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岩石圈的是(D)A BC D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图中构成岩石圈的是,故D项正确。2图中的各层中,在海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A)A硅铝层 B硅铝层C硅镁层 D硅镁层解析: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硅铝层位于上层,地壳中硅和铝的比重大些,密度相对小些;硅镁层位于下层,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比重相对增加,密度较大;硅镁层是连续分布的,而硅铝层在大洋底部很薄甚至多有缺失。据图可知,为位于上层的硅铝层,故A项正确。2019年4月18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里氏
2、6.7级地震,深度有24千米。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地球内部圈层)。完成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地震主要发生在圈层 B火山喷发出现在圈层C圈层表示岩石圈 D圈层表示地幔解析:根据图中古登堡面可知,为内核,地震主要发生在岩石圈;图中为外核,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图中为地幔;根据图中莫霍面,可知为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4造成台湾花莲县地震的主要原因是(D)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C火山喷发 D地壳运动解析:地震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约12.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
3、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读图回答56题。5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B)A地壳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核解析: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在上地幔中的软流层中。6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D)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变化解析:熔岩位于地幔中,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
4、答78题。7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D)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结合图示中A、B、C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8B圈层是一个(B)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解析: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二、非选择题(共18分)9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1)写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A横波,B纵波。判断依
5、据是A波速度慢,B波速度快。 (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33千米处(大陆部分)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C莫霍面。 (3)在2 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了变化:A波突然消失(或不能通过),B波速度突然下降,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D古登堡面。 (4)C面以上为地壳,C面和D面之间为地幔,D面以下为地核。 (5)说出E和F的主要不同点。答案:E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为固态。解析:题中左图反映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右图是地球内部结构,C、D为分界面。左图地震波在33千米处(大陆部分)和2 900千米处发生较大的变化,说明这两处是上下层不同介质的分界面,C为莫霍
6、面,D为古登堡面。与D对应的2 900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E处横波不能通过,说明E处物质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处纵波速度增加,物质为固态。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读图回答12题。1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属于内部圈层 B属于外部圈层C圈层密度最大 D圈层物质在不断循环更新解析:为岩石圈,为水圈,为生物圈,为大气圈;岩石圈为内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为外部圈层,A错B对;水圈密度小,但该层物质不断循环更新,C、D错。2下列对于生物圈与水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A地球上的水97%以上是陆地淡水B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C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
7、上层D生物圈是地球表面极其特殊的圈层,它非常活跃解析: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71%),地球上的水约97%为海洋水,约3%为淡水,且水圈的组成部分广泛,如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生物圈是地球上特殊和重要的圈层,最活跃;其分布在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34题。3浅层地能存在
8、的内部圈层是(C)A软流层 B地幔C地壳 D地核解析:根据题干中材料可知,浅层地能主要分布在地下几百米内,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故浅层地能存在地壳中。4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解析:浅层地能是指地球浅表层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它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一般温度恒定。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56题。5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A)A生物圈 B水圈C圈层 D圈层解析: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人属于生物圈,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生物圈,A对。水
9、圈中主要是海洋生物,B错。圈层是大气圈,圈层是岩石圈,不是人类最接近的圈层。6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B)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解析: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有交错在一起的部分,所以水圈不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A错。生物圈主要分布在这个交错地带,所以说孕育于其他圈层中,B对。圈层底部的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中部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温度增加,C错。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不是硅镁层,D错。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1 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
10、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78题。7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B)A圈层 B圈层C圈层 D圈层解析:图中依次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中,含有岩浆的该圈层称为软流层。8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D)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解析:左右两图分别表示地球外部和内部圈层,这些圈层并非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A错误;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既有来
11、自太阳辐射的能量,也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B错误;各圈层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实现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C错误、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岩石圈部分构造图。材料二:近日,中国首制超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已完工。该船由大连中远船务建造,并取得DNV船级社的入级证书,已具备钻井作业条件。“大连开拓者”轮可以在水深3 050米海域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深度12 000米。(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答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2)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
12、度的差异,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陆地地壳较厚。(3)图中为莫霍界面,该界面地下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是33千米。(4)写出“大连开拓者”号深水钻井船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构成物质及其状态。答案:地幔岩石固态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题,图中有大气、生物、水、岩石,涉及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第(2)题,根据课本内容,地震波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重要依据。图示地壳厚度分布不均,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第(3)题,界面位于地壳以下,为莫霍界面,其在大陆部分的平均深度约为33千米。第(4)题,钻探地点应选择在地壳最薄的地方。“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钻井深度近12 000米,根据材料中的深度标注,该钻井能钻探到地幔之中的上地幔内。上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