等,导致该地区荒漠化发展很快。读内蒙古某地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图,回答89题。8据图推测,从19502005年该地区()A开垦荒地,耕地总面积最大B退耕还草,草地面积总体增加C城市扩张,建设用地增加D发展放牧业,未利用地先减后增答案C解析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纵坐标表示该类土地的变化面积,不表示总面积
6、,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19501980年草地面积减少了约700 km2,19802005年约增加了150 km2,草地面积总体减少,故B项错误;未利用地先增后减,D项错误;建设用地一直增加,C项正确。9该地区草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生物多样性减少C农业熟制发生变化 D风沙天气增多答案A解析依据图中信息可知,目前该地的草地面积有所增加,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故A项正确;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可能增加,故B项错误;农作物的熟制不受植被的变化影响,故C项错误;草地能够削减风速,使风沙天气减少,故D项错误。铁盖乡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由于气候变化、超载放牧等原因,土地沙漠化率高达98
7、.5%。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光伏电站,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复。为避免草长高影响光伏发电,公司要求牧民返回草场牧羊,光伏牧羊互补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其农业模式经验得到推广,据此完成1012题。10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在铁盖乡建立光伏产业园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干,白昼时间增长B接近水电站,水电和光电互补C土地面积大,劳动力廉价D利用草场资源,光伏牧羊互补答案B解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在铁盖乡建立光伏产业园的最主要原因是接近水电站,水电和光伏发电互补,故B项正确;白昼时间长短不会发生变化,A项错误;劳动力价格对光伏产业园布局影响不大,C项错误;光伏产业园建立时
8、不存在草场资源,D项错误。11光伏产业园促使土地生产力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光伏板能够()A降低风速,减少蒸发 B增加反射率,气温升高C提升地温,增加降水 D调节气温,增大日较差答案A解析光伏板能够降低风速,减少蒸发,促使土地生产力恢复。12草场恢复促使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A蒸发增强,湿度增加 B地温升高,风力减小C沙尘减少,晴天增多 D降水增加,气温降低答案C解析草场恢复使得沙尘减少,晴天增多,促使光伏发电量大增,光伏发电量大小跟蒸发、湿度、气温、地温关联不大。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的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黄河贯穿,早在2 000年前,当地将黄
9、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银川平原灌溉农田,发展农业。1958年8月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银川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下图为银川平原古灌区渠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13图中引水渠中,海拔最高的是()A唐徕渠 B惠农渠 C汉延渠 D秦渠答案A解析黄河流经区为河谷,地势最低,由河谷向两岸地势逐渐升高,唐徕渠距河谷地区最远,海拔最高。14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A大水漫灌 B河水蒸发C泥沙淤积 D河水下渗答案C解析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水减缓,泥沙易沉积,所以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泥沙淤积。15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银川平原的直接影响是()A增加灌
10、溉面积 B缓解土壤盐碱化C增加农产品种类 D提高通航能力答案A解析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汛等综合利用的枢纽工程。枢纽建成后,可满足灌溉引水,增加灌溉面积,对农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区内水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三江平原原始湿地众多,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这里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下图中N区域示意三江平原湿地分布。据此完成1618题。16三江平原湿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的最重要资源是()A土地资源 B草场资源C淡水资源 D生物资源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土地资源是三江平原湿
11、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的最重要资源。17开垦三江平原时,需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水分 B热量 C微生物 D地形答案A解析三江平原沼泽地面积大,土壤含水率太大,过多的水分影响土壤的肥力。故开垦三江平原时,需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水分。18三江平原湿地促进了当地绿色农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A湿地涵养水源,蓄洪防旱B生物多样性丰富,病虫害少C湿地广阔,生态环境质量好D湿地航运便利,运输能力强答案B解析湿地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可以减少农业受灾,但不是绿色农业发展的主因,A项错误;航运便利对绿色农业没有影响,D项错误;生物多样性丰富,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B项正确;湿地广阔与发展绿色农业关系不大,C
12、项错误。粮食虚拟耕地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即将地区间进行的粮食交易看作是相应的耕地交易。目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流动存在“北土南运”的趋势,由于生产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据此回答1921题。19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的原因是()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B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C北方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南方地区可用耕地面积狭小,不宜进行粮食生产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北土南运”在粮食生产上表现为北方粮食运往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农业
13、机械化程度高,人均粮食多,从而造成“北土南运”,故C项正确。20“北土南运”会()A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B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C增加南方地区农民收入D加快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答案D解析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受“北土南运”的影响,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因而会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B项错误;会增加北方地区农民收入,对南方地区农民收入没有影响,C项错误;受“北土南运”的影响,南方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会加快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21“北土南运”会降低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资源分布不均 B水热条件分布不均C农业技术的区
14、域差异 D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答案B解析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更为优越,粮食生产条件优于北方地区。“北土南运”不能发挥南方地区水热条件的优势,从而降低粮食生产效率,故B项正确。在中国,年轻人的“双城生活”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在北京和燕郊(河北三河市的一个镇)、上海和昆山、广州和佛山上班族在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双城记”,每天都在上演。据此完成2223题。22“双城生活”一族选择在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主要原因有()市区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市区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市郊房价较低市区、市郊间通勤耗时短A B C D答案C解析上班族选择在市区上班、市郊居住,主要是为了提高收入,降低支出,增加储蓄,正确;郊区
15、社会福利制度也比较完善,市区、市郊间通勤耗时比较长,错误。故选C项。23燕郊、昆山、佛山等类似城市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应注重()增加用地供应,扩大“双城生活”一族规模加大户籍限制,减缓人口城镇化进程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业街、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增加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A B C D答案B解析增加用地供应,扩大“双城生活”一族规模,会加剧城市化问题,降低居民幸福感;加大户籍限制,减缓人口城镇化,使农业人口不能融入城市,使城市缺乏活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业街、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既能扩大就业和缩小“双城生活”人群规模,又能方便居民生活;增加教育机构,既方便居民,又减少了城郊之间学生人口流
16、动,缓解交通拥堵。LED(发光二极管)由于能量利用率高,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照明光源。该产业关键零部件与材料专利大多掌握在日、美大厂手中,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进入门槛逐渐降低(下图)。我国台湾较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但近几年该产业逐渐从台湾转移到福建、江西、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地,台湾的LED产业链有整体转移的趋势。据此完成2425题。24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最先引进的一般是()A衬底制备 B外延片制造CLED芯片生产 D应用产品生产答案D解析福建在承接LED产业链时,首先引进的是下游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读图可知,下游环节为LED芯片封装、应用产品生产,故D项正确。衬底制
17、备、外延片制造属于上游环节,技术要求高;LED芯片生产属于中游环节,属于关键零部件生产;上游环节和中游环节产业转移较晚,故A、B、C三项错误。25福建与台湾在LED产业的分工合作,产生的影响有()促进福建在LED产业上游占据主导地位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降低台湾LED产业的生产成本台湾LED应用产品的需求量减少A B C D答案B解析福建与台湾在LED产业的分工合作,促进福建在LED产业下游占据主导地位,错误;福建企业难以在合作中触及核心技术,赶超空间不足,正确;福建劳动力成本低,有利于降低台湾LED产业的生产成本,正确;台湾LED应用产品的需求量不会减少,错误。第卷(
18、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原本是京外的皇家园林。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冬春季节,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塞罕坝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多大风,气候具有过渡性。1962年,我国设立塞罕坝林场。林场兴建之初,种树主要目的是伐木取材,提供木材产品,现在种树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得益于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立体化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塞罕坝林场设立至今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
19、。近年来,针对各地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绿化苗木,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植1 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位置。(1)从气候过渡性方面描述塞罕坝地理位置特征。(2分)(2)指出塞罕坝人工育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4分)(3)简述塞罕坝万里林场生态治理的经验。(3分)(4)为塞罕坝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3分)答案(1)塞罕坝地处我国暖温带向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温带季风气候区向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2)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较大,气候条件较差;长期植被破坏,沙漠化加剧;土壤较贫
20、瘠,含水量较低;地处山地向高原的过渡地带,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3)加强防火、防虫的监测工作;生态育林为主,减少木材采伐量;绿化苗木产业既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环境效益。(4)综合利用林场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在开发的同时,继续加强火灾防治工作。解析第(1)题,结合塞罕坝的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塞罕坝地处我国暖温带向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温带季风气候区向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第(2)题,困难需要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林木外运条件。塞罕坝是高原山地地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条件较差;沙漠化加剧;土壤较贫瘠
21、,含水量较低;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第(3)题,塞罕坝万里林场生态治理的经验主要是加强监测、以生态育林为主;通过绿化苗木产业既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环境效益。第(4)题,塞罕坝进一步发展要贯彻生态环保原则,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在开发的同时,继续加强火灾防治工作。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龙滩水电站位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处、云贵高原东南缘,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全国第二大水电站,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于三峡水电站开工建设7年后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部投产建成。龙滩水电站虽然最大坝高超过三峡水电站40余米,但水库淹没的耕地
22、面积仅为三峡水电站的1/5。龙滩水电站以三峡工程1/10的投资、达到了三峡工程1/3发电量,是完全由中国设计、中国投资、中国施工的大型水电站。下图示意龙滩水电站位置。(1)与三峡水电站相比,龙滩水电站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请分析原因。(4分)(2)推测龙滩水电站建成后图中水域含沙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4分)(3)指出龙滩水电站的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影响。(6分)答案(1)降水丰富,雨季长,河流流量大且季节变化更小;云贵高原边缘地带,落差更大;淹没耕地面积小,人口密度低,移民支出更少;修建时间较晚,建设技术更为先进;国内自主设计施工,成本更低等。(2)含沙量减少。水电站之上水域因坡降减缓,流速变慢,携带
23、泥沙减少;水电站以下水域受水库拦沙和水量调节(流量变化减小),进入水域的泥沙减少。(3)有利影响: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供能源,减少植被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业等发展;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等。不利影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地质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诱发地震、滑坡等);占用耕地资源等。解析第(1)题,从发电量大(效益大)和成本低两方面分析。与三峡水电站相比,龙滩水电站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带,落差更大;纬度更低,雨量大、雨季长,河流流量大且季节变化更小,水电站的发电效率更大;根据材料,龙滩水电站淹没耕地面积小,移民少;国内完全自主研发建设,这使得水
24、电站效益大且成本更低等。第(2)题,根据材料,水电站的坝高较大,减缓了水电站上游的比降,导致水电站之上水域的流速变慢,携带泥沙减少;水电站以下水域受水库拦沙和水量调节,进入水域的泥沙减少。第(3)题,龙滩水电站的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影响主要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供能源,减少植被砍伐,保护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业等发展;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等。不利影响是建设中会破坏表土、植被,改变当地的部分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工程还会占用耕地,并对地质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黄石市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全国资源枯竭转型
25、试点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黄石市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境内有武九铁路贯穿,并有大广、沪渝、福银、杭瑞四条高速公路交会,还拥有国家一类水运口岸。截至2015年,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7种,其中铁、铜、金、煤等是优势矿产。黄石形成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8大产业集群。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了全国12个城市(经济区)建设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黄石市是湖北省唯一入选城市。(1)简述黄石市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主要条件。(4分)(2)分析近些年黄石市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3)试为黄石市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
26、化建议。(4分)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河湖众多,水源充足;临近长江,水运便利;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广阔。(2)矿产资源储量减少;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附加值较低;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3)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等。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黄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河湖众多,水源充足;临近长江,水运便利;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广阔。第(2)题,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黄石矿产资源储量减少,面临资
27、源枯竭问题;以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附加值较低;资源开采、冶金等重工业比重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第(3)题,黄石市要调整产业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等。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贵州省是国家五大能源基地之一,并且独具“水火”互济优势,也是我国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省区。下图为贵州省河流、水电站和煤炭资源分布示意图。(1)列举贵州省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4分)(2)简述贵州被列为西电东送重要省区的意义。(4分)(3)目前,贵州省就
28、能源基地建设在优先发展水电还是火电的问题中出现了争论。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1)煤炭、水能资源丰富,并且能“水火”互济,保证能源稳定供应;地理位置优越;距珠三角能源消费市场较近,交通运输比较方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2)促进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采掘、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加工工业、高耗能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降低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3)观点一:优先发展火电。理由:火电建设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收益快,有利于快速促进区域发展;火力发电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电力供应稳定。(或观点二:优先发展水电。理由:水电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水电站建成后运转费用低。)解析第(1)题,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主要从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交通、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对输出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输出地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加快区域工业化的进程,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输电取代输煤,能够降低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表明不同的观点,理由要支持所持观点,理由可从水电或者火电的发展条件和有利影响以及不利影响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