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三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925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三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三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三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三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三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辛亥革命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义和团运动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解析:选D。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符合题干材料“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题干材料“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是截然对立的。B项在当时不可能实现,C、D两项不是其实质。答案为A。3“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解析:选A。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共和”二字,民主共和的口号主要出现于辛亥革命时期,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产生错

3、误的主要原因是对材料理解不清,抓不住有效信息或有效信息和具体事件不能对应。4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主要来自()A中华民国建立 B满族统治结束C列强宣布中立 D武昌起义胜利解析:选A。对比四个备选项,我们可以发现在所有辛亥革命的贡献当中,A项是最能引发群众“欢呼”的事件,因为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将成为历史,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2: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3: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4:

4、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材料1体现了什么原则?(2)材料2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3)材料3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4)材料4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第(1)、(2)、(4)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分析总结。第(3)问实际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答案:(1)主权在民原则。(2)行政、立法、司法三权

5、分立的思想。(3)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的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4)实行责任内阁制。一、选择题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 B与保皇派论战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解析:选A。材料体现的是各省革命不相联络,不利于革命的进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1905年,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2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中华民国提倡女权提倡男女平等提出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6、性别歧视消失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移风易俗法后的影响。说法太绝对。3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评价辛亥革命:“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里“最大的感受”指的是()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解析:选D。“皇帝倒了,辫子剪了”指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这也是辛亥革命的最大成果。A项错误,封建正统思想并未动摇,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直接关系。4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空前绝后的大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

7、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解析:选A。“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主权在民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虽也是辛亥革命的作用,但在材料中却并未体现。5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第一个()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发动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解析:选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推翻

8、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孙中山最早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项应是资政新篇,B项是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并非第一个发动反清起义的人,可排除D。6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解析:选B。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北洋军阀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

9、,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责任内阁制设立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约束袁世凯,防止其专制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政体。而袁世凯将之改成总统制,目的是要实行独裁专制。这一变化说明民主政治实现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与专制进行激烈的斗争。8胡绳说:“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据此推断()A辛亥革命没有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B辛亥革

10、命完全失败了C革命者没有尽最大努力争取革命的胜利D辛亥革命没有完全达到目的解析:选D。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但由于革命的果实被窃取,所以革命目的并未完全达到。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材料2:“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3: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

11、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材料4:山东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济南与广州的中山路、青岛与上海的民生路等。(1)结合材料1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根据材料2,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3、4

12、,如何看待辛亥革命?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第(1)问,主要回答辛亥革命的功绩,要注意在“捍卫民国荣光”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第(2)问,前一问可以从材料2中直接概括,后一问要与当时的国际形势相结合;第(3)问,注意材料3、4间接地从城乡差别、南北差别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指出了辛亥革命在当时与长远的影响。答案:(1)体现:倡导民主共和(或倡导三民主义);推翻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特点: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3)从当时来看,辛亥革命的发展范围有限,而且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这必然

13、导致它对城市和乡村影响的不平衡;从长期来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它对中国的影响需要作百年以上长时间的宏观考察与分析,从更长的时间和更宽的视野上去审视。(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附:课内答疑站一、学习思考(教材P50)提示:孙中山的这句话反映了他与腐败的封建专制的清朝的决裂。以兴中会的成立为标志,孙中山开始领导以推翻清朝为革命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史学争鸣(教材P53)提示:这道题实际上涉及对辛亥革命的最终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问题是目前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教材上提供的仅仅是其中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

14、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使命是反帝反封建,它没能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失败。第二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从经济上讲是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近代的工业国;从政治上讲是从君主专制过渡到民主制度。这个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没有一步到位,但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的话,却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推翻满清帝制,如果把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完全的民族独立作为一个任务强加到辛亥革命头上,这是苛求古人,因此,按照推翻满清帝制这个标准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实际上,各家争论的关键在于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角度,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

15、,是立足短期观察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三、自我测评(教材P53)1提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2提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不成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推翻清朝统治就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一劳永逸地实现了“创立民国”,三民主义只剩下平均地权有待奋斗。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争取同是汉族、又不乏开明之誉的袁世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革命是曲折的,斗争是复杂的。而且,资产阶级平时不注意发动群众,缺乏足够的实力

16、,自己无法巩固政权,只好寄希望于袁世凯讲求诚信,甚至幻想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从客观原因来讲,袁世凯的确伪装得较好,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认清其反革命的本质。四、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53)提示:这两句名言蕴含的道理主要是做事情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顺乎天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乎世界之潮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乎人情”“合乎人群之需要”),做一个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具备世界意识(国际意识)的、代表人民利益的、不屈不挠的实干家(“决志行之”)。这两句话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既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更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提倡民主革命的人,他站到了时代潮流的前面。 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