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160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知道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2.了解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重点)4.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难点)5.掌握其他土地退化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难点)1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2)荒漠化的类型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位置因素植被因素人类活

2、动因素特别提醒荒漠化不同于沙漠化。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荒漠化的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对应关系如图所示:2荒漠化的危害(1)危害范围大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2)危害程度深经济方面:许多村庄、道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威胁,经济损失巨大。生态方面: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生产方面: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3荒漠化的防治(1)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措施(3)具体措施举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

3、)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轻巧识记概括法记忆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坚持一个方针,避免一个现象,采取四个措施。具体如下:一个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一个现象:边治理,边破坏。四个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1)荒漠化就是沙漠化。()(2)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3)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植被破坏,降水强度大,多暴雨。()(4)西北地区的干旱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5)下列做法有利于荒漠化防治的是()A开垦草原,扩大粮食种植B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扩大放牧规模,增加载畜量D建设三北防护林提示

4、:(1)荒漠化包括风蚀、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包括人类乱垦滥伐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其中风力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2)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岩石裸露,出现“红色荒漠”。(3)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都属于季风气候区,形成荒漠化的原因都有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同时都有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4)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水汽影响较小或影响不到,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一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5)D恢复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措施,建设三北防护林有利于荒漠化的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及成因材料在今天被人们

5、称作“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的罗布泊畔,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楼兰。考古学家们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和灌溉农业。到了汉朝,罗布泊一带成为发达的农牧业地区,河渠纵横,草木茂盛。楼兰作为亚洲中部的“十字路口”,来往于这里的各国使臣、商贾、游客络绎不绝。但是后来由于水源的缺失,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繁荣的楼兰古国变成了一片荒漠。问题1(人地协调观)荒漠化地区多处于什么环境下?提示:气候干旱或易发水土流失的地区。问题2(人地协调观)楼兰古国变成荒漠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提示:主要由于人口增加,用水量过大,导致水源缺失,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归纳总结 1荒漠化的

6、概念和发生过程(1)荒漠化的概念图解(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见下表:1读图,完成(1)(2)题。(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存在土地荒漠化的是()ABC D(2)导致图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蚀 B水蚀C冰蚀 D海蚀(1)A(2)B第(1)题,读图可知,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存在

7、水蚀形成的石质荒漠化现象。第(2)题,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炎热的气候,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导致石质荒漠化。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材料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地球的顽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65个国家中,超过60个国家正遭受着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危害。用传统的眼光看,人们对于沙漠的认识大多局限于“死亡之海”“不毛之地”。治沙中,把沙漠作为财富的“反向思维”,颠覆着传统理念。用可持续眼光看待沙漠,沙漠也充满了发展的机遇。从库布齐的大漠到塞罕坝的林海,从甘肃民勤到宁夏中卫,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创造了一个个“绿进沙退”的奇迹。库布齐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创造生态财富5 000多亿

8、元,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问题1(综合思维)荒漠化会带来哪些危害?提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2(地理实践力)你知道哪些关于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提示: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等。归纳总结 1荒漠化的危害主要危害基本内容造成经济损失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面临丧失土地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8%生态问题严重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引发饥荒问题荒漠化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遵守一个方针,避免一

9、种现象,采取四项措施。具体图示如下:(2)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具体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草原牧区减少水井数量,避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造成超载放牧干旱放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对症下药”分析荒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2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引黄灌溉率超过60%,经过近20年的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读图,回答(1)(2)题。(1)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0、是()A沙漠化、水土流失B盐碱化、石漠化C沙漠化、盐碱化D水源短缺、植被破坏(2)荒漠化防治的方针是()A植树造林,禁止伐木B建设人工草场,退耕还牧C修建水库,保护水源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1)C(2)D第(1)题,乌兰布和属半干旱地区,引黄河水灌溉发展耕作业的同时,破坏草原与用水不合理易发生沙漠化和土壤的盐碱化。第(2)题,荒漠化防治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沿用传统的放牧方式,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林草植被进一步退化,同时还加剧了草畜矛盾。严酷的现实使黄土

11、高原各省区认识到了恢复植被的重要性。黄土高原图1成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降水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就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径流的能力就越弱,水土流失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生活能源短缺,

12、大量砍伐薪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2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下图所示:3措施水土流失治理,宜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下表所示:工程措施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农业技术措施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提高复种指

13、数等读下图,完成(1)(3)题。(1)左图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 D湿地干涸 (2)左图中堤坝的主要作用是()A防风固沙 B水产养殖C拦泥蓄水 D发电灌溉(3)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地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右图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 (1)B(2)C(3)B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再结合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区域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较大,由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所以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2)题,仔细读图,在图

14、中找出堤坝及其所处位置,由图可知堤坝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该地应该是河谷地带,所以堤坝不可能是防风固沙,故排除选项A;由于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而且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量较小,建设堤坝不可能是为了水产养殖、发电灌溉,故排除选项B、D;修建堤坝可以蓄水,可以降低水流速度,使泥沙沉积,可以起到拦泥蓄水的作用。第(3)题,根据右图可知,丙、丁两地均位于沟的两侧,距防护埂远,在此处植树,不能配合防护埂,故排除选项C、D;甲、乙两地均位于沟头的上方,而且乙处位于沟头与防护埂之间,水流经过防护埂的阻挡后,树林可以进一步保护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教师独具)题组1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

15、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据此回答12题。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植被破坏气候变异海平面上升酸雨危害风沙侵蚀水土流失过度开发太阳活动A BC D1D2.A 第1题,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一部分是人类长期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

16、化。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和现象。第2题,海平面上升、酸雨危害、太阳活动不会导致荒漠化发生。题组2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完成34题。 3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用水 B沙漠广布C过度放牧 D气候干旱4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

17、措施有()放弃全部耕地合理调水加强能源建设恢复自然植被A BC D3A4.D第3题,由材料可知,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导致下游出现绿洲消失的现象。第4题,合理分配河流的水量、恢复自然植被是治理该区域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石质荒漠化可以简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读图,回答56题。5形成石质荒漠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A过度放牧 B开山取石C陡坡开荒 D交通建设6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A土地资源的丧失B地下水资源更加丰富C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向以畜牧业为主转变D耕作方式由水田向旱地转变5C6.A第5题,陡坡开荒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表

18、层土壤严重流失,石灰岩大面积裸露,加剧石漠化的形成。第6题,石漠化的发展会使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逐渐丧失,进而造成土地资源的丧失。(教师独具)教材P3637活动1(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人为因素:人类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2)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2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减弱,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

19、,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教材P37活动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温带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河流:河流少而短小,径流量小,含水量大,冬季结冰。植被:以草原、荒漠植被为主,覆盖率低。2荒漠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P38活动1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2(1)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2)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

20、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教材P40活动1(1)影响:使周边地区的气候更加干燥;气温的日较差变大,沙尘暴天气的频率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启示: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这里的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说明该地区历史上经历了的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殖,要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做到养用结合。2应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脱贫致富,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3(1)“生态移民”是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或在当地生存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而自发的或国家政府有组织的人口迁移。(2)“生态移民”不是迁移农业,不是逃避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更好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