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254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1届高三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7单元 第18讲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8讲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思维导图|史论术语|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3.物质生活与习俗、交通和通讯工具、大众传媒进一步变化。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的春天”1初步发展原因(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业的发展(2)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3)为了

2、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表现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投资数额增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意义(1)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3)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生存环境(1)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3)民族工业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实业救国思潮“实业救国”论是近代进步思潮之一,“实业救国”是近代社会各阶层实现救亡图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最

3、早萌发于鸦片战争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在辛亥革命影响下,“实业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2“短暂的春天”(1)原因革命推动: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政策: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以抵制洋货。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群众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促进。(2)概况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

4、发展。(3)结果:一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4)影响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经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一战期间,并非所有的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比如,日本和美国都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所以,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是欧洲列强。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生活的变迁(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民间服饰变革冲击了官定服饰制度。1910

5、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2)辛亥革命期间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剪辫陋习。民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新服饰迅速走向民众。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礼仪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2交通事业的进步(1)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2)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3)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等大城市出现。(4)1918年,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3通讯工具的发展(1)邮政清朝后期:1896年,设大清邮政局,后设邮传部。民国时期:1913年裁撤驿站。(2)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

6、。(3)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4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报纸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中国报刊业呈现繁荣景象,读报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2)电影传入中国:19世纪末期。第一部影片:1905年摄制的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导演的难夫难妻。素养提升素养热词清政府政策调整、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从1895年至1918年二十多年的时间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特点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从中国各区域空间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变化认识特点。历史解释(1)中日甲午战

7、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或历史图片,解读印证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辩证认识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直接影响到政治改革进程,使政治环境趋于宽松,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生活方式的变革,在思想领域里引起连锁反应,使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思维更加活跃。家国情怀从实业救国思想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

8、关系。主题一 “一战”前后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时空观念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史料探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提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工业发展不协调,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缓慢。|历史解释|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

9、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二)史料实证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史料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

10、%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探究根据史料,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示发展状况: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利润较高;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内力不足。原因:政争兵乱,政局不稳,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力;外国资本的挤压。|历史解释|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阻碍因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

11、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2.促进因素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时期与民国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群众爱国运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12、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对应训练1(2019届山西太原一模)古之四民,士农工商,士为首,商为末。清末新政时期,大量士子从事其他行业,“弃儒就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导致当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读书人价值观的改变 B个人创业的障碍消除C制度变革的进程加快 D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解析:选C根据材料“清末新政时期,大量士子从事其他行业”可知,弃儒从商受到了清末新政政策的影响,故选C项;读书人价值观的改变,是弃儒从商的主观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障碍消除”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不符,排除

13、B项;实业救国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提出,排除D项。主题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史料实证文学名著中的生活变迁史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解读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历史解释|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城市逐渐推向内

14、地市镇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互相渗透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废止缠足”运动起步早,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不一从动力看每一次习俗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了推动作用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俗未有大的变迁(二)时空观念从晚清到民国社会礼仪的变化史料探究据图片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礼仪变化的过程和实质是什么?提示过程:近代礼仪由跪拜礼到鞠躬礼,再到握手礼。实质:反映了中国社会由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历史解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及其评价1影响:客观上促进了

15、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2.评价(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彰显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对应训练21918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时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则露出1尺左右

16、,女裤则吊高至1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一粉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一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这表明当时的上海()A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B东西观念存在冲突C西方服饰普遍盛行 D政府禁止服饰西化解析:选B该议员对近代女性服饰持批评态度,反映了传统与近代的冲突,东西方观念存在差异,故B项正确;女性服饰的变化是受西方的影响,反映的是服饰逐渐走向近代化,而非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上海存在女性穿西方服饰的现象,但无法体现西方服饰普遍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上海市议员的信函,并不代表政府的规定,故D项错误。|A组|1(2017年全国卷)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

17、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解析:选D题干中“邮政、银行、铁路”“小轮”反映的是近代实业的兴办,再结合题干中时间“1897”年,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故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于1898年,故A项错误;官督商办企业一般都是洋务企业,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列强增加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2(2019年海南卷)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

18、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解析:选C据材料“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可知是在内地加强国防建设,结合所学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可知将当时最大的军事工厂从上海迁往内地是为了避开列强,是加强国防安全的行为,故选C项;迁往内地会加大生产成本,排除A项;材料中的军事工业都是重工业而不是轻工业,排除B项;主要兴建的是军事工业,不能缓解区域发展,排除D项。3(2019年北京卷)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名称相关

19、信息开滦唐山煤矿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北洋银元局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京师自来水公司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解析:选A由材料“1878年建”“1880年建”“1902年建”“1908年建”可知为晚清时期,由材料“唐山”“北方”“天津”“北京”可知为京津冀地区,故表格信息反映了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的发展,故选A项,排除B项;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C项;开滦煤矿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属于洋

20、务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D项。4(2019年江苏卷)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解析:选D材料中“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

21、提,故D项正确,C项错误;“没有发展空间”的说法与“有某限度的蓬勃”相矛盾,故A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帝国主义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二者不是依赖关系,故B项错误。5(2019年江苏卷)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解析:选C材料中“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女子缠足在当时仍然是普遍现象,故C项正确;“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

22、八镇销场远”表明脚带畅销,不是无人问津,故A项错误;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B项错误;民国之后废止缠足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与题干清末不符,故D项错误。6(2018年海南卷)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解析:选D据材料中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无关,故A项错误;

23、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中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故C项错误;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B组|1(2019届安徽芜湖三模)“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1895年后上海人口激增是由于()A民族

24、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自然经济瓦解彻底C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城市功能发生变化解析:选A材料“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说明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1895年自然经济没有完全瓦解,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轻工业,没有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材料“纯粹经商、经商机构和现代工业”都是体现城市的经济功能,说明1895年后没有变化,排除D项。2(2019届福建福州二模)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八九”。这种状况表明()A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显现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C民族资本主

25、义企业环境恶化D民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解析:选A出现“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八九”这种现象的地域是“中国的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说明在19世纪90年代,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故选A项;题干提及了洋布输入中国这一现象,但没有涉及中国商品输入他国现象,不能推论出“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比较密切”,排除B项;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而且自然经济解体加快,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排除C项;在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洋布者十之八九”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并非民众生活的提高,排除D项。3(2019届湖南衡阳三模

26、)据统计,1913年英国与法国对华输出货物价值分别为九千六百余万两和五百多万两;到了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分别下降为四千九百万两和一百五十余万两。这一变化说明()A中国外贸入超状况得以扭转B传统大国正在走向衰落C西方经济侵略受到华资抵制D民族工业处境有所改善解析:选D由材料内容可知,1918年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相对于1913年大大降低,这说明此时期英法等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因而给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外贸状况,因而无法判断中国外贸入超状况是否得以扭转,排除A项;材料中英法对华输出货物价值1918年相对于1913年大大降低

27、,是因为英法忙于一战,并非因为英法的衰落和中国民族工业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排除B、C两项。4(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有学者指出,一战期间,列强对华贷款、借款、投资的总额约为22亿元,并未抽走分文;他们设立的13家银行、599家工矿企业、40多家航运公司及其他侵略机构没有一家撤走。该学者认为,当时列强()A已视中国为其战略后方B对中国的争夺更为激烈C并未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仍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解析:选C据材料“一战期间,列强对华贷款、借款、投资的总额约为22亿元,并未抽走分文”“侵略机构没有一家撤走”可知,一战期间列强仍不断从中国攫取各种利益,并未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C项。51915年,中华民国司法部制定了民法草案,有关婚姻部分明确规定:“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妇不相和谐而两愿离婚的,得离婚”等。这反映出当时中华民国政府()A杜绝陈规陋习 B顺应时代潮流C照搬西方文明 D提倡男女平等解析:选BA项表述绝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中华民国政府对旧式婚俗进行改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1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