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058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三)(辽宁)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

2、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

3、,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稍:稍微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

4、立庙祀之 祀:祭拜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辟:通“避”,躲避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 意,料想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3分)贵先登,顺殿之 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

5、失败,自己被擒,被杀。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新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4分)(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6分)4(3分)A(稍:逐渐)5(3分)C(叙述的是众人的行为;写的是两位报信的士兵)6(3分)B(不仅是由于叛兵的出卖,还因援军因狂风巨浪而退屯)7(10分)(

6、1)(4分)张顺张贵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译出大意2分;“素”译为“一向”“一直”“为所”译为“被”,每译对一处1分)(2)(5分)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译出大意2分;“既”译为“已经”“点视”译为“检阅”“洎”译为“及”“等到”每译对一处1分)参考译文:张顺是民兵的一员部将。襄阳城被围困了五年,宋朝将领探知它的西北面有一条叫做“清泥河”的河流,发源于均州、房州,就在这个地方造了轻快小船上百艘,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

7、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宋将给出重赏来招募死士,招得三千名。招募将领,招得了张顺和张贵。人们称张顺为“矮张”,张贵则叫做“竹园张”,他们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他们下令道:“这次行动不过一死罢了,如果你们有谁不是出于本心跟随,最好快点离开,不要妨碍我们的大事。”将士们人人都感到振奋。 在汉水涨水时,派出百艘战船,缓缓进入团山下。过了两天,进入高头港口,工事布置好后,在各船中装备了火枪、火炮、烧红的木炭、巨大的战斧、强劲的弓弩。在入夜过了三刻后(“漏”是古代计时之器,指报时漏斗里的滴水。“下三刻”是指古代一个时辰分为上、中、下三刻),启航出江,用红灯作为信号。张贵做先锋,

8、张顺殿后,他们乘风破浪,迅速突破重围。到了磨洪滩以上,元军的兵船布满江面,没有突围的缝隙。众军士趁着锐气一共斩断敌人用铁索连起的杙船几百艘,转战二十里,到黎明时分抵达了襄阳城下。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听闻援军到了,士气顿时高涨百倍。到收军的时候,唯独没有看到张顺。过了几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穿战甲,手拿弓箭,一直漂到浮桥下,人们一看原来是张顺,之间他身中四枪六箭,脸上满是愤怒的表情,仿佛活着一般。众将士都认为他是神,于是为他立碑安葬,并且为他立了一座庙来祭拜他。 张贵抵达襄阳后,襄阳守将吕文焕竭力留下与他们共同守卫襄阳。张贵凭借自己的勇猛,想要返回郢,于是招募了两名能够在水下几天不吃

9、东西的兵士,派他们拿着用蜡包好的信到郢请求救援。元兵增加守卫更加的严密了,将水路封锁了连续几十里,并布置了撒星桩,即便是鱼虾都不能度过。那两人碰到撒星桩就用锯子锯断,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交付了情报,郢守将同意发兵五千驻扎在九尾洲来援助他们夹击。 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张贵惊呼:“我的大事要泄露了,快点行动,敌人或许还不知道。”在再不可能隐藏行踪的时候,于是开炮擂鼓开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斩断铁锁突破重围大胆前进,敌人都惊慌躲避退去。冲出险境后,正是三更半夜,来到了小新城,敌人的大兵不断邀战,他们却

10、死守拒战。沿岸摆着成捆的束荻草和火把,火光把天照耀得像白天一样明亮。到了勾林滩,渐渐靠近龙尾洲,远远望见军船的旗帜纷纷收起,军士们十分喜悦,点燃流星火来示意。张贵的军船看到火光于是向前迎接,等到接近到几乎合为一处时,才发现来的全是元兵。原来郢派出的兵前两天因为惊疑风水而退到三十里外屯兵,而元军得到那个逃走的士兵报告,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战斗得已经困乏,又出乎自己意料,被杀得几乎死去,身中几十枪,因为体力不支被擒,最后宁死不屈而被杀害。元军于是命令四个投降的士兵将张贵的尸体抬到襄阳,在城下叫道:“你们认识矮张吗?这就是的。”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士气低落。文焕杀了那四个降兵,将张贵合葬在张顺的

11、坟墓,立了双庙来祭拜他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种 梨 蒲松龄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沈,道士接浸坎上。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

12、,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木,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

13、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选自聊斋志异)【注】镵(chn):古代一种柄长而弯曲的掘土工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人咄之亦不去 咄:呵斥 B我特需此核作种 特:只是,不过 C向市人索汤沃灌 汤:热水D每见乡中称素封者 每:每次5下面全都属于道士作法的一项是( )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 见有勾萌出,渐大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丁丁良久,乃断则梨已空矣 车上一靶亡A BC D6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说的是一个乡人在集市上卖梨,一个道人万端乞讨,卖梨者因梨所剩不多就没有施舍给他,旁人同情道士就买了一个给他。B卖梨者待道人走

14、后发现一车梨已经化为乌有,才恍然大悟道士所施之梨就是自己车上的梨。C种梨所叙故事是一个滑稽剧,轻松而幽默,但其后的评议却是沉重与愤慨的。D蒲松龄一生贫苦,遭遇坎坷,历尽世道辛酸,从本文可见其对吝啬者之恨。7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译文:_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译文:_4D(每,经常。)5C(叙述他挖地埋核的过程,还没有开始作法;叙述他砍断树木,不属于作法。)6A(旁人并非同情道士,而是“见喋聒不堪”,即“见吵闹得不可收拾”。) 7(10分) 一车梨好几百个,我只是乞讨其中的一个,对你也没有大的损失,发脾气

15、干什么?(“止”“丐”“何为”各1分,大意2分。共5分)乡下人糊涂,愚蠢的样子实在可笑,他被街市的人耻笑,也是应该的啊。(“愦愦”“掬”“见于”各1分,大意2分。共5分)【参考译文】有个乡下人推着一车梨到街上卖,梨的味道香甜,价钱很高。有一个戴破头巾、身穿旧道袍的道士,在车前乞讨。乡下人呵斥他也不离开,乡下人很生气,大声责骂他。道士说:“一车梨好几百个,我只是乞讨其中的一个,对你也没有大的损失,发脾气干什么?”旁观的人劝他挑个最差的梨给道士,打发他走算了,乡下人坚决不肯。酒店里一个伙计,见吵闹得不可收拾,于是出钱买了个梨,送给道士。道士向他表示感谢,对众人说:“出家人不知道吝惜。我有好梨,拿出

16、来请大家品尝。”有人说:“你既然有好梨,为何不吃自己的呢?”道士说:“我只是需要这个梨核作树种。”于是拿起梨大口大口地吃,将要完了,把梨核放在手上,解下肩上的挖土工具,挖了数寸深的坑,把梨核放进去,然后用土盖上。向集市上的人要热水浇灌。喜欢凑热闹的人向路边小店要了一碗开水,道士接过来浇在坑里。在众人的注视下,只见梨树的嫩芽出土了,渐渐长大。忽然间长成大树,树叶茂盛。不一会儿就开了花,过一会儿便结了梨,个大芳香,压弯了每个树枝。道士就从树上摘下梨送给观看的人,不一会儿全部完了。梨赠完后,道士就用工具砍梨树,丁丁当当砍了很久,才把梨树砍倒。带着叶子扛在肩上,从容地慢慢走了。当道士开始变戏法时,乡下

17、人也夹杂在人群里面,伸长脖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竟忘记卖梨的事。当道士已经离开后,才回头看车子,发现满车子的梨已经空了。乡下人这才醒悟道士分给大家的梨,都是自己的梨。他又仔细检查车子,发现有个车把不见了,是刚刚砍断的。他十分愤怒。急忙去追道士,转过墙角,被砍的车把丢弃在墙脚下,才知道刚才所砍的梨树,就是这个东西。而道士不知去向,满街市民粲然大笑。异史氏说:“乡下人糊涂,愚蠢的样子实在可笑,他被街市的人耻笑,也是应该的啊。经常见到乡中被为富有的人家,好朋友来乞讨米,都很不高兴,而且算计说:这是几天的费用啊。有时鼓励他接济一些危难的人,给一个没有弟兄或老而无子的人吃饭,却又非常生气,又算计着说:这

18、是十人、五人的食物啊。甚至父子兄弟,都十分计较。等到淫逸赌博迷住了心窍,那么倾尽袋囊也不吝惜。刀锯架在脖颈上,那么赎命也没有空暇。像这类的事情,说也说不完,愚蠢的乡下人,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

19、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

20、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 循吏 )注髫龀(tio chn),儿童时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B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C邺都俗薄,号曰难化 化:造化D高颗杨素亦礼遇之 礼:用礼节来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

21、是( )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因而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

22、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7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4C(化:教化,通过教育使之改变)5B(是外表是作战勇敢说明其巧思,并不等同于政绩出色)6C(“百姓称赞”并不是因为“营建宫殿”的事)7(1)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素”“因”“奇”各l分)(2)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员们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文言文译文】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阿阳侯。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

23、杀害。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腐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北周)。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时,招用他为中尉。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几次升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被诛杀后,齐王宇文宪用他做园苑监。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建德五年,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叔略率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

24、。因为战功被赐加上开府,进而封为清乡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朝廷任命他为汴州刺史,为政号称清明果决。周宣帝时,在洛阳营建东京,因为叔略有巧思,被授予营构监,宫室规划,都是他确定的。工程还未完成而宣帝就驾崩了。尉迥叛乱时,高祖命令叔略镇守大梁。尉迥的部将宇文威来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因功被授予大将军,不久又做汴州刺史。高祖接受禅让称帝,叔略位次升迁为上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安定郡公。在汴州多旱,为官很有声誉。邺(北的都城)都民风不淳,号称是最难教化的,朝廷因为经叔略所治理的地方都很出名,调任他为相州刺史,他的政绩是当时的第一。皇帝颁下诏书嘉奖他,赐给他绸缎三百匹,粟米五百担,并且告示天下。百姓因此称赞

25、说:“智无穷,清乡公,下下正,樊安定。”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员们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从开始做司农,举凡农业耕作,叔略另外进行整治规划,都出人意料。朝廷中有犹豫拖延、公卿不能决断的事务,叔略总是为他们评议处理。叔略虽然没有学问,说话做事能有所依照,但是他深思后的独列见解,暗里与事理而合。樊叔略很被皇帝亲信,高颍、杨素也以礼相待。叔略个性很喜欢铺排奢华,每次施斋供养,一定开方丈,准备水陆法会。本试开皇十四年,跟随皇帝到泰山祭祀,走到洛阳,皇帝命令他审查记录罪犯的罪状。他写好奏章要上奏,早上起来,行到狱门口,在马上突然去世,时年五十九岁。皇帝哀痛惋惜了很长时间,追赠他为毫州刺史,

26、谥号为襄。四、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暾,字长升,正直有父风。太康初为博士,会议齐王攸之国,加崇典礼,暾与诸博士坐议迕旨。武帝大怒,收暾等付廷尉。会赦得出,免官。后为酸枣令,转侍御史。会司徒王浑主簿刘舆狱辞连暾,将收付廷尉。浑不欲使府有过,欲距劾自举之。与暾更相曲直,浑怒,便逊位还第。暾乃奏浑曰:“谨按司徒王浑,蒙国厚恩,备位鼎司,不能上佐天子,调和阴阳,下遂万物之宜,使卿大夫各得其所。敢因刘舆拒扞诏使,私欲大府兴长狱讼。既兴刑狱,怨怼而退,举动轻速,无大臣之节,请免浑官。”诸闻暾此奏者,皆叹美之。暾迁太原内史,赵王伦篡位,假征虏将军,不受,与三王共举义。惠帝复阼,

27、暾为左丞,正色立朝,三台清肃。寻兼御史中丞,奏免尚书仆射、东安公繇及王粹、董艾等十余人。朝廷嘉之,遂即真。及惠帝之幸长安也,留暾守洛阳。河间王颙遣使鸩羊皇后,暾乃与留台仆射荀籓、河南尹周馥等上表,理后无罪。颙见表,大怒,遣陈颜、吕朗率骑五千收暾,暾东奔高密王略。会刘根作逆,略以暾为大都督,加镇军将军讨根。暾战失利,还洛。至酸枣,值东海王越奉迎大驾。及帝还洛,羊后反宫。后遣使谢暾曰:“赖刘司隶忠诚之志,得有今日。”以旧勋复封爵,加光禄大夫。王弥入洛,百官歼焉。弥以暾乡里宿望,故免于难。暾因说弥曰:“今英雄竞起,九州幅裂,有不世之功者,宇内不容。将军自兴兵已来,何攻不克,何战不胜,而复与刘曜不协,

28、宜思文种之祸,以范蠡为师。且将军可无帝王之意,东王本州,以观时势,上可以混一天下,下可以成鼎峙之事,岂失孙、刘乎!蒯通有言,将军宜图之。”弥以为然,使暾于青州,与曹嶷谋,且征之。暾至东阿,为石勒游骑所获,见弥与嶷书而大怒,乃杀之。(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五)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议齐王攸之国 会:举行盟会B谨按司徒王浑 按:检举弹劾C及惠帝之幸长安也 幸:帝王驾临D而复与刘矅不协 协:和睦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暾正直的一组是(3分)欲距劾自举之 假征虏将军,不受,与三王共举义暾为左丞,正色立朝,三台清肃 暾乃与留台仆射荀藩、河南尹周馥等上表,理后无罪暾东奔高

29、密王略 至酸枣,值东海王越奉迎大驾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暾为官遭挫折,他在担任博士一职时,因与其他多位博士谈论政事言论不当而获罪;担任侍御史时,受司徒王浑主簿刘舆的供词牵连,将被交付廷尉治罪。B刘暾口才出众,他罢免王浑官职的奏章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王弥进入洛阳后,刘暾劝说王弥要向范蠡学习,还要有称霸一方的雄心,他的这番话得到了王弥的认同。C刘暾因善于治理政务和为人忠诚而获得褒奖。刘暾担任左丞、兼任御史中丞时,敢于管理,得到朝廷的表扬;羊皇后遭人毒杀,依靠刘暾的忠诚才转危为安,刘暾也因此获得嘉奖。D刘暾带兵打仗不力。刘根作乱,刘暾以大都督加镇军

30、将军身份率军讨伐刘根,失利,退回洛阳;为守护洛阳,王弥委派刘暾带兵出击打叛军,不敌,刘暾阵亡。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弥入洛,百官歼焉。弥以暾乡里宿望,故免于难。(2)弥以为然,使暾于青州,与曹嶷谋,且征之。4A5D6D7(1)王弥进入洛阳,大多数官员被杀。王弥因为刘暾在乡里平日的声望,所以刘暾免于受害。(2)王弥认为有理,派遣刘暾去青州,与曹嶷谋划,且任用他。五、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也。砺幼嗜学,有文藻。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诣公府,辨其曲直,其负气也如此。唐同光初,擢进士第,寻拜左拾遗,直史馆。会郭

31、崇韬伐蜀,奏请砺掌军书。蜀平,崇韬为魏王继岌所诛,时崇韬左右亲信皆惧祸奔逃,惟砺诣魏王府第,恸哭久之,时人皆服其高义。及魏王班师,砺从东归。至利州,会康延孝叛,回据汉州,圜奉魏王命,回军西讨延孝。时砺献谋于圜,请伏精兵于后,先以羸师诱之,圜深以为然。延孝本骁将也,任圜乃儒生也,延孝闻圜至,又睹其羸师,殊不介意,及战酣,圜发精兵以击之,延孝果败,遂擒之以归。是岁四月五日至凤翔,内官向延嗣奉庄宗命,令诛延孝。监军李延袭已闻洛中有变,故留延孝,且害任圜之功故也。圜未决,砺谓圜曰:“此贼构乱,遂致凯旋差晚,且明公血战擒贼,安得违诏养祸,是破槛放虎,自贻其咎也。公若不决,余自杀此贼。”任圜不得已,遂诛延

32、孝。未几,父之妾卒。初,妾在世,砺以久侍先人,颇亦敬奉,诸幼子亦以祖母呼之。及卒,砺疑其事,询于同僚,未有以对,砺即托故归于滏阳,闲居三年,不行其服,论情制宜,识者韪之。高祖起于晋阳,唐末帝命赵延寿进讨,又命翰林学士和凝与延寿偕行。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唐末帝慰而许之。及唐军败于团柏谷,与延寿俱陷于契丹,契丹以旧职縻之,累官至吏部尚书。会契丹主卒,永康王北去,萧翰自东京过常山,乃引铁骑围其第。时砺有疾,方伏枕,翰见砺责之曰:“尔言于先帝,云不得任蕃人作节度使,如此则社稷不永矣;又先帝来时,令我于汴州大内安下,尔言不可;又我为汴州节度使,尔在中书,何故行帖与我?”砺抗声而对,辞气不屈,

33、翰遂锁砺而去。辽史: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砺平生抱义怜才,急于奖拔,闻人之善必攘袂以称之,见人之贫,亦倒箧以济之,故死之日,中朝士大夫亦皆叹惜焉。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唐同光初,擢进士第,寻拜左拾遗,直史馆。擢:选拔 B故留延孝,且害任圜之功故也。害:妨害,伤害 C不行其服,论情制宜,识者韪之。制:制定,决定 D契丹以旧职縻之,累官至吏部尚书。縻:束缚,5“砺平生抱义怜才”下列材料说明砺“抱义”的一项是( )惟砺诣魏王府第,恸哭久之请伏精兵于后,先以羸师诱之,砺以久侍先人,颇亦敬奉,诸幼子亦以祖母呼之。砺素轻凝,虑不能集事,因自请行,

34、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诣公府,辨其曲直,砺抗声而对,辞气不屈。 A B C D6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张砺爱学习,有文采,唐同光初年进士及第,示做官的时候,有时看到百姓之间争辩不止,一定亲自去公府,争辩是非曲直。 B康延孝造反,跟随郭崇韬奉魏王命,掉头率军向西讨伐,出谋划策,利用敌人的麻痹思想,派发精锐的士兵来进攻对方,取得胜利。 C父亲的妾死了,砺犹豫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向同僚询问,没有人能回答,砺就找了个借口回到,闲居了三年。 D砺对国家大计一向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赞同任用少数民族的人做节度使,也不赞同他们在皇宫内驻守;爱惜人才,急于做奖励和提拔的事。7翻译下面

35、的句子(10分)此贼构乱,遂致凯旋差晚,且明公血战擒贼,安得违诏养祸,是破槛放虎,自贻其咎也。(5分)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5分)4B (害:嫉恨) 5D(是有谋略;是希望建功立业) 6B(跟随郭崇韬奉魏王命,不是郭崇韬)7这个人图谋作乱,导致胜利略微晚了些,况且你通过浴血奋战抓到了敌人,怎么能违背君命豢养祸患,这是打破笼子放出老虎,自己遗留祸患啊。(大意2分,差:略微;贻:遗留,留下;致:导致。各1分)这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安危,我实话实说而已,想要杀我就杀吧,为什么用锁来绑我呢!(第一句话的判断句,系:关系到,相关。奚:为什么。各一分,大意2分)六、文言

36、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密至,谋曰:“今天子远在辽左,若鼓而入蓟,直扼其喉,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留,直保长安,据函、崤,东制

37、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中计也。若因近趣便,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玄感曰:“公之下计,乃吾上策。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计不行。玄感至东都,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不专密。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密揣其贰,谓玄感曰:“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不从。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曰:“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先,杨氏不足亡也。”让由是

38、加礼,遣说诸贼,至辄下。因为让计曰:“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不如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阳诸县,皆下。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去。密曰:“须陀健而无谋,且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让不得已,阵而待。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与游军乘之,遂杀须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 适:恰好B顿兵坚城下 顿:驻扎C此实刘、项挺兴之会 会:时机,机会D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 少却:稍稍休息5下列句子编为

39、四组,全都说明李密“趣解雄远、多策略”的一组是(3分)( )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公之下计,乃吾上策。福嗣穷,为我虏,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AB 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骑着黄牛,一边走一边读书的李密,赞叹他勤奋好学;与他交谈后,认为他见识过人,谋略出众。B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李密为他提出三条计策,但玄感认为李密所说的下计才是最佳策略。C翟让接受李密的建议,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D李密不仅谋略过人,而且勇气可嘉,亲自带兵采用伏

40、击的方式杀死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5分)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5分)4D(少却:稍稍后退。) 5D(表现李密读书勤奋,是玄感的观点,表现李密的“趣解雄远”,表现李密的“多策略”。) 6C(依据原文,“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后,“让由是加礼”,所以“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错。)7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占,又如何来展示军威?(“取”、“拔”、“武”各1分;译出大意2分)现在粮

41、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见”、“卒”、“无时”各1分;译出大意2分)附:参考译文李密,字玄邃,又字法主,他的先人是辽东襄平人。李密见识雄阔高远,做事富有谋略。他常分散自己的家产来供养宾客,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一点也不吝惜。他听说包皑在缑山,就前去追随他。李密用蒲垫垫在牛背上,骑牛前往,在牛角上挂着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恰好在路上遇见了他,勒住马悄悄地跟在后面,说:“你是哪里的书生,这样勤奋?”李密认识杨素,连忙下牛拜见,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就和他聊起来,很看重他。杨素回家后对儿子玄感说:“我看李密

42、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这些人能比得上的。”玄感于是仰慕李密并与他结交。大业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派人入关迎接李密。李密来到后,和玄感谋划说:“现在天子远在辽东,如果击鼓进攻,进入蓟州,直接控制住隋的咽喉要道,前面有高丽迎面对抗,我们乘机在后面进攻,不过十天半月,等他们军粮用尽,那时候举旗召唤,隋的军队就会全部被征服。接着发布檄文,向南推进,夺取天下的大局就确定了,这是上策。关中地区,四面都是险要地形,那里的留守卫文升,是个很好对付的人。如果长驱直入而不停止,径直攻取长安,占据函谷关和崤山,向东控制诸夏部落,这样隋就丢失了险要地带,我军的优势能全部保持,这是中策。如果凭着便利的条件,先夺取东都

43、洛阳,把军队驻扎在坚固的城池下,胜负难料,这是下策。”玄感说:“您所说的下策,就是我的上策。如今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打占领,又如何来展示军威?”李密的计策没有被采纳。玄感到了东都洛阳,每次战斗都取得胜利,自认为马上就可以攻下洛阳。不久他捕获了内史舍人韦福嗣,就重用他,因而就不专门请教李密了。福嗣认为被抓很耻辱,所以每当商议军情、谋划战事时,他都说这样做好,那样做也可以,李密揣测他怀有二心,对玄感说:“福嗣被逼无奈,被我们俘虏,他内心一直在持观望态度。明公刚刚发动大事,就有奸诈的小人在身边,事情一定会失败,我请求杀了福嗣示众。”玄感

44、没有接受建议。当时东郡叛贼翟让聚纳了同党约万人,李密通过他的同党王伯当介绍献计给翟让说:“当今皇上昏聩,老百姓都怨恨他。精锐部队全都远征辽海,又和突厥断绝了和亲关系。他又在南方巡视又乐而忘返,关中及三辅地区空虚,这实在是像刘邦、项羽起兵时一样的大好机会,足下资养豪杰,士兵战马精壮勇敢,矛头直指有罪的人,诛杀残暴的君主,做天下人的首领,杨氏不堪一击,很快就会灭亡。”翟让因此非常看重他,派他去游说其他各路叛贼,所到之处,无不归顺。于是李密为翟让献计说:“如今我军缺乏粮食供应,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不如占领荥阳,养兵积粮,等到士卒养足精神,马匹肥壮的时候,才能有利于与敌

45、人作战。”翟让听从了他的话,于是就攻下金堤关,顺路攻打荥阳各县,全都攻克。荣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联合车队讨伐翟让,翟让一向畏惧张须陀,想要撤退。李密说:“张须陀有勇无谋,而且,他刚刚取得胜利,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我替您打败他。”翟让不能阻止他,就陈兵等待,李密率领矫健勇猛的常何等二十人作为骑兵,在草丛中埋伏了上千士兵。张须陀一向轻视翟让,带兵与李密搏击,李密带兵稍稍后退,埋伏的士兵突然一起冲出来,和骑兵一起攻打张须陀,于是杀死了张须陀。七、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

46、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

47、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

48、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稍:稍微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祀:祭拜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辟:通“避”,躲避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 意,料想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3分)贵先登,顺殿之 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

49、本心,宜亟去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新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

50、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4分)(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6分)(分)(稍:逐渐)(分)(叙述的是众人的行为;写的是两位报信的士兵)(分)(不仅是由于叛兵的出卖,还因援军因狂风巨浪而退屯)7(10分)(1)(4分)张顺张贵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译出大意2分;“素”译为“一向”“一直”“为所”译为“被”,每译对一处1分)(2)(5分)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

51、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译出大意2分;“既”译为“已经”“点视”译为“检阅”“洎”译为“及”“等到”每译对一处1分)参考译文:张顺是民兵的一员部将。襄阳城被围困了五年,宋朝将领探知它的西北面有一条叫做“清泥河”的河流,发源于均州、房州,就在这个地方造了轻快小船上百艘,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宋将给出重赏来招募死士,招得三千名。招募将领,招得了张顺和张贵。人们称张顺为“矮张”,张贵则叫做“竹园张”,他们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他们下令道:“这次行动不过一死罢了,

52、如果你们有谁不是出于本心跟随,最好快点离开,不要妨碍我们的大事。”将士们人人都感到振奋。 在汉水涨水时,派出百艘战船,缓缓进入团山下。过了两天,进入高头港口,工事布置好后,在各船中装备了火枪、火炮、烧红的木炭、巨大的战斧、强劲的弓弩。在入夜过了三刻后(“漏”是古代计时之器,指报时漏斗里的滴水。“下三刻”是指古代一个时辰分为上、中、下三刻),启航出江,用红灯作为信号。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他们乘风破浪,迅速突破重围。到了磨洪滩以上,元军的兵船布满江面,没有突围的缝隙。众军士趁着锐气一共斩断敌人用铁索连起的杙船几百艘,转战二十里,到黎明时分抵达了襄阳城下。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听闻援军到了,

53、士气顿时高涨百倍。到收军的时候,唯独没有看到张顺。过了几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穿战甲,手拿弓箭,一直漂到浮桥下,人们一看原来是张顺,之间他身中四枪六箭,脸上满是愤怒的表情,仿佛活着一般。众将士都认为他是神,于是为他立碑安葬,并且为他立了一座庙来祭拜他。 张贵抵达襄阳后,襄阳守将吕文焕竭力留下与他们共同守卫襄阳。张贵凭借自己的勇猛,想要返回郢,于是招募了两名能够在水下几天不吃东西的兵士,派他们拿着用蜡包好的信到郢请求救援。元兵增加守卫更加的严密了,将水路封锁了连续几十里,并布置了撒星桩,即便是鱼虾都不能度过。那两人碰到撒星桩就用锯子锯断,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交付了情报,郢守将同意发兵五千驻扎在

54、九尾洲来援助他们夹击。 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张贵惊呼:“我的大事要泄露了,快点行动,敌人或许还不知道。”在再不可能隐藏行踪的时候,于是开炮擂鼓开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斩断铁锁突破重围大胆前进,敌人都惊慌躲避退去。冲出险境后,正是三更半夜,来到了小新城,敌人的大兵不断邀战,他们却死守拒战。沿岸摆着成捆的束荻草和火把,火光把天照耀得像白天一样明亮。到了勾林滩,渐渐靠近龙尾洲,远远望见军船的旗帜纷纷收起,军士们十分喜悦,点燃流星火来示意。张贵的军船看到火光于是向前迎接,等到接近到几乎合为一处时,才发现来的全是元兵。原来郢派出的兵前两天因为惊疑风水而退到三十里外屯兵,而元军得到那个逃走的士兵报告,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战斗得已经困乏,又出乎自己意料,被杀得几乎死去,身中几十枪,因为体力不支被擒,最后宁死不屈而被杀害。元军于是命令四个投降的士兵将张贵的尸体抬到襄阳,在城下叫道:“你们认识矮张吗?这就是的。”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士气低落。文焕杀了那四个降兵,将张贵合葬在张顺的坟墓,立了双庙来祭拜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