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 必考题一、科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近年来,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而且,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
2、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
3、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
4、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
5、更多的观众。只有真实的努力,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对“中国的选秀文化”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也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 B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都有重复,观众在新奇感过后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选秀节目的发展。 C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转型,歌手的形象风格也接近,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也相当熟悉,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 D对中国好声音,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折射了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变
6、化状况。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改变旧的选秀节目存在的种种弊端,将选手的“好声音”作为选秀的最重要依据。 B中国好声音避免了选手通过粉丝热捧而成为超级明星,也不让选手能在舞台上一展即毕走过场,这些新的变化也是该节目赢得公众的原因。 C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引导、激励他们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使得它很像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 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3根据原文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让选手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延伸,最终成为选手职业生涯的一个选择,这也让节目赢得了公众。 B今天的青年一代处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他们焦虑于一举成名、展示激情怎样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选秀节目最好能在这方面指点他们。 C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等音乐人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个更高的要求是社会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以及今后出现的新的选秀节目的必然要求。【答案】1A2D3C【解析】1试题分析:“
8、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才是本句子的陈述对象。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D项“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表述有错,与原文“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表述不一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说法过于绝对。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
9、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修论事切直人
10、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
11、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从尹洙游 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 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 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第:只管5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B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C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D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12、欧阳修写书信指责范仲淹,而司谏高若讷把欧阳修的书信呈给皇上,因此欧阳修被贬官为夷陵令。【】B欧阳修不怕朋党之争。当初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为认为范仲淹正直而被放逐,被人称为“党人”。欧阳修也为此写出朋党论进献皇帝,来说明君子与小人的朋党之别。C欧阳修深得皇帝器重。当保州有战事,欧阳修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使之职出征之际,皇帝还请欧阳修跨越职务给自己进言。D欧阳修屡遭邪党迫害。因欧阳修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借欧阳修外甥女入狱之事网罗欧阳修的罪名,后又担心欧阳修被复用,便一再陷害他。7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
13、书。(5分)(2)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5分)【答案】4B5A6A7(1)四岁时候父亲离世,母亲郑氏,亲自教他学习,(因)家境贫穷,到了用荻草在地上书写学习的地步。(得分点:孤:父亲离世;诲:教育,教导;至:到了地步。每词1分,句意2分)(2)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为说范仲淹正直而被斥退,世人都把他们看成“党人”。(以:因为;直:意动用法,认为正直;见:表被动;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看成。每词1分,句意1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
14、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了解了这些信息,本题的断句就不难了。抓关键处断句,如“独”字说明“人”与“帝”两种态度的对比。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6试题分析:A项,“指责范仲淹”错。根据原文“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欧阳修写书信指责的是司谏高若讷,而不是指责范仲淹
15、。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回归到原文,一般采用直译,直译不过来就采用意译,遵守“信”“原则。翻译时还要注意把剧中关键字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译出来,这是得分点。(1)“诲”译为教诲;“以”介词用的意思;“书”译为学习 书写。(2)“为君”译为作为君主;“但”译为只是;“治”译为安定。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 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
16、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担任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 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欧阳修被判罪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调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1043) ,兼掌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
17、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因当时国家政事的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当初范仲淹被贬去饶州的时候,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为说范仲淹正直而被斥退,世人都把他们看成“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 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欧阳修论事恳切率直,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
18、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 正当这个时候, 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被罢官,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的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国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
19、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到任二年又徙迁扬州、颍州。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留守司事。小人皆恐惧欧阳修的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使得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升迁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 熙宁四年,欧阳修在太子少师的职位上退休,熙宁五年,去世,被追赠为太子太师,谥号文忠。欧阳修当初在滁州时, 别号醉翁, 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海上吊吴野人墓【清】于震日落平原海气昏,一坟
20、萧瑟对空村。纵教大业留天壤,到底虚名误子孙。岸拆蛟龙移墓道,潮来风雨吊诗魂。当年冠盖应俱在,独认残碑剔藓痕。【注】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号野人。明朝覆亡后,隐居故里泰州,卒后葬于海滨。 8诗歌首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9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6分)【答案】8诗歌首联通过描写平原落日、海上水汽、萧瑟孤坟、寂寞村落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茫、迷蒙、孤寂、伤感 的意境。 (5分)9颈联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蛟龙”比喻海浪,用蛟龙的“移”和风雨的“吊”等拟人手法写吴野人墓的荒寂。尾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用诗人当年诗名的显赫
21、与如今墓地的荒寂作对比,表现诗人对文人不幸命运的悲叹。(6分)【解析】试题分析:诗歌首句点明诗人吊吴野人墓的时间,渲染思念之情,为后文作铺垫;第二句描绘吴野人墓地衰败的景色。首联营造了悲凉、萧瑟、苍茫的意境,充满哀伤情调。诗极力渲染吴野人墓地衰败、冷落的氛围,哀叹吴野人身后凄凉的遭际,反复表露声誉名望只是空名的思想,表达对吴野人不幸命运的悲叹之情。本题可据此组织答案。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分析:颈联,用“蛟龙”比喻海浪,用蛟龙的“移”和风雨的“吊”等拟人手法写吴野人墓的荒寂。尾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用诗人当年诗名的显赫与如今墓地的荒寂作对比,尾联明显
22、的对比手法,年少时冠盖京城,死后残碑长满苔藓。诗人看到别人的墓碑或许想到自己,表达了自己失落迷茫的心境。本题可据此回答。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 , _。”(2)李白蜀道难中用极大的落差表现蜀山之高,高到连太阳神都无法逾越的句子是:“_ , _。”(3)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 ,_。”【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3、。 (3)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尘埃里的上帝凤 凰威尔逊原本有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但是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双腿。从此他成天闷闷不乐。妻子建议他在自己家旁边开一家超市,他想了想,便同意了。超市开起来了,附近的人都到这里购物。超市人来人往,大家还跟威尔逊聊聊天,威尔逊的脸上成天都堆满了笑容。威尔逊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家人过
24、得开开心心,可是邻居蒂芬妮的丈夫却因为车祸去世了。因责任在蒂芬妮的丈夫,蒂芬妮得支付对方一大笔赔偿金,她家顿时陷入了困境。威尔逊决定出手帮他们,他知道,他现在之所以过得开心,是因为大家照顾他的生意,如今他人有难,他也应该主动帮忙。他跟妻子一说,妻子满口答应。妻子说:“我们要帮她,但这不能明帮,只能暗帮。”威尔逊点头。明帮蒂芬妮肯定不会接受,就算真的接受了,心里也会有负担,也会想方设法报答他们。如何暗帮呢?威尔逊想丁想,便有了主意。威尔逊取出一笔钱,用一个袋子装好,然后交给了儿子马克,对他交代了一番。马克带着这笔钱,去了蒂芬妮家。他把钱袋悄悄地藏在了一个角落里。然后,他跟蒂芬妮家的比尔和大卫玩起
25、了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马克就大叫起来:“哇,这里有好多钱!”马克的叫声引来了比尔和大卫,他们见到那袋钱,不由吃了一惊:“这是我家的,这是我家的!”马克把钱交给他们。他们赶紧去把钱交给了蒂芬妮。蒂芬妮拿着钱喜出望外,激动得流下了泪水。因为这笔钱,蒂芬妮的难题一下就解决了。她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威尔逊一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蒂芬妮的难题解决没多久,她自己却病倒了。治吧,没钱;不治吧,只能病死。蒂芬妮不怕死,可是她死了,两个孩子怎么办?他们还小,难道要让他们成为孤儿吗?蒂芬妮为此整天以泪洗面。威尔逊同妻子商量,想再次帮助蒂芬妮一家,妻子点头同意了,她也不忍心蒂芬妮有个三长两短
26、,否则那两个孩子就太可怜了。威尔逊再一次取出一笔钱装入一个袋子,然后交给马克。马克带着这笔钱去了蒂芬妮家,并悄悄把钱袋藏在一个角落里。当然,马克又找比尔和大卫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没过多久,马克又装着无意的样子发现那袋钱,并叫了起来:“哇,这里有好多钱!”马克的叫声引来了比尔和大卫,他们看到那袋钱,顿时就笑了起来,跳着说:“这是我家的钱,这下好了,妈妈有救了!”他们从马克手里接过钱,欢呼着跑去找蒂芬妮。蒂芬妮从两个孩子手里接过钱,一问,得知是从家里找出来的,愣了愣,不由喜出望外。蒂芬妮病好从医院出来后,就去找了份工作,努力地挣钱。威尔逊见此非常高兴,心想这下好了,他们一家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可是,
27、蒂芬妮一家却省吃俭用,她把钱都存了起来。两年后的一天,蒂芬妮走进了威尔逊的超市,威尔逊以为她要买东西,可是她却将一袋钱放在柜台上,对他说道:“威尔逊先生,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我这次是来还钱的,请您收下。”威尔逊吃了一惊,却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说道:“你这是干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帮过你啊?”蒂芬妮告诉他,她每次需要钱的时候,马克与她的孩子捉迷藏都找出一袋钱,而那个地方,她查过,她的丈夫根本不会藏钱在那里,不用说,是威尔逊一家用这种办法在帮她。威尔逊说:“不,你弄错了,我们从来没有帮助过你什么。倒是你,帮了我们,你家周围栽满了花,大家闻到花香,就都喜欢来我的超市购物了!”蒂芬妮心想,也许那真是丈夫藏
28、的钱。他们帮了我,没理由不承认。威尔逊说得有道理,卡尔森就曾开过超市,但生意却不好,最终关门了,现在他的生意这么好,真是我家帮了忙。于是蒂芬妮带上钱,开心地走了。威尔逊对妻子说:“你看,我不承认,还说她帮了我们,她多开心。大家总是照顾我们的生意,可他们却从不承认这是对我们的照顾。上帝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上帝,他总是将自己放到尘埃里,跟常人没有两样。”(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威尔逊因车祸失去了双腿,就在家旁边开了一间超市,生意十分兴隆,这是因为附近的邻居们都很善良,为了帮助他,都到他那里购物。B邻居蒂芬妮的丈夫因车
29、祸去世,为支付赔偿金陷入困境,威尔逊出手帮助她家渡过关,因为他也遭遇过车祸,相同境遇使他同病相怜。C作者两次写蒂芬妮儿子见到钱大叫“这是我家的钱”,又写蒂芬妮在威尔逊否认帮忙一事后就拿着钱走了,意在通过对比,突出威尔逊的无私。D蒂芬妮本来推断是威尔逊拿钱帮助她们的,但是威尔逊一番说辞让她相信“那真是丈夫藏的钱”,这说明威尔逊善于伪装,演技出众。E小说通过对威尔逊受邻居帮助而重拾快乐以及他两次帮助蒂芥妮一家的叙述,以小见大,凸显了人和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和谐共处的主题。(2)文中三次写威尔逊的笑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在刻画威尔逊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
30、简要分析。(6分)(4)“蒂芬妮带上钱,开心地走了”,小说写到这里就可以收尾了,为什么又写了最后一段?请你结合文本,从三个角度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8分)【答案】(1)(5分)AE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6分)“笑容”是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第一次笑容是威尔逊刚刚开了家超市,生意红火,脸上堆满了笑容。为下文威尔逊热心帮助邻居蒂芬妮作铺垫。(2分)第二次笑容是威尔逊第一次帮助蒂芬妮解决了丈夫车祸支付给对方一笔赔偿金后,脸上露出笑容。这次是为自己想出巧妙的办法而开心。推动故 事情节发展,突出威尔逊的聪慧。 (2分)第三次笑容是小
31、说结尾当蒂芬妮带上钱,开心离开后,威尔逊脸上露出了笑容。卒章显志,赞扬了威尔逊质朴善良的美好品德。(2分)(3)(6分)热心善良。了解到蒂芬妮一家的难处后,两次慷慨解囊,帮助她们渡过难关。善体人意。顾及蒂芬妮的自尊心,采取“暗帮”的办法,让她没有负担地用钱。懂得感恩。能体会到自己的超市生意红火是附 近人们帮助的结果,并以帮助他人作为回报。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甘心做“尘埃里的上帝”,在蒂芬妮还钱的时候,不仅不承认自己拿钱帮助了她,反而说是她家的花香引来顾客帮助了自己。(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4)(8分)从情节结构上看,最后一段给这个帮助邻人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使得
32、结构十分完整。同时也与标题“尘埃里的上帝”相照应,使得标题所设下的悬念得到了诠释。从人物塑造上看,最后一段采用语言描写,通过威尔逊自己的话,让人看到了主人公的高尚心灵,理解了威尔逊为什么一直否认帮助别人的用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主题上看,借主人公威尔逊之口,说出“上帝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上帝,他总是将自己放到尘埃里,跟常人没有两样”的话,告诉人们“上帝就是无私帮助别人”的道理,从而升华了主题。从作品体现的思想感情来看,最后一段也表达了作者关注小人物生活,对充满和谐、友爱人际关系的美好社会的渴望之情。(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只要能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33、(1)试题分析:B项威尔逊帮助蒂芬妮一家或许有同遭噩运惺惺相惜的心理,但根据原文,更多的是出于对大家照顾他生意帮助他的感恩回报之心。C项“意在通过对比,突出威尔逊的无私”错,根据原文意思,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威尔逊暗地里帮助蒂芬妮的计策很有效果。D 项“这说明威尔逊善于伪装,演技出众”错,使蒂芬妮信服的是威尔逊的真诚,而不是他的“演技”。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
34、。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第一次笑容是威尔逊刚刚开了家超市,生意红火,脸上堆满了笑容。为下文威尔逊热心帮助邻居蒂芬妮作铺垫。第二次笑容是威尔逊第一次帮助蒂芬妮解决了丈夫车祸支付给对方一笔赔偿金后,脸上露出笑容。这次是为自己想出巧妙的办法而开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威尔逊的聪慧。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其实本题是变相的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35、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应该紧紧围绕“威尔逊的形象特点”这一中心问题,即他个人具有的内在、外在的特点特征。自食其力(自立自强)。与人为善,慷慨大方。聪明机智,善解人意。慷慨解囊,轻财重义。善于沟通。然后分条概括。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理解标题内涵,明确观点,分别从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情节、主旨等方面分析。如“尘埃”是指社会的底层。上帝在尘埃里,那就跟常人没有两样。而且“上帝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上帝”。小说中每个人不仅是如此的普通平凡,而且能彼此互相帮助。其实,每个人都是从困境中走过来
36、的,又不标榜自己。威尔逊超市开的红红火火,是得到大家的帮助,而大家却没有言语。威尔逊帮助蒂芬妮,最后也没有承认,悄无声息。大家彼此之间默默支持着,颂扬了底层人民以诚相待、淳朴善良的品行,人格至高无上。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屠呦呦与青蒿素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
37、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呦呦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
38、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
39、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7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
40、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的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
41、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
42、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相关链接: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当时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获得拉斯克奖后,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默默无闻的屠呦呦一时间名满天下-(2015年12月4日中国网“中国国情”屠呦呦参加诺奖颁奖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43、等。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2015年12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演讲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523项目是指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缘于越战的需要发起的一场大规模合作项目。最突出的成果代表是研究成功了抗疟新药青蒿素。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越南求助于中国。中国领导人下令,由国家科委与总后勤部牵头,组成“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作
44、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好搜百科)(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从诗经小雅的名句中取名,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能在医学方面有所发展的希望。B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因此,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C在原有提取青蒿的方法不能保证理想的抗疟效果之时,屠呦呦从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启示。D屠呦呦从小立志探索中药的秘密,所以选择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而这一专业当时没有人选择。E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
45、,少数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在短期内显而易见,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研发的青蒿素不属于这一类。(2) 屠呦呦研发成功青蒿素的客观因素有哪些?(6分)(3) 请分析文本第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4)文中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这种敬意缘于屠呦呦在医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也缘于她的人格魅力。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屠呦呦人格魅力的认识。(8分)【答案】(1) (5分)BC: (2) (6分)团队通力合作。在青蒿素研发过程中,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及全国523项目单位通力合作,共攻难关。中医文化深厚,文献丰富。历代医籍、老中医、相关文献尤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为其医
46、药研究发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国家提供研究平台。为满足越战需要,国家组成“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发起抗疟大规模合作项目,为屠呦呦提供了研究平台。(3)(6分) (内容)突出疟疾疫情的严重性以及各国治疗的困境。(形象)烘托了研究理想抗疟新药的难度,突出屠呦呦的贡献之大和她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品质,丰富内容和传主形象。(结构)交代研究背景,引出下文屠呦呦着手研究,攻克难关的内容。(4)(8分)心无旁骛。屠呦呦在设备简陋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 ,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坚持不懈。屠呦呦在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大量实验
47、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等情况下,不气馁,坚持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淡泊名利。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潜心科研。谦虚低调。获得殊荣后,屠呦呦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采访中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说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解析】(1)试题分析:A“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能在医学方面有所发展的希望”曲解诗句意思,于文无据。D原文“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并非没有人选择。E由原文“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
48、。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可知,屠呦呦和同事研发的青蒿素属于这一类。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概括传主取得成功的原因,要从内因外因两方面来概括,内因是自身的情怀、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方面;外因是他人的影响,时代的特点。注意分条作答。屠呦呦研发成功青蒿素的客观因素,第一段说明单位通力合作,共攻难关;相关链接二都说明其有一个好团队。第三段说明其中医文化深厚,从中医中汲取力量。第五段国家支持,为屠呦呦提供了研究平台。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文章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
49、面做答。结构上的作用,一般看段落所处的位置,如在开头可考虑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题、引出话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中间可考虑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结尾可考虑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题目。本题考查第三段的作用,从结构上分析,承上启下,交代背景,引起下文。从文本上分析,突出了情况的严峻。从传主形象上分析,突出屠呦呦的性格特点: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特点。考点: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本题探究题。通过传主的作为分析其性格魅力。第五段,屠呦呦在设备简陋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
50、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说明其心无旁骛。屠呦呦在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等情况下,不气馁,坚持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说明其坚持不懈。链接一,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潜心科研,说明淡泊名利。第一段,获得殊荣后,屠呦呦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采访中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说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说明其谦虚低调。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
51、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A自食其果玩火自焚作茧自缚 B玩火自焚自食其果作茧自缚C作茧自缚自食其果玩火自焚 D作茧自缚玩火自焚自食其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作茧自缚: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
52、果反而使自己受困。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2016年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对提高全社会反家庭暴力意识,有效预防和依法处置家庭暴力,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B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C“冲刺100”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是设在本校区操场举行的,活动现场师生们集体以
53、青春的名义庄严宣誓,将坚定的信念烙印在心。 D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民间,羌笛却日渐式微,面临“消逝”的困境。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应把第一句的“了”改为“的,”,“提高”和“意识”不搭配;B“维护”与“合理要求”不搭配;C句式杂糅,“设在本校区操场”或“是在本校区操场举行的”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
54、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答题时要善于根据所给句子的语体特点来组合句子。此题所给的写景的描述性文字,既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写景上又有空间的层次感,依照先时间顺序,再空间顺序及句间关系就可选出答案。从下雨的时间顺序可判断紧接开头一句“梅雨季节”;由夜雨到清晨的雨停,可知紧跟;从关联词语“虽但”可知,跟在后面;从并列关系看中的“还”表明了紧跟后;故排除A
55、BD选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城镇化浪潮中,有的人选择留下,建设美丽乡村; ,走进城市灯火,尽管这里有艰难、有委屈,但 。无论身在何方, ;无论走多远,亲情都是心灵的港湾。【答案】有的人告别父老乡亲(2分),更有机会、梦想(2分),根都在故乡(1分)【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空由前面的“选择留下,建设美丽乡村”和 后面的“走进城市灯火”可知是填“告别家乡”之类的内容。第二空由前面的“尽管这里有艰难
56、、有委屈,但 ”可知应填与之相反的情况,如“机会、理想、前途”等诸如此类的内容。第三空由前面的“无论身在何方”和后面“无论走多远,亲情都是心灵的港湾”的信息,可知本空与之对应,可填“心在故乡”等等内容。第一空2分,第二空2分,第三空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源:】17(6分) 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年级妈妈爸爸同学、朋友谁也不说幼儿园656%2
57、41%36%94%小学546%213%87%146%初中【】244%99%355%279【答案】现象:(1)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时,各个阶段孩子与母亲的交流都多于与父亲的交流,(2)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交 减少,与同学、朋友交流的增逐渐增多,甚至“谁也不说”。(各2分)建议:父母成尤其是父亲多陪孩子、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2分)【解析】试题分析:统计表的分析注意标下的说明,然后进行比较,注意数字之间的比较,此题注意题目“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其中重点注意较大的数值和较小的数值。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写作(60分)18阅读
58、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俄国诗人巴尔蒙特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对面的群山。”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里。这个世界的美丽与感动就像太阳一样,虽然有时会被乌云遮住,但是,她存在着,永远把我们的道路照亮。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或套作;(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散落诗词间的阳光手执诗卷于清冷的午夜,一首首诗词犹如一缕缕的阳光,让我温暖、感动、痴狂那诗词间或踯躅或轻快的跫音,破空而来,真切得让人迷茫诗词是有温
59、度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明明是如此地忧伤,心已经泛痛,但是我却热泪抛尽;明明是冷清似月光,却让我轻嗅到了阳光的味道只因你的情意如此真切,纵相隔千年,那藏隐不住的感叹仍令世人倾心巴尔蒙特说:我因阳光而来到这世间他如此地追求阳光的感动与温暖,可见也是一个痴情之人而我却在这些凝聚了诗人千年时光的诗词间寻求到了那一束温暖诗人灵魂的絮语凝聚在平平仄仄的音节里在清冷的午夜,世界褪去了浮华的伪装,在厚黑学与养生学中执着的人们也已安睡我轻抚着这温暖立体的文字,聆听灵魂的絮语,仿佛金色的阳光拥抱着我,我不能不感动我看到蒹葭苍苍的河畔,氓焦灼迟疑的明眸里,飘逸着伊人遥不可及的倩影我听到荒废的沈
60、园里,陆游的一声轻叹:“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段缱绻的情怀终成悲剧;而抱国的壮志,也被冰冷的现实压抑在了“铁马冰河”的梦里午夜的阳光透过心血、悲伤,甚至绝望折射而来,他们在文字的田埂上真实地行走,泪水打湿了远古的书页浮世的轻烟掩盖不了人生的迷茫,生命的繁华挣脱不了宿命的惩戒“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你是人间的过客,满心惆怅,满目凄凉你“不是人间富贵花”,却似“万里西风瀚海沙”故此,你超脱了富家子弟沉沦的苦海,把一腔才情、满腹诗意都赋予千词万绪于是,我翻阅诗词仿佛翻阅你的慨叹:“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那词中渗露出的点点阳光是你对平淡生活的真实追求,也温暖了我不停轻颤的心回望现实
61、,诗词这种极纯粹的文字像极了戈壁滩上的阳光,被胡杨阻挡着,被凸凹的沙丘、大地的裂缝吸纳着,藏匿着,被广袤的戈壁“无以伦比”地执掌着而那些浅薄圆滑的文字却如浓重的雾霾沉沉地压在人的心头在这午夜时分,有多少文学家沉浮在黄金的梦里,把灵魂放逐到荒野,诗歌这个老者已是步履蹒跚散落黄卷古籍中珍贵的阳光,纵是千年也耀人眼睛纵使我不能与你并肩而走,但而今我能凝望你踽踽独行的背影,抚摸你饱含深情写下的诗篇,便已足矣只因人生本就有黑暗和伤痛,而你们的诗词却如一束阳光,照亮尘世,穿透今世的“雾霾”,带给后人温暖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们不通人情,癫痫痴狂,但那都化作一缕缕阳光游行在诗词中,轻吟着尘封的
62、心事【评析】诗词这种极纯粹的文字是诗人心灵的真实表达,却湮没在文学市场化的浪潮里作者用优美的文字,诗般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古代的诗词与诗人们灵魂的絮语都成了隔岸的风景,午夜的阳光文章紧扣“阳光”,把深刻的寓意融入到形象生动的文字中,意味隽永。【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一位诗人的话,抓住这段话的关键句,“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太阳和对面的群山”。由此可看出,材料要我们理解的是自然对人的重要意义。美丽的外在环境是人来到这个世上所要追求的。这是理解的表面含义。另外,结合材料的议论,可见更深层次的含义,“阳光、温暖、美丽与感动。虽然有时会被乌云遮住,但是,她存在着,永远把我们的道路照亮”,可见这里的“阳光”不只是自然界的太阳,还指阳光的比喻义温暖、光明、希望、理想和爱。这样分析之后,学生就明白了自己要写的是对阳光比喻义的歌颂和赞美,有时也许会有不如意、挫折或是困顿,但阳光总在风雨后,坚持理想就会成功。体裁选择上可以是记叙文,可以是散文。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