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1:第13课 辛亥革命.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077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1: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1: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1: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1: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1: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1: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1:第13课 辛亥革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3课 辛亥革命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辛亥革命的背景,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与原则,分析归纳辛亥革命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样预习作业的布置,提升学生的了解、归纳能力。通过探讨不同角度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掌握从多角度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者的不懈努力,理解革命者为振兴中华所做出的牺牲以及孙中山对时代潮流的把握。从不同角度分析人们包括自己对辛亥革命的解读,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追求民主过程的一个里程碑,它开启了中国近代潮流

2、的闸门。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原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教学难点:如何认识辛亥革命。三、教学过程:导入:出示ppt:“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大家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孙中山。出示孙中山的图像。20世纪初,“世界之潮流”是什么?“人群之需要”是什么?出示图片:图1: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欧美日扩展(制作地图)图2:瓜分中国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世界之潮流:民主(中国)人群之需要:独立 救亡图存 振兴中华等在这种背景下,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开始其革命生涯。一、从兴中会到创立民国1民族危机与“

3、振兴中华”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出示ppt:师:这就是兴中会成立的地方。“兴中”的含义是什么?生:振兴中华。师:没错,早在19世纪末,孙中山就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振兴中华”。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自此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制作地图,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905年,在日本东京,孙中山的推动下,各革命团体决定联合成统一的组织,即中国同盟会。同盟会制订了章程提出了政治纲领,还有机关刊物,它已经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了?出示同盟会党员执照(即党员证)有效信息:醒狮 雄踞地球 宗旨 现年25岁解释: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最终目的) 民族:

4、最初是驱除满清,后改为:谋求中国境内汉、满、蒙、回、藏及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民权:在于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实行民主政体,让人民在政治上自由平等。民生:在于建立国民经济上的自由平等,解决全国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出示:“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是一个全方位地、彻底地改造中国的方案。显示了孙中山等人的赤子之心。孙中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时代的主题:民主。出示: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孙中山问:孙中山为什么说我们不是清朝人?与清朝彻底决裂,民国与帝国,近代国家意识。3思想宣传与武装起义同盟会成立前后,资

5、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大量的舆论上的宣传,并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出示ppt: 师:这就是当时代表人物邹容和他的作品革命军,找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段文字。生:朗读。师:革命军在当时被称为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而邹容牺牲的时候年仅20岁。这些革命书籍的出版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足了舆论上的宣传。问:这些武装起义有何特点?(查一下资料,每次起义多少人参加)集中在东南沿海;时间密集,屡败屡战。问:明知失败,为何还要不断起义呢?在这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就是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出示ppt:师:这就是黄花岗72烈士的墓地,在这里面有一位叫林觉民,他在起义前曾对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ppt:“此举若

6、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近日同胞非不知革命为救国唯一之手段,不可一日缓,特畏首畏尾,未能断绝家庭情爱耳。今试以余论,家非有龙钟老父庶母幼弟少妇稚儿耶?顾肯从容就死,心之摧割,肠之寸断,木石有知,亦当为我坠泪,况人耶?推之诸君,家族情况莫不类此,甚且身死而父母兄弟妻子不免冻馁者亦有之。故谓吾辈死而同胞尚不醒者,吾决不信也。”师:这些牺牲者都是同盟会的精英,都清楚参加这些革命活动是必死无疑,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去身先士卒去送死呢?生:以牺牲小我换取民众的觉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大家参加革命。师:黄花岗起义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民众的革命热忱。甚至连主张改良反对革命的梁启超也愤然说道:“今日之中国而持革

7、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出示资料)4武昌首义和民国创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12日,革命党人占领武汉三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18个省中的14个省宣告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地图)1911年底,众望所归的孙中山回到国内,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从1895年成立兴中会,到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这17年,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和的17年。一、从兴中会到创立民国(走向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早在1908年,清政

8、府就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下面我们来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间的区别。出示ppt: 问:二者对国家主权的归属分别是怎样规定的?生: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的主权归皇帝掌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师:非常好,从钦定宪法大纲到临时约法,发生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转变。1主权在民出示ppt: 师: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国家权力结构方面,两个法律文件有何不同的规定?生: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国家所有大权都归皇帝所有,而临时宪法规定的是三权分立。师:非常好,从君主专制到三权分立,中华民国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2三权分立简单介绍一下责任内阁。3责任内阁这部宪法在历史

9、上有何意义呢?我们来看看孙中山的一段话。出示ppt:“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孙中山” 袁世凯称帝也诉诸人民主权理论:“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问:“革命真意义”是什么?“主人”是谁?“盗憎主人者”是谁?“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总结过去,革命的目的不是改朝换代。“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面向未来,树立“主权在民”的意识,防止独裁。这个条款在人们观念上引起的深刻变革决不能小看。有了这一条,民主共和便成了“正统”,人们不再把自己

10、看作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丰碑)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北方,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际权力。为争取早日实现共和,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清帝退位。3月,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结束。问:洪秀全手握百万大军,孙中山没有一支军队,为何孙中山能推翻清朝统治,洪秀全不能?原因:唐德刚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

11、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跨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师:辛亥革命的爆发至今已近百年,百年间人们没有停止对辛亥革命的探讨与争论,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评价这段历史呢?它的发生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在上这节课之前,我给大家留了预习作业,谈谈你们心中对辛亥革命的理解。第一组材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君主之命命已终,世局统统归共和”真共和还是假共和?第二组材料:孙中山:“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中国之情况不但无进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军阀之专横,

12、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查查孙中山何时说的?)唐德刚:“吾人要知道,过去五千年的一部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年吧)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那么,辛亥革命在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中,算个什么呢?曰:广义的辛亥革命(1890-1912),是我国历史从君主到民主这个转型期的开始。” 梁启超: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

13、结果。 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 自觉,觉些甚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短时段、长时段)让学生以自己的作业为基础谈谈自己预习之后对辛亥革命的看法让研究鲁迅作品的同学介绍一下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在让大家了解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后,询问有没有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然后出示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现在咱们中华民国,虽然不过一个十岁小孩,但咱们却是千信万信,信得过他一定与天同寿。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

14、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甚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与鲁迅同时代的梁启超提起辛亥革命与鲁迅的悲观不同他持的是很乐观的态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时代的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会不同,是哪些原因支持梁启超的这种乐观心态。在学生探究完这些问题后,让他们思考到底改如何认识一个历史事件。(望远镜、放大镜)小结: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认识角度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都有可能是不相同的,我们要学会从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认识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还要认清历史事件的

15、发生和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辛亥革命的发生正是符合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人政治方面追求民主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部,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我们不可否认,辛亥革命存在很多不彻底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人还在继续探寻解救中国的道路。在新文化运动我们能看到鲁迅先生用他犀利的笔锋在向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思想宣战;孙中山先生不仅为他未完成的革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还为中国人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衣服中山装,他将自己三民主义的原则和治国的理念都设计在这套衣服中,希望将这些观念融入到中国人平时的生活中去。正如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的讲话里说的那样,“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随着这道闸门的打开,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股进步潮流的推动下,中国历史在继续向前发展。四、板书一、从兴中会到创立民国(走向共和)1民族危机与“振兴中华”2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3思想宣传和武装起义4武昌首义和民国创立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丰碑)1主权在民2三权分立3责任内阁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进步闸门)1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体2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3评价方法:短时段、长时段;望远镜、放大镜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